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46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分型及其特点、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及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1996~2006年6月146例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患者,男98例,女48例,平均年龄38.60岁(8~84)岁,锁骨内1/3骨折9例,锁骨中1/3骨折115例,锁骨外1/3骨折22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7例,血管损伤4例,并有其它骨折者16例,陈旧骨折7例。手术指征: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陈旧骨折不愈合;锁骨外1/3骨折或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折裂;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压迫皮肤;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痛苦。手术方法:内中1/3锁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AO或同类重建板内固定;粉碎骨折采用螺钉固定大碟形骨块,或钢丝临时捆扎,将多块骨折先变成3部分骨折、2部分骨折、最后钢板固定,远端尽量能固定3枚螺丝钉。外1/3骨折尤其伴有韧带损伤者,采用钢板或锁骨钩钢板固定,后者疗效更好,术后不用外固定,早期锻炼肩关节。术后评价:对其外观、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功能、患病期间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根据Neer评定标准,本组经6个月以上随访,术后优96例,65.75%,良50例,34.24%,全组100%骨折在术后2~3个月达骨性愈合,外观正常,肩带无狭窄,局部不形成巨大骨痂,无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患病期间生活质量高。[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并发症少,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难以手法复位和外固定的锁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91年2月~1996年2月手术治疗难以手法复位和外固定的锁骨骨折5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4例中,男4O例,女14例;年龄14~56岁;左侧25例,右侧29冽;其中锁骨中1/3骨折31例,锁骨外1/3骨折20例.锁骨内1/3骨折3例;单纯横行和斜形骨折31冽,粉碎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肩锁或胸锁关节脱位3例;新鲜骨折39例,陈旧性骨折15例。为了治疗,我们将锁骨根据解剖形态分有髓腔型、无髓腔形,再根据锁骨弯曲程度分为平直型(锁骨形态较平直)、弯曲型(锁骨形态较弯曲)。行切开复位逆行穿针内固定29例,X线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2~68(42.3±12.7)岁;根据Robinson分型:2A2型6例,2B1型18例,2B2型8例。术前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0~6(3.1±1.4) d。对比手术前后双侧锁骨长度以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18(13.3±2.2)个月。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骨折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出现。创面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10.2±1.1)周。锁骨短缩长度由术前的(11.2±3.6)%减少至术后2 d的(0.4±0.3)%。10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行内固定拆除,术后无再骨折发生。Constant评分由术前的23.53±5.21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4.30±5.60,其中优26例,良4例。患者对术后瘢痕美观程度及患肩功能均表示非常满意。结论:采用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瘢痕小、不影响美观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治疗锁骨中1/3段蝶形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锁骨中1/3段蝶形粉碎性骨折属于不稳定骨折,若不内固定复位,常造成锁骨短缩成角畸形,影响肩关节功能和外观,牢固内固定和解剖复位是必要的,现将2002年1月-2004年8月收治的16例锁骨中1/3段蝶形粉碎性骨折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缝合锚钉固定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采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5年2月应用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16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6例经12~1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疗效按Neer评分标准[1]:平均91分,矢状位屈曲平均168°,冠状位外展平均156°。结论利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确实,符合生物力学环境,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剖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交界处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9例锁骨中外1/3交界处粉碎骨折应用解剖或重建钢板疗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结果本组获随访6~24个月,骨折复位良好,愈合时间平均12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解剖或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外1/3交界处粉碎骨折,固定确切、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简称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采用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38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9周。根据JO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优29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达92.1%。结论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优点,适用于锁骨中1/3骨折,对于锁骨中1/3粉碎性骨折尤为适合。但不适用于锁骨内1/3骨折、锁骨外1/3骨折和粉碎性骨折超过锁骨全长1/2者。  相似文献   

8.
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2月~2004年10月,我院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18例,获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1~56岁。左侧7例,右侧11例。均属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肩局部肿胀,疼痛,肩锁部隆起,有浮动感,外展、耸肩活动受限。手术于伤后1~10d进行。1.2治疗方法颈丛麻醉或全麻。患者仰卧位。沿患侧锁骨外1/3切口,显露锁骨远端、肩峰、喙突尖,找出断裂的喙锁韧带,然后用可吸收线褥式缝合喙锁韧带,预留线不打结。将骨折复位并用复位固定钳临时固定,依据模板塑形钩钢板,将尖钩插入肩峰后下方,钢板…  相似文献   

9.
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0年2月~2006年1月,我院共收治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应用AO/ASIF锁骨钩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合并韧带修补技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中段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196例。结果采用克氏针固定发生退针24例,其中1例出现骨端分离骨不愈合,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愈合。采用1/3管型钢板固定有2例发生钢板断裂,经再次手术用锁骨解剖钢板固定植骨而痊愈。锁骨解剖钢板及锁定板固定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者,无骨折延期愈合者。结论对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手术时应尽量采用解剖型钢板或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相对早期锻炼肩关节,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和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宁 《中国骨伤》2002,15(2):84-85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治疗骨折的方法和原则: 复位、(夹板)固定、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四大原则,这一方法和原则现在仍然是中医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内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在处理骨折时,不能强调一方面忽略另一方面,双方相互矛盾斗争而又彼此联系依存.以动静结合为例,固定应从肢体能以活动的目标出发,而活动又应不干扰骨折的固定为限度,有效的固定是肢体能以活动的基础,而合理的活动又是加强固定的必要条件.治疗骨折时,应弄清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和相互依赖的必要条件,根据不同部位各种骨折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固定方法,配合恰当的功能锻炼,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1].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 1 997年 7月以来 ,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骨折 35例 ,效果理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自 1 997年 7月以来 ,我们选择 35例病人 ,男 2 4例 ,女 1 1例 ;年龄 5~ 1 4岁 ,平均 9 7岁。 2 9例为新鲜骨折 ,6例骨不愈合。其中股骨干骨折 2 1例 (骨不愈合 4例 ,开放性 1 3例 ,闭合性 4例 ) ,胫腓骨骨折 1 4例 (骨不愈合 2例 ,开放性 9例 ,闭合性 3例 )。 2 9例新鲜骨折中 1 3例合并其它损伤 ,其中脑外伤 8例 ,脾破裂 3例 ,椎体骨折和肋骨骨折各 1例。在 2 2例开放性骨折中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裂伤 (Ⅰ度 7例 ,Ⅱ度1 2…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参照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各种新型髓内针,设计了具有加压和抗旋转功能的叶子交锁加压髓内针。经生物力学研究证实,常用的直径为10mm的叶子交锁加压髓内针具有较好的抗弯和抗扭转强度。  相似文献   

14.
肱骨干骨折小夹板外固定与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萍  胡栋  忻志平  车涛 《中国骨伤》2003,16(4):230-231
1993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41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及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种治疗的结果(愈合率、愈合时间及肩肘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肱骨干骨折患者共41例。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6~65岁,平均36岁。骨折部位:肱骨上 1/35例,中 1/39例,下 1/37例。骨折类型:横形骨折8例,斜形骨折6例,螺旋形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4例。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9~54岁,平均38岁。骨折部位:肱骨上 1/34例,中1/3 10例,下1/36例。骨折类型:横形骨折  相似文献   

15.
陈旧性髋臼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髋臼骨折是一种暴力机制复杂 ,移位方式多样 ,常伴有股骨头脱位 ,治疗困难的严重关节内骨折 ,常因处理不当而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目前国内外对于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在此将已达成的共识与仍存在的分歧综述如下。1 治疗方法选择陈旧性髋臼骨折治疗的目的与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 ,不仅是使股骨头回纳到髋臼负重区 ,并要恢复关节面的完整 ,尤其是髋臼负重面[1,2 ] 。过去曾采用牵引等非手术疗法 ,仅重视股骨头的复位 ,却很难使髋臼骨折达到理想复位 ,多数情况根本不可能。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除了以下几种情况外 ,陈旧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髌骨移位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髌骨张力带内固定术、部分切除术及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41例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其中22例髌骨中部横断或粉碎性骨折,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术;5例髌骨下极骨折采用髌骨部分切除术;11例髌骨下极骨折和3例上极骨折采用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2-7年,按陆裕朴评定标准,张力带内固定术:优18例,良2例,可2例;部分切除术:可3例,差2例;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优13例,良1例。结论 张力带内固定术与改良式部分髌骨切除术是治疗老年移位性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治疗关键是解剖复位、稳妥固定及早期非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林健 《中国骨伤》2000,13(6):336-338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试验,证实后柱重建术对防止Dick钉断裂的意义。方法 将三种不同类型的Dick钉内固定在猪脊柱骨折模型及一组正常猪脊柱模型上,并放在对向挤压机上进行对向挤压后,测定椎体间距离变化情况,以正常猪脊柱模型作为正常生理标准组与其他三组进行对照。结果 在一万次对向挤压后,三柱损伤组的椎体间距离变化明显(P〈0.05)。在二万次对向挤压后,正常生理标准组的椎体间距离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国正 《中国骨伤》2003,16(2):122-123
对于骨盆骨折的治疗 ,传统方法以卧硬板床 ,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 ,骨盆兜等保守治疗为主 ,常常引起下肢不等长 ,骶髋痛 ,步态失常等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同时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褥疮、应激性溃疡、泌尿系统结石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下面就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跟骨后结节撕脱型骨折合并皮肤严重挫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2001年6月~2010年8月,治疗12例男性闭合性跟骨后结节部骨折合并皮肤严重挫伤患者,年龄65~72岁,平均67岁;左足7例,右足5例;坠落伤8例,运动伤2例,其他原因损伤2例,其中3例合并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4h~17天,平均11天。术前均对伤足摄正、侧位X线片及跟骨的CT轴位片。根据Sander分型,Ⅱ型5例,Ⅲ型3例。1例行外侧扩大切口,其余病例均行局部小切口治疗,骨折复位后利用2~3枚斯氏针固定,或用空心螺钉和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用钢丝固定。结果 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有1例软组织出现皮肤坏死,跟骨后结节骨质外露,二期行小腿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愈,其余患者局部软组织损伤均恢复良好,患者跟腱功能恢复良好,术后伤口均无感染及延迟愈合。结论影像学特点为:侧位X线片上骨折线呈前上至后下走向,均波及距下关节面,骨折远端分离呈开口状。本类患者多合并跟骨内侧结节骨折。  相似文献   

20.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庞贵根  王宏川 《中国骨伤》2002,15(2):121-12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常见于轻微创伤后的老年人及遭受高能量创伤的中青年人.但数十年来,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至今仍未有完善的结论.本文就近年来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