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方法。[方法]根据基因库公布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5',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分析,使用于食物中毒样品的快速检测。[结果]检测灵敏度为170.8fg/μl,菌液的灵敏度为30~70cfu/ml。用此反应体系检测53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未见与其它试验种属细菌交叉。对3起食物中毒样品45份用荧光PCR法和国标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荧光PCR检测阳性22份,国标法阳性20份。荧光PCR检测从样品处理到结果只需8h。[结论]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可用于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7年感染性腹泻分离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分布,携带毒力基因情况,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方法]对4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tdh,细菌基因组DNA经NotI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菌株共分为5种血清型,27株为血清型O3:K6,所有菌株毒力基因tdh荧光PCR检测阳性,血清型O3:K6菌株主要有3种PFGE型,其余同种血清型的大部分菌株有相同的PFGE型。[结论]O3:K6血清型菌株是引起腹泻副溶血弧菌的主要菌型,部分菌株有共同的来源,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有助于副溶血弧菌所致感染性腹泻的主动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西乡街道五年来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分布、毒力因子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暴发疫情早期预警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传统血清凝集法做血清型鉴定、用荧光PCR法检测毒力基因,再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子分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4 825份标本中,分离出目标致病菌1 077株,其中病原菌副溶血弧菌851株,占79.01%。851株中,563株副溶血弧菌为O3:K6型,占66.15%,其次是O4:K8型,占10.34%。93.4%(795/851)的菌株是tdh+tlh+trh-菌株。对60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图谱分析共得到20种不同的PFGE图谱类型,各菌株图谱条带差异小于3条。结论深圳西乡街道五年来副溶血弧菌感染以O3:K6型为主,93.4%的菌株是tdh+tlh+trh-菌株。各菌株图谱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联合应用荧光定量PCR/RT-PCR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一起学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和溯源分析,为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疫情经过进行调查,采集病例粪便/肛拭样本及剩余食品样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和鉴定。提取样本RNA,以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检测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诺如病毒核酸。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及PFGE分子分型分析,以BioNumerics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采集43份样本,经常规培养鉴定和荧光定量PCR/RT-PCR分析,副溶血性弧菌阳性6份,分离株血清型均为O3∶K6,除1株来自食品样本的菌株与其他菌株同源性为52.1%外,其余5株同源性为100.0%。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导致。实时荧光PCR/RT-PCR方法结合PFGE分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定和溯源食物中毒的病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副溶血弧菌分子分型来确定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PFGE分子分型,并运用Bio Numeries软件分析菌株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结果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中共检出6株副溶血弧菌;药敏试验表明6株副溶血弧菌结果一致,对头孢唑啉和红霉素耐药性都为100%;经PFGE图谱聚类分析可知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主要是因为食用污染了副溶血弧菌的海带引起。结论运用PFGE技术了解细菌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食物中毒中快速溯源提供依据;我们也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做好对食物中毒相关危害知识的宣传工作,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6.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 :根据 Gen Bank公布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 (TDH)的保守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 ,用 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 5′,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同时以 11种细菌作对照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 PCR反应体系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检测 12种细菌 ,只有副溶血弧菌有荧光信号 ,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 ,DNA灵敏度为 16 6 .6 fg/ μl,菌液灵敏度为 6 9cfu/ ml或 6 cfu/ PCR反应体系。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反应体系检测 4 0株副溶血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 ,无干扰。对 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 4 8份样品和 10 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 ,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 PCR阳性 ,其中 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 ,其余样品都为阴性。检测时间仅需 2 h。结论 :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可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认2008年10月南昌市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 [方法]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从采集样品中选取6份可疑食品、4份病人肛拭子、1份粪便和1份呕吐物,运用荧光PCR技术进行检测;同时按GB/T4798.7-2003对所有采集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普通PCR技术对所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耐热溶血素(TDH)和不耐热溶血素(TLH)毒力基因检测. [结果]荧光PCR结果显示:1份食品和4份病人肛拭子中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显示:4份食品、4份病人肛拭子、1份粪便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其中1份食品和4份病人肛拭子、1份粪便分离到的菌株,神奈川溶血试验阳性;95份相关从业人员肛拭子未发现副溶血性弧菌;普通PCR检测发现:1份食品和4份病人肛拭子、1份粪便TDH阳性,4份食品和4份病人肛拭子、1份粪便TLH阳性.[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带有耐热直接溶血素(TDH)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食物中毒事件中所采集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快速查明食物中毒原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采用现行标准检验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运用标准检验方法在22份食物样本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1株,7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到5株;实时荧光定量PCR在食物样本中检出核酸阳性1份,粪便样本中检出6份;所分离到的6株副溶血性弧菌经PFGE聚类分析得到4种PFGE带型,指纹图谱相似度为93.48%~97.44%。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由同一克隆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致,PFGE可有效用于食物中毒的分型研究及溯源分析,实时荧光PCR可作为现行标准检验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9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和腹泻患者监测分离株的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特征.方法 对95株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和15株腹泻患者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PCR检测以及选取不同血清型副溶血弧菌81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从监测腹泻患者分离的15株副溶血弧菌,血清型以O3:K6(46.67%)和O4:K8(33.33%)为主;从11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的95株菌,血清型以O3:K6(44.21%)和O4:K8(28.42%)居多;7株食品分离株都不是O3:K6血清型;93株(84.54%)为tdh+ trh-菌株,13株(11.81%)为tdh-trh菌株,3株(3.65%)为tdh+ trh+菌株.81株副溶血弧菌的PFGE相似值为57.7%~100.0%,被分为36种不同的PFGE型别,PFGE001型和029型为2009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优势PFGE型别.结论 2009年广东省引起感染性腹泻和食物中毒的副溶血弧菌以O3:K6和O4:K8型为主要血清型,多数菌株携带tdh基因,存在优势PFGE型别菌株不断引起各地区的散发和暴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食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之间及其与病人分离菌株的关系,了解食品中分离菌株的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方法:对食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并应用PCR法进行3种毒力基因(tdht、rh和tlh)测定。结果:55株O1~O4群副溶血弧菌的PFGE图谱分为50型别;三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为:12株菌tdh检测阳性、55株菌trh检测均为阴性5、5株菌tlh检测均为阳性。结论:食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PFGE型别多,且相互之间关系分散;所有被检测副溶血弧菌均携带tlh基因,没有检测到携带trh基因的菌株,不同来源的菌株TDH基因携带情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副溶血性弧菌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检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沿海地区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 ,由副溶血性弧菌与其它细菌混合感染引起食物中毒屡见报道 ,主要是生食或加热不彻底的熟食。 1995年以前检出频率最高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为O4 :K8,1996年以后由产生耐热的直接溶血毒素 (TDH)的O3:K6取而代之。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验法有噬菌体裂解法、PCR法、PFGE法。采用免疫磁株法可有效地收集、浓缩神奈川现象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 ,可显著提高环境样品及食品中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SP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SPA-typing),应用于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准确溯源。方法按照GB/T4789-2003对样品进行菌株分离和生化鉴定。对同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金葡菌株,分别用PFGE和SPA-typing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食物中毒调查中共7份样品分离出金葡菌。该批菌株经PFGE分型呈现为一致的带型,相似性系数为100%。SPA-typing分型均为t 5593型。结论 PFGE和SPA-typing均显示患者、剩余食品和加工环境来源菌株均为同一克隆群。这是一起由于加工环境污染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PFGE和SPA-typing分型技术均显示了良好的分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三餐次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溯源,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此次事件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来源,确定事件的病原学病因。方法对此次事件的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离鉴定、耐药分析、PCR检测和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三餐次腹泻患者总共分离出18株副溶血性弧菌,全部对头孢唑啉耐药,其中1株为O2抗原群、携带trh毒力基因,其余全为O4抗原群、携带tdh毒力基因,部分分离株PFGE相似度高达100%。结论三餐次同时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餐次内和餐次间分离株通过PFGE分型结果一致,确认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食物中毒溯源和科学防控食物中毒发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NotⅠ,对一起广州市某餐厅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中30株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Version4.0软件(复选Dice相关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离的30株副溶血弧菌特异性toxR基因均为阳性,毒力基因tdh阳性,而trh阴性。30株副溶血弧菌PFGE型别相同。结论PFGE分型可揭示人、食品和公用具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为疫情溯源提供分子流行病学证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从食物中毒样品中分离到的7株副溶血性弧菌作常规鉴定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分析,以明确致病因子。方法:按GB/T4789.7-2008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鉴定、神奈川试验、血清分型;Pulse-Net PFGE分子分型标准实验室操作方法作同源性分析。结果: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成三个血清型,即O3∶K6型5株,O4∶K8型和O1∶K56型各1株,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PFGE条带型,其中6株菌神奈川试验阳性。结论:这次食物中毒可能为以O3∶K6型为主的不同克隆群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6.
PFGE分子分型法在副溶血弧菌腹泻散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腹泻门诊病人的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对缺乏聚集性信息的病例开展实验室监测。方法:对2010年7月27日至29日分离到的40株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0株副溶血弧菌PFGE指纹图谱可分为16个PFGE型(P1-P16),其中有6个型别分别有多株菌株处于同一聚类(P1、P2、P3、P8、P10、P13),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腹泻监测点该时段可能存在多起聚集性病例。结论:应用PFGE分子分型,通过实验室监测可提示可能出现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可分析和确诊聚集性病例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表型特征与分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的表型特征,并对其分型进行综合比较.方法 对分离自广东省水产品和食物中毒的74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并对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typing)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来源、时间和地点的分离株进行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副溶血弧菌除对氯霉素100.00%敏感外,对其余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tdh阳性率为24.32%、trh阳性率为4.05%.74株副溶血弧菌分为26种血清型,O5:K17和O2:K28型为水产品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O3:K6型为食物中毒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74株副溶血弧菌分为62个核糖体型、67个PFGE型,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广东省大部分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分离株携带tdh毒力基因.3种分型方法中,PFGE的分辨率最高,Ribotyping居中,血清分型最低,3种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2007年和2008年腹泻病副溶血弧菌感染状况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4个哨点监测医院每月至少对80份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对所分离的361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型分型和两个主要毒力基因tdh和trh的检测.对2007年8月和2008年9月6个疑似腹泻暴发地点的60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4个哨点临测医院共检测4384份标本,分离出361株副溶血弧菌,361株副溶血弧菌分属于28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O3:K6型占67.90%,其次是O4:K8和O1:KUT血清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50%和6.10%.深圳地区腹泻病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主要是tdh+trh-菌株,361株菌株中有337株是tdh+trh-菌株,11株为tdh-trh-菌株,13株为tdh+trh+菌株.60株副溶血弧菌分型得到20种图谱类型,分别属于3个克隆群.分离自同一个地点的副溶血弧菌菌株具有相同的PFGE图谱,来自不同年份的菌株仅有部分菌株有相同的PFGE图谱.结论 深圳地区腹泻患者的副溶血弧菌分离菌株主要以O3:K6型为主,大部分菌株携带tdh基因,少数携带trh基因.来自6个地点的副溶血弧菌都具有相同的PFGE图谱,说明该地区存在副溶血弧菌腹泻病的暴发.但2007年和2008年菌株的PFGE图谱又不相同,说明副溶血弧菌的来源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We investigated the source of 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producing Vibrio parahaemolticus infection (positive strains) that causes Vibrio parahaemolticus food poisoning.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serotypes isolated from samples of sea water used to store clams in 1998 in Shizuoka Prefecture, and those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ho developed symptoms of food poisoning in the same year. Furthermore, using isolated types 03:K6 and 04:K68, We treated the chromosomal DNA with a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Sfi I and compared the digestion patterns by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RESULTS: (1) Of 225 samples of sea water used to store clams, the 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gene was detected in 23 samples by the PCR method. Among these 23 samples, 10 positive strains were detected in five samples. The serotypes of these productive strains were 03:K6 (four isolates), 03:K37 (two isolates), 04:K8 (one isolate), 04:K9 (two isolates) and 04:K68 (one isolate). (2) The five serotypes isolated from the sea water sampl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17 of 17 cases (100%) of which serotypes could be confirmed by this institute and 94 of 100 strains (94%) isolated in a large scale outbreak of food poisoning that occurred in the same year. (3) Using types 03:K6 and 04:K68 isolated from sea water samples and patients, chromosomal DNA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isolates by PFGE. As a result, of 28 isolates examined, 26 isolates showed a similar electrophoretic migration pattern between the sources and serotypes. CONCLUSION: The etiologic strains for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food poisoning appear to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environment. Regarding the findings that types 03:K6 and 04:K68 showed a similar electrophoretic migration pattern, these type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long to the same PFGE type.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VP)分离株的同源性。方法:按国标方法进行VP的分离与鉴定;对分离出的VP做血清分型及tdh、trh毒力基因检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从10例患者肛拭子和1份砧板涂抹物中分离到的11株VP,血清型均为O3:K6,tdh毒力基因均为阳性,PFGE分型图谱也完全相同。结论:这是一起因VP污染了食品加工环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