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精子是一种隐蔽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精子抗体能够影响生殖细胞的结合、胚胎着床等过程,进而导致免疫性不孕不育。近年来,与免疫性不孕不育密切相关的抗精子抗体所结合的精子表面抗原及其抗原表位已成为抗精子抗体检测及避孕疫苗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该文对与免疫性不孕不育相关的精子表面抗原及其抗原表位的筛选和鉴定,以及当前精子抗原表位研究所面临的难点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有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一年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其中,因免疫因素引起的不孕占女性不孕症的10%左右。自身抗体的产生占有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425例不孕患者的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心磷脂抗体(AcAb),并以20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旨在探讨AsAb与AcAb与不孕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910例不孕症患者抗精子抗体测定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孕症与抗精子抗体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不孕症患者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结果不孕症患者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讨论抗精子抗体与不孕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宫颈粘液中的抗精子抗体,400例有精子男女配偶中92例为抗精子抗体阳性,在200例无精子症患者配偶中,42例为抗精子抗体阳性,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精子症患者配偶中抗精子抗体产生可能是由于精浆中的精子吸附抗原引起。  相似文献   

5.
精子疫苗作为免疫避孕的方法之一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ELISA法作为检测不育患者体内抗精子抗体的方法也不断得到推广和普及,其前提之一都是要求获得大量有效的精子抗原。传统的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从精子中提取有限的抗原已远不能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6.
抗精子抗体在女性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AsAb。结果不孕症患者的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妇女。结论部分原因不明的女性不孕症可能与抗精子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7.
男性不育与抗精子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应东  刘江舟 《医学文选》2002,21(2):238-240
男性不育是指由男性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不育 ,而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众多 ,2 %~ 1 0 %不孕症与免疫因素有关 ,其中抗精子抗体所致的自身免疫对男性生育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抗精子抗体对精子的发生、精子的活力、穿透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与精子顶体反应、精卵结合、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也有一定的关系 ,现就这些方面情况作如下综述。1 抗精子抗体的来源  在雄性个体到达青春期时 ,精子开始发生 ,生成的精子膜表面出现新生的抗原物质。由于形成的精子与发生减数分裂的精母细胞被血睾屏障隔绝 ,精子表面的新生抗原不能与机体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索了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精子抗体的有关问题。输精管结扎术后抗精子抗体的测定,应选择附睾精子作抗原,其最适保存条件是将精子悬液置于-20℃,或用乙醇固定后保存于4℃冰箱中,乙醇固定不仅可增强精子抗原性的显示,而且对其抗原性具有保护作用。本方法所用的附睾精子抗原不须进行其他处理;用精子抗原免疫异种动物,抗精子抗体产生早,效价高,而免疫同种动物则抗原性极弱;抗精子抗体的特异性免疫荧光类型以顶体特异性荧光染色为主,根据不同稀释倍数的待测血清所显示的荧光强度,可判断血清抗精子抗体的效价。  相似文献   

9.
采用精子凝集试验、固相酶法和ELISA法对102对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夫妇进行了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检测。结果发现,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夫妇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3.5%。明显地高于生育组(5.6%),P<0.01。三种检测方法中,ELISA 法敏感度较高,是检测抗精子抗体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8例因人工流产后所引起的不孕症、140例非人工流产不孕症以及28例正常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结果:人工流产后不孕组、非人工流产不孕组及正常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15.71%,3.57%。人工流产后不孕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人工流产不孕组和正常已婚育龄妇女(P<0.05)。提示:由人工流产后所引起的不孕症,在某些方面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子宫内膜的破损和炎症可能是抗精子抗体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类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孕症病因分为排卵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炎、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免疫性不孕等,分别给予滋阴补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痰化结等相应中药汤剂随症加减1:2服,同时配以西药治疗.结果:52例不孕症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无排卵型不孕症,临床较多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无排卵性月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因此,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功能的建立,是治疗无排卵不孕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4.
54例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17-118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资料。结果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有输卵管原因、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异常和卵巢异常,分别占总数的51.85%、20.37%、14.81%和12.96%。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于术后1.5年内妊娠成功,总成功率为59.26%。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全面、直观地诊断出不孕症患者的病因,并能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不孕症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丛法滋教授从医50余年,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独具匠心,屡获捷效。本文整理了丛教授用周期疗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不孕症的辨证思路、处方用药。强调在用中药调理月经周期过程中把握几个关键时期辨证用药的重要性,说明了观察基础体温曲线(BBT)对指导辨证用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并指出了在中医辨证与辨病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汤传梅 《中外医疗》2016,(2):176-177
目的 探讨温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 整群抽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该院确诊的68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温冲汤等中药治疗,全程记录两组患者间基础体温、血清孕酮水平等各项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和基础体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冲汤治疗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郑桂霞 《黑龙江医学》2008,32(5):351-352
目的探讨B超动态监测排卵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不孕妇女连续B超监测60个周期的排卵情况。卵泡直径〈10 mm时,3 d监测1次;直径10-15 mm时,2 d监测1次;直径〉16 mm时,每天监测1次。结果40例中卵泡直径在21-30 mm排卵者23例,均在月经周期14-15 d排卵,成功受孕20例;卵泡直径15-20 mm患者5例,月经周期12-13 d排卵,受孕3例,其中1例足月分娩、1例自然流产、1例宫外孕;卵泡直径在10-14 mm者5例,未受孕;卵泡直径31 mm以上者7例,4例延迟排卵,2例受孕(1例足月分娩、1例自然流产)。结论卵泡发育障碍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通过B超动态观察卵泡发育,能够预测排卵并指导用药及性生活,提供卵子与精子结合的最佳时间,从而提高不孕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changes of estrogen receptors (E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PR) in the endometria of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METHODS: Thirty-two patients who suffered PCOS combined with infertilitas feminis were enrolled in a experimental group,and 20 patients with tubal infertilitas feminis having the corresponding time period as a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s of ER and PR in the endometria were observ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The expressions of ER and PR in the glands and interstitium of endometrial in the PCO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tubal infertilitas feminis group (P=0.004,P=0.001). The expressions of ER and PR in the PCOS group in the glands organ and interstitium of endometrial among 3 different period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The expressions of ER in the glands of endometrium in the spontaneous abor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n-spontaneous abortion group (P=0.02),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interstitium of endometria (P>0.05). The expression of PR in the glands interstitium of endometria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pontaneous abortion group and the non-spontaneous abor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ER and PR of endometrial in the PCOS patients, may be a reason for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the cyclical irregularity of ER and PR in the PCOS patients is another cause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相似文献   

19.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促排卵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琳  郑志群 《医学综述》2007,13(15):1176-1178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具有高效性和高度特异的芳香化酶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雌激素浓度,从而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而促进卵泡的发育;在卵巢内部则可增强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它可单独用于诱导排卵或与促性腺激素联合应用于控制性促超排卵。芳香化酶抑制剂服用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能有效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