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比较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传统试管检测法、凝胶卡式检测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的优缺点。方法对临床拟诊的110例HDN标本同时用试管法、凝胶卡式法和流式细胞仪对患儿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血清游离抗体检测及患儿红细胞放散液鉴定3项试验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0例HDN标本用试管法检测出符合ABO-HDN血型血清学特征的阳性标本55例,阳性率50%;凝胶法检测阳性73例,阳性率66%;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95例,阳性率86%。结论3项试验的3种方法检测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流式细胞仪法、凝胶卡式法、试管法;流式法的测定数值客观、定量、准确,有利于结果的判断,凝胶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稳定且易保存,2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试管法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微柱凝胶法、甘氨酸/EDTA放散试验检测南昌地区新生儿溶血病(HDN),并通过对患儿出生天数、就检时期、其母IgG血型抗体效价与HDN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提高本地区HDN的检测诊断水平.方法 对南昌地区200例疑HDN患儿及其母亲采用微柱凝胶法、甘氨酸/EDTA放散试验做HDN相关性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例随机送检标本中,ABO-HDN 130例(阳性检出率65.00%),256 ~ 512效价HDN患者检出率为43.85% (n =57),高于1 028~2 028效价HDN患者检出率30.77% (n =40)(P<0.05).130例ABO-HDN中,101例(77.7%)就检时期为1≤n≤3 d,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23例就检时期的3<n≤5 d的标本(17.7%)(P<0.05).结论 应用微柱凝胶法、甘氨酸/EDTA放散试验检测HDN并做相关性分析,能够准确、快捷、高效地提供检测结果,对提高南昌地区HDN的检出率与诊断率具有很好作用,不失为本地区可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81例ABO血型不合,拟诊为HDN的新生儿标本用传统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结果试管法、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分别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结果相符27例、21例,符合率33.3%、25.9%,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试验符合50例、56例,符合率61.7%、69.1%,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释放试验符合57例、64例,符合率70.4%、79.0%,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直接抗球蛋白实验,传统试管法比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在游离试验及放散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比传统试管法灵敏度高。微柱法操作简便、标准化,耗时短,标本用量少,结果易判定等优点,尤其表现在放散试验和游离试验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放散和酸放散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该院住院的487例母婴血型不合且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487例患儿的血标本均进行新生儿ABO溶血病3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其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同时采用热放散试验和酸放散试验检测。比较单一放散试验与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结果。结果 487例疑似母婴血型不合且伴有高胆红素血症表现的新生儿中,确诊新生儿ABO溶血病有135例,阳性检出率为27.7%(135/487);其中热放散试验和酸放散试验均为阳性100例,阳性检出率为20.5%(100/487);热放散试验阳性而酸放散试验阴性6例,阳性检出率为1.2%(6/487);热放散试验阴性而酸放散试验阳性27例,阳性检出率为5.6%(27/487);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2例,阳性检出率为0.4%(2/487)。单一放散试验与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显著提高。结论热放散试验和酸放散试验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ABO溶血病阳性检出率,降低单一放散试验漏检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Rh系统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抗体特异性和效价,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在血清学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新生儿鉴定母婴血型,做HDN三项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并检测母婴红细胞放散液中可致敏新生儿红细胞的血型抗体特异性和效价。结果 2例新生儿DAT均呈强阳性;患儿1IAT阳性、患儿2阴性。2例新生儿均检出高效价致敏红细胞的抗体,分别为:患儿1检出抗-Ce,其中抗-C效价为128,抗-e为64;患儿2检出抗-D,效价为256。结论 DAT阳性对确诊新生儿Rh溶血病具有决定性作用,对HDN试验的后续展开分析具有方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08例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血清学结果,为新生儿溶血病(HDN)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试验技术对疑为HDN的108例黄疸患儿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检测疑为HDN患儿血样108例,阳性45例,阳性率为41.67%,其中ABO血型系统所致的HDN 43例,阳性率39.81%,Rh血型系统所致的HDN 2例,阳性率为1.85%。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HDN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占95.56%(43/45),放散试验敏感度最高,是判定HDN最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疑诊HDN患儿163例,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以及放散试验。结果 163例患儿共确诊72例HDN,ABO血型系统所致HDN占93.06%,其中,A型30例,B型37例;Rh血型系统所致HDN占6.94%;出生时间不超过3d的新生儿HDN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3d以上的新生儿。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检测HDN具有准确、操作简单、标本用量少以及敏感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中增强试验在临床实验室早期诊断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可疑ABO-HDN患儿274例,检测母亲ABO,RhD血型和IgG抗-A/B效价及患儿ABO,RhD血型和三项溶血试验,采用经典抗球蛋白试验(对照组)和《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中的三种增强试验分别是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试验组1)、添加低离子强度(LISS)溶液(试验组2)、添加聚乙二醇(PEG)溶液(试验组3)检测游离抗体和放散液抗体,比较四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274例患儿确诊ABO-HDN 161例(58.8%),其中A型87例(54.0%),B型74例(46.0%),不同血型患儿HDN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89,P>0.05)。161例ABO-HDN患儿中直抗阳性25例(15.5%)。对照组放散试验漏检率为5.8%(16/274)。试验组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检出率最高,试验组3次之,试验组2低于1,3组(χ2 游离=46.438,χ2放散 =37.534,均P<0.05)。HDN发病例数和总胆红素水平随着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放散液抗体效价增高而增加(χ2 =18.931,F=12.624,P<0.05)。结论 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检出效果最佳,能为实验室早期诊断ABO-HDN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非O型母亲相关的免疫性抗D和抗B致新生儿Rh伴ABO溶血的实验室特点,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患儿和母亲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改良Coombs试验)、血型检测以及吸收放散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导致患儿红细胞受累的IgG抗体,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检测患儿和母亲血清中IgG抗体.结果 患儿血红蛋白140g/L,网织红细胞计数7.8%.总胆红索722.0μmol/L.患儿血型为B型CcDee,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抗D阳性和抗B弱阳性.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D阳性.母亲为第四胎第二产,血型为A型ccdee,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D阳性.结论 患儿红细胞上存在的大量IgG抗体型抗D和部分抗B是导致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主要原因.A型母亲由于多次妊娠使体内累积IgG型抗B抗体并导致患儿发生HDN,提示临床对于有多次妊娠史的非O型孕妇.需考虑其婴儿发生HDN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伊犁地区1 034例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研究不同民族新生儿溶血病的检出情况,探讨不同民族患儿HDN检出率差异,不同母婴血型组合HDN检出率差异,以及性别、族别与HDN的类别的关系。方法对1 034例疑HDN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3项实验"检测,分别采用试管盐水法检测母婴ABO血型及Rh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新生儿游离实验及释放试验均采用试管抗球蛋白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检出HDN阳性605例,阳性检出率为58.51%,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分别为273例(74.38%)、214例(50.12%)、118例(49.16%),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汉维=49.02,χ2汉哈=40.27,均为P0.05),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维哈=0.056,P0.05);ABO-HDN阳性检出率为女性患儿高于男性患儿,汉族高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而Rh-HDN阳性检出率为男性患儿高于女性患儿,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远高于汉族(χ2族别=45.36,χ2性别=4.17,均为P0.05);不同母婴血型组合HDN检出率存在差异,按母婴O-A、O-B、母婴ABO相容组、其它母婴ABO不容组依次递减(χ2=394.18,P0.05)。结论 ABO-HDN占HDN绝大多数,在ABO-HDN中汉族的发病率最高,母婴血型为O-A组发病率最高,Rh-HDN主要见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男性患儿。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8年3月16日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发现的1例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患儿进行ABO与Rh(D)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筛查患儿血清不规则抗体,鉴定抗体特异性,进行MN分型;最后制备NN型反定细胞重新检测游离抗体试验,记录各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探讨抗M抗体对HDN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影响。该患儿血清中检测出抗M抗体,血型鉴定结果为B型Rh(D)阳性,MN分型结果为NN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呈阴性,游离试验结果呈阳性,NN型反定细胞游离试验结果呈阳性(凝集强度减弱),放散试验结果呈阳性。该患儿为ABO系统引起的HDN,游离抗体试验受到抗M抗体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8例疑似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采集血标本后行新生儿ABO溶血病3项试验检测,包括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采用酸放散试验和热放散试验两种放散试验检测方法进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检验,并比较单一放散试验与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128例患儿经新生儿ABO溶血病抗体检测确诊103例,阳性检出率为80.47%。酸放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78.12%(100/128),高于热放散试验的59.38%(76/128)(P<0.05)。热放散试验联合酸放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79.69%(102/128),高于单一热放散试验的59.38%(76/128)(P<0.05)。热放散试验检测的凝集强度集中在+~++,比例为71.05%(54/76);酸放散试验检测的凝集强度集中在++~+++,比例为69.00%(69/100)。结论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中应用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新生儿溶血病(HDN )产后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母婴血型鉴定,并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与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 T )、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放散试验检测。结果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确诊275例,其中母婴ABO血型系统不合占96.00%(264/275),Rh血型系统不合占4.00%(11/275)。ABO血型系统不合 HDN患儿中,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占95.83%(253/264)。401例疑似 HDN新生儿中,微柱凝胶免疫法DAT、游离试验与放散试验至少1项检测结果阳性者占68.58%(275/401),试管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占44.39%(178/401),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应用进行HDN检测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对早期诊断ABO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价值.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704例夫妻血型不同的O型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用红细胞(RBC)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RBC抗体放散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等3项试验确定患儿是否患有HDN,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进行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改良56℃热放散法和冷冻复融放散法对检测ABO型新生儿溶血病(ABO-HDFN)的阳性检出率、试验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3月本院接收的所有进行新生儿/脐带血标本进行ABO溶血病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其放散试验时同时进行改良56℃热放散和冷冻复融放散,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种放散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非O型的新生儿/脐带血标本256例进行ABO-HDFN检测,其中A型145例,B型109例,AB型2例。改良56℃热放散法的阳性检测率69.92%,冷冻复融放散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4.4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血型、不同凝集强度、不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阴性/阳性)情况下的放散结果,二者均无统计学差异;仅游离抗体结果为阳性时,两种方法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两种放散方法对于ABO-HDFN的诊断价值无统计学差异。各实验室可以结合临床患者的紧急程度以及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耗材配置、工作人员经验和时间成本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与患儿性别、血型、日龄之间的关系,分析溶血3项试验对H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08例疑似HDN患儿的血样标本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检查,以上试验均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在2208例中,有1021例确诊为ABO-HDN。不同性别新生儿HD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1,P=0.000);A型和B型患儿HDN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14,P=0.000);随着患儿日龄增大,HDN阳性率逐渐降低。在确诊为ABO-HDN的患儿中,直抗试验阳性率为19.59%,游离试验阳性率为96.96%,释放试验阳性率为100.00%。结论HDN主要发生于ABO血型系统,患儿性别、血型与HDN阳性率与有关,患儿日龄越小,HDN阳性率越高。释放试验的准确率最高,且是诊断ABO-HDN的最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O型母亲相关的免疫性抗D和抗B致新生儿Rh伴ABO溶血的实验室特点.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患儿和母亲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改良Coombs试验)、血型检测以及吸收放散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导致患儿红细胞受累的IgG抗体,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检测患儿和母亲血清中IgG抗体。结果患儿血红蛋白140g/L,网织红细胞计数7.8%,总胆红索722.0μmol/L。患儿血型为B型CcDee,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抗D阳性和抗B弱阳性,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D阳性。母亲为第四胎第二产,血型为A型ccdee,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D阳性。结论患儿红细胞上存在的大量IgG抗体型抗D和部分抗B是导致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主要原因。A型母亲由于多次妊娠使体内累积IgG型抗B抗体并导致患儿发生HDN,提示临床对于有多次妊娠史的非O型孕妇,需考虑其婴儿发生HDN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早期诊断指标的特征及临床价值,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HDN住院患儿411例,对患儿血标本进行HDN溶血3项及胆红素水平检测,检测母婴血型,并分析母亲孕期血型抗体,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确诊HDN阳性患儿188例,其中A型血占59.0%,B型血占40.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5.3%、100.0%、88.8%。确诊HDN患儿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非HDN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儿胆红素峰值水平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患儿的母亲孕期血型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64者占66.7%。结论 HDN患儿以A型血为主,胆红素峰值水平与HDN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关,母亲孕期血型抗体与HDN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进行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1 627例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包括:母婴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及测定试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鉴定试验.结果 1 627例病例中确诊为ABO-HDN的有163例,其中母-婴血型为O-A及O-B的最多,共占97.55%.确诊为HDN血清学结果 中放散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同时阳性最多,占76.07%.诊断为HDN可疑病例血清学结果 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最多,占79.55%.在出生后3~7天内确诊ABO-HND的患儿教最多,占66.26%.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镜下结果 完全相符.结论 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是早期诊断ABO-HDN的有效方法 .ABO-HDN检出率与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采血时机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丹  蔡紫珍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53-955
目的探讨非抗-D致新生儿Rh溶血病(Rh HDN)的实验室诊断和输血治疗的血液选择。方法对6名非抗-D Rh HDN患儿采取相应检测和治疗:1)Rh HDN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Rh血型、ABO血型、IgG抗体及抗体效价鉴定;2)对其中2名严重贫血患儿做输血治疗,对其中3名严重黄疸患儿给予换血治疗。结果 6例病例中确诊为RhE HDN 4例,Rhe HDN 1例,Rhc HDN 1例。1名未选择Rh血型与母亲相同的血液换血治疗的患儿连续2次换血,其余4名需用血的重症患儿在实验室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的血液输注,2名患儿各换血1次(RBC 800ml/次),2名患儿7次输血(RBC 40ml×4和80ml×3)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完备的Rh HDN确诊检测能避免发生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输血后溶血,减少换血次数,降低Rh DHN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