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背景:低频电刺激可以缓解骨骼肌的萎缩,但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尚不清楚,同时内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萎缩后的肌纤维中的表达与电刺激的关系尚无公识。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萎缩情况及内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切断模型组和电刺激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支配模型,适应5d后,对电刺激组大鼠损伤侧腓肠肌施以2Hz的电刺激,2次/d,每次持续20min,正常组和模型组常规饲养。30d后,取大鼠腓肠肌腹部,检测其肌纤维直径和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水平。结果与结论:失神经支配后,大鼠腓肠肌Ⅰ、Ⅱ型肌纤维直径减小,Ⅰ型肌纤维数比例增大。与模型组比较,电刺激组大鼠腓肠肌Ⅰ、Ⅱ型肌纤维直径有所增大,尤以Ⅰ型肌纤维直径增大更明显(P<0.05)。同时,电刺激组大鼠腓肠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提示,2Hz的电刺激可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减轻Ⅰ型肌纤维的萎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对去神经大鼠骨骼肌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的变化情况。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3组各8只,M组及E组均切断坐骨神经,C组为正常对照组;同时E组大鼠腓肠肌给予频率为2Hz的电刺激。30d后分别取3组大鼠腓肠肌腹部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图像分析系统测试肌纤维的直径。结果;Ⅰ型肌纤维百分比与C组比较,M组和E组均有显著增多(P〈0.05);Ⅰ型肌纤维直径M组小于c组及E组(P〈0.05),C组与E组则相近。Ⅱ型肌纤维直径与C组比较。M组及C组均减少(P〈0.05);与E组比较,M组更明显(P〈0.05)。结论:去坐骨神经大鼠腓肠肌给予电刺激后可使Ⅰ型肌纤维比例增多、直径增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 21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7)和电针组(n=7)。后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1 d,电针组电针术侧足三里和环跳穴。干预8周后取双侧腓肠肌,称重,计算各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量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术侧腓肠肌中自噬相关基因ULK1、Atg13、Beclin1、Atg14、Atg7、Atg12、Atg5和Atg16L1 m 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术侧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及直径显著下降(P0.001),但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侧腓肠肌中ULK1、Atg13、Beclin1、Atg14、Atg7、Atg12、Atg5和Atg16L1 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以上m 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能通过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自噬过度激活,从而维持骨骼肌细胞稳态,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大鼠模型开展目标肌肉神经分布重建(TMR)研究,使用低频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神经移植后的再生和减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程度的效果。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失神经支配组、TMR模型组及电刺激组。制作TMR大鼠模型,将大鼠右侧正中神经移植到胸大肌上,术后2天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利用植入的肌内电极采集大鼠双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采用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方法检测胸大肌的最大单收缩力及最大强直收缩力;应用肌湿重维持率检测胸大肌失神经萎缩情况。结果:1第4周与第1周相比,TMR模型组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轻微增加;电刺激组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明显增强;失神经支配组几乎观察不到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正常对照组的肌电信号基本不变。2正常对照组的最大单收缩力及最大强直收缩力均明显大于TMR模型组和电刺激组(P0.01),电刺激组则明显大于TMR模型组(P0.05)。3TMR模型组和电刺激组的胸大肌湿重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失神经支配组(P0.01),电刺激组则明显高于TMR模型组(P0.05)。结论:使用低频电刺激TMR大鼠模型,对促进神经移植后的再生和减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针对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延缓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治疗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3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1)、模型组(n=21)和电针组(n=21)。模型组、电针组通过暴露并切断坐骨神经的方法制作去神经支配腓肠肌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但不切断。术后1d,电针组术侧进行电针治疗,其余两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术后7d、14d和21d取材,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Masson染色测定腓肠肌纤维直径、截面积,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以及mTOR蛋白表达、Akt以及mTOR蛋白磷酸化,PCR检测PI3K、Akt和mTOR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腓肠肌的湿重比、肌纤维截直径以及面积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且模型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的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的PI3K、Akt、mTOR m RNA表达也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电针可延缓去神经性骨骼肌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 49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7)、自然恢复组(B组,n=21)和电针治疗组(C组,n=21)。A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切断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性骨骼肌萎缩模型。术后1 d,C组术侧腓肠肌给予电针足三里、承山治疗每天1次。术后7 d、14 d、21 d分别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定肌纤维直径及截面积,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RT-PCR检测IGF-1、Myostatin和PCNA基因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及直径均显著下降(P0.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01)。C组IGF-1、PCNA蛋白和基因表达高于B组(P0.05),Myostatin蛋白和基因表达低于C组(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促进IGF-1的表达,抑制Myostatin的表达,从而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这可能是电针延缓失神经性骨骼肌肌萎缩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低频电刺激对去神经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和骨骼肌类型转变的影响。方法以去神经大鼠为模型,分别对模型大鼠的腓肠肌注射NGF,施加频率为2Hz的电刺激30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观测肌肉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和肌肉类型的转变情况,分析两者各自的作用。结果去神经组肌纤维排列混乱,细胞间界限不明显;去神经注射NGF组和去神经电刺激组肌纤维排列较去神经组整齐,细胞间界限较明显,细胞核数目较正常组多。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Ⅰ型肌纤维所占比例增加(P〈0.05),Ⅱ型肌纤维所占比例下降(P〈0.05);去神经注射NGF组、去神经电刺激组和去神经组两种类型肌纤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注射NGF和施加低频电刺激能使去神经骨骼肌形态结构趋向好转。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去神经早期大鼠骨髂肌成肌调节因子(MyoD)表达明显上调,有明显延缓骨骼肌肌萎缩的作用.临床实验证实电刺激是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的有效方法.尚未有实验证实电刺激对失神经肌萎缩MyoD表达的影响.目的:验证电刺激对大鼠骨骼肌MyoD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7/11在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健康的SD大鼠3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去神经组、电刺激组,每组12只.方法: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去神经组和电刺激组大鼠制作右侧坐骨神经离断,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用电刺激对电刺激组进行刺激,1次/d,30 min/次.分别于去神经第2,7,14,28天,处死大鼠,取小腿的腓肠肌肉标本.主要观察指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MyoD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yoD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去神经支配后第2,7,14,28天,去神经组和电刺激组标本中MyoD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上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刺激组表达高于去神经组(P<0.05).结论:通过电刺激可以上调大鼠腓肠肌失神经模型MyoD的表达,说明电刺激是延缓骨骼失神经肌萎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和电针组(n=6)。后两组钳夹伤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第2天,电针组电针右侧足三里穴和环跳穴,共2周。取双侧腓肠肌称重,计算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骨骼肌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 (p-mTOR)、70KD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和磷酸化p70S6K (p-p70S6K)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骨骼肌中mTOR、p70S6K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及直径显著下降(P0.001),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右侧腓肠肌mTOR、p-mTOR、p70S6K和p-p70S6K蛋白表达升高(P0.01);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右侧腓肠肌mTOR、p70S6K基因表达升高(P0.05);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可能与激活mTOR/p70S6K信号通路,影响骨骼肌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大鼠骨骼肌中PTEN/Akt/FoxO1信号通路变化及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该通路的影响,探讨该通路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发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NMES治疗肌萎缩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刺激组及电刺激组,每组8只大鼠。将模型组、假刺激组及电刺激组大鼠置于常压低氧高二氧化碳实验舱内,维持舱内O2浓度为 9%~11%,CO2浓度为5.5%~6.5%,对照组大鼠则置于对照舱内吸入常压空气,其他条件相同,每天造模8 h,每周造模7 d,持续4周。于第3,4周每日舱内造模结束后,将电刺激组大鼠固定后予以30 min、100 Hz电刺激双后肢治疗,假刺激组大鼠仅固定30 min,未给予电刺激干预。于造模4周后取各组大鼠腓肠肌组织,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并计算各组大鼠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腓肠肌中PTEN、p-Akt、Akt及FoxO1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减小(P<0.05),Akt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TEN和FoxO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刺激组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增大(P<0.05),Akt和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PTEN和FoxO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 结论 NMES能通过调节PTEN/Akt/FoxO1信号通路诱导骨骼肌肌纤维蛋白合成,从而改善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大鼠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11.
背景:骨关节病患者因制动等原因可出现严重的肌纤维萎缩,但目前对这类肌纤维萎缩的微观分类及其与日常活动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骨关节病患者肌肉萎缩类型以及其与日常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4例老年女性骨关节病患者,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对患者习惯性的日常运动进行了评价,在进行关节置换过程中对患者肌纤维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侧量。同时选取同期因骨折需要进行修复的4例女性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肌纤维(Ⅰ型、ⅡA型和ⅡB型)发生萎缩类型和比率变化。结果与结论:骨关节病患者根据发生萎缩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分为1型、2B型何1+2AB型。Ⅰ型的肌纤维肌横截面积明显小于ⅡA型和ⅡB型肌纤维(P〈0.05)。大部分骨关节病患者在得病过程中仅发生同一种肌纤维类型的萎缩,而非所有的肌纤维均出现萎缩。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从1+2AB型,2B型和1型逐渐减少(P〈0.05)。结果证实,肌肉萎缩1+2AB型对骨关节病患者日常活动影响最大,而单纯的2B型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背景:周围神经断伤后生长缓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及运动终板纤维化,导致肢体功能不可逆障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学科研究,但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中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鲜有报道。目的:观察异种异基因脐带间充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坐骨神经断端,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效果。 方法:新鲜脐带采集于健康足月产妇,分离鉴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大鼠坐骨神经SunderlandⅣ度损伤模型,去神经束5 mm,神经外膜修复,5 mm小间隙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仅在小间隙内注入同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坐骨神经干潜伏期、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波幅,以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8及12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右侧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12周肌电图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干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波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 &lt;0.001)。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的坐骨神经断端,可促进神经生长,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维持失神经肌肉形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体内转基因促周围神经再生和抑制肌肉萎缩的作用。方法构建hIGF-1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9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坐骨神经再生室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hIGF-1治疗组:挤压伤处神经外膜下即刻注射pcDNAhIGF-1和LipfectAmine混合液10μl(hIGF-1 DNA为4μg);模型组注射pcDNA3.1、LipfectAmine和生理盐水混合液10μl;空白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物质。根据不同的时间点(2天,7天,14天和28天)观察hIGF-1质粒转染、坐骨神经再生、骨骼肌萎缩、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病理变化。结果不同时相再生神经纤维质和量、骨骼肌萎缩程度、中枢神经元的变化等hIGF-治疗组明显大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超微结构见hIGF-1治疗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成熟度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hIGF-1体内转基因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抑制骨骼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抑制人椎间盘细胞凋亡。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单层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对传3代人退变髓核细胞采用分别不同生长因子干预,实验分4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及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可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Ⅱ型胶原合成作用强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蛋白聚糖合成作用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进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抑制细胞合成Ⅰ型胶原。结果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从而提高人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作为重要的促细胞生长因子之一,其对内皮细胞凋亡影响的报道不多。实验拟验证和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及分组处理:取人新鲜脐带(产妇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1×10^-9mmol/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00m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1×10^-9mmol/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00mg/L)组、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细胞培养24h后加入。②实验评估: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活力;DAPI细胞核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的测定;并进行内皮细胞caspase-3活性的检测。 结果: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加入后,细胞增殖率明显上升(P〈0.05)。②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发生凋亡,而加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刺激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③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明显上调caspase-3的表达,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caspase-3活性则降低(P〈0.05)。 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根据既有研究表明,胶原纤维走向与经穴密切相关,而每个细胞至少存在两根胶原纤维以保持连接性,因此有学者推测它是人体能量传递的信号通路。目的:以经穴胶原通路假说为依据,观察胶原信号变化对骨骼肌损伤的影响,并证明电针对胶原信号的干涉作用是其促进骨骼肌修复的基本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模型组应用重力化打击法造备骨骼肌损伤模型;治疗组造模后采用G6850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进行干预。结果与结论:治疗组穴位区Ⅰ型胶原纤维mRNA表达量和羟脯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变化趋势较模型组更为平稳;治疗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在治疗第7天就达到正常水平,治疗组穴位区Ⅰ型胶原纤维对比血清肌酸激酶呈现正相关。提示针刺后穴位区的Ⅰ型胶原纤维和羟脯氨酸可能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引导了针刺信号的传输与转换过程,而且此信号传播过程始终与骨骼肌修复的核心指标肌酸激酶呈现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体内转基因抑制肌肉萎缩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坐骨神经再生室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hIGF-1治疗组:挤压伤处神经外膜下即刻注射pcDNAhIGF-1和LipfectAmine混合液10μl(hIGF-1 DNA为4μg);模型组:注射pcDNA3.1、LipfectAmine和生理盐水混合液10μl;空白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物质。术后8周行神经-肌电检查和腓肠肌肌湿重与肌纤维横截面积检测。结果术后8周检查小腿三头肌复合肌肉活动电位(CMAP)的最大波幅和潜伏期,腓肠肌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hIGF-1治疗组明显好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体内转基因能有效抑制靶肌肉的萎缩。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hotobiomodulation (PBM) can protect against and attenuate muscle atrophy owing to complete peripheral nerve lesion in mice by acting on autophagy.MethodsC57BL/10 mice underwent right sciatic nerve transection to induce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 atrophy. After 6 hours of denervation, the mice received PBM (wavelength, 830 nm) daily, transcutaneously over the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 region for 5 or 14 days. Some mice with sciatic nerve lesion did not receive PBM. Mice that did not have sciatic nerve lesion and PBM were used as controls. After 5 and 14 days, the right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 was examined using histomorphometric (cross-sectional area of muscle fibers), Western blot (levels of the autophagy marker LC3),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es (number of LC3 puncta in the muscle fibers).Results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 fibers decreased after 5 and 14 days of denervation. PBM protected against muscle fiber atrophy after 5 days of denervation and attenuated muscle fiber atrophy after 14 days of denervation. After 5 days of muscle denervation, autophagy did not change, 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mparable levels of LC3-I/II ratio and LC3 puncta between the controls and the mice with atrophic muscle; PBM did not change this profile. After 14 days of denervation, an increased LC3-I/II ratio suggested an ongoing autophagy, which was not affected by PBM.ConclusionPBM attenuated the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 atrophy induced by sciatic nerve transection in the mice after at least 5 and 14 days of muscle denervation, without affecting autophagy. The transient protective effect of PBM was observed as early as 5 days after the of complete nerve lesion.  相似文献   

19.
背景:钙蛋白酶家族和FoxO转录因子在肌萎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钙蛋白酶家族成员及FoxO转录因子(FoxO1和FoxO3a)在心脏毒素注射与坐骨神经夹伤致腓肠肌失功能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坐骨神经夹伤和心脏毒素注射建立大鼠腓肠肌功能损伤模型,于造模后的第3,7,14,21天取大鼠腓肠肌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采用线性回归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腓肠肌组织中的钙蛋白酶Ⅰ、钙蛋白酶Ⅱ和FoxO3amRNA在坐骨神经夹伤7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钙蛋白酶Ⅲ和FoxO1mRNA在坐骨神经夹伤后14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钙蛋白酶Ⅰ、钙蛋白酶Ⅱ、FoxO3amRNA在心脏毒素注射后第3天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FoxO1mRNA在心脏毒素注射后7d时达最高;而钙蛋白酶ⅢmRNA在心脏毒素注射后3d时表达显著下降,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失神经肌损伤过程中钙蛋白酶Ⅲ的表达与FoxO1呈正相关(r=0.9015);在心脏毒素注射肌损伤过程中钙蛋白酶Ⅰ(r=0.8987)和钙蛋白酶Ⅱ(r=0.9374)表达趋势与FoxO3a呈正相关。可见,在不同的肌损伤模型中,钙蛋白酶Ⅰ和钙蛋白酶Ⅱ的表达趋势相似,而钙蛋白酶Ⅲ的表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