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银马解毒颗粒与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的祛痰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根据体质量分层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银马解毒颗粒低、中、高剂量(小鼠3.1、6.2、12.4 g/kg,大鼠1.55、3.10、6.20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等效剂量的0.5、1.0、2.0倍)组,肺力咳合剂(小鼠12 mL/kg,大鼠6 mL/kg)组,桔贝合剂(小鼠8 mL/kg,大鼠4 mL/kg)组,复方鲜竹沥液(小鼠10 mL/kg,大鼠5 mL/kg)组。除银马解毒颗粒组,其余各组均采用临床成人日等效剂量。每组又分为连续给药 3、5、7 d 3个亚组,共计21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和大鼠毛细玻管法,通过检测酚红浓度及测量毛细管液柱的长度,考察药物在不同给药时间、不同剂量下的祛痰作用强度和特点。结果 小鼠酚红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增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给药3 d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给药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与银马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比较,给药7 d时,肺力咳合剂组、桔贝合剂组酚红排泌量显著减少(P<0.05)。大鼠毛细玻管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增加大鼠排痰量,给药3 d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组和桔贝合剂组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给药组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0.001);与银马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比较,给药5 d时,肺力咳合剂组大鼠排痰量增多,差异显著(P<0.05)。银马解毒颗粒祛痰作用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 银马解毒颗粒与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均具有祛痰作用,其中,银马解毒颗粒祛痰作用呈现量-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氟马西尼不同给药途径对受地西泮和唑吡坦催眠小鼠的催醒作用,评价氟马西尼口服制剂的可行性。方法 首先,昆明种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戊巴比妥钠(S+W)、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D+W)、唑吡坦和戊巴比妥钠(Z+W),观察(D+W)组和(Z+W)组能否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验证地西泮和唑吡坦的催眠效果;然后提前腹腔注射给药氟马西尼,以小鼠睡眠时间为评价指标,评价其催醒作用;最后考察提前灌胃给药氟马西尼,观察其睡眠时间,评价氟马西尼灌胃给药的催醒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S+W)相比,地西泮组(D+W)和唑吡坦组(Z+W)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P<0.001,P<0.05);提前腹腔注射或灌胃给药氟马西尼,与地西泮组(D+W)和唑吡坦组(Z+W)相比,小鼠的睡眠时间显著缩短(P<0.001,P<0.05)。结论 氟马西尼无论是腹腔注射还是灌胃给药,均能拮抗地西泮和唑吡坦的催眠作用,表明氟马西尼制成的口服制剂,同样能显著发挥药效,为研制氟马西尼口服制剂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Beagle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已成功埋入植入子的Beagle犬6只,拉丁方设计给药,设溶媒对照组,辅料对照组,醒脑静注射液1(XNJI1,含人工麝香)高、中、低剂量(1.41、0.71、0.35 mg/kg)组和醒脑静注射液2(XNJI2,含天然麝香)高、中、低剂量(1.46、0.73、0.36 mg/kg)组,XNJI1高、中、低剂量均约为人临床等效剂量的5.2、2.6、1.3倍;XNJI2高、中、低剂量均约为人临床等效剂量的5.1、2.6、1.3倍。辅料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5%聚山梨酯80溶液;溶媒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氯化钠注射液。前肢iv给药,每2个给药组设1 d洗脱期。利用DSI遥测系统连续测量给药前1 h至给药后4 h的心电、血压、呼吸等指标。结果 各给药组及辅料对照组部分Beagle犬出现明显过敏症状,在给药后均出现持续10~45 min的口鼻部发红肿胀、瘙痒,部分表现烦躁不安,辅料对照组最为明显。与溶媒对照组比较,XNJI1高剂量组及辅料对照组心率显著升高(P<0.05、0.01),分别于给药后30 min、1 h恢复至给药前水平;辅料对照组给药后5、10、30 min QTc间期显著延长(P<0.01);XNJI1高剂量组给药后10 min、0.5 h呼吸频率(BPM)显著升高,XNJI2高剂量组给药后5 min BPM显著升高(P<0.05、0.01),辅料对照组给药后BPM明显升高但无显著差异。XNJI1比XNJI2在心率、QTc间期、BPM等方面波动较大,但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给予大剂量醒脑静注射液,Beagle犬出现不同程度类过敏反应症状及心电呼吸影响可能与辅料聚山梨酯80有关,临床使用应密切监测相关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蝉花子实体的抗疲劳、增强运动耐力作用。方法 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参乙醇提取物(阳性药,2.5 g/kg)组以及蝉花子实体低、中、高剂量(0.075、0.150、0.300 g/kg)组,连续ig给药15 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试剂盒法检测小鼠经游泳运动后肝糖原、肌糖原、全血乳酸(LD)、血清尿素氮(BUN)、超氧化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等与疲劳相关联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蝉花子实体低、中剂量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有显著延长作用(P<0.05),低剂量组LD水平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LDH含量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肝糖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组肌糖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蝉花子实体对运动后的小鼠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吗啡致小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评价夏黄颗粒的治疗作用,并对其通便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连续sc 2.5 mg/kg盐酸吗啡45 d致小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观察夏黄颗粒的通便作用;采用1次性ip 5 mg/kg盐酸吗啡致小鼠小肠推进、胃排空抑制模型,观察夏黄颗粒对胃肠抑制的拮抗作用;采用测定小鼠小肠湿、干质量法,观察夏黄颗粒对肠水分吸收的作用;采用顺铂致大鼠异嗜模型,观察夏黄颗粒的止吐作用;采用吗啡致豚鼠离体回肠、结肠痉挛模型,观察夏黄颗粒的作用及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小鼠给药5 d,夏黄颗粒14.95、7.48 g生药/kg能显著增加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24 h排便量(P<0.05、0.01),继续给药至7 d,14.95、7.48 g生药/kg能显著增加小肠推进率、14.95 g生药/kg显著升高血清P物质含量(P<0.05、0.01);给药1次,14.95、7.48 g生药/kg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小肠推进率、加快胃排空(P<0.01),14.95 g生药/kg显著增加小鼠小肠含水量(P<0.01);大鼠给药3 d,10.35 g生药/kg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异嗜高岭土质量(P<0.05);给药1次,2.49、1.25 mg生药/mL(浴槽终浓度)能显著降低吗啡所致痉挛性回肠的肠张力(P<0.01),2.49、1.25、0.62 mg生药/mL(浴槽终浓度)能显著降低吗啡所致痉挛性结肠的肠张力(P<0.05、0.01)。结论 夏黄颗粒对吗啡所致慢传输型便秘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具有显著的通便、解痉、促进胃肠运动、肠吸收及止吐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一代青蒿素抗疟药物ARTPQ重复给药对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和ARTPQ低、中、高剂量组(35、70、120 mg/kg),每组15只,ig给药14 d。给药后每天测量大鼠动情周期,给药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液,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液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肉眼观察各脏器变化及称量大鼠子宫、卵巢、肾脏及肾上腺的质量。结果 连续给药3 d后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维持于动情后期或间期),大鼠子宫未见有扩张,平均质量低于对照组。ARTPQ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上腺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0.01)。ARTPQ高剂量组大鼠雌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ARTPQ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ARTPQ作用于肾上腺,肾上腺增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表现为大鼠发情周期的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薰衣草颗粒(CLG)镇静催眠及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CLG镇静催眠和抗抑郁、抗疲劳作用研究:以旷场训练结果为主要条件、体质量为次要条件,随机将79只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地西泮(3 mg·kg-1,化药阳性药)组、复方枣仁胶囊(12.3 mg·kg-1,中药阳性药)组和CLG低、中、高剂量(2.36、4.72、9.44 g·kg-1)组。采用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旷场和转棒实验,观察CLG对小鼠的一般状态、睡眠潜伏期、30 min内入睡比例和总睡眠时间以及行为学的影响。(2)CLG改善MCI作用研究:将60只昆明小鼠以Y迷宫实验训练结果为主要条件、体质量为次要条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3 mg·kg-1,阳性药)组和CLG低、中、高剂量(2.36、4.72、9.44 g·kg-1)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14 d,给药第9天起,给药1 h后,除对照组外,ip 3 mg·kg-1东莨菪碱制备MCI模型。于末次给药20 min后进行Y迷宫实验;第15天进行跳台实验;解剖取脑,称取脑质量并计算脑系数;HE染色后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取海马,ELISA法测定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CLG各剂量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地西泮组和CLG各剂量组入睡率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地西泮组和CLG高剂量组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 ;各给药组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2)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CLG各剂量组跳台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CLG各剂量组Ach有升高趋势,多奈哌齐组和CLG中、高剂量组AchE有降低趋势;CLG各剂量组SOD显著增加,MDA显著降低(P<0.05);CLG中、高剂量组小鼠皮层和海马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CLG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改善MCI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胆碱能系统和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罗布麻叶水提取物(WEAVL)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将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和WEAVL(2.34 g/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30 d,检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ICR小鼠按200 mg/kg ip 2% STZ溶液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阳性药,130 mg/kg)组和WEAVL低、中、高剂量(0.58、1.17、2.34 g/kg)组,另设对照组,连续给药30 d,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糖耐量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称取肝、肾质量,计算脏器系数;取胰腺组织进行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ting检测肠道组织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给予WEAVL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可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显著升高(P<0.01),各组小鼠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WEAVL高剂量组给药第2~4周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0.01),3个剂量组2 h血糖、血糖AUC均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肾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动物胰岛细胞空泡变性例数减少,中、高剂量组肠道组织GLP-1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WEAVL对STZ致糖尿病小鼠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肠道组织中GL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z目的 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Beagle犬体内的暴露情况及其对动物的长期毒性研究。方法 建立Beagle犬血浆样品中左氧氟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Beagle犬按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低、高剂量(20、40 mg/kg,分别为人临床拟用剂量的2.33、4.67倍)组,每组8只。iv给药,对照组iv生理盐水,1次/d,给药期4周,恢复期4周。对Beagle犬首、末次给药后血浆样品进行分析测定,采用Winnolin 6.2.1采用非房室模型法(NCA)判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受试动物体内毒动学的影响。观察动物一般状态;采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以II导联记录Beagle犬给药前、给药期结束、恢复期结束Beagle犬在清醒状态下的心电图。结果 首次给药后,雄性Beagle犬低、高剂量组Cmax、AUC0-t比值分别为1:1.86和1:2.19,MRT比值为1:1.16,CL_F比值为1:0.77,t1/2比值为1:1.44;末次给药后,低、高剂量组Cmax、AUC0-t比值分别为1:3.73和1:2.24,MRT比值为1:0.87,CL_F比值为1:0.92,t1/2比值为1:0.94。首次给药后,雌性Beagle犬低、高剂量组Cmax、AUC0-t比值分别为1:2.10和1:2.12,MRT比值为1:1.02,CL_F比值为1:0.63,t1/2比值为1:1.05;末次给药后,低、高剂量组Cmax、AUC0-t比值分别为1:1.88和1:1.53,MRT比值为1:0.67,CL_F比值为1:1.47,t1/2比值为1:0.66。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低剂量组动物给药第1周内出现困倦(2/8),皮肤水肿、发红(2/8),上睑松弛(1/8),唾液分泌过多(1/8),呕吐(1/8);给药第2~4周出现皮肤水肿(1/8)、发红(1/8);恢复期症状消失;高剂量组动物给药第1、2天出现上睑松弛(1/8),部分动物出现短期或长期的皮肤水肿(4/8)、困倦(5/8)、呕吐或干呕(6/8)、唾液分泌过多(7/8)、鼻有分泌物(2/8)、皮肤发红(2/8);给药第2、3周开始出现肌张力降低(2/8),偶尔出现大小便失禁(4/8);恢复期症状消失。给药前各组心电指标无明显差异。给药结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低、高剂量组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低、高剂量组PR间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高剂量组QT间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结束高剂量组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作用均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不同剂量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Beagle犬体内存在暴露和蓄积差异;高剂量组雌性Beagle犬药物代谢加快,可能诱导了肝药酶活性,致使药物在体内的暴露减少;供试品高于临床等效剂量给药在给药期间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消化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恢复期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氯丙嗪或地西泮)和辅酶Q10低、中、高剂量组(1.5、3.0和6.0 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75、150和300倍),每组12只,雌雄各半,40 mL/kg单次ig给药。直接观察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转棒法观察小鼠运动协调能力;Anymaze动物行为学视频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自发活动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比较,辅酶Q10 3个剂量组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发活动、运动协调能力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金丝桃苷对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低、中、高剂量(12.5、60.0、300.0 mg/kg)金丝桃苷ig给予BALB/c小鼠,观察小鼠的一般行为、自主活动、入睡只数、入睡时间和协调运动,考察其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低、中、高剂量(2、12、65 mg/kg)金丝桃苷对麻醉Beagle犬十二指肠给药,观察给药前后麻醉犬的呼吸频率、呼吸幅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压(MBP)、心率(HR)、Ⅱ导联心电图QT间期、QRS波群时间、PR间期、ST段偏移幅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考察其对Beagle犬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各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Beagle犬呼吸幅度、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金丝桃苷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Beagle犬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其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HR0905对小鼠神经系统、犬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均分HR0905高、中、低剂量组及溶媒对照共4个组,小鼠实验给药组分别单次灌胃(ig)HR0905 30,100和300 mg/kg,观察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和爬杆能力的影响;犬实验给药组分别单次igHR0905 2、6、20 mg/kg,观察药物对犬血压、ECG、呼吸频率及节律的影响。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HR0905单次ig后高剂量组爬杆能力显著下降;给药后1.5 h开始动物自发活动有下降趋势,且3.5 h下降最多;HR0905单次ig后犬心率明显减慢。给药后2.0 h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Beagle犬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有下降趋势,且4.0 h下降幅度最大。HR0905对Beagle犬ECG之P波电压、T波电压、QRS时间、PR间期、QT间期、ST段无明显影响;HR0905对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无明显影响。结论 HR0905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使犬心率减慢,犬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有下降趋势,小鼠爬杆能力显著下降,自发活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遥测技术,研究冠心宁注射液对清醒Beagle犬血压和心电的影响;采用全身体积描记系统,研究冠心宁注射液对SD大鼠呼吸系统的影响;采用小鼠自主活动、协调运动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试验,研究冠心宁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 遥测试验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注射用冠心宁1、2、4 mL·kg-1三个剂量组Beagle犬给药后30 min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30 min后逐渐恢复,其他心电指标无明显变化。大鼠呼吸试验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冠心宁注射液4、8、16 mL·kg-1剂量组大鼠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无明显差异。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试验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冠心宁注射液5、10、20 mL·kg-1剂量组小鼠药后15 min和30 min自主活动次数降低;而协调运动等级和睡眠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可短暂降低动物血压和心率,抑制自主活动,对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脉颗粒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缓慢滴注≥50 min,两次给药间隔≥6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脉颗粒,10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MBI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R值及血浆FIB、D-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的改善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Vs、Vm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而PI值则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值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同期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9、NSE、M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通脉颗粒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切实可靠,能明显抑制患者体内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体内考察鼻咽清颗粒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裸鼠种植瘤的放疗增敏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建立CNE-2细胞的裸鼠种植瘤模型,取荷瘤成功裸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模型组,鼻咽清颗粒低、高剂量(生药剂量5.2、10.4 g/kg)组,放疗组,鼻咽清颗粒(生药剂量5.2 g/kg)+放疗组,每天2次ig给药;放疗照射剂量为4 GY,隔日1次,连续2周。给药期间每5天测量肿瘤体积,至给药30 d处死,取瘤组织,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P53、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对移植瘤体积、质量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鼻咽清颗粒+放疗组瘤体积、质量均显著低于放疗组(P<0.05、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移植瘤组织中P53、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放疗组比较,鼻咽清颗粒+放疗组P53、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鼻咽清颗粒抑制鼻咽癌的生长且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可能与同时抑制突变性P53和Bcl-2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乐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0.1~0.2 U/k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糖尿乐胶囊,1.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血清学指标、血糖波动情况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人颗粒蛋白前体(PGRN)、瘦素(LP)、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24 h血糖波动次数(NGE)、24h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脂联素(APN)、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糖尿乐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效控制血糖,促进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