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已成为临床上的主要方法,而术后炎症的消除成为一个难点。纤毛功能的恢复在鼻黏膜炎症的消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代表着纤毛的功能,中药在促进黏膜炎症的消除及恢复方面占有优势,用客观的数据评价中药的作用是有必要的,文章依据有关文献,对中药在FESS术后预后中的客观评价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对鼻窦炎FESS术后预后的客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已成为临床上的主要方法,而术后炎症的消除成为一个难点。纤毛功能的恢复在鼻黏膜炎症的消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代表着纤毛的功能,中药在促进黏膜炎症的消除及恢复方面占有优势,用客观的数据评价中药的作用是有必要的,文章依据有关文献,对中药在FESS术后预后中的客观评价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鼻黏液纤毛传输是鼻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鼻黏液纤毛系统担负着重要的防御功能,鼻黏液纤毛传输功能障碍是鼻部炎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或中间环节[1],现有的黏液纤毛传输功能评估手段中,糖精试验应用较为广泛,可以测量黏液纤毛传输时间和黏液纤毛传输速率.变应性鼻炎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黏液纤毛系统,评价治疗前后对纤毛功能的恢复及对鼻黏膜纤毛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喷鼻对慢性鼻-鼻窦炎(CRS)切除术后患者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及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 选取360例CRS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洗鼻腔)和观察组(曲安奈德喷鼻治疗),1次/d、连续治疗3个月,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糖精清除试验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鼻黏膜纤毛清除率(NMCR)、鼻黏膜纤毛清除速度(NMCS)及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NMTS)];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黏膜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法检测治疗前后Eos计数;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33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MCR、NMCS及NMT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01);2组患者治疗后鼻黏膜Eos计数和血清IL-3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RS切除术后采用曲安奈德喷鼻治疗,可提升患者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降低Eos浸润及机体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鼻黏膜纤毛超微结构改变及18β-甘草次酸对纤毛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18β-甘草次酸组,每组24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建立大鼠AR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给药干预.于给药2、4、6、10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鼻黏膜纤毛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模型组出现典型AR症状,鼻黏膜纤毛紊乱、倒伏、黏附聚集甚至脱落,纤毛膜破裂,微管减少或消失,并出现密集的短小纤毛,纤毛顶端黏液毯增厚并含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在变应原持续作用下,模型组鼻黏膜纤毛随时间延长而呈进行性损害改变.经氯雷他定和18β-甘草次酸干预后,AR症状逐渐减轻,鼻黏膜上皮病理损害逐渐恢复,纤毛整齐密集接近空白组,短小纤毛减少,纤毛顶端增厚覆盖的黏胶层消失.结论 在大鼠AR模型中,随着变应原的持续接触,鼻黏膜纤毛超微结构呈进行性损害.18β-甘草次酸可一定程度延缓或逆转鼻黏膜纤毛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动鼻窦切割钻切除部分下鼻甲对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的影响。方法:用糖精法测定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和10例无鼻腔疾病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的鼻黏膜纤毛输送率。取30例病例组其中10例和10例对照组其中2例下鼻甲黏膜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糖精试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术前的鼻黏膜纤毛输送率(3.63±0.57)mm/min与健康对照(6.20±0.68)mm/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术后6个月的鼻黏膜纤毛输送率(6.09±1.19)mm/min与术前、术后3个月(3.76±0.43)mm/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光镜及电镜观察:电动鼻窦切割钻切除部分下鼻甲术后鼻黏膜上皮再生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少,纤毛密集、粗细长短均匀、方向一致,基本和正常黏膜纤毛系统表现一致。结论:电动鼻窦切割钻切除部分下鼻甲术后黏膜再生较好,鼻黏膜纤毛清除系统基本恢复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祛瘀类中药对鼻窦炎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及组织重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第5天起,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祛瘀类中药窦腔冲洗并保留灌注,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庆大霉素40万u,每日2次,每次100mL,连续2周。两组患者同时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每日1次。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两组患者鼻黏膜清除功能、黏膜组织光镜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个月治疗有效率、鼻黏膜纤毛传导速率、光镜下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上述结果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祛瘀类中药有利于加快鼻窦炎术后患者鼻黏膜组织重塑及纤毛清除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所致鼻塞的效果及对鼻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0例的双侧下鼻甲,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鼻塞的主观感觉;应用糖精试验法测定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结果:术前鼻塞VAS评分左侧为(68.7±9.6)%,右侧为(72.5±10.2)%;术后3个月左侧为(35.0±9.0)%,右侧为(40.3±10.6)%,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双侧下鼻甲与鼻中隔的最小距离从术前小于0.2 cm增加到术后大于0.3 cm。术前鼻黏膜纤毛MTR为(7.64±1.56)mm/min,术后3个月鼻黏膜纤毛MTR为(6.89±2.01)mm/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所致鼻塞的较好方法,对鼻黏膜纤毛无明显影响,未破坏鼻黏膜纤毛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曾卫东  骆文龙 《重庆医学》2004,33(12):1886-1888
鼻腔鼻窦黏膜的黏液纤毛系统担负着重要的防御功能,通过纤毛有规律的摆动,鼻窦内的尘埃、细菌等有害物质被输送至窦外到鼻腔内,鼻黏膜则将表面的黏液毯输送至鼻咽部,以清除外来微生物及其他颗粒物质.如果黏液纤毛系统遭到破坏,纤毛运动功能低下或丧失,则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某些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而这些疾病的转归又与纤毛运动功能的改善有关.本文就近年来鼻腔、鼻窦黏膜黏液纤毛系统的结构、摆动方式及调节机理,以及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和鼻内窥镜手术后对其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两种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对鼻黏膜纤毛的毒性。方法:以离体蟾蜍上腭黏膜为模型,研究了进口与国产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对鼻黏膜纤毛持续摆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进口与国产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对纤毛持续运动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两种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对鼻黏膜纤毛运动时间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纤毛在气道防御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观察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既往关于鼻用糖皮质激素对纤毛运动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离体试验,尚无相关的在体动物研究。目的 使用一种新的方法观察并比较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在体与离体鼻黏膜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在体观察组和离体观察组,每组又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3个亚组,各亚组均以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作为对照,每个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只大鼠。在体观察组将大鼠麻醉后立即手术暴露鼻中隔黏膜;离体观察组将大鼠过量麻醉后断头处死,取其鼻中隔黏膜放置于培养基中。两组皆放置于新型数码显微系统下观察鼻黏膜表面的纤毛运动情况,计算并比较60 min内在体与离体观察组大鼠鼻黏膜表面滴加药物前后纤毛摆动频率(ciliary beat frequency,CBF)的差异。结果 在体观察组大鼠鼻黏膜的CBF显著高于离体观察组[(9.83±0.94) Hz vs (6.10±0.91) Hz,P<0.001]。在体观察发现,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在60 min内对大鼠鼻黏膜C...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丹参喷鼻剂的黏膜毒性。方法:选用家兔、蟾蜍和大鼠作为动物模型,观察丹参喷鼻剂对家兔眼黏膜及分泌物、对蟾蜍上颚纤毛摆动持续时间和大鼠鼻黏膜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丹参喷鼻剂对家兔眼黏膜有可逆的轻微刺激性;蟾蜍丹参喷鼻剂组和生理盐水组的上颚纤毛运动停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组大鼠鼻黏膜上皮基本完整、纤毛整齐,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喷鼻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黏膜瓣下鼻甲成形术、黏膜下下鼻甲骨切除术、下鼻甲微波手术和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鼻黏膜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50例及正常对照者30例分3组。A组,一侧行黏膜瓣下鼻甲成形术(120例,120侧),另一侧分别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60例,60侧)和黏膜下下鼻甲骨切除术(60例,60侧);B组,30例(60侧)行下鼻甲微波手术;C组,30例(60侧)个体未行任何手术,做正常对照。用糖精试验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3个月黏膜纤毛传送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黏膜瓣下鼻甲成形术与黏膜下下鼻甲骨切除术术后黏膜纤毛传送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相比较,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微波下鼻甲手术术后黏膜纤毛传送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1)。结论黏膜瓣下鼻甲成形术与黏膜下下鼻甲骨切除术能保留鼻黏膜纤毛功能,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微波手术均明显降低黏膜纤毛功能。  相似文献   

14.
纤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纤毛广泛分布于人体多种类型细胞表面,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精细的细胞器,其基本结构包括轴丝和外被的纤毛膜。纤毛在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纤毛相关疾病的发生。根据微管的组成及排列方式不同,哺乳动物的轴丝主要表现为9+2和9+0两种类型。9+2纤毛多具有运动功能,而9+0纤毛则多呈静止状态,主要功能是感知环境中信号变化并协助信号转导至细胞内部。纤毛运动受Ca2+,胞内pH以及cAMP、cGMP、PKC等激酶依赖性蛋白磷酸化等多因素调控。深入了解纤毛的结构、功能及运动调控机制,对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鼻窦炎口服液冲洗鼻腔,对鼻黏膜纤毛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30例接受FESS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分A、B、C三组用不同方法处理,对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取上颌窦口周围黏膜进行电镜观察,另取2例作为健康对照。结果:术前各组黏膜上皮纤毛脱落,排列紊乱,间质水肿,可见中性粒细胞及杯状细胞。线粒体减少,明显肿胀,出现空泡。纤毛融合,微管结构异常;术后A、B组纤毛排列较整齐,粗细亦均匀,方向较一致,且纤毛丰富、密集,“9+2”微管结构清晰,线粒体狭长致密,与健康对照组结构无明显差异;术后C组可见纤毛数量明显增多,排列尚整齐,方向欠统一,并可见大量短纤毛,线粒体仍肿胀,仍可见病理性改变。结论:鼻内镜手术后应用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能促进鼻黏膜纤毛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全身麻醉期间的多种因素都可能对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引发或加重术后病人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增加术后死亡率。其中全身麻醉药物的影响更加引人关注。本文总结了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的功能与影响因素,尤其是就近年来关于全身麻醉药物对纤毛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作了回顾分析。目前通过采用不断更新的研究手段,可望明确全身麻醉对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的影响,并通过机制探索实现对呼吸道防御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对鼻粘膜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方法:以生理盐水和盐酸麻黄碱做阴性对照,采用离体法观察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对离体蟾蜍上颚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采用在体法观察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对大鼠鼻粘膜长期毒性,取鼻黏膜作组织切片检查,观察黏膜有无病理变化.结果: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对鼻黏膜纤毛运动无影响,与生理盐水的相对运动百分率为90.2%,与阴性对照液盐酸伪麻黄碱滴鼻液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切片显示,鼻黏膜无显著病理改变,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对大鼠鼻粘膜也无刺激性.结论: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可用于鼻腔给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兔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观察手术前后上颌窦黏膜纤毛运动的变化.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正常对照(35侧)、鼻窦炎(50侧)和鼻窦炎术后(40侧)3组,建立实验性上颌窦炎模型,并采用窦口开放、扩大术治疗鼻窦炎.分别采用99mTc-SC核素法和活性碳粉末法观察上颌窦黏膜纤毛的运动.结果:99mTc-SC核素法可很好显示纤毛的运动方向;活性炭粉末测量法显示纤毛运动速度正常对照>鼻窦炎术后>鼻窦炎,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活性碳检测上颌窦黏膜纤毛运动是一种有效判断纤毛功能的方法.术后再生的黏膜纤毛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9.
医海拾贝     
一项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纤毛功能的研究证实,该病涉及鼻纤毛功能的研究证实,该病涉及鼻功能障碍,而非仅限于肺功能不良。研究人员用高速数字影像测量鼻纤毛摆动频率,以此来评估在纤毛灌注药物治疗COPD前和后的纤毛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桃金娘油对体外培养人鼻腔纤毛运动的作用,以及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口服标准桃金娘油前后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的变化,探讨桃金娘油对人鼻腔黏液纤毛传输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鼻腔纤毛细胞,使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技术,观察75μg/L、150μg/L和300μg/L的桃金娘油对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12名慢性鼻炎患者口服标准桃金娘油10d(300mg/次,3次/d),用药前后分别测定糖精清除时间,并对其中9名受试者用药前后分别进行相关鼻功能检查。结果①75μg/L、150μg/L和300μg/L的桃金娘油对体外培养的人鼻腔纤毛摆动频率未见显著影响。②12名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口服药物后,糖精清除时间从用药前的(12.8±4.5)min缩短为(9.3±3.8)min(P<0.05)。③9名慢性鼻炎患者用药前后鼻阻力和鼻声反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标准桃金娘油可改善鼻腔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和鼻腔通气功能,在体外未见75~300μg/L的桃金娘油对人鼻腔纤毛运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