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均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心功能情况以及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护理满意度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缩短其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心律失常发生率,可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循证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分级。结果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其临床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胡晓娟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15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住院的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标准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时相分布特征、可控因素、心理干预措施、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偱证,用以指导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66.67%,明显高于循证护理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71.67%,循证护理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02±1.01)d、平均住院费用为(5 174.95±612.30)元,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3.98、16.12,P〈0.01);循证护理组平均卧床时间为(2.96±0.73)d,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67±1.26)d、卧床时间(2.94±0.65)d和住院费用(5237.58±502.37)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2±2.74)d、(5.67±1.23)d和(6943.15±641.36)元(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还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次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0例,时间为2016年5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选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2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卧床时间(2.35±0.97)d,住院时间(10.33±1.36)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心律失常发生率5.71%,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心功能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8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I级及心功能II级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入院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再次发生心动过快、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06±3.12)d,明显低于对照组(13.12±3.2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3(5.17%)例心动过速,对照组患者中出现7例心动过速,3例严重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肯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住院时间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加速康复进程,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5月直至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挑选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工作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可知,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更高,卧床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41-14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评定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休息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卧床休息时间(2.95±0.75)d、住院时间(11.08±1.04)d,短于对照组(3.55±0.60)d、(13.02±2.10)d,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t=3.4215、4.5343,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7%,少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3.3%,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入院日期尾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只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的可控因素、心理状态等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心率失常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身心素质、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卢薇薇 《当代医学》2016,(34):120-121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该效果进行探究,并分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6例)和循证护理组(41例)对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卧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能够使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并发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包括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给予患者心理、饮食、用药依从性干预、家庭支持及出院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且GQOLI-74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对并发心律失常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再发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29%(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得到更显著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4例,按施行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循证护理),后组间对比其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循证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6.59%,P0.05。结论施行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促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有效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的住院时间得到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得到减少,患者治愈率得到提高,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诊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心率失常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5±2.3)d,平均住院费用为(5 576.4±613.3)元,住院过程中有11例患者发生心率失常,心率失常发生率为10.78%;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4±2.7)d,平均住院费用为(7 326.7±622.5)元,住院过程中有45例患者发生心率失常,心率失常发生率为44.12%。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和心率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10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并降低了心率失常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院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均34例的循证组和常规组,前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再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循证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5.9%)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循证护理在此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再次发生的概率、住院治疗的时间以及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要高于观察组的患者,住院时长要高于观察组的患者,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要低于观察组的患者,其之间的数据差异有效。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更好的增加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所以,可以将循证护理的措施应用在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