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不同形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VP(PVP组)或PKP(PKP组)治疗的85例单个椎体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压缩骨折的形状不同,分为楔型和凹陷型:楔型中,PVP组19例,PKP组22例;凹陷型中,PVP组21例,PKP组23例。分别比较楔型和凹陷型中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椎体前缘、中部、后缘)恢复率、后凸Cobb角改善值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2~18个月、平均(14.5±1.9)个月的随访。楔型OVCFs中,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减少(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KP组压缩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改善值均大于PVP组(P<0.05),而两组压缩椎体后缘高度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PKP组(P<0.05)。凹陷型OVCFs中,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减少(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压缩椎体前缘、后缘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KP组压缩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大于PVP组(P<0.05);术后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PKP组(P<0.05)。结论对于楔型OVCFs,PKP术后压缩椎体后凸角的改善明显优于PVP,楔型OVCFs是PKP的最佳适应证;与PVP相比,PKP在矫形效果上仅能改善凹陷型OVCFs的椎体中部高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精准骨折线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体成形术,观察组应用精准骨折线穿刺技术。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对患者进行VAS评分。观察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内骨水泥充盈、渗漏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第3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区域均得到充足骨水泥填充,对照组有8例出现填充不充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精准骨折线穿刺椎体成形术,更能保证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充分填充,减少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5月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2例,其中29例(35个椎体)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VP组),33例(45个椎体)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术前及术后3d、12m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活动能力评分及测量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Cobb角的变化,并记录骨水泥渗漏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3d、12个月时VAS评分与活动能力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3d、12个月时椎体高度与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3d、12个月时椎体高度比较有差异,PKP组明显优于PVP组(P<0.05);PKP组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的矫正度优于PVP组(P<0.05).PVP组术中骨水泥渗漏5例8个椎体,PKP组2例3个椎体,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结论 PVP与PKP均能有效地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PKP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与矫正后凸畸形Cobb角,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韩妮妮  卫凌  杨艳荣  谢亮  贾建章  辛梦玺  伊立 《西部医学》2018,30(10):1524-1526
【摘要】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杨凌示范区医院疼痛科2008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284例,按照治疗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VP组(135例)和PKP组(14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骨水泥渗漏、椎体后凸角度改善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椎体后凸角度改善均优于术前 (P<005);术后PKP组VAS 评分、椎体后凸角度改善、临床疗效均优于PVP 组(P<005);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 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应用PKP与PVP均可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后凸角度,但PKP临床疗效更好,骨水泥渗漏率更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胸腰段椎体(胸12-腰2)OVCFs患者,其中35例行单侧PVP术治疗(单侧组),37例行双侧PVP治疗(双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填充量、X线曝光次数、术后渗漏率、疼痛VAS评分,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价值对比。结果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填充量、X线曝光次数均显著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比较两组的术后渗漏率、疼痛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与双侧行PVP治疗OVCFs的临床疗效均良好,其中单侧PVP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弥散情况对再发骨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及其对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因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VP治疗并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276例,根据术后复查的X线和CT判断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弥散充分组(A组)100例,骨水泥弥散不佳组(B组)176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和终末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强化椎体后凸Cobb角.结果 276例患者均获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终末随访时Cobb角、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d的Cobb角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发骨折率分别为7.00%和1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当骨密度相近时,骨水泥弥散不佳可能是术后继发进展性后凸畸形和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骨水泥渗漏特点.方法 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plasty,PVP)治疗的单椎体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OVBF)患者107例.采用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椎体前缘及中柱压缩比描述椎体高度,统计术后出现骨水泥渗漏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类型及渗漏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VAS 评分术后3d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及术后3天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及中柱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骨水泥总体渗漏率61.7%,所有渗漏均为无症状渗漏.无骨水泥通过椎体后壁破损的皮质发生渗漏.结论 PVP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相对于椎体后壁破损的皮质,骨水泥更易通过椎基静脉孔及与椎基静脉相通的椎旁静脉发生渗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有无椎体内真空裂隙( IVC)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OVCFs)在骨水泥渗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PVP治疗单节段OVCFs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其中IVC组104例,无IVC组180例。术后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检查,以评估骨水泥在伤椎内填充形式、有无骨水泥渗漏及渗漏部位,比较两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在IVC组104例患者中,以局限实体团块填充为68例(65.4%),与骨小梁相互嵌插填充为36例;无IVC组180例患者中,以局限实体团块填充为44例,与骨小梁相互嵌插填充为136例(75.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IVC组有18例(17.3%)、无IVC组有30例(16.7%)发生骨水泥渗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IVC组最常见临近椎间盘渗漏,共10例(66.7%);无IVC组最常见椎前或椎旁静脉渗漏,共22例(7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VP治疗有无IVC的OVCFs在骨水泥渗漏率是类似的,但在骨水泥渗漏部位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接受PVP的112例OVCFs患者,其中38例42椎出现骨水泥不同程度的渗漏,均无神经症状.74例74椎无骨水泥渗漏.应用mimics测出骨折压缩程度、渗漏体积.以术后骨水泥的渗漏发生率作为研究结局,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法,评价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椎节段、注入量、骨密度及压缩率等因素是否为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椎节段及骨密度对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而骨折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对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有明显影响(P<0.05).经过多因素的偏相关分析发现,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与骨折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呈正相关(r=0.635,P<0.05;r=0.41,P<0.05).结论: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与骨水泥注入量、骨折压缩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与低粘度骨水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OVCF患者应用PVP治疗时应用高粘度骨水泥(高粘度组)和低粘度骨水泥(低粘度组)的患者,对患者随访至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天以及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以及有无发生渗漏。结果在VAS、ODI以及Cobb角方面,高粘度组要优于低粘度组。高粘度骨水泥组静脉渗漏率、椎体渗漏率均低于低粘度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VP术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与低粘度骨水泥均可减轻OVCF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但高粘度骨水泥可以明显降低患者静脉渗漏率以及椎体渗漏率,因此高粘度骨水泥可作为治疗OVCF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椎体成形术(PVP)中“补丁技术”对于椎体前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拟行PVP手术治疗的椎体前壁破裂的OVCF病人72例,随机分为湿沙期骨水泥推注组(A组)、拉丝期骨水泥推注组(B组)、应用“补丁技术”组(面团早期骨水泥封闭椎体前壁破口,然后湿沙期骨水泥推注)(C组),各24例。术中均双侧穿入,推注速度基本相同,推注的骨水泥量均为4~5 mL。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骨水泥的弥散情况和渗漏情况;3组病人术前、术后2 d进行ODI评分,评估疼痛缓解情况。结果A组病人术后病椎骨水泥弥散状况佳,但发生C型渗漏高达13例(渗漏率54.17%);B组病人术后病椎骨水泥弥散状况欠佳,发生C型渗漏5例(渗漏率20.83%);C组病人术后病椎骨水泥弥散状况佳,且发生C型渗漏仅1例(渗漏率4.17%),3组渗漏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组病人术前ODI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3组病人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且A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B组,而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术中的“补丁技术”不仅有利于骨水泥在病椎内均匀分布,减少再骨折的发生,术后减轻疼痛效果好,且因其极低的渗漏率,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形成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76例,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A组(行PVP治疗)和B组(行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每椎体骨水泥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3d、3个月、6个月腰背疼痛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s角、椎体前壁高度及椎体中间高度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率100%,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每椎体骨水泥平均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A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和血压降低发生率高于B组,B组患者腰背疼痛一过性加重发生率高于A组,但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s角明显下降(P<0.05),而椎体前壁高度及椎体中间高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Cobb's角减小程度更明显(P<0.05),且椎体前壁高度及椎体中间高度升高程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OVCF疗效均满意,但PK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更优.  相似文献   

13.
李勇  余润泽  陶学顺  郑军 《安徽医学》2017,38(8):1031-1034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P组(50例)和PVP组(50例),分别采用PKP和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PKP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均低于PKP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则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伤椎恢复程度,缓解早期疼痛,且未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局部麻醉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断为OVCF并获得有效随访患者260例,其中127例采用PVP,133例采用PKP治疗,分别对两组术前及术后的椎体恢复高度、骨水泥渗漏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障碍功能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组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260例患者均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0个月.PKP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PVP组[(15.20±6.12)mm比(12.61±8.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PVP组15例(11.8%),PKP组1例(0.8%),均未出现明显神经损害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和PVP组术后VAS较术前均显著降低[(1.62±1.83)分比(8.57±1.21)分,(1.56±1.37)分比(8.65±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7.68±1.28)比(45.57±1.92),(9.89±1.05)比(45.6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PKP椎体高度恢复及骨水泥渗漏方面更优于PV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重度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PVP治疗,观察组接受3D打印辅助PV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以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 d、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均低于术前(均P<0.05);两组术后1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打印辅助PVP治疗老年重度OVCF患者,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于禹州市中医院治疗的88例胸腰椎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给予观察组弯角穿刺PVP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水泥于椎体内中心总分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弯角穿刺PVP治疗胸腰椎OVCFs效果确切,利于骨水泥于骨折椎体内均匀分布,提升术后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填充囊袋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单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33例接受骨填充囊袋PVP治疗,为囊袋组;另37例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为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术后伤椎增加高度、术后12个月骨折再发率)、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血量均<5ml,术中均无骨水泥椎管内渗漏、肺栓塞等并发症。PK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囊袋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伤椎增加高度及术后12个月骨折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均P>0.05)。两组术后3d、12个月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而同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填充囊袋PVP治疗老年OVCF,在抬升伤椎高度、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腰部功能恢复等方面效果满意,较PKP能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仙灵骨葆辅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OVCF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分为辅助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辅助组在其基础上辅以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术后当日及术后3个月时,两组腰背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L_(1-4)骨密度水平变化,分析3个月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ODI评分均较术后当日有显著下降,且辅助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L_(1-4)骨密度水平均较术后当日有显著提升,且辅助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3个月内,两组肺栓塞、硬膜外血肿、脊髓神经压迫、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辅助组二次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OVCFs患者PVP术后应用仙灵骨葆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较为理想,对其提高骨密度并减少二次骨折发生风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骨水泥与终板关系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行PVP术治疗84例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伤椎正侧位X片和CT检查显示骨水泥与终板的接触情况分为骨水泥与终板接触组(40例,平均年龄76.88岁)和骨水泥与终板非接触组(44例,平均年龄77.96岁),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灌注量、手术时间、伤椎高度恢复率、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丢失率、术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值和骨水泥渗漏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血钙和磷水平、骨密度值、术前椎体压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与终板接触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率和术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值明显小于非接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水泥渗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水泥与终板的接触可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且并不增加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7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以及随访结果,比较经皮椎体成形(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VP组和PKP组各3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伤椎高度变化、术前及术后VAS评分、术前及术后cobb角的变化、骨水泥渗漏率,并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通过软件分析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术前cobb角、术前伤椎高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术后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量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PVP和PKP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两者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疗效相当,但PKP较PVP能更好的恢复伤椎高度和矫正脊柱的后凸畸形,并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