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蕊梦  江新青   《放射学实践》2011,26(12):1253-1255
目的:探讨马尾、终丝部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MRI特征.万法:回顾性分析经于术病理正实的12例马尾、终丝部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长度、生长方式、信号特点.结果:马尾、终丝部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累及2~9个椎体单位;肿瘤生长方式可分为椎体受累型(n=3)和椎体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与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收集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室管膜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以囊性为主的肿瘤10例,均位于幕上,肿瘤囊性部分MRI表现为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呈等及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室管膜瘤.以实性为主的肿瘤8例,幕上5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不均匀长或短T1、长或短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幕下3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不均匀长及短T2信号,其中2例为室管膜瘤,1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肿瘤增强扫描:15例呈环形强化,3例肿瘤呈不均匀实性强化.结论 多数以囊性为主和实性为主的肿瘤能反映各自的病理类型,其MRI表现各具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3.
脊髓室管膜瘤MRI特征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脊髓室管膜瘤,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无囊变、出血及“帽征”。结果全部脊髓室管膜瘤呈中心性生长,3例终丝室管膜瘤合并有椎间孔扩大,肿瘤平均累及2.7个椎体。在平扫MRT1WI上.大部分肿瘤呈等或低信号,在T2聊上全部肿瘤呈高信号,10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3例瘤内囊变,2例可见肿瘤内出血,在T2WI上。5例肿瘤可见“帽征”。增强扫描后。15例肿瘤表现为显著强化,14例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脊髓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脊髓室管膜瘤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影像学诊断(附三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CT及MRI特征。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室管膜瘤3例,回顾分析其CT及MRI表现。结果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特征表现为:(1)幕上肿瘤位于侧脑室内孟氏孔附近,CT平扫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很少显示钙化及坏死;(2)MRT1WI示肿瘤呈等、低信号,其内可见多数微囊状更低信号区,肿瘤飘浮于侧脑室中;T2WI示肿瘤呈均匀高信号;(3)CT、MR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征象。结  相似文献   

5.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燚  罗克枢  马建新 《西南军医》2005,7(2):11-12,14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两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常规HE染色及IHc表达特点。结果SEGA好发于青年,临床表现为癫痫和侧脑室壁占位。该瘤由分化良好的巨细胞星形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构成。IHC显示肿瘤细胞表达GFAP、Vim、S-100、Syn。结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诊断时应排除节细胞胶质瘤、神经节细胞瘤、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系数扩散(ADC)值在鉴别间变型管膜瘤与非间变型室管膜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室管膜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非间变型室管膜瘤27例,间变型室管膜瘤25例.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最小、平均及最大ADC值,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间变型室管膜瘤的最小ADC值[(0.808±0.190)×10-3 mm2/s]低于非间变型室管膜瘤[(1.093±0.365)×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两种肿瘤的最佳最小ADC值为0.887×10-3mm2/s,诊断敏感度为78.5%、特异度为73.2%.两种类型肿瘤的平均ADC值和最大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小ADC值有助于间变型室管膜瘤与非间变型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胼胝体肿瘤性病变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胼胝体肿瘤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67例侵犯胼胝体的肿瘤,均有CT和MRI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星形细胞瘤肿瘤53例、少支胶质瘤6例、室管膜瘤2例、转移瘤6例。回顾性分析上述肿瘤累及部位及其MRI平扫和增强特点。结果:4类累及胼胝体的肿瘤中,以星形细胞起源肿瘤中的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大脑胶质瘤病范围最大,常侵犯胼胝体大部,少支胶质瘤、室管膜瘤多侵犯胼胝体膝部及体前部,胼胝体转移瘤合并颅内其他部位多发病变。少支胶质瘤有特征性的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强化形式及程度不同。结论:胼胝体肿瘤性病变多为邻近肿瘤侵犯所致,星形细胞起源肿瘤最多见,MRI对这些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的MRI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诊疗的15例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MRI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MRI示8例肿瘤以囊性为主,囊性占位表现为较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级室管膜瘤。4例肿瘤以实性为主,MRI表现为小均匀长或短Tl、长或短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级室管膜瘤。3例肿瘤为囊实性,MRI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不均匀长及短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I级间变型事管膜瘤。MRI增强扫描示15例肿瘤均强化,其中6例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实性强化,其中7例呈典型的环状强化。结论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主要表现为囊性或实性,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相应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室管膜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经影像学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瘤16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无钙化、囊变等。结果室管膜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可显示瘤体内蜿蜒的流空血管,部分合并脑积水。囊变及钙化多见。注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后病灶显著异常对比强化。结论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室管膜瘤的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脊髓室管膜瘤的MR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及磁共振表现.结果 15例脊髓室管膜瘤中,12例位于颈髓,1例位于胸髓,2例位于腰髓.全部肿瘤呈中心性生长,平均累及2.1个椎体单位.13例肿瘤边界清.平扫T1 WI大部分肿瘤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在T2 WI大部分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10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反应性囊变,4例瘤内囊变,2例肿瘤内出血,2例肿瘤可见”帽征”.7例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肿瘤中心性生长,边界清、明显均匀强化是室管膜瘤与其它脊髓肿瘤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侧脑室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48例侧脑室肿瘤患者,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脑膜瘤13例,室管膜瘤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胶样囊肿各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7例转移瘤原发肿瘤明确.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按病变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部,体部,前角及室间孔区.按年龄分为<10岁,10~30岁和>30岁三个年龄组.结果:本组中11例(11/13)脑膜瘤增强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8例(8/10)室管膜瘤可见多发囊变区,2例(2/4)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11例(11/13)脑膜瘤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5例室管膜瘤及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于侧脑室体部,所有室管膜下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和胶样囊肿(2例)均发生于侧脑室前角及室间孔区;10例(10/13)脑膜瘤发生于30岁以上,3例(3/4)星形胶质细胞瘤发于10~30岁,7例转移瘤全部发生于30岁以上.结论: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其MRI表现,结合肿瘤的部位和年龄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第四脑室肿瘤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第四脑室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为室管膜和脉络膜组织,病理学上以室管膜瘤、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多见,少见的肿瘤有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成血管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等.临床上还包括从邻近组织生长突入第四脑室内的肿瘤,如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等[1].本文简述了第四脑室常见和少见肿瘤的CT、MR表现和鉴别诊断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室管膜瘤的来源、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2~2012年收治的4例CPA室管膜瘤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方法。结果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CPA肿瘤相似,但影像学与病理学有其特殊的表现;显微手术全切3例,次全切1例,随访12~60个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CPA室管膜瘤罕见,其诊治需要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幕下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MRI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幕下室管膜瘤和18例髓母细胞瘤,对肿瘤的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DWI及T_2 FLAIR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幕下室管膜瘤与髓母细胞瘤的内部信号特点、瘤周水肿、生长方式、强化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实性成分的T_2 FLAIR和DWI信号特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鉴别幕下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较困难,结合DWI和T_2 FLAIR可明显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几种少见的起源于肾上腺的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少见肾上腺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 23例中,节细胞神经瘤12例,神经母细胞瘤5例,神经鞘瘤4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2例。其中,节细胞神经瘤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神经鞘瘤多见于中年人,神经母细胞瘤及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各类肿瘤均有一定的CT、MRI表现特征,并与其病理学表现具有相关性,部分肿瘤表现相似需加以鉴别。结论了解肾上腺少见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MRI特异性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能力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听神经瘤超微病理及其生物学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电子显微镜水平探讨听神经瘤的超微病理、组织学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材料和方法 :听神经瘤临床活检标本 3 1例 ,畸形胎儿正常听神经颅内段组织 1例 ,常规电镜样品制备 ,半薄切片光学显微镜检查及超薄切片电镜检查。结果 :肿瘤主质细胞有两种类型 ,其中一类细胞为梭形 ,胞浆少而细胞突起细长 ,胞浆内可见板层体结构 ;另一类细胞形态不规则 ,胞浆宽大细胞器丰富。肿瘤间质中常可见长间距胶原纤维 (Lusebody)。结论 :人类听神经瘤的细胞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的雪旺氏细胞 ,AntoniA型及B型两种组织结构与肿瘤体积大小及瘤组织变性与否无关 ;B型肿瘤间质中血管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儿童小脑常见后颅窝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经临床治疗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患者中,髓母细胞瘤24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0例,室管膜瘤9例。所有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MRI检查,在重组的ADC图像上比较肿瘤实质与正常小脑实质的信号强度,定量测定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三组肿瘤实质的ADC值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ADC图像上24例髓母细胞瘤中,9例肿瘤呈低信号、12例呈略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0.70±0.11)×10-3mm2/s。所有10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均呈高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1.80±0.30)×10-3mm2/s。9例室管膜瘤中,5例肿瘤呈略高信号、4例呈高信号;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为(1.16±0.18)×10-3mm2/s。髓母细胞瘤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AD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P值(0.01)。髓母细胞瘤较室管膜瘤的AD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9,P值(0.01)。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室管膜瘤的ADC值增高,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强化曲线对各种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用DCE-MRI方法对已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2例椎管内肿瘤(包括髓内肿瘤12例;髓外硬膜下肿瘤49例;硬膜外肿瘤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对16例椎管内肿瘤(包括神经鞘瘤10例,脊膜瘤3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及血管母细胞瘤各1例)的多种病理指标与强化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椎管内肿瘤CER-Time曲线分为快升快降型、快升慢降型、较快升持续型、缓慢上升型4型,其中血管母细胞瘤属于快升快降型;骨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属于快升慢降型;脊膜瘤、室管膜瘤属于较快升持续型;星形细胞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属于缓慢上升型。对16例椎管内肿瘤病理指标与动态增强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强化曲线类型与大血管数、30sCER呈负相关,与8minCER呈正相关;30sCER与小血管增生、内皮增生、大血管数呈正相关;8minCER与小血管增生、大血管数呈负相关;最大增强率与出血、小血管数呈正相关。结论 DCE-MRI不仅有助于各类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还能提供肿瘤的血供等微观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38例后颅窝肿瘤的CT或MRI特征,提高对后颅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38例肿瘤中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临床影像诊断。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8例行MR检查。结果:听神经瘤9例,脑膜瘤5例,Ⅰ级星形细胞瘤2例,Ⅱ-Ⅲ级星形细胞瘤4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三叉神经瘤、单发脑转移瘤各2例,胆脂瘤及蛛网膜囊肿各1例,以上均为手术病理证实;经临床影像诊断转移瘤4例。结论:后颅窝瘤有其好发部位,CT和MRI可清晰显示后颅窝肿瘤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0.
髓内胶质瘤主要是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由于二者的组织起源、病理变化、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治疗效果均有不同,因此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脊髓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