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1999年6—7月盈江县平原镇勐展办事处户拉寨发现自死鼠,从搜捡的自死黄胸鼠体内检出鼠疫菌3株,经间接血凝试验检出患者一例,滴度1:40。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紧急疫区处理,控制了疫情,患者治愈。  相似文献   

2.
临沧县城一带,于1992年7~10月先后发生鼠间和人间鼠疫暴发流行。确诊鼠疫患者11人、隐性感染1人。从人、鼠、蚤共分离鼠疫菌66株。据鼠疫苗的质粒图谱特征和流行病学调查推测,鼠疫是由澜沧一带疫区经交通工具传入。  相似文献   

3.
1995年1月我们对云南省金平县勐拉乡人体旋毛虫病暴发流行进行了调查。本次旋毛虫病暴发流行较为严重,涉及面较广,共涉及10个自然村,294人,发病38人,死亡1人,发病率为12.93%(38/294)死亡率为2.63(1/38),生吃病猪肉是引起该次旋毛虫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大力宣传旋毛虫病的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15日 ̄25日A县白云镇金梯村发生伤寒爆发流行,共发病24例。为了解疫情爆发的原因,并协助县疾控中心拟订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我中心于3月26日对该起伤寒爆发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1基本情况白云镇金梯村距A县县城约10公里,与黎阳厂车间工作区相邻,全村共由四个自然寨组成,471户,1806人。本次疫情仅发生在金梯村金梯自然寨,其余自然寨无病例,金梯自然寨共243户,955人,有小学一所,学生172人,教师7人。2调查结果2.1流行强度本次疫情仅波及金梯村金梯自然寨,至3月26日共发病24例,罹患率2.5%,无病例死亡。2.2三间分布2.3水源调查金梯…  相似文献   

5.
1990年10月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兰龙村暴发一起人间肺炭疽及皮肤炭疽并死亡1人。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该村位于河南县城东南部,海拔约3650米,属于高原性温带半干旱的牧业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全村48户、285人,主要居住蒙、藏两个民族,从事牧业生产,畜种为耗牛、藏  相似文献   

6.
<正> 盈江县1990年6—7月以县城为中心的鼠疫动物病爆发流行,波及平原,莲花山及新城三个乡(镇),发现疫点11个(其中县城区疫点含检出鼠疫菌的21个机关单位或村寨),确诊腺型鼠疫患者8例,历时40天的疫区处理,经严格考核,鼠密度及蚤指数等各项要求已达标,现将此间的监测结果及其疫情态势分析如下:1 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鼠疫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据多年来观察,鼠疫放射免疫沉淀试验阳性→血凝试验阳性→检出鼠疫菌,有一定规律性。我省监测中相继多次发现了动物鼠疫流行的新地区。  相似文献   

8.
氟氯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控制疟疾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5月到1999年10月,在勐蜡县勐伦镇,大卡办事处的个自然村,1007人的居民人口范围进行了氟氯氰菊酯和氯氟菊酯浸泡蚊帐的对照观察。通过措施前的调查和措施后的观察,用昆虫学和寄生虫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氟氯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均能控制或降低疟疾发病,氟氯氰菊酯3.6元/户;氯氰菊酯1.3元/户,两种杀虫剂浸泡蚊帐都能减少人蚊接触,保护人群,降低疟疾发病,在施药区,氟氯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点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1.27%(2.91/2)和72.73%(3.63/0.99)。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6日至14日,都昌县都昌镇某自然村共发现26名村民出现腹痛腹泻。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检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这起群体性腹痛腹泻是由福氏志贺氏菌群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现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流行病学调查1·1·1调查目的查明此次腹泻发生、流行的原因;治疗现患病人,降低病死率;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控制流行;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情发生。1·1·2调查方法现场调查和现患病例个案调查。1·1·3调查内容①疫区的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资料、生活习惯、饮…  相似文献   

10.
金平县一起人体旋手虫病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1月我们对云南省金平县勐拉乡人体旋毛虫病暴发流行进行了调查。本次施毛虫病暴发流行较为严重,涉及面较广,共涉及10个自然村,294人,发病38人,死亡1人。发病率为12.93(38/294)死亡率为2.63%(1/38),生吃病猪肉是引起该旋毛虫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大力宣传旋毛虫病的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的习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疫流行特征,为今后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归纳历史上和1962年人间鼠疫流行资料,1963年以来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现况分析。结果40多年的检菌资料表明,动物鼠疫发生3次流行,9月份检出鼠疫菌159株,疫点66个,判定疫源面积2820.16km2,检菌时间仅限于4-8月份,流行曲线呈单峰型;30年来间接血凝试验有22年份发现鼠疫阳性血清。结论控制鼠疫必须根据鼠疫流行因素和特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呼和浩特市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人间鼠疫流行.波及176个自然村,56条街道,数千人死亡。1953年呼和浩特市防病机构建立后,一直把鼠疫列为重点防治疾病,组织防疫人员开展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经过半个世纪的调查和研究,基本摸清了呼和浩特地区野鼠种群分布及其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藏系绵羊开展鼠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胶体金纸上色谱两种方法对黄南藏族自治州596份藏系绵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鼠疫Fl抗体阳性藏系绵羊血清4份,同仁县的家吾乡、保安乡、瓜什则乡各1份,泽库县的多福屯乡1份。结论黄南藏族自治州存在藏羊鼠疫的流行,尤其在旱獭鼠疫流行地区,应加强藏羊鼠疫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区腹泻病防治现状,根据1988年全国腹泻病调查方案及选点要求,我们于1988年9月1日选丰镇县进行了6060人的腹泻病调查。丰镇县共有19个乡,822个自然村总人口为299084人。全县饮用水源以大口井为主。卫生条件尚好,均一户一厕。我们从县城各方向各选一个距县城中等距离的自然村,采用回顾调查法逐户  相似文献   

15.
<正> 三寨地区今年出现疟疾局部暴发流行,为了解此次疟疾情况及流行因素,便以掌握疟疾流行规律,有利于很好地制订灭疟措施,百色、兴义两地区和三县的防疫站共同协作,进行了一次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三峡库区丰都县和开县进行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笼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①宿主动物调查:丰都县捕获鼠形动物195只,鼠密度5.13,啮齿目动物71只,分1科4属7种,食虫目动物124只,为1科1属1种;开县共捕获鼠形动物193只,鼠密度3.56。啮齿目动物161只,分1科4属6种,食虫目动物32只,为1科1属1种;②鼠体蚤指数:丰都县获鼠蚤339匹,染蚤率39.50%,蚤指数1.74,鼠体蚤经鉴定分4科4属4种;开县获鼠蚤107匹,染蚤率15.03%,蚤指数0.55,鼠体蚤经鉴定分3科3属3种。③地面游离蚤指数:丰都县共布放3000张粘蚤纸,没有捕获地面蚤;开县共布放3000张粘蚤纸,捕获地面蚤6匹,蚤指数0.002。④鼠疫血清学检查:丰都县对捕获的活体鼠形动物195只;开县对捕获的活体鼠形动物188只,全部进行了鼠疫F1抗体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丰都县、开县虽从未发生鼠疫,也不是鼠疫疫源地,但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地的自然生态、啮齿类动物和媒介蚤类构成和分布广泛,对这些地区的鼠疫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981-2008年宁夏黄鼠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制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28年间,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1-1.80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66.47%,蚤指数为0.88-3.15,有8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的局部流行。结论宁夏动物鼠疫流行呈周期性、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81-2010年宁夏海原县黄鼠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提供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0~1.87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81.78%,蚤指数为0.49~3.15,有5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的局部流行。结论海原县动物鼠疫流行呈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解放前,盈江鼠疫猖獗流行,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鼠疫治工作,1956年控制了人间及鼠间鼠疫流行。60~70年代处于相对静息状态,80年代又在县城区发生鼠间鼠疫复燃并间断流行,1990~2000年鼠疫持续流行达11年,在中央、省、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惠州市杨侨镇越南归国华侨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2012年8月20日至9月20日整群抽样杨侨镇5个办事处400户(其中200户为越南归国华侨,200户为非华侨)为调查对象.由具有5年以上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医生采用1982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编写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进行逐户筛选,以CCMD-3对可疑精神障碍者进行诊断与分类.结果1420人完成筛选,≥15岁为1244人,其中华侨为674人,非华侨为570人.华侨患病为40例,患病率为59.35‰,男性21例,患病率60.90‰,女性19例,患病率为57.5‰;非华侨患病43例,患病率75.44‰,男性24例,患病率80.54‰,女性19例,患病率69.85‰.华侨和非华侨在调查的9个病种中,在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华侨和非华侨在已调查9个病种的精神疾病数据相比,在统计学中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