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红丽  田俊斌  李治琴 《陕西医学杂志》2023,(9):1150-1154+1167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对膝骨关节炎(KOA)小鼠的作用及对细胞自噬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Hulth法制备膝关节KOA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桃叶珊瑚苷组、激动剂组、桃叶珊瑚苷+激动剂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桃叶珊瑚苷组小鼠给予80 mg/kg桃叶珊瑚苷灌胃;激动剂组小鼠腹腔注射0.5μmol/kg 740Y-P;桃叶珊瑚苷+激动剂组小鼠给予80 mg/kg桃叶珊瑚苷灌胃,同时0.5μmol/kg 740Y-P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灌胃和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12周。采用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Mankin评分评估KOA严重程度。ELISA法检测软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12、Baclin-1、LC3)、PI3K、AKT和mTOR mRNA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桃叶珊瑚苷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对TGF-β1/SOX7通路的影响。方法设NSCLCH460细胞组、紫杉醇组(125μmol/mL)、桃叶珊瑚苷低、高剂量组(125μmol/mL、250μmol/mL),培养72h。培养结束后,测定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转录因子SOX7抗体(SOX7)表达水平。结果紫杉醇组、桃叶珊瑚苷低、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穿膜数、TGF-β1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NSCLC H460细胞组(P0.01),SOX7 mRNA表达水平高于NSCLC H460细胞组(P0.01);桃叶珊瑚苷低剂量组OD值、存活率、穿膜数、TGF-β1 mRN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紫杉醇组(P0.01),SOX7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紫杉醇组(P0.01)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穿膜数、TGF-β1 mRNA蛋白、SOX7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紫杉醇组相似(P0.05);桃叶珊瑚苷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穿膜数、TGF-β1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桃叶珊瑚苷低剂量组(P0.01),SOX7 mRN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桃叶珊瑚苷低剂量组(P0.01)。结论桃叶珊瑚苷能明显抑制NSCLC H460细胞增殖、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桃叶珊瑚苷靶向TGF-β1促进SOX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对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根据盐酸小檗碱浓度将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株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0μmol/L)、低剂量组(40μmol/L)、中剂量组(80μmol/L)和高剂量组(120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A375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人子宫颈鳞癌细胞SiHa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牛蒡子苷元组(5.0μmol/L)、中浓度牛蒡子苷元组(10.0μmol/L)、高浓度牛蒡子苷元组(20.0μmol/L)和高浓度牛蒡子苷元(20.0μmol/L)+TDI-011536组(3μmol/LHippo信号通路抑制剂)。分组处理后,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中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YAP、YAP、PCNA、MMP-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牛蒡子苷元组、中浓度牛蒡子苷元组、高浓度牛蒡子苷元组SiHa的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愈合率、细胞中Vimentin荧光强度、YAP、PCNA、MMP-2蛋白表达均降低,而E-Cadherin荧光强度和p-YAP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高浓度牛蒡子苷元组比较,高浓度牛蒡子苷元+TDI-011536组SiHa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肠道菌群对桃叶珊瑚苷体外转化代谢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肠道菌孵育方法,在厌氧条件下,将桃叶珊瑚苷分别与3位健康人肠道菌群共同培养48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孵育体系中桃叶珊瑚苷的相对含量及其代谢产物。结果 健康人肠道菌群可转化代谢桃叶珊瑚苷,其主要代谢产物为桃叶珊瑚苷苷元和aucubmines A;其主要代谢途径为脱糖基、氨基化及氧化作用。不同受试者肠道菌群对桃叶珊瑚苷代谢速率存在差异,而桃叶珊瑚苷苷元和aucubmines A在共孵育2 h和4 h后可分别被检测到。结论 桃叶珊瑚苷可被健康人肠道菌群代谢,4~8 h主要代谢产物为桃叶珊瑚苷苷元,8 h后代谢产物主要为aucubmines 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桃叶珊瑚苷(Aucubin, AU)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 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和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构建OGD/R模型。HT22神经元细胞分为常氧组、OGD/R组、OGD/R+50μmol/L AU组和OGD/R+100μmol/L AU组。采用Calcein AM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神经元存活率。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TUNEL)实验检测神经元凋亡。采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试剂盒检测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eukemia/lymphoma 2,Bcl-2)、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醌氧化还原酶1(...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诱导培养对顺铂耐药的人宫颈癌细胞株,并进一步研究针对宫颈癌细胞耐药的机制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使用顺铂处理人宫颈癌细胞C-33A,诱导出顺铂耐药细胞株C-33A/cis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铜离子转运蛋白(copper transporter 1,CTR1)的表达改变,使用顺铂耐药细胞株C-33A/cis建立肿瘤皮下荷瘤模型,使用转染有hCTR1基因的腺病毒注射液(ad-hCTR1)并联合顺铂给药,观测肿瘤体积的改变,并在最后一次注射10 d后处死小鼠,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TR1的表达。 结果 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出的耐药细胞株C-33A/cis较亲代细胞C-33A对顺铂引起的细胞毒性敏感性下降,顺铂的半致死剂量浓度(IC50)由(1.86±0.08)μmol/L提升至(8.11±0.21)μmol/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耐药细胞C-33A/cis中CTR1的表达降低。利用顺铂耐药细胞株C-33A/cis建立的皮下瘤模型,在给予ad-hCTR1后,肿瘤组织内可检测到CTR1表达增高;对荷瘤鼠给予腺病毒转染CTR1联合顺铂给药后,肿瘤体积增长受到抑制。 结论 腺病毒转染CTR1联合顺铂给药可能提高耐药性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虫草素通过调控miR-135b-5p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用浓度为50μmol/L(虫草素Ⅰ组)和100μmol/L(虫草素Ⅱ组)的虫草素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用MTT法测定Hela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测定Hela细胞侵袭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的转移能力,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宫颈癌Hela细胞中miR-135-5p的表达水平及不同浓度虫草素处理后对miR-135-5p的表达水平的影响。转染miR-135b-5p mimic至宫颈癌Hela细胞,并采用Transwell技术和划痕实验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结果 加入虫草素后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且高浓度的虫草素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宫颈癌Hela细胞中miR-135b-5p的表达水平为(1.97±0.07),显著高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细胞中miR-135b-5p的表达水平(1.01±0.0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叶茜草素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MTT法(其中大叶茜草素浓度为0、40、80、160和320μmol/L)、平板克隆(其中大叶茜草素浓度为0、10、20和40μmol/L)来检测B16F10的增殖能力,用划痕实验(其中大叶茜草素的浓度为0、75、150和300μmol/L)来检测B16F10的迁移能力,使用凋亡与坏死检测试剂盒(其中大叶茜草素的浓度为0、75、150和300μmol/L)来检测大叶茜草素是否诱导B16F10凋亡,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其中大叶茜草素的浓度为0、75、150和300μmol/L)来检测B16F10细胞中MTA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大叶茜草素可剂量依赖性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B16F10凋亡;经大叶茜草素处理后B16F10细胞中MTA1具有下调趋势,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叶茜草素可以通过下调MTA1来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宫颈癌细胞C33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槲皮素(空白对照、20、40、80 μmol/L),顺铂(空白对照、5、10、15、20 μg/mL)以及两者联合(槲皮素40 μmol/L+顺铂10 μg/mL)分别作用于C33A细胞24 h和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对C33A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C33A细胞Cyclin D1、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经过槲皮素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为86.92 ±3.953)%(20 μmol/L组)、(66.54 ±3.932)%(40 μmol/L组)和(52.21 ±2.970)%(80 μmol/L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98.35 ±1.230)%;经过槲皮素处理48 h后,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为(65.19 ±7.071)%(20 μmol/L组)、(47.04 ±8.881)%(40 μmol/L组)和(29.71 ±6.505)%(80 μmol/L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96.97 ±1.788)%.;此外,槲皮素40 μmol/L+顺铂10 μg/mL联合作用于C33A细胞24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31.12 ±2.835)%;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17.86 ± 3.182)%,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31.12 ±2.835)%;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17.86 ±3.182)%(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槲皮素可增加C33A细胞G0/G1期数量,减少S期数量.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槲皮素可下调C33A细胞Cyclin D1蛋白的表达,还可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通过下调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C33A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槲皮素通过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可以诱导C33A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6种中药单体野黄芩苷、丹皮酚、芍药苷、甘草苷、黄芪甲苷以及黄芩素是否可以通过诱导孕烷X受体(PXR)介导细胞色素酶P4503A4(CYP3A4)转录表达。方法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的方法,将人PXR表达质粒、CYP3A4报告质粒以及内参质粒转入LS174T细胞中,建立报告基因体系,与不同浓度及不同给药时间的中药单体共同孵育,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黄芩素(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分别诱导PXR介导CYP3A4表达(1.49±0.23)倍(P<0.05)、(2.45±0.56)倍(P<0.01)和(5.27±0.40)倍(P<0.01),野黄芩苷、丹皮酚、芍药苷、甘草苷和黄芪甲苷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不能明显诱导LS174T细胞中PXR介导CYP3A4表达。在不同给药时间实验中,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的黄芩素在12~48h能诱导PXR介导CYP3A4表达,诱导能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强的趋势,各浓度的最大诱导倍数均在48h出现。结论黄芩素在LS174T细胞系中可以通过诱导PXR介导CYP3A4转录表达,而野黄芩苷、丹皮酚、芍药苷、甘草苷或黄芪甲苷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2A(PP2A)在氯化镉致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0μmol/L、1.25μmol/L、2.50μmol/L、5.00μmol/L、10.00μmol/L、20.00μmol/L)氯化镉对HT-22细胞进行染毒72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以筛选后续实验的染毒浓度。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μmol/L、1.25μmol/L、2.50μmol/L、5.00μmol/L氯化镉染毒,72 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181(Thr181)、PP2A-Aα蛋白、PP2A-Aβ蛋白、PP2A-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染毒72 h后,与经0μmol/L氯化镉染毒后的细胞相比,经不同浓度氯化镉染毒后的细胞活力均下降(均P<0.05)。选择细胞存活率为80%左右的氯化镉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最高染毒浓度。(2)染毒72 h后,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线粒体凋亡通路探究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 FAN)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前列腺癌PC3细胞按照FAN处理浓度分为4组,分别为FAN 0μmol/L组、FAN 5μmol/L组、FAN 10μmol/L组和FAN 20μmol/L组,各组依次采用FAN 0μmol/L (DMSO替代)、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进行处理,孵育48 h后进行实验。CCK-8法检测PC3细胞增殖,平板克隆法检测PC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PC3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PC3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结果 与FAN 0μmol/L组相比,FAN 5μmol/L组、FAN 10μmol/L组和FAN 20μmol/L组的PC3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与FAN 5μmol/L组和FAN 10μmol/L组相比,FAN 20μmol/L组的PC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对人胃癌细胞AGS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抑制率法检测薯蓣皂苷元对胃癌细胞AGS的增殖抑制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AGS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观察薯蓣皂苷元对胃癌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其对AGS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采用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s)靶基因预测方法预测miRNA-34a(miR-34a)靶基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方法观察薯蓣皂苷元对AGS细胞miR-34a及其靶基因转录因子E2F1、E2F3、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结果 24、30、36、42μmol/L及48μmol/L浓度的薯蓣皂苷元均可显著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其作用与时间及浓度呈正相关;克隆形成实验显示24、30、36、42μmol/L及48μmol/L浓度的薯蓣皂苷元可抑制AGS细胞克隆形成能力(P<0.01);24、30、36、42μmol/L及48μmol/L浓度的薯蓣皂苷元处理后的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且其作用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36μmol/L浓度的薯蓣皂苷元作用于AGS细胞后,可显著提高miR-34a表达水平,并降低miR-34a靶基因E2F1、E2F3及CCND1表达水平;E2F1、E2F3及CCND1基因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薯蓣皂苷元可能通过调控miR-34a,下调E2F1、E2F3及CCND1基因表达,发挥抑制胃癌AGS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柚皮苷对兔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增殖和迁移及对OPG/RANKL信号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用2~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提取兔骨髓基质细胞,用不同浓度(0~1000μM)的柚皮苷处理细胞48 h,CCK-8试剂盒测量细胞活力.后续采用柚皮苷(0、10、25、50μM)处理细胞48 h,碱性磷酸酶(A L P)活性测量...  相似文献   

16.
曾清雨  汤中  李生富  唐云骢 《安徽医学》2023,44(11):1302-1308
目的 探讨lncRNA MEG3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靶向miR-130a-5p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AMD患者38例以及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8例,收集其空腹静脉血,qRT-PCR检测其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不同浓度(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600μmol/L)过氧化氢(H2O2)处理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构建RPE细胞损伤模型,并检测lncRNA MEG3在H2O2处理的ARPE-19细胞中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IP)实验分析lncRNA MEG3与miR-130a-5p的靶向关系。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任何特殊处理)、H2O2组(200μmol/L H2O2处理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土贝母苷甲通过调控miR-215-5p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方法不同质量浓度土贝母苷甲(10、20、30 mg/L)处理人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分别转染miR-NC、miR-215-5p mimics、anti-miR-NC、anti-miR-215-5p,随后用土贝母苷甲(30 mg/L)处理T24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qRT-PCR法检测miR-215-5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 结果土贝母苷甲作用于T24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和MMP-2、MMP-9蛋白水平、细胞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降低(P<0.05),而miR-215-5p表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递减或递增。miR-215-5p过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P<0.05);抑制miR-215-5p可逆转土贝母苷甲对T24细胞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 结论土贝母苷甲可通过促进miR-215-5p的表达而抑制膀胱癌细胞恶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讨山柰酚(KFR)对人牙周韧带间充质干细胞(HPL-MSC)迁移能力和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PL-MSC细胞系,根据细胞处理方式不同,分为0μmol/L KFR组、0.01μmol/L KFR组、0.1μmol/L KFR组、1μmol/L KFR组、10μmol/L KFR组、100μmol/L KFR组、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203580组)、0.1μmol/L KFR+SB203580组(0.1+SB203580组),药物处理24 h或48 h。药物处理48 h后,进行成骨细胞诱导培养7 d。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评估成骨分化能力和p38 MAPK的活化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0μmol/L KFR组相比,处理24 h后的1μmol/L KFR组细胞活力较高,而100μmol/L KFR组细胞活力较低;处理48 h后的0.01、0.1、1μmol/L KFR组细胞活力较高,而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16-20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处理MDA-MB-231细胞24 h。采用MTT、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对MDAMB-23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c-Src、p-c-Src Tyr416、FAK、p-FAK Tyr576/577、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L对照组相比,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隐丹参酮组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P0.05)。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10μmol/L、20μmol/L隐丹参酮组对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率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组经隐丹参酮处理的MDA-MB-231细胞,MMP2蛋白水平和c-Src、FA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抑制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c-Src/FAK通路和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夏娜娜  杨京蕊  戴劲  余敏敏 《热带医学杂志》2023,(2):137-142+148+132
目的 研究安罗替尼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宫颈癌SiHa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根据半数抑制浓度(IC50)确定安罗替尼实验浓度,将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低浓度组(5μmol/L)、中浓度组(10μmol/L)、高浓度组(20μmol/L)。以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安罗替尼对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实验显示安罗替尼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作用24、48和72 h的IC50分别为(26.96±2.25)、(13.59±1.13)和(9.27±0.75)μmol/L。平板克隆实验显示,处理SiHa细胞48 h后,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2.05±7.88)%、(39.96±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