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全面了解胫骨平台骨折损伤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4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骨折进行分类,统计患者伴随损伤。结果 本组病例发现的胫骨平台骨折伴随损伤主要包括:腘动脉损伤3.9%(19/486)、半月板损伤14.4%(70/486)、侧副韧带损伤9.67%(47/486)、交又韧带损伤8.43%(41/486)、腓总神经损伤1.85%(9/486)、骨筋膜室综合征7.41%(36/486)。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伴软组织损伤较多,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防止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过去30年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4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胆囊切除术所致40例(83.3%),胃大部切除术所致2例(4.2%)。损伤部位在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30例(62.5%),肝总管、胆总管各6例(12.5%),胆管完全性损伤26例(54.2%),部分性损伤22例(45.8%)。所有病例最终均需手术处理.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时间具体决定,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疗效最佳。结论 除解剖变异、病理变化外,手术者的责任心与技术因素是引起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4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发现的胆管损伤,分别行胆道修复、引流及胆肠吻合等不同方法处理.经1—10年随访,效果优良率达85.4%。结论(1)加强技术培训和规范的技术管理是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保证。(2)术前、术中全面细致检查,充分运用各种影像学及造影检查,详细了解胆道系统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3)根据胆管损伤类型,合理把握初次手术时机,胆管成形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膝关节急慢性训练伤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军训及运动中膝关节稳定装置急慢性损伤的临床诊断与镜下诊断及其病理改变的差异程度。方法 97例膝关节训练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观察进行诊断,分析急性及慢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病理改变差异程度。结果 急性损伤(受伤6周之内)33例,临床诊断误诊率:ACL9.1%,PCL3.0%,半月板12.1%,二联征及三联征分别为6.1%及3.0%。慢性损伤64例,临床误诊率:ACLI1.6%,半月板4.7%,二联征及三联征各为1.6%。急性损伤合并软骨退变损伤5例(15.2%),慢性损伤合并软骨退变性损伤25例(39.1%),其中慢性膝关节损伤中韧带损伤合并软骨损伤20例,占80.0%。结论 急性膝关节损伤,由于关节肿胀、剧痛,临床检查受限,误诊率较高,应及早行关节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率。关节软骨损伤与关节损伤后不稳有关。慢性膝关节损伤引起软骨损伤的合并症,明显高于急性期,病程越长,软骨损伤越重。疑有韧带损伤、关节不稳、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应及早行韧带及半月板修复,以减少继发性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5.
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胰腺损伤21例,十二指肠损伤11例,其中包括联合胰十二指肠损伤5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合理采用单纯胰腺、十二指肠修补、远段胰腺切除、胰一空肠Roux-Y吻合、带血管蒂空肠瓣十二指肠修补、胰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憩室化等术式。结果:全组治愈27例(占84.3%),总死亡5例(占15.6%)。联合胰十二指肠损伤的病死率较高为20%(1/5).十二指肠损伤的病死率为18.1%(2/11),胰腺损伤病死率较低为9.5%(2/21)。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取得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22例脾脏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76~1996年我院共收治脾损伤222例,男177例(79.73%),女45例外(20.27%)。年龄13~89岁,中位年龄:车祸组31岁,医源性66岁,坠伤组30岁。脾损伤的原因,车祸83例(37.39%)、手术损伤(医源性)45例(20.27%)、坠落伤35例(15.77%);其他为击伤7例,摔伤6例,自发性脾破裂6例,自行车撞伤5例,跌伤4例,打、踢伤7例,撞在凳上、船弦上5例.还有吊车、铁架、水泥板对胸腹部挤压伤等。手术损伤主要发生在胃癌手术26例、食管癌5例、胃平滑肌瘤、肝癌、溃疡病手术。车祸、坠落伤多数于伤后1~18小时就诊,手术损伤于手术时或术毕时发现。车祸及坠伤时身体受伤部位:左上腹、左季肋,左腰腹、左胸腹、左胸共172例占外伤的97.18%,其他部位如左臂、左下腹、头腹等。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附52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教训。 方法:对5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胆道手术所致48例(92.3%),胃大部切除术及肝脏手术所致各2例(共7.7%)。损伤部位在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34例(65.4%),肝总管6例(11.5%),胆总管6例(11.5%),左右肝管汇合部4例(7.7%),左、右肝管各1例(共3.8%)。胆管完全性损伤30例(57.7%),部分性损伤22例(42.3%)。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处理。术中立即发现8例,采用直接修补或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5例,直接置合适T管引流1例,肝总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效果均满意;另1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3年后因吻合口狭窄再次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术后发现的44例,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1例,肝总管与十二指肠吻合8例,胆总管置管引流2例,胆总管缺损用空肠瓣修补术1例,肝内胆管与空肠Longmire吻合术1例,拆除胆总管前后壁之间缝线1例。全组死亡4例,生存48例中41例获随访,疗效优良率为82.9%,疗效差的7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至5年再次作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结论:要警惕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及早诊断、及早修复胆道的连续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时间具体决定,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多节段脊柱损伤12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出一种多节段脊柱损伤的分类方法,以提高诊断意识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128例多节段脊柱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8.2年。按自行设计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 相邻型82例(占64.1%),非相邻型46例(占35.9%);损伤部位以胸腰段为主;脊髓功能:Frankel A级60例,B级12例,C、D级27例,E级29例。手术治疗69例(其中减压内固定42例),保守治疗59例。随访94例,改善1级者30例,改善2级者29例,无改善者35例。结论 类型不同其患病率、致伤因素、脊髓损伤严重度及诊断失误率均不同,诊断必须正确,必要时摄脊柱全长X线片。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损伤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笔者对20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本组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2l岁;闭合性损伤18例,开放性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5h,最长27h。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1例,降部5例,水平部与降部交界1例,水平部9例,升部4例。行十二指肠修补术12例,空肠十二指肠Roux-en-Y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改良憩室化手术(Cogbill手术)3例。治愈18例(90%),死亡2例(10%)。提示十二指肠损伤常因缺乏特异的症状体征,术前不易确诊,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进行细致的剖腹探查,以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直肠肛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管直肠紧贴盆腔骶骨凹,有坚实的骨盆保护,故损伤发病率较低。直肠肛管损伤虽不多见,但有以下特点:(1)内容物是粪便,细菌含量最多,一旦损伤,极易感染,危害极大;(2)直肠下端周围组织结构间隙多,内有较多的疏松脂肪结缔组织.其血运差易感染,且易向周围扩散;(3)常伴有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其合并伤约为56.2%~79.6%,常有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等;(4)因发病率低,如诊治经验不足,易误诊、漏诊,或处理失误。  相似文献   

11.
24例结肠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结肠损伤一期手术的治疗经验,减少吻合口漏和/或修补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分析9年间结肠损伤患者共24例,对其中伤后12h内手术的20例,行一期修补或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超过72h手术者4例,腹腔彻底冲洗后行近段结肠造瘘,3个月后关闭瘘口。结果示早期确诊20例(83.3%),误诊4例(16.7%)。24例结肠损伤中行单纯一期缝合修补12例,一期结肠切除吻合8例,一期手术率83.3%。损伤肠段切除加近段造瘘4例,造瘘率16.7%。治愈23例(95.8%),死亡1例(4.2%)。并发症12例,占50.0%。吻合口漏4例(16.7%)。笔者认为结肠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后一期手术处理是可行的;损伤早期容易误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骨伤科常见严重疾患。据统计全世界SCI每年发生率是15~40例/百万,仅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000例新发病例,这还未包括在送往医院前就已死亡的病例(占总病例的16%-30%)。最常见损伤源于交通事故(40%~50%)、坠落伤(20%)、暴力损伤(10%~25%)、工作相关性损伤(10%~25%)和运动损伤(10%~25%)。患大多数是健康青壮年,带来沉重社会负担,研究SCI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发生于手术中的胆道损伤。有关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大多报道高位胆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的损伤及处理经验。对胆总管中下段尤其是胆总管远段损伤的报道少见。现就我院11年收治25例胆道损伤(包括2例发生在胆总管远段右后壁,3例发生在胆胰肠接合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3~2002年收治的65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腺损伤Ⅰ级7例,Ⅱ级24例,Ⅲ级19例,Ⅳ级10例,Ⅴ级5例。单纯胰腺损伤13例(20.0%),合并其他器官损伤52例(80.0%)。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的仅12例(18.5%)。65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56例(86.2%),死亡9例(13.8%)。结论 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应高度警惕。对怀疑或诊断为胰腺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并根据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与慢性前交叉韧带合并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虽然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ACI/PLC)联合损伤相对少见,但PLC损伤所造成的膝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PLRI)是ACL重建失败常见的原因之一。实验证实:Ⅲ度ACL损伤合并PLC撕裂,膝关节在伸直状态下胫骨前移、膝关节内收和外旋增加,说明PLC是保护ACL的重要的辅助限制结构。因此,ACL合并PLRI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腹部闭合性损伤伴严重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伴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均在入院48h内手术治疗,其中20例单纯行腹部手术,27例与胸心外科、骨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联合手术。术前主要疾病确诊38例(80.8%)。治愈39例(83.0%),死亡8例(17.0%)。作者认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伴严重多发伤应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术式,及时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与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1274例,对27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275例影像学资料完整的患中颈椎间盘突(脱)出213例,占77.5%。213例颈椎间盘突(脱)出患中,82.2%的患椎间盘突出MRI图像显示有脊髓信号改变,94.4%的患神经损伤平面与椎间盘突出平面一致。手术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显示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疗效较为明确,手术时间距受伤时间越短疗效越好。结论对椎间盘损伤相关颈脊髓损伤诊断要明确,一旦明确诊断应手术治疗,且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膈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23例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12例(52.2%);术中确诊8例(34.8%);漏诊3例,漏诊率为13.1%。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经胸手术12例,经腹手术8例,胸腹联合切口手术3例。术中见腹腔内脏器疝人胸腔18例,单纯膈性肌损伤5例。术后并发脓胸2例。死亡3例,死亡率13.1%,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创伤性膈肌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关键是要考虑到膈肌损伤。创伤性膈肌损伤一经诊断或怀疑其可能时,应及早手术治疗。要根据受伤机制、受伤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并根据术中发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胆管损伤主要以医源性损伤为主,主要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我院1994—2003年中,共行胆囊切除术655例(其中腹腔镜手术85例),发生胆管损伤4例,发生率为0.61%。现就其损伤的原因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椎损伤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力学领域,颈椎损伤的研究近年较受关注。利用生物力学的知识可帮助我们判断损伤后颈椎的稳定性,认识其影响因素,并对损伤进行恰当的分类。本文还介绍了椎体刚度、损伤前的生物力学特征(曲度、质量、惯性特征等)对颈椎损伤的影响、损伤时椎管的变化,以及近年发展较快的颈椎损伤的有限元模型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