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掌握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了解核电站正常运行状态下对周围环境饮用水放射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测量水样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结果 水源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28 Bq/L、0.122 Bq/L,出厂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14 Bq/L、0.103 Bq/L,末梢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13 Bq/L、0.110 Bq/L。结论 核电站周围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处于正常本底值,未见核电站运行对核电站周围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某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31I)操作场所进行辐射环境监测评价和辐射防护设施及辐射安全检查,为竣工验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及监测方法作为评价标准和监测手段。结果 某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31I)操作场所γ空气吸收剂量率的实测最大监测值为3.0 μGy/h,β表面污染水平最大监测值为11.0 Bq/cm2,总排水的总α为0.033 Bq/L,总β为1.174 Bq/L;自来水的总α为0.087 Bq/L,总β为0.188Bq/L。结论 测定结果表明,该场所落实了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安全防护各项措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基本未受到放射性污染,对职业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是安全的,具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饮用水(包括自来水,地表水及市售矿泉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环境放射性监测积累本底数据。方法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测量水样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结果 北京地区饮用水中总α比活度为(0.01~8.57)×10-2 Bq/L,总β比活度为(1.39~55.45)×10-2 Bq/L。结论 北京地区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某钴源辐照装置退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及监测方法作为评价标准和监测手段。结果 退役后辐照室内外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在92.1~112.9 nSv/h,辐照室内及周围环境表面污染水平为0.04~0.07 Bq/cm2,贮源井水总α为0.026 Bq/L,总β为0.240 Bq/L,钴-60活度浓度小于0.020 Bq/L。结论 测定结果表明,该辐照装置退役过程中未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作人员影响较小,原址无限制开放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湘江衡阳段水体中总放射性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放射卫生学评价。方法 利用241Am和KCl作为总α、β放射性测量的标准物质,采用中等厚度相对测量法测量衡阳段湘江水中总放射性水平。结果 水样中总α放射性水平为0.0012~0.058 Bq/L,总β放射性水平为0.013~0.3742 Bq/L,经方差分析,各水样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水样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可知湘江衡阳段水体未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山东海阳核电站周边地区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 采用饱和厚度相对测量法测量水中总α、总β。结果 地表水枯水期总α、总β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0.21Bq/L、0.49Bq/L,丰水期0.084 Bq/L、0.22 Bq/L;饮用水(主要是地下水)枯水期总α、总β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0.18Bq/L、0.61Bq/L,丰水期0.22Bq/L、0.49 Bq/L。结论 山东海阳核电站周边30km范围内水中总α、总β平均活度浓度均未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总α、总β放射性限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兰州地区黄河水、自来水的放射性水平影响程度。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T 5750.13-2006对黄河水、自来水放射性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黄河水和自来水放射性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中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限值(总α ≤ 0.5 Bq/L、总β ≤ 1.0 Bq/L)。结论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兰州地区黄河水、自来水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某氯化稀土分选项目工艺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辐射影响分析。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及监测方法作为评价标准和监测手段。结果 稀土原料包表面γ剂量率范围在3366.0~3514.0 nSv/h,低品位稀土精矿包表面γ剂量率范围在14 671.0~20 298.0 nSv/h;办公区及车间β表面污染水平最大为0.265 Bq/cm2和4.281 Bq/cm2结论 根据监测结果,在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该氯化稀土项目对环境公众所致辐射剂量为环境本底水平,对职业人员所致辐射剂量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要求,对周围环境介质未造成显著辐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丹东市生活饮用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指标。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的规定的方法。结果 丹东市2009~2011年生活饮用水总α的放射性监测结果平均值为0.044 Bq/L,总β的放射性监测结果平均值为0.075 Bq/L。结论 丹东市2009~2011年生活饮用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指标监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反映丹东市生活饮用水放射性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重庆市医院污水放射性水平状况及其对饮用水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直接测量法和薄样法测量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用(谱法对单个核素进行测定。结果 重庆市医院污水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分别在(0.032~0.63)Bq/L和(小于仪器探测下限~0.33)Bq/L之间;流经重庆市的两大江河水系总α和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分别在(0.017~0.11)Bq/L和(小于探测限~0.022)Bq/L之间。结论 重庆市医院放射性污水的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重庆市两大江河水系放射性水平在正常天然本底范围,未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北海涠洲岛地区开展放射性水平调查,全面掌握该地区辐射环境现状,了解天然放射性水平及其分布规律,为科学评价辐射环境质量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依据有关标准与技术规范,于2020年4月—2021年3月对涠洲岛地区开展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和水体、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浓度采样分析,并结合地域特征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涠洲岛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范围为0.2~122 nGy/h;土壤样中238U、226Ra、232Th、40K、137Cs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17.0~37.3 Bq/kg、< 0.501~29.5 Bq/kg、< 0.766~54.3 Bq/kg、18.7~369 Bq/kg、< 0.212~1.48 Bq/kg;井水、水库水中U、Th浓度范围为0.065~0.25 μg/L、0.046~0.079 μg/L,226Ra、40K、总α、总β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1.42~3.08 mBq/L、0.069~0.231 Bq/L、0.025~0.163 Bq/L、0.082~0.572 Bq/L;海水中U、Th浓度范围为1.81~2.25 μg/L、0.634~0.648 μg/L,226Ra、40K、90Sr、137Cs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9.38~19.7 mBq/L、11.3~11.7 Bq/L、0.193~0.866 mBq/L、1.13~1.42 mBq/L。结论 北海涠洲岛地区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位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且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表明涠洲岛及周围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和研究海阳市环境介质中90Sr放射性水平,为评价海阳核电厂的运行对周围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参照《水和生物样品灰中90Sr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HJ815-2016、《土壤中90Sr的分析方法》EJ/T 1035-2011方法分析。结果 环境水样中90Sr活度范围为(2.49~6.68)mBq/L,土壤中90Sr活度范围为(0.223~1.63)Bq/kg,生物样品中90Sr活度范围为(0.063~0.140)Bq/kg·鲜。结论 海阳市环境介质中90Sr放射性水平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获取防城港核电厂运行初期周围环境中90Sr放射性水平,评估防城港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影响。方法 依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61—2001)等国家相关标准,开展核电厂周边环境中90Sr水平调查。结果 2016—2018年,防城港核电厂周围环境中大气沉降物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151~3.78 mBq/m2.d,雨水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317~6.48 mBq/L,饮用水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350~2.38 mBq/L,地下水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403~3.18 mBq/L,地表水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353~4.59 mBq/L,海水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526~4.16 mBq/L,土壤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160~3.62 Bq/kg,岸边沉积物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185~0.841 Bq/kg,潮间带土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363~1.32 Bq/kg,底泥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180~0.736 Bq/kg,生物中90Sr活度浓度范围<0.0160~5.54 Bq/kg·鲜。结论 防城港核电周围环境中90Sr放射性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我国其他地区调查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滇西某退役铀矿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评估其对居民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 通过对退役铀矿周边环境的土壤、农作物、水体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高纯锗γ能谱仪分析,给出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结果 土壤中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83.0、85.4、71.4、524和1.27 Bq/kg;鲜茶叶中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0.061、0.652、0.650、92.5和0.061Bq/kg;玉米中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0.184、0.122、0.302、78.3和0.015 Bq/kg;大白菜中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0.090、0.224、0.469、80.0和0.011 Bq/kg;饮用水中232Th、226Ra和40K的比活度均值分别为0.146、0.310和2.25 Bq/L,238U和137Cs的比活度低于探测下限。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所致居民人均外照射年有效剂量为131 μSv/年;结论 退役铀矿周边环境放射性水平在正常本底范围,对居民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2017—2018年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以便更好开展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和评价工作。方法 选择市级和区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核设施最近的饮用水水源及桶装水取水水源共17个监测点位,测量水中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根据不同水源类型增测U、Th、226Ra、210Po、210Pb、90Sr、137Cs、3H等。结果 2017—2018年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总α:0.02800.0384 Bq/L,总β:0.08620.0932 Bq/L;天然放射性核素检出范围分别为:U:0.99~1.59 μg/L,Th:0.128~0.167 μg/L,226Ra:4.45~6.21 mBq/L,210Po:1.06~1.20 mBq/L、210Pb:1.66~7.90 mBq/L、90Sr:1.04~2.16 mBq/L、137Cs:(< 0.365) mBq/L、3H:(< 0.856) Bq/L。结论 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放射性水平处于正常本底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调查广东省、江西省4座离子型稀土矿辐射水平,进行工作人员剂量评价,为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和制定监督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Rn-Tn累积探测器、RAD7连续测氡仪、BWLM-PLUS氡子体测量仪、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和γ谱仪,对稀土矿进行了222Rn/220Rn及其子体、γ辐射水平和土壤(原矿)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监测与分析。结果 稀土矿山顶的工人值班室220Rn浓度范围388~871 Bq/m3,灼烧车间γ剂量率560 nGy/h。除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含量偏低于环境对照点外,其他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均略偏高于环境对照点。结论 工作人员所受年附加有效剂量在0.15~8.06 mSv/a之间,低于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某磷矿区氡气及放射性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和评价贵州省某磷矿区磷矿氡气及放射性水平。方法 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磷矿区周围辐射水平、氡气、矿石和土壤核素分析、水的总放射性水平分析。结果 磷矿区的γ外照射为7~18(×10-8 Gy/h),平均值为12×10-8Gy/h;氡浓度水平为105~246Bq/m3;矿石226Ra放射性核素水平为156.7~372.3Bq/kg,平均值为222.6Bq/kg;矿井水总放射性水平最大为总α为0.175Bq/L、总β为0.374Bq/L,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最大为总α为0.0327Bq/L、总β为0.174Bq/L。结论 磷矿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矿井水和饮用水的总放射性水平相关无显著性意义;井下氡气浓度未达到干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皖南地区石煤开采和利用过程环境中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和研究,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剂量的影响。方法 本文以皖南典型石煤矿区的石煤矿、石煤衍生产品和周边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量、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石煤矿中238U、226Ra和210Pb含量最高可以达到1 298 Bq/kg、1 598 Bq/kg和1 212 Bq/kg,已属于伴生放射性矿的范畴。石煤在燃烧后,煤渣中210Pb的浓度总体有所降低,矿区周边土壤和水体样品中部分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远高于调查地区的平均水平。通过估算,矿区周边石煤碳化砖建筑室内天然贯穿辐射外照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范围在1.01~1.24 mSv,氡及子体所致内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8~4.9 mSv。结论 石煤矿区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已经部分转移到周边土壤和水体中,居住或工作在碳化砖房的居民的年附加有效剂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海阳核电站运行前周边地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进行分析,获取该地区放射性核素基线值,为评估核电站对人群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核电站周围50 km范围内居民日常食用的22种食品样品,进行预处理、测量,采用效率曲线法计算样品中所含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Bq/kg),并估算当地居民由膳食摄入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结果 食品样品中检出的放射性核素为天然核素40K、238U、232Th、226Ra以及人工核素137Cs、60Co,检出人工核素刚达到探测下限,其余人工核素131I、134Cs、58Co未检出;40K、238U、232Th、226Ra、137Cs的活度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2.858、0.550、0.146、0.077、0.016 Bq/kg,范围分别为0.0266~2.2736,0.0013~1.3599,0.0127~0.2568,0.0043~0.0555,0.0065~0.0065,2.433~30.4572 Bq/kg;放射性核素平均活度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40K > 238U > 232Th > 226Ra > 137Cs > 60Co,各种核素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为39.21 μSv/a,其中人工核素为0.03 μSv/a。结论 所检测海阳核电站周边地区食品中人工核素除微量137Cs、60Co外,未见其他人工核素;食品中各种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剂量负担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某三甲医院131I治疗场所辐射水平进行检测,了解其辐射水平。方法 25名甲癌患者共服用82880 MBq的131I。患者服药后用X、γ射线测量仪检测病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出院后用α、β表面污染仪检测病房表面污染;治疗期间和出院当天对131I治疗场所及办公区进行空气采样,用高纯锗γ能谱仪测量空气样品,数据处理后得到空气中131I浓度。结果 131I治疗病房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15~0.46 μSv/h。病房清理前表面污染为0.53~40.1 Bq/cm2,其中马桶最高。患者服药后4 h内,131I治疗场所及办公区走廊空气中131I浓度分别为1.74 Bq/m3和0.66 Bq/m3131I治疗场所排风速率为0.50 m/s。患者治疗期间及出院当天,因通风导致空气中的131I浓度分别较前一天下降29.7%、79.7%和53.3%。结论 该场所外照射辐射水平较低且屏蔽效果较好;131I治疗病房清理前表面污染除马桶略高于标准要求外,其余均低于标准限值;通风是降低该场所空气中131I浓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