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均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心功能情况以及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护理满意度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缩短其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心律失常发生率,可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67±1.26)d、卧床时间(2.94±0.65)d和住院费用(5237.58±502.37)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2±2.74)d、(5.67±1.23)d和(6943.15±641.36)元(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还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的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患者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两组患者护理模式分别选择循证护理及基础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住院用时少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住院用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循证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分级。结果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其临床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35)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n=35)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 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满足患者就诊需要,在改善症状,减少治疗时间及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上具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住院就治的90例符合WHO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指导临床护理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平均卧床及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循证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08±1.05)d、平均卧床时间为(2.98±0.76)d,平均住院费用为(5175.85±613.4)d,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12.22%)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知识达标率(95.56%)和患者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给予循证护理后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再发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29%(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得到更显著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及预后结局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占47.37%,Ⅱ级34.21%,Ⅲ级13.16%,Ⅳ级为5.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猝死率无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恶性心脏事件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实施循证护理,能辅助临床开展治疗,利于心功能恢复,促进病情好转,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就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疾病认知、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疾病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护理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和情绪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之前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和情绪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和情绪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疾病认知、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疾病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提高心功能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入院日期尾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只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的可控因素、心理状态等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心率失常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身心素质、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次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0例,时间为2016年5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选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2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卧床时间(2.35±0.97)d,住院时间(10.33±1.36)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心律失常发生率5.71%,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心功能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即观察组(优化急诊流程,n=39)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n=39),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建立输液通道时间、总抢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诊、评估、抢救、交接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流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提高病区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执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卢薇薇 《当代医学》2016,(34):120-121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该效果进行探究,并分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6例)和循证护理组(41例)对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卧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能够使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住院时间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加速康复进程,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45)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5)给予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4例,按施行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循证护理),后组间对比其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循证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6.59%,P0.05。结论施行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促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胡晓娟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15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住院的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标准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时相分布特征、可控因素、心理干预措施、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偱证,用以指导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66.67%,明显高于循证护理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71.67%,循证护理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02±1.01)d、平均住院费用为(5 174.95±612.30)元,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3.98、16.12,P〈0.01);循证护理组平均卧床时间为(2.96±0.73)d,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实用价值。方法:设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分析组37例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情况。结果:分析组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4.59%VS78.38%)(c~2=7.92,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及时改善患者心律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具有进一步大样本、长时间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其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30例,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并评估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都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改善,提升护理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