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的随访调查,以了解其再次成功自杀、自杀未遂及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次自杀未遂者和重复自杀未遂者的区别.方法检查126名因自杀未遂而入院的患者,分为首次自杀未遂组和重复自杀未遂组,获得有关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自杀意图及自杀企图冲动性和致死性的测定,将有关项目作对比分析.结果有51(40.5%)名重复自杀未遂者,与首次自杀未遂者比较,重复自杀未遂者已婚居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固定的经济收入、有较多的既往精神科治疗史、常饮酒、企图自杀前与他人交流少,自杀意图较低,冲动性较高(P均<0.05).结论对伴有某些危险因素的自杀未遂者应积极进行医学干预,以期减少自杀行为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性取向和自杀未遂、自杀意念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阐述性取向与自杀未遂、自杀意念研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性取向的定义和自杀未遂、自杀意念的测量;并指出特殊性取向者自杀未遂、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  相似文献   

4.
吕臻  艾明  况利  陈建梅  牛雅娟  费立鹏 《重庆医学》2014,(26):3474-3477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学生中自杀未遂者对自杀的态度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9808名大学生,比较有自杀未遂行为和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差异。结果调查显示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比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更加肯定自杀的不可预防性、自杀的不可自我控制性、对自杀抱有正性的态度,并认为自杀能改变他人行为。而相对比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而言,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更多的是歧视自杀行为、对自杀行为是负性态度、不认为自杀能改变他人行为及承认自杀的社会重要性。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比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的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其自杀态度中,自杀的不可预防性、自杀的不可自我控制性、对自杀的正性态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中各维度的分值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杀的社会重要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的分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有自杀未遂行为的大学生对自杀更倾向于肯定态度,这部分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较差,提醒高校教育者和社会相关部门应加强自杀相关知识的教育,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对有自杀风险的高危学生进行早期干预,以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区自杀的流行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救治的自杀380例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380例自杀者,自杀未遂337例,自杀死亡43例;男性182例,女性198例,男女比例为1:1.09;自杀方法以服毒为主,占94%;自杀原因以精神疾病及家庭矛盾居多,分别占34.5%及28.7%;初步随访,发现自杀未遂者容易出现再次自杀的行为。结论:本地区近10年自杀者性别比例,逐渐接近发达国家;自杀原因以精神疾病占首位,尤以抑郁症最多;对自杀未遂者及有精神疾病的自杀高危人群,应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精神障碍的诊断,为自杀未遂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232例自杀未遂者,以自杀未遂个案调查表收集自杀的行为特点,以自杀强度问卷评估自杀强度,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SCID/I-P)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结果 (1)232例自杀未遂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87,16~35岁者所占比例最高(56.9%);服毒(83.2%)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91.4%的自杀发生在家中;家庭纠纷是诱发自杀的首要原因(61.2%),其次为情绪低落(15.1%),再次为恋爱问题(9.5%);(2)自杀前83.6%的自杀未遂者未考虑是否被发现,84.1%的未采取任何防止被他人发现的措施,超过60.0%的没有自杀意向的言语流露,90.0%左右的无遗言、遗书或安排后事;自杀时,62.9%的身旁无人或未与人联系;约60.0%的自杀目的是想死,控制他人者仅为7.3%;(3)232例自杀未遂者精神障碍诊断率为45.3%,其中心境障碍最为常见.结论 自杀未遂者的自杀行为特征未有明显改变,自杀强度中等,有相当大比例的自杀者可能系冲动性自杀者,精神疾病与自杀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诊科自杀未遂者流行病学情况,为预防自杀和危机干预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调查法,分析自杀未遂者63例的资料及患者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急诊科自杀未遂者女性高于男性;自杀未遂者以初中文化水平居多;自杀方式以服毒居多;绝大部分自杀未遂者未求助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系统以家庭为主。结论:社会应加强对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急诊科在自杀未遂者进行危机干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年轻人重复自杀的发生率。方法:对自杀者进行清除毒物及对症治疗,对重复自杀的临床特征进行调查。对自杀未遂者及相关人进行自杀危机干预指导。结果:自杀成功2例(25%);经抢救及危机干预自杀未遂者对问题有了正确认识。结论:注意自杀者的临床特征并给予家庭及社会危机干预的支持可减少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安宝富  袁国桢  张明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781-781,784
自杀是指自愿并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既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又是近年来医学界日益关注的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自杀已上升到非正常死亡的首位。而自杀未遂既往史是自杀行为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据统计30%~60%的自杀成功者有自杀未遂史,10%~14%的自杀未遂者最终自杀身亡,自杀未遂者的自杀危险性超过一般人群的100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自杀未遂者的个性特征及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杀未遂及其父母的个性特征、遗传倾向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2名青少年自杀未遂及其父母的调查资料和心理健康测查表评定结果进行研究,以30名正常青少年及父母为对照。结果:1.青少年自杀未遂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2.23;自杀方式主要是服药(73.8%),自杀原因前三位依次为恋爱婚姻受挫、学习压力升学受挫、家庭矛盾冲突。2.自杀未遂具有焦虑、病态人格和多疑等性格特点。3.自杀未遂个性缺陷与父母的个性明显相关。4.阳性自杀家族史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青少年的个性缺陷存在遗传倾向,个体素质因素是自杀未遂发生的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1例自杀未遂者,采用自制的自杀未遂调查表,自杀意图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进行测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以101名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结果自杀诱因主要为人际冲突(72.3%),自杀手段主要是过量服药(48.5%)和服有机磷农药(31.7%).42.8%的自杀未遂者有既往自杀未遂史,重复自杀者冲动性较高(P<0.01),冲动性高和低年龄者自杀意图较低(P<0.01).自杀未遂者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较少(P<0.01),77.2%的自杀未遂者患精神障碍且以抑郁障碍最多.结论对自杀未遂者要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和精神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前自杀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将近25万人死于自杀,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四分之一的人口,其中女性的自杀率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另外,每年还有200万的自杀未遂者。有自杀意念者约5%的人会付诸行动,其中约10%会自杀致死,多数自杀未遂。自杀动机不强烈、自杀行为不果断者,往往造成自杀未遂。药物自杀位于自杀原因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杳自杀未遂患者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分析精神障碍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按市内不同地区分布抽取沈阳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239例15周岁以上的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调查员在自杀未遂患者经抢救病情好转后用自伤者一般情况表、自伤情况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和<美国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科研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进行调查.结果 自杀未遂者自伤当时精神障碍的总患病率为69.46%,其中心境障碍患病率最高(48.12%);有精神障碍者中仅7.23%看过心理或精神科,并接受药物治疗.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冲动性自杀少,伤害发牛后自救率低,自伤目的 以解脱痛苦、减轻他人负担为主.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的各项抑郁症状及抑郁程度比无精神障碍者更严重(均P<0.05).结论 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自杀前就诊率低;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以非冲动性自杀为主,伤害发生后自救率低,目的 以解脱痛苦、减轻他人负担为主;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人群自杀与精神障碍中的抑郁成分最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自杀未遂、自杀死亡的本质都是自杀行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自杀未遂者由于各种原因幸运地活了下来,而自杀死亡者不幸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调查76例近1个月内有过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组)和9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近1月内没有过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和自杀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有过自杀未遂史(5.232)、目前非现婚(4.111)、自杀前有急性应激事件(3.355)、未规律服用抗精神病药(2.569)和病程短(1.527)。结论:有过自杀未遂史、目前非现婚、有急性应激事件、未规律服用抗精神病药和病程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自杀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青少年自杀未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自杀未遂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8所中学和8所小学学生8100名,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3.8%。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为被恐吓或伤害、轻微自伤行为、伤心绝望和自杀意念。结论自杀未遂在中小学学生中时有发生,应加强综合干预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自杀未遂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1例自杀未遂者,采用自制的自杀未遂调查表,自杀意图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进行测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以101名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结果 自杀诱因主要为人际冲突(72.3%),自杀手段主要是过量服药(48.5%)和服有机磷农药(31.7%)。42.8%的自杀未遂者有既往自杀未遂史,重复自杀者冲动性较高(P<0.01),冲动性高和低年龄者自杀意图较低(P<0.01)。自杀未遂者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较少(P<0.01),77.2%的自杀未遂者患精神障碍且以抑郁障碍最多。结论 对自杀未遂者要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和精神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琦  闫素敏 《吉林医学》2011,32(12):472-473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57例割腕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并实施。结果: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前后均有明显的心理反应,实施个性化的的心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身心健康。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再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农村女性自杀未遂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农村女性自杀未遂者产生自杀未遂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自编的自杀未遂者自杀原因与方式调查表,家庭环境量表,心理评定量表,心理评定量表,对128名自杀未遂者进行测查,评定,并进行1:1的对照研究。结果 自杀未遂者的自杀原因主要为婚恋家庭矛盾(43.8%),邻里关系矛盾(25.8%),自杀方式主要为服毒服药(49.2%),自溺(25.8%)、自缢(16.4%)。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家庭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的满意程度上及家庭矛盾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自杀未遂者具有焦虑、疑心、抑郁、病态人格、脱离、现实等性格缺陷。研究组中22例能做出精神病学诊断。结论 农村女性自杀未遂行为与其性能缺陷,不良家庭环境及精神病状态有关,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308例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自杀未遂将其分为自杀未遂组113例和非自杀未遂组19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民族、家族史及自伤行为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未遂组吸烟史、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抑郁程度、焦虑程度与非自杀未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焦虑程度均为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焦虑程度均为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