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5/6抗体(CK5/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K5/6、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K5/6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K5/6表达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关系。结果 75例乳腺组织中CK5/6阳性26例(阳性组),阴性49例(阴性组);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大小、N分期、细胞核分级及Her-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ER、PR及Ki-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相较于CK5/6阴性表达患者,CK5/6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无骨转移累积生存率更低(P<0.05)。结论 CK5/6表达与乳腺癌的ER、PR及Ki-67表达有关,且很可能促进癌细胞发生骨转移,对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生存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桂芬 《西部医学》2020,51(1):25-2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角蛋白5/6(CK5/6)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并评估血瘀证乳腺癌的预后。方法纳入浸润性乳腺癌患者80例,粗针穿刺或手术取得乳腺组织病理,采集资料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2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因子受体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EGFR、CK5/6的阴性和阳性表达情况,并进行分子分型;采用RT-PCR法检测EGFR、CK5/6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血瘀证组EGFR蛋白阳性例数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X2=6.146,P=0.013),CK5/6蛋白阳性例数与非血瘀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60,P=0.056);EGFR蛋白表达与分子分型之间呈正相关(r=1.00,P=0.000),CK5/6蛋白表达与分子分型无相关(r=0.800,P=0.200);血瘀证组EGFR、CK5/6 mRNA表达与非血瘀证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EGFR、CK5/6 mRNA表达与分子分型呈直线正相关(EGFR:r=0.726,P=0.000;CK5/6:r=0.550,P=0.000)。结论血瘀证乳腺癌预后可能较差。EGFR表达与分子分型呈正相关,分型越差,EGFR表达越高;EGFR、CK5/6的表达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EGFR、CK5/6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PV-9000免疫组化三步法检测EGFR、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EGFR、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0%,74.5%;且二者的表达有关联性(r=0.287,P<0.05).②EGFR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民族、ki-67等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有转移组及临床分期Ⅲ期组的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5/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组CK5/6的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EGFR与CK5/6表达率高,二者表达趋于一致.②EGFR、CK5/6的高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分期Ⅲ期者EGFR阳性表达率高,二者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2):125-12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乳激素受体(PR)、Ki-67抗原(Ki-6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新辅助化学治疗(NAC)前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黄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手术前均行新辅助化学治疗(NAC),NAC前在彩色超声引导下行空芯针穿刺活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PR、Ki-67、Her-2的表达,手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切除标本中ER、PR、Ki-67、Her-2的表达,观察乳腺癌患者NAC的临床疗效、乳腺癌组织中ER、PR、Ki-67、Her-2表达与疗效的关系以及NAC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Ki-67、Her-2表达情况。结果 70例乳腺癌患者在完成NAC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达78.57%(55/70),病情稳定为21.43%(15/70),未出现疾病进展患者。NAC后,乳腺癌患者ER阳性者有效率为89.58%(43/48),显著高于ER阳性者有效率54.55%(12/22)(χ2=9.02,P<0.05);PR阴性者有效率为84.62%(33/39),与PR阳性者有效率70.97%(2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05);Ki-67阴性者有效率为64.52%(20/31),显著低于Ki-67阳性者有效率89.74%(35/39)(χ2=6.53,P<0.05);Her-2非过表达者有效率为83.87%(26/31),与Her-2过表达者有效率74.36%(29/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P>0.05)。7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NAC后Ki-67阳性率较NAC前显著降低(P<0.05),而ER、PR、Her-2表达NAC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NAC前ER、Ki-67表达可预测NAC的临床效果,而PR、Her-2的表达与NAC的治疗效果无关;NAC可降低Ki-67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免疫组化方法(IHC)和实时定量PCR (RT-PCR)对乳腺癌易感基因Her-2、EGFR、CK5/6在乳腺癌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方法 对41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癌组织IHC和RT-PCR检测,测定癌组织Her-2、EGFR、CK5/6基因的过表达水平,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41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Her-2阳性表达21例,EGFR呈阳性表达8例,CK5/6阳性病例8例;应用RT-PCR方法,Her-2阳性表达27例,EGFR呈阳性表达21例,CK5/6阳性病例21例.其中Her-2应用两种方法所得阳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别;EGFR、CK5/6应用两种方法所得阳性率不同,P<0.01.结论 免疫组化方法与RT-PCR方法相比较,乳腺癌组织EGFR、CK5/6等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扩增和蛋白过表达具有差异性,Her-2不具有差异性,RT-PCR方法敏感性和准确性更高,但二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的临床价值及可能适用人群,以及NAC对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分子标志物表达状态的影响及表达变化的预后价值。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 928例,经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患者1 817例,使用COX回归分析NAC组与辅助化疗组年龄、初诊时肿瘤大小、初诊时淋巴结状态、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个数、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学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根据NAC对ER、PR、Her-2、Ki-67表达的影响,分析分子标志物改变的预后价值。 结果 与行辅助化疗相比,肿瘤≤5 cm、转移淋巴结个数≥4个及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行NAC生存获益最高;50~80岁、初诊时淋巴结为阴性、已绝经者及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行NAC生存获益最低;20~49岁、肿瘤>5 cm、初诊时淋巴结为阳性、未绝经者、淋巴结转移个数<4个及Luminal型患者行NAC有高复发风险;NAC前后ER、PR、Ki-67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754)。NAC前后ER、PR、Her-2的改变与乳腺癌患者的OS及DFS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Ki-67由低表达变为高表达患者与Ki-67表达稳定及降低患者相比,OS与DFS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并不一定均适合行NAC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分子分型等临床病理指标及保乳意愿综合判断生存获益。NAC可改变乳腺癌ER、PR及Ki-67的表达状态,Ki-67的表达变化可作为NAC疗效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P53蛋白、EGFR受体及ki-67核抗原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13例乳腺癌标本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53、EGFR受体及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方法分析其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表达的差异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蛋白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rier法计算各蛋白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 P53、EGFR受体、Ki-67抗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53.1%、45.1%、72.5%;P53、EGFR、Ki67在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分子分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EGFR受体、Ki-67抗原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Ki-67与P53及EGF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EGFR阳性表达的患者比EGFR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53(++以上)的患者比P53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分子分型为Luminal A型的患者中,Ki67阳性患者与Ki67阴性患者的生存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子分型为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Ki67阳性患者与Ki67阴性患者比较,其生存情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在三阴性乳腺癌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中,P53蛋白、EGFR受体、Ki67抗原均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且与阴性患者相比,P53(++以上)、EGFR受体阳性及部分Ki67阳性的患者的生存情况较差,说明该三项指标的高表达可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杨丽丽  张银华  赵峰 《广东医学》2012,(21):3300-3302
目的综合评估常用临床病理指标对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探讨ER、PR、Her-2、Ki-67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38例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60例单侧单发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多因素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Her-2及Ki-67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与单侧单发乳腺癌进行对比分析其意义。结果发生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低于单侧单发乳腺癌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单侧单发乳腺癌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中心性乳腺癌中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较单侧单发乳腺癌多,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多为高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Ki-67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较单侧单发乳腺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在多中心性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与单侧单发乳腺癌相近。结论多中心性乳腺癌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下、有乳腺癌家族史,病理特点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组织学分级高,腋窝淋巴结易发生转移者易发生多中心性乳腺癌,且Her-2、Ki-67高表达,提示Her-2、Ki-67可能是具有更高价值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NAC)对Luminal B型乳腺癌各亚组疗效及预后的差异,探讨不同亚组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择完成预计NAC疗程及手术治疗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246例,所有治疗前活检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均为阳性,根据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又将其分为3个亚组,即A亚组(PR低表达组),Her-2阴性,且PR阴性或<20%,Ki-67任何水平;B亚组(PR高表达组),Her-2阴性,PR≥20%且Ki-67≥14%;C亚组(Her-2阳性组),Her-2阳性,Ki-67和PR任何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复发转移事件。结果: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3个亚组间年龄、原发肿瘤大小和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其中A亚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最高。3个亚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病理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3,P=0.06)。8.5%(21/246)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3个亚组患者p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C亚组pCR率最高,B亚组pCR率最低。3个亚组患者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但B亚组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DFS)均稍高于其他2组。C亚组患者的DFS比同时期单纯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长(P=0.047)。结论:NAC中Her-2阳性型Luminal B型乳腺癌更易达到pCR,预后比单纯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好;Luminal B型乳腺癌中PR高表达者同PR低表达及Her-2阳性者比较有预后相对较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K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分析其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K5、ER、PR及HER2在218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依据CK5表达情况分为BLBC组(三联阴性且CK5阳性)、n-BLBC组(非三联阴性且CK5阳性)及Null组(CK5阴性),比较3组之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 218例乳腺癌中,ER阳性105例(48.2%),PR阳性92例(42.2%),HER2过表达67例(30.7%),CK5阳性78例(35.8%),CK5表达与ER、PR和HER2呈负相关.BLBC组46例(21.1%),n-BLBC组32例(14.7%),Null组140例(64.2%).BLBC组与n-BLBC组及BLBC组与Null组在组织学分级、核级及核分裂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BLBC组与Null组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BLBC中CK5表达不具有预后意义,诊断BLBC应采用三联阴性且CK5阳性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三阴性乳腺癌中CK5/6,EGFR,P.ERK的表达,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与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5/6,EGFR,P.ERK在70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70例)三阴性乳腺癌中,CK5/6与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48/70),57.1%(40/70),共筛出基底细胞样乳腺癌53例.在三阴性乳腺癌中p-ERK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与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42/53),47.1%(8/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5/6与EGFR、P-ERK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表达中具有正相关性(r=0.471;0.389,P<0.05).结论 CK5/6.EGFR是诊断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重要分子标记物;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被异常激活有关;CK5/6与EGFR、P.ERK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表达中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及其生物学预后因子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6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69个肿块型病灶)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平均ADC值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的表达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间ADC值无显著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阴性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阳性组平均ADC值高于阴性组;Ki-67阳性、阴性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阴性组ADC值明显高于阳性组,ADC值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249).结论 ADC不能鉴别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但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因子Ki-67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CK5/6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病理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CK5/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75例乳腺癌组织中CK5/6(+)表达为17.7%,CK5/6(-)表达为82.3%.②CK5/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CK5/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K5/6的表达与ER、PR结果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R( -)、PR(-)的患者中,CK5/6的表达阳性率高;患者的HER2(-)与HER2(+)、HER2(++)以及HER2(+)与HER2(++)、HER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K5/6在26例ER、PR和HER2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65.2%,在13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11.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CK5/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明确关联性.②CK5/6在ER、PR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CK5/6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③CK5/6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④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K5/6、E-cadhenrin、EGFR的表达与TNBC和Non-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为TNBC的临床诊断、治疗等提供借鉴。方法选择高密市人民医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78例,其中包括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2例,记作TNBC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16例,记作Non-TNBC组,检测其CK5/6、E-cadhenrin以及EGFR表达含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CK5/6、E-cadhenrin及EGFR阳性表达率、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 TNBC组患者和Non-TNBC组患者的CK5/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48/62)和6.9%(15/216),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55/62)和57.4%(124/216),E-cadhen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0%(18/62)和82.4%(178/216);两组患者的预后疗效比较:TNBC组患者和Non-TNBC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随访60个月,TNBC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5年期内生存率以及5年期内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Non-TNB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5/6、EGFR高表达和E-cadhenrin低表达与TNB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测定其表达量对预测TNBC患者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筛选高度转移患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阴性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339例浸润性乳腺癌,其中ER阴性乳腺癌403例,回顾性分析PR、HER-2、Ki-67的表达状况及其间的相关性,以及PR、HER-2、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R、HER-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 (36/403)、26.8% (108/403)和98.3%(396/403).PR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P5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与P53表达、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PR、HER-2、Ki-67三者间表达呈正相关,其中Ki-67与HER-2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941,P=0.000).结论 ER阴性乳腺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Ki-67可作为预测HER-2表达状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生物学因子ER、PR、Her-2、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患者,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化疗前ER阴性、PR阴性、Ki-67高表达患者总有效率高于ER阳性、PR阳性、Ki-67低表达患者(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Ki-67表达阳性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阴性、PR阴性、Ki-67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可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新辅助化疗前后生物学因子ER、PR、Her-2的表达无变化,Ki-67的表达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9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和54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观察Ki-67阳性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Logrank法分析Ki-67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6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78例(81.3%),54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381例(7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1,P=0.031)。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x~2=5.270、6.214,P=0.022、0.013)。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DFS为69.8%、OS为80.2%。Ki-67阳性表达组的5年DFS和OS均低于Ki-67阴性表达组(66.7%vs.83.3%,78.2%vs.88.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199、1.087,P=0.138、0.297)。结论 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可以成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但其对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577-1578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基因、TopoⅡα表达的关系及其与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按年龄分组,分析不同年龄组及组织学分级中ER、PR、Her-2、TopoⅡα表达率的差异。结果:各受体阳性表达率分别为ER 61.3%(76/124)、PR 50.0%(62/124)、Her-2 41.9%(52/124)、TopoⅡα30.6%(38/124)。ER、PR、Her-2及TopoⅡα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负相关(P<0.05),Her-2、TopoⅡα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Her-2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ER、PR、Her-2、TopoⅡα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R、PR、Her-2、TopoⅡα的测定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以为临床制定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ER、PR、Her-2、CK5/6、Ki-67、ECD、Bcl-2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肿瘤组织行ER、PR、Her-2、Ki-67、ECD、Bcl-2的免疫组化检测并记录表达强度。结果 7例患者中位随访53个月(6~111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7例患者均呈ER、PR和Her-2阴性表达,85.7%患者CK5/6、Ki-67低表达,所有患者均呈ECD、Bcl-2高表达。结论 乳腺腺样囊性癌通常不表达ER、PR和Her-2,但却常常是ECD和Bcl-2高表达,预示了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探讨这种差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采用配对χ2检验分析原发灶和转移灶受体表达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Ki-67表达与受体表达关联性以及乳腺癌一般临床特征与受体表达的关联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临床分期与受体表达差异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ER、PR和Her-2在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同侧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临床分期与ER和PR表达差异有关联(P<0.05)。乳腺癌患者原发灶中Ki-67表达与原发灶中ER和PR表达有关联(P<0.05)。ER在原发灶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灶表达不一致的患者与ER表达一致患者的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表达不一致患者5年OS和DFS较低。原发灶ER阳性且淋巴结转移灶ER阳性患者(+/+) OS和DFS高于原发灶ER阳性但淋巴结转移灶ER阴性患者(+/-)(P<0.05)。原发灶ER阴性且淋巴结转移灶ER阴性患者(-/-) OS高于原发灶ER阴性但淋巴结转移灶ER阳性的患者(-/+)(P<0.05),但D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和Her-2存在差异表达,且可反映患者的预后,对于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受体表达不一致患者需要进行更加个体化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