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行为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76例V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使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并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研究组增加个体化行为干预。实施3月和6月后,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实施干预3月后,MMSE评分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DL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干预6月后,ADL评分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行为干预能有利于VD患者ADL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法对老年痴呆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老年痴呆合并高血压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施行综合护理法护理患者(在施行一般内科护理同时加强病房管理,并结合图片、实物、多媒体、健康教育等方法指导患者服药,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及强化记忆);对照组采用老年内科患者常规护理。以上2组患者,均记录护理干预前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遵护嘱行为等进行评定,以确定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干预后MMSE及ADL评分、遵护嘱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13问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护理方法的综合性、个体化,对AD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失衡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能明显提高A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AD 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组(实验组)和多奈哌齐组(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末分别利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量表、AD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ADAS-cog、ADL和NPI及MM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NPI评分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AD认知功能均有改善,但前者对NPI的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军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2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作为评定效果的工具。结果:综合康复训练前PANSS、IPROS总分及各凶子分间无明显差异。与综合康复训练前比较,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反应缺乏及抑郁因子分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PRO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0.01);对照组PANSS量表的抑郁因子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5.
唐建良  夏江明  李婷 《浙江医学》2011,33(4):496-498
目的 探讨在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和风险.方法 70例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均予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对照组34例,均予多奈哌齐,疗程共12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BEHAVE-AD总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9%,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相对多而轻,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和便秘,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治疗AD的精神行为症状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补肾化痰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7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研究组患者服用补肾化痰代表方复方海蛇胶囊和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患者单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分别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评价精神行为症状,严重障碍量表(SIB)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BEHAVE-AD分值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研究组治疗后SIB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改善BPSD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代表方复方海蛇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BPSD的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汕头市中学生HIV/AIDS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学生HIV/MDS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获得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在汕头市随机选取2所城市中学和2所农村中学,每校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形式的HIV/MDS宣传教育,对照组采用由其自然发展,1年后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对照组教育干预前HIV/MDS知识均分分别为13.63分和13.6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3,P〉0.05);教育干预后知识均分分别为18.40分和13.05分,干预组教育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前后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9.875,P〈0.01)。干预组教育前城乡知识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4.29分和12.99分,教育干预后分别为17.98分和19.12分;城区、乡镇学生健教干预后HIV/MDS知识的掌握都有明显提高,两组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别(t=10.543,P〈0,01;t=19.156,P〈0.01);干预组各题答对率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制定长期规划,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持续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宋建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52-154,157
目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探讨对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老年m管性痴呆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研究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周末给予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临床痴呆量表(CDR)、韦氏记忆量表(WMS-RC)、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进行评分,并做好记录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于预后的各量表评分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干预后。仅MMSE、CDR、HDS和FAQ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评分项目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周末,研究组MMSE评分为(19.85±3.14),HDS评分为(24.84±2.38),WMS。RC评分为(68.23±8.72),FMA评分为(68.71±14.19),ADL评分为(67.38±14.28),FAQ评分为(5.42±1.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Tau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以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20例予以针刺治疗,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血浆Tau蛋白表达。结果: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浆Tau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Tau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血浆Tau蛋白可能是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何首乌浸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AD患者209例,其中复方何首乌治疗组120例,采用复方何首乌浸膏治疗;何首乌组(中药对照组)60例,采用单药何首乌浸膏治疗;西药对照组29例,采用脑复康片治疗,比较各组治疗12周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的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均较前改善,复方何首乌治疗组MMSE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中药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何首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何首乌组的73.33%和西药对照组的68.97%。结论:复方何首乌浸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优于单味中药何首乌与西药脑复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作用途径并观察rTMS和加兰他敏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方法 :43例AD病人随机分成加兰他敏组(21例)和加兰他敏+rTMS组(22例).治疗前后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 :2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MSE、ADL、CD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MMSE评分均较均线值增加(P<0.01),ADL、CDR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6个月后,加兰他敏组MMSE评分低于加兰他敏+rTMS组(P<0.01),ADL、CDR评分均高于加兰他敏+rTMS组(P<0.01).双侧高频及左侧高频+右侧低频组其治疗前N1、N2、P3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1、N2潜伏期和P3波幅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P3潜伏期在治疗后缩短(P<0.01).与左侧高频+右侧低频组比较,双侧高频组P3潜伏期在治疗后缩短(P<0.01).结论 :rTMS+加兰他敏与单用加兰他敏治疗AD均有较高的总有效率,通过MMSE、ADL、CDR评分显示,rTMS+加兰他敏治疗对AD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加兰他敏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09年2~7月的MCI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180)和干预组(n=90);对干预组实施综合干预,而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处理,两个组别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12个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的老年痴呆(AD)知识知晓率、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总分、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总分在干预后6、12个月时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干预时间的推移,干预组的MMSE总分、ADL总分均有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通过社区积极干预治疗MCI患者,有效缓解了认知功能损害,预防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江皋轩  崔梅  李明秋  黄海华 《当代医学》2012,18(12):126-127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个性化护理。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QOL-AD等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情景互动训练应用在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将56例养老院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养老院常规养老护理服务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R情景互动训练进行干预,每次45min,每周训练3次,共训练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进行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AD认知功能评估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on,ADAS-cog)]、运动功能[“起立-行走”记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30 s坐椅站立试验(30-second chair stand test,30 sCST)、30 s手臂弯曲试验(30-second arm curl test,30 sACT)和坐椅前伸试验(chair sit-and-reach test,CSRT)]、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生活质量[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Alzheimer's disease,QOL-AD)]评估。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ADAS-cog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TUGT、30 sCST、30 sACT和CSRT测试结果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DL评分和QOL-A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而对照组的上述各项评估测试结果较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JP2〗VR情景互动训练可有效改善养老院AD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适用于养老院内推广应用。〖J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对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全麻胃肠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进行TEAS治疗,选用双侧内关、足三里及印堂穴,对照组除不进行电刺激外其余均与干预组相同。观察患者围手术期认知(MMSE)、自理能力(ADL)、压疮、跌倒评分,术后排气排便、进食,术后发热、下床活动、拔除尿管、术后住院及总住院时间,患者围手术期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S100β及白细胞(WBC)水平。结果   干预组术后发热、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排便及进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总分,定向、记忆、回忆能力得分显著低于术前与干预组(P < 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手术当天ADL、压疮评分显著降低(P < 0.01),跌倒评分明显升高(P < 0.01);与手术当天比较,2组患者出院前ADL、压疮评分明显升高(P < 0.05~0.01),跌倒评分显著降低(P < 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 < 0.05~0.01)。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天WBC、IL-6、CRP及S100β水平明显升高(P < 0.01);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3天2组患者WBC水平显著降低、CRP水平明显升高(P < 0.01),IL-6水平干预组显著下降(P < 0.05),2组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 < 0.05~0.01)。结论   围手术期TEAS治疗可促进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认知功能中定向、记忆及回忆能力的恢复,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压疮及跌倒风险,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加速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脑灵汤加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60例临床药学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灵汤加多奈哌齐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老年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多奈哌齐治疗组60例,脑灵汤加多奈哌齐治疗组6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进行MMSE评分、ADL评分的测评。结果:脑灵汤加多奈哌齐联合使用治疗3个月后MMSE评分为23.12,较多奈哌齐治疗组改善作用更明显(P<0.1)。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行为能力较单独应用多奈哌齐有更为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头针治疗对脑梗死所致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针对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所致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智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I所致VaD患者随机分为头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Blesse痴呆量表(Blesse Dementia Scale,BDS)、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的变化。结果:92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BDS、HDS得分均明显上升,ADL得分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HDS、ADL、BDS、MMSE量表评分差值及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I所致VaD患者的临床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9.
张蕾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28-1529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生活能力的改善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明确诊断为VD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吡拉西坦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长期口服,以60 d为一个评定周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0 d分别对其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评价丁苯肽软胶囊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MMSE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有效,能显著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