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吻合器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食管胃吻合时管状吻合器的使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8例食管癌患者作食管癌根治术并用管状吻合器进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的经验.结果:术后吻合口瘘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经扩张后好转.结论: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使用管状吻合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颈部胃食管吻合术中管状吻合器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改进颈部胃食管吻合时管状吻合器的使用方法.方法对25例食管癌患者作食管癌根治术并用管状吻合器进行胃食管颈部吻合.吻合的技术要点包括用荷包钳作荷包后将食管残株黏膜与肌层缝合固定数针;用卵圆钳扩张后放入抵钉座,先经胃后壁引入胃内,再在颈部将吻合器主件经胃前壁切口插入胃中与之结合完成吻合.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1例,经口扩张后好转.结论改进吻合器的使用方法后,颈部胃食管吻合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应用在食管癌根治术颈部食管胃吻合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胸中上段食管癌23例采用经胸食管癌根治术胃沿管床上提至颈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术后病检均为鳞状细胞癌,无乳糜胸,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吻合口瘘1例(4.35%),经治疗后1个月后痊愈。随访0~3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8.70%),扩张后均好转,反流性食管炎4例,服用奥美拉唑、吗丁啉后好转。全组无一例死亡及切缘癌残留。结论管状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根治性强,简便易行,节省手术时间,降低了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右胸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右胸二切口应用管状吻合器行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7年经右胸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的32例中上段食管癌临床手术资料以及应用体会。结果:本组32例切除胸段食管,应用管状吻合器经胸颈部重建消化道,无吻合口瘘发生,亦无喉返神经损伤和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此方法可扩大食管癌切除范围,较经颈部切口手工吻合简便、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部吻合器应用于食管癌根治,胃食管颈部吻合口重建。方法用颈部吻合器对147例食管癌患者行胃食管颈部吻合术。重要手术步骤: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应用及注意事项,胃及食管胃吻合口置于食管床。结果147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出血、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4个月,失访26例,死亡18例。结论颈部吻合器应用于食管胃吻合性能可靠,操作容易,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增加了颈部吻合的标准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200例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病变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4例,胸内吻合1116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0.91%),颈部及超胸顶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前8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2.32%,吻合口狭窄3.1%;近12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33%,吻合口狭窄占1%;进口吻合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86%,吻合口狭窄6.9%.所有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机械吻合是减少胸内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银瑞  金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54-54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经验,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3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器械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国产常州WGWB-26型吻合器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手工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器械吻合组吻合时间少于手工吻合组(30±5分钟 vs 55±5分钟,P〈0.05),近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0.8% vs 5.4%,0.8% vs9.8%,P〈0.05);器械吻合组随访1~15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查证实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使用吻合器行胃食管器械吻合,能增加吻合的可靠性,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降低食管癌术后心肺并发症及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术方式.方法:将食管中、上段癌切除后行颈部吻合的病例,采用管状胃经胸骨后与颈部食管吻合器吻合.结果: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5.81%)心肺功能恢复好,吻合口漏少(1.16%)无明显中毒症状,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本术式符合食管癌治疗原则,优于经食管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食管胃机械吻合的应用方法及使用要点.方法:分析43例食管癌常规手术切除病灶后使用管状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4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1例,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食管胃机械吻合方法的使用,与常规手工吻合相比,降低了吻合口瘘、狭窄、出血的发生率,并使胸膜顶吻合变得相对容易,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140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7.1%(10/140),吻合口狭窄6.4%(9/140),喉返神经损伤4.2%(6/140)。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8%、43.8%、35.4%。结论:颈部吻合术,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且操作简单,吻合可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减少食管癌手术颈部胃食管吻合口的并发症。方法对4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食管癌切除术后经颈部应用国产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手术。其中20例为三切口手术,17例为腹部颈部二切口食管内翻拔脱术,3例为胸腔镜手术。游离足够的胃,经过食管床将胃上提到颈部切口,应用"反插法"安置国产吻合器,完成食管与胃吻合手术。结果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治愈出院,无近期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2年,1例术后出院8个月后发生颈部脓肿吻合口瘘,其余均能正常进食。结论用国产吻合器在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手术,替代了传统的手术方法,简便可行,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使用国产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吻合失败6例,吻合口瘘发生率1.6%,吻合口狭窄率2.4%。讨论:机械吻合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熟练掌握吻合器的使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 VATS)食管癌切除术及手辅助电视胸腔镜( H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1例食管中段癌患者予以VATS食管癌切除术,均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其中15例在全胸腔镜下经右胸游离食管,经腹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提至颈部与食管吻合;36例先经腹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辅助手经腹部切口右肋弓下腹膜外进入右胸托肺及协助VATS游离食管,将胃提至颈部吻合。结果:VATS手术时间平均为200 min,HVATS手术时间平均为160 min。手术和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吻合口狭窄。1例HVAST手术者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颈部伤口敞开换药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VATS食管癌切除术能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特别是HVATS食管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徐涛 《中外医疗》2010,29(16):79-80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治疗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6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均采用左后外侧六肋间切口,行上段食管的次全切除同时清扫淋巴结。取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上置颈部,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 26例患者使用吻合器行颈部食管胃吻合均吻合一次成功,1例气胸,1例颈部刀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亦无手术死亡。结论使用吻合器做颈部吻合治疗上段食管癌,该术式复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手术吻合器吻合已逐渐代替了手工缝合吻合,它使吻合时间明显缩短,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但是颈部食管胃和食管结肠等吻合,大多仍采用手工吻合,吻合器带来的好处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笔者对本院2003年4月~2004年8月为32例食管癌病人手术采用左颈部食管胃、食管结肠吻合器吻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探讨吻合器在食管颈部吻合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改进与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不同吻合方法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8例胃-食管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患者,比较吻合器吻合和不同手工吻合的术后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器械吻合组吻合手术时间较手工吻合组均显著缩短(P<0.01),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死亡率,手工吻合组1分别为14.1%、25.4%、2.8%,手工吻合组2分别为:6.3%、13.8%、1.3%,器械吻合组分别为:0.0%、3.2%、0.8%。结论随着颈部手工吻合技术的不断改进,手术并发症明显降低。吻合器的应用又进一步完善了颈部吻合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机械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Zhou NK  Liu X  Liang CY  Tian XD  Liu Y  Yu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450-1452
目的评价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80年8月至2004年9月期间应用圆型吻合器对332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男性2642例,女性680例;食管癌2312例,贲门癌1010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02例,胸顶吻合147例,弓上吻合1838例,弓下吻合1235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8例(0.54%),包括胸内吻合口瘘11例和颈部吻合121瘘7例。因胸内吻合口瘘死亡9例(81.8%)。发生术后吻合121狭窄66例(2.0%),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36例(1.1%)。结论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机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两种不同重建方法的优劣。方法: 通过对230 例食管中段癌切除后,在胸顶部以上( 超胸顶组) 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160 例、颈部手工吻合( 颈部组)70 例重建消化道的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在食管切除长度、吻合口瘘、食管上切缘癌残留及总体死亡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 0 .05) ,而在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面,超胸顶组明显优于颈部组( P< 0 .05) 。结论: 超胸顶食管胃吻合器吻合可作为食管中段癌切除后的理想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管状胃延长术这一创新的手术方法,并报道应用该手术方式实行食管癌切除及食管-管状胃颈部吻合的成功案 例。方法报道我科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名食管癌患者,2例诊断为颈段食管癌,3例胸中段食管癌,颈段食管癌 患者行下咽切除+全喉切除+食管内翻拔脱+胃口咽吻合术,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 颈部吻合术,术中发现患者胃长度不够,难以在口咽部进行吻合,故被迫进行管状胃延长术以尽量延长管状胃。结果全部患者 手术成功,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术后7~12 d行上消化道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术后2~3周病情平稳出院。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 胃高位吻合时,若发现管状胃长度不够或吻合口张力较高,管状胃延长术也许是个不错的应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谭宁  蒙伟平  冯建  王庆淮 《广西医学》2013,(12):1663-1665
目的对比食管癌手术时采用颈部胃一食管机械吻合方法与传统手工吻合方法重建消化道的临床效果。方法93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术加颈部食管胃吻合手术,其中48例采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吻合(机械吻合组),45例采用传统手工吻合术(手工吻合组)。结果机械吻合组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人工吻合组(P〈0.05),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人工吻合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人工吻合组(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采用颈部胃-食管机械吻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