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无污染等优点,总结近年来常用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主要包括单一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和含中药PE多元透皮吸收促进剂,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不同透皮促进剂对高乌甲素凝胶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高乌甲素凝胶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筛选有效的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提高高乌甲素的透皮吸收速率。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高乌甲素凝胶的累积渗透量、透皮吸收速率、透皮时滞等体外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对氮酮(Azone)、丙二醇(PG)、油酸(OA)、月桂醇(LA)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应用和任意2种合用的促渗效果进行考察。结果:以Azone+PG,LA+PG,OA+PG为复合促进剂时释药速率显著提高,其中以OA+PG促渗作用最强。结论:通过考察促进剂对高乌甲素凝胶的影响,为研究其透皮给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方晓阳  叶青 《中草药》2003,34(2):188-192
中药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倍受药学界的关注,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已成为经皮给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较多的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有薄荷醇、冰片、精油类等多种中药提取物,应用中可单独作用,也可与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联合使用。对中药促透机制的研究也是当前药学界的热点之一。在概述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开发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罂粟碱凝胶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扩散小室,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了5种处方罂粟碱凝胶离体鼠皮透皮吸收药量。结果:罂粟碱透皮累积释药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与不含吸收促进剂的凝胶比较,吸收促进剂对罂粟碱透皮吸收的影响为油酸>油酸+月桂氮艹(上)卓(下)酮>二甲亚砜>月桂氮艹(上)卓(下)酮。结论:油酸能明显促进罂粟碱的透皮吸收,而水溶性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罂粟碱的透皮吸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优选复方穿蛭透皮贴中透皮吸收促进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透皮吸收促渗剂对复方穿蛭透皮贴中丹皮酚和人参皂苷Rg1的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 采用Franz扩散池,以小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比较不同透皮促渗剂对指标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累积渗透量为指标考察氮酮、丙二醇、薄荷醇3个因素对复方穿蛭透皮贴透皮吸收影响,并筛选最佳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比例和浓度.结果 氮酮、丙二醇用量为3%,薄荷醇用量为1%时,丹皮酚和人参皂苷Rg1透皮吸收率最高,促渗透效果最明显.结论 氮酮-丙二醇-薄荷醇(3%:3%:1%)是复方穿蛭透皮贴较理想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6.
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对丹参酮透皮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筛选丹参酮经皮给药制剂的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提高丹参酮的透皮扩散速率。方法:选用卡必醇和油酸为主的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进行丹参酮溶液和丹参酮亲水凝胶的透皮渗透。结果:使用卡必醇和油酸为主的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使在溶液和亲水凝胶中丹参酮的增渗倍数分别达到3.59和2.84。结论:卡必醇和油酸为主的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适用于丹参酮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黄芩苷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志平  刘强  朱红霞 《中成药》2003,25(2):104-106
目的:研究复合型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黄芩苷体外渗透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均匀设计法,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从氮酮,丙二醇,油酸组合中筛选最佳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结果:氮酮,丙二醇,油酸浓度分别为6%,10%,0%时黄芩苷有最大渗透速率常数。结论:复合型透皮吸收促进剂较单味透皮吸收促进剂有较好的透皮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天山雪莲巴布剂中3种有效成分紫丁香苷、绿原酸及芦丁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筛选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紫丁香苷、绿原酸及芦丁的透皮速率及累积透皮百分率等体外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对氮酮(azone)、丙二醇(PG)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应用和合用的促渗效果进行考察.结果:7%氮酮为促进剂,天山雪莲巴布剂中紫丁香苷、绿原酸及芦丁3种有效成分的促透效果最好.结论:通过考察促进剂对天山雪莲巴布剂中紫丁香苷、绿原酸及芦丁的影响,为天山雪莲巴布剂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穴贴定喘膏的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倪美华  刘嘉 《中药材》2005,28(11):1026-1029
目的:筛选贴膏的处方、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种类、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用量等.方法:通过对穴贴定喘膏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采用HPLC法,以木兰脂素为指标性成分,在取样中有效成分相等的情况下,以时间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作图,对曲线进行比较.结果:接收液采用40%乙醇溶液,选用以PEG6000为基质的处方,以氮酮为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用量为1.8%.结论:以1.8%氮酮为透皮吸收促进剂,以PEG6000为基质的穴贴定喘膏处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主要活性成分体外经皮渗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3种有效成分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筛选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 采用改良 Franz 扩散池法、离体鼠皮进行体外透皮试验,HPLC测定透皮吸收促进剂对3种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蛇床子素的累积透过量及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促透剂对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蛇床子素体外透皮吸收产生不同的影响,确定2%氮酮为促进剂时3种有效成分的促透效果最好。结论: 2%氮酮能够促进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3种有效成分的有效渗透,透皮吸收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盐酸丁卡因凝胶剂,并考察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其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配制含不同透皮促进剂的盐酸丁卡因凝胶剂,采用简单扩散小室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透皮吸收量。结果:加1%月桂氮艹(上)卓(下)酮,加1%,3%,5%薄荷脑或加两者混合透皮促进剂,将药物碱化均可显著增加盐酸丁卡因凝胶剂的透皮吸收量,其累积释药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结论:单独使用1%月桂氮艹(上)卓(下)酮对盐酸丁卡因凝胶透皮吸收作用不明显,3%,5%薄荷脑或加1%月桂氮艹(上)卓(下)酮两者混合透皮促进剂对盐酸丁卡因凝胶透皮吸收作用明显,1%月桂氮艹(上)卓(下)酮+3%薄荷脑对盐酸丁卡因凝胶透皮吸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组分透皮吸收促进剂增强黄腐酸钠软膏的透皮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伟  许宏霞  郝欣  王艳红  祝亚琴 《中成药》2006,28(3):397-399
目的:考察不同组分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黄腐酸钠软膏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Franz扩散装置,测定黄腐酸钠的渗透量。对氮酮、丙二醇、薄荷油3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应用和任意2种合用的促进效果进行考察。结果:2%氮酮和6%丙二醇配伍使用促进效果最佳,可使黄腐酸钠软膏的渗透速率提高6.5倍。结论: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促进黄腐酸钠软膏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3.
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灯盏花素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睿  张海鸣  王成芳  费超  杜树山 《中成药》2012,34(6):1174-1176
目的通过动物离体透皮吸收试验,选择灯盏花素凝胶剂中最佳透皮吸收促进剂。并拟合出灯盏花素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程。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以离体鼠皮为屏障,优选接受介质的种类,研究不同浓度、种类及联合促进剂对灯盏花素凝胶剂透皮的影响。结果最优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1.5%。最佳处方的动力学方程为:Q=0.163 0t-0.071 5(r=0.998 2),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结论 1.5%的氮酮作为灯盏花素凝胶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效果良好,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散结止痛巴布剂"新乌头碱透皮促进剂"透皮速率。[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5只雌性SD大鼠标准喂养,制备新乌头碱标准曲线,建立测定新乌头碱皮肤渗透液HPLC方法,利用SD大鼠腹部皮肤,以TK-20A型透皮扩散渗透仪观测新乌头碱透皮性能,体外透皮试验测定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醇提物中新乌头碱经皮促透吸收影响,观测1%Azone、1%桉叶油、1%冰片、1%油酸对散结止痛复方醇提物中新乌头碱透皮吸收影响。[结果]复方醇提物中透皮促进剂促透顺序为:1%Azone1%冰片1%桉叶油醇提物1%油酸。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新乌头碱不同经皮促透作用,1%油酸促透作用不明显,1%Azone促透作用最强。[结论]Azone和冰片是散结止痛复方有效成分的良好促透剂。  相似文献   

15.
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复方麻黄贴剂中麻黄碱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中药复方麻黄贴剂中麻黄碱的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运用HPLC法对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对不同透皮促进剂的促渗效果进行考察。结果氮酮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促渗剂混合使用,渗透促进效果均较佳,说明氮酮在促进麻黄碱的渗透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氮酮和丙二醇合用体外透皮速率K可达94.280μg·cm-2·h-1。结论氮酮与丙二醇合用可促进麻黄碱的透皮吸收,可作为本复方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16.
球面对称设计法筛选青藤碱贴片中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为制备青藤碱膜剂选择合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从氮酮、丙二醇、油酸中选择合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及最佳配比。结果:氮酮、丙二醇、油酸的含量分别为6%,1%,6%时,青藤碱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结论:氮酮丙二醇油酸(6∶1∶6)的复合体是青藤碱贴片的优良透皮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17.
中药挥发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刘培  蒋秋冬  董洁  段金廒 《中草药》2014,45(24):3651-3655
应用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目前最常用的改善透皮吸收效果的手段之一.中药挥发油大多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与轻微的皮肤刺激,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对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作用机制、安全性以及自身的透皮吸收进行综述,在分析现状的同时,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制剂应用的规范性以及体外透皮吸收评价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路:中药挥发油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确切,但围绕着其适用范围、应用剂型、作用机制还需要进行规范化研究,并且应注重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宝泻灵提取物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冬梅  李静  徐月红  唐志  陈宝  李欢 《中草药》2007,38(10):1487-1490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宝泻灵提取物中各指标性成分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通过体外透皮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渗透促进剂对提取物中各指标性成分吴茱萸次碱、丁香酚和肉桂醛的累积渗透量、透皮渗透速率等体外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低比例氮酮、以及3%氮酮与不同比例丙二醇联合使用时的累积渗透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3%氮酮 10%丙二醇作为复合促进剂时的促渗作用最强。结论通过考察渗透促进剂对宝泻灵提取物各指标性成分的影响,为研究其透皮给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油酸、丙二醇单一或混合应用时对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的促进情况进行考察,为进一步筛选基质处方做准备.方法 采用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方法,用增渗倍数(enhancement ratio,ER)来衡量渗透促进剂对药物的经皮渗透作用的大小.结果 与结论优选出最佳透皮促进剂配比:氮酮:丙二醇:油酸=3%:5%:1%,其具有最大透皮速率,所以选用3%A+5%PG+l%OA做为双黄巴布剂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20.
陆姗姗  赵玉荣  姚俊宏  任略  李钰  陈军 《中草药》2018,49(10):2477-2481
经皮给药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药物的透皮吸收,中药挥发油作为一大类性质优良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不仅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对皮肤刺激性小,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与透皮吸收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但中药挥发油自身溶解度差,还存在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应用于挥发油透皮促渗的制剂技术包括贴剂、包合物、凝胶膏剂、凝胶剂、微乳等,单独或组合使用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挥发油的溶解度,提高透皮促渗效果。对目前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的制剂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