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达英-35与国产短效GnRH-a(阿拉瑞林)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指标变化及随后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效果。方法:40例PCOS患者在应用hMG促排卵前给予口服达英-35与阿拉瑞林进行双重抑制,比较其前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随后应用hMG观察促排卵效果、妊娠情况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与卵泡生成素比值(LH/FSH)、雌激素(E2)、睾酮(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卵率90.3%,妊娠率35%,轻中度OHSS发生率17.5%,无重度OHSS发生。结论:用hMG促排卵前口服达英-35与阿拉瑞林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减少重度OHSS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卵泡发生及卵母细胞成熟是复杂的过程,需要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的共同作用。LH对提供雄激素底物以合成雌激素是必需的,而雌激素参与卵母细胞成熟,且对良好的受精及胚胎质量起一定作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大多数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有排卵妇女中,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或纯FSH促排卵效果无区别。而对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者用hMG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纯FSH。hMG不影响流产率。  相似文献   

3.
hM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应用于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治疗,对促进排卵、妊娠有很好的效果。但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多胎妊娠的频率高。所以有人认为hMG应用于有排卵周期的不孕症危险性可能更大。因此作者对有排卵性不孕症与无排卵性不孕症,采用FSH或hMG疗法进行诱发排卵,然后分别将两组的妊娠率及预后,多胎及OHSS的出现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许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单用克罗米芬疗效并不理想,使用hMG或FSH其排卵率与妊娠率均有改善,副作用是容易发生重症卵巢刺激综合征(OHSS)及多胎。现研究探讨GnRHa并用hMG对PCOS诱导排卵及预防OHSS的效果。PCOS的GnRHa/hMG/hCG疗法(并用疗法):从月经或孕酮引发撤退性出血的第2天开始,给予GnRHa 900μg/日点鼻,两周后加投hMG150IU/日,4~5天时在阴道B超下监测卵泡,在优势卵泡达18mm时,停用GnRHa及hMG,并一次性给予hCG5000IU。hMG/hCG疗法(单用疗  相似文献   

5.
治疗 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排卵的不孕妇女首选克罗米芬。如治疗后仍不受孕,有几种治疗方案。传统的hMG治疗对PCOS妇女妊娠率低而有高的多卵泡发育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这与黄体生成素(LH)和雄激素水平增高导致黄体过早成熟、卵泡闭锁及可能减数分裂紊乱有关。用GnRH激动剂抑制垂体引起低LH水  相似文献   

6.
LH在卵泡发育及卵巢刺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H刺激卵泡膜细胞产生雄激素,FSH刺激卵泡颗粒细胞的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雌、雄激素均具有旁分泌及自分泌作用,在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含LH的促性腺激素制剂对卵巢刺激的效果没有不利影响,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促性腺功能不足者,加用含LH的促性腺激素制剂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LH刺激卵泡膜细胞产生雄激素,FSH刺激卵泡颗粒细胞的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雌、雄激素均具有旁分泌及自分泌作用,在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含LH的促性腺激素制剂对卵巢刺激的效果没有不利影响,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促性腺功能不足者,加用含LH的促性腺激素制剂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LH刺激卵泡膜细胞产生雄激素,FSH刺激卵泡颗粒细胞的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雌,雄激素均具有旁分泌及自分泌作用,在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含LH的促性腺激素制剂对卵巢刺激的效果没有不利影响,以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促性腺功能不足者,加用含LH的促性腺激素制剂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用克罗米芬治疗多无效,此时并用hMG、纯FSH或Gn-RHa虽可刺激卵泡发育,但常不排卵。经阴道B超引导下的卵泡穿刺术可提高其排卵率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在 IVF 方案中用 hMG 刺激正常月经的妇女,以产生一个以上的卵泡,并使之成熟可供吸取和受精。本文目的是比较在用 hMG 刺激周期与自然排卵周期吸取排卵前卵母细胞中血清 LH 和 E_2的含量。作者监测了 IVF50个自然周期的血清 LH 和10个周期 E_2值以资对照。取样时间均与刺激周期同。虽然对照组无妊娠,但吸取的排卵前卵母细胞和内分泌量均与文献报告的自然周期相似。为促使多个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的吸取,对14名妇女用 hMG/hCG 刺激了16个周期,并作血清 LH、E_2和 P 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c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在不孕症患者诱发排卵治疗中模拟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的作用。方法在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就医的66例排卵障碍行促排卵治疗的患者,选取80个在优势卵泡成熟时未能出现预期LH峰的促排卵周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注射HCG6000~10000IU,共40个周期,另一组注射GnRH-a(醋酸曲谱瑞林)0.1mg,共40个周期,以模拟LH峰诱发排卵。比较注射GnRH-a和HCG两组患者间的排卵率、妊娠率、未破卵泡黄素化、黄体不足、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 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多胎妊娠和下周期囊肿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未破卵泡黄素化、黄体不足发生率、多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注射GnRH-a组的OHSS发生率、下周期囊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注射HCG组。结论在诱发排卵模拟LH峰时,使用GnRH-a比HCG更接近自然周期。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无排卵及继发不孕的一个常见原因。枸橼酸克罗米芬(CC)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将使约80%患者恢复排卵,但仅使其中的35%妊娠。而hMG治疗此症其多胎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较高。使用常规剂量的促卵泡激素(FSH)治疗方案也并没有降低这些  相似文献   

13.
在体外受精方案中,多个卵泡发育的激素调节是为了最大限度产生能受精的卵子,促进在宫腔内种植及胚胎发育。过度刺激卵巢能更多的获得可受精的卵母细胞,增加移植及妊娠率。由于个体反应不同,至今尚无一个保证成功的标准刺激方案。为了改善患者对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基本刺激程序反应不足的结局,改变早期滤泡期外源性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比值,因此在周期第3及4天用“纯”FSH。本文报告用hMG/hCG同时加用“纯”FSH对卵子获得及随后结局的影响。作者对32例年在31~35岁,有规律排卵妇女,由于卵管缺陷,男性原因,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造成不孕的患者,于周期第3天开始每日投以  相似文献   

14.
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无排卵性不孕症常引起高排卵率和妊娠率,但也常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多胎妊娠等并发症,三胞胎以上的多胎妊娠发生率约占10%,其围产儿预后差。为寻求类似自然周期单发排卵,采用卵泡刺激素(FSH)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序贯给药,诱发单个排卵并观察其疗效。本组18例低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戈那瑞林代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的效果。方法;对采用克罗米芬(CC)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104个周期,于卵泡成熟时,给予戈那瑞林,并与hCG诱发排卵的103个周期进行对照,观察排卵率、妊娠率及黄体功能。结果:用戈那瑞林诱发排卵,排卵率分别为90%(CC促卵泡发育)与91.66%(hMG促卵泡发育);妊娠率分别为18.51%(CC促卵泡发育)与19.44%(hMG促卵泡发育)。与 hCG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黄体期 E_2、P及卵巢血供情况较 hCG组明显降低。结论:以戈那瑞林代替hCG具有相似的排卵率与妊娠率,但部分患者黄体功能不足,需早期进行黄体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使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以期刺激产生自然的卵巢周期,实践证明,不论治疗时间、用药剂量或是周期中所能达到的雌激素浓度,都难于出现自发的 LH 峰。同样,在用纯的 FSH 或hMG 刺激的猴,也证明若存在卵巢过度刺激可阻断雌激素对于 LH 峰的正反馈作用。作者提出当卵巢受到外源性刺激时可能分泌某种(或某些)因子,这些因子能阻断雌激素诱导的 LH 峰。已知猪卵泡液(pFF)能阻断雌二醇引起的促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17.
已证实血清 E_2浓度在自然和诱导周期中是卵泡生长的标志,并为监测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诱导排卵的一个可靠参数。最近 Wilson 等叙述了自然和 hMG 诱导周期中血清 E_2浓度呈指数增加,认为可能对监测诱导排卵有帮助。本文作者对25名妇女的70个 hMG 刺激排卵周期测定了雌二醇浓度指数升高率(RER-E_2),以确定 RER-E_2是否可用于监测 hMG 诱导周期及对妊娠预后的估价。25名病人用 hMG 诱发排卵,并每日测血清 E_2浓度,hMG 每日1~2安瓿共3~4天,若 E_2浓  相似文献   

18.
促超排卵最佳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最佳的促超排卵方案,以期获得高质量的卵细胞,并尽可能的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方法:应用GnRH-a长,短方案促超排卵,比较受精,卵裂,妊娠率及OHSS的发生率,在长方案中比较Buserelin和达必佳降调节及卵巢的抑制效果,结果:GnRH-a长方案及短方案在卵子回收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OHSS发生率以GnRH-a长方案组较低,长方案中达必佳小剂量(0.05mg/日)皮下注射与Buserelin比较,两组FSH,LH的下降率相似而n的用量差异无显著性,Buserelin组中有2例LH峰提前出现而达必佳组未出现。结论:GnRH-a长方案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妊娠率,OHS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短方案,小剂量达必佳可获得较Buserelin更为满意的抑制效果,且对卵巢未产生过度抑制。  相似文献   

19.
刘宏改  王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802-380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小卵泡穿刺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基础内分泌、窦卵泡数目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对克罗米芬(CC)或促性腺激素(Gn)促排无反应,或发生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PCOS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在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同时于月经分泌期行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对照组只进行HMG促排卵,连续处理3个月。观察两组基础内分泌和窦卵泡数目的改变,比较两组的妊娠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1、2、3个月后平均黄体生成素(LH)/基础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OHSS发生率明显降低,累计妊娠率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前后对比变化不显著(P>0.05)。卵泡穿刺后,实验组生殖激素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T、E2水平及LH/FSH、平均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治疗能改善PCOS患者生殖基础的紊乱状态,治疗排卵障碍,并增加自然怀孕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在体外受精(IVF)转移胚胎中需要在取卵以前募集多个成熟的卵泡,常联合使用促性腺激素和克罗米芬(CC)促使卵巢过度刺激(COH)。准确选择取卵时间极其重要,取卵太早卵母细胞未成熟不能受精;等待过久会导致自发的LH 峰而发生排卵。大多数IVF 组用hCG 诱发排卵,这种方法大约10%~30%的周期因卵巢反应不良、过早黄素化和自发排卵而取消取卵。有人报告联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可以避免诱发排卵周期中的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