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柄炭角菌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黑柄炭角菌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和大孔树脂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甲氧基-2-甲基-4-二氢色原酮(1),5,7-二羟基-2-甲基-4-二氢色原酮(2),5-羟基-2-甲基-4-二氢色原酮(3),1-(2,6-二羟基苯)-3-羟基-丁酮(4),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大戟醇(7),β-谷甾醇(8),2-(4-羟基苯)-乙醇(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秃叶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var. glabriusculum果实中的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柱色谱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sinapyl 9-O-β-D-glucopyranoside(1),betulalbuside A(2),熊果苷(3),腺嘌呤核苷(4),3,5-二羟基苯乙醇-3-O-β-D-葡萄糖(5),3,5-二羟基甲苯-3-O-β-D-葡萄糖(6),N-trans-p-coumaroyloctopamine(7),小檗碱(8)。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怀山药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白冰  李明静  王勇  刘绣华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1):1272-1274
目的:研究怀山药Dioscorea opposit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β-谷甾醇(2),油酸(3),β-谷甾醇醋酸酯(4),5-羟甲基-糠醛(5),壬二酸(6),β-胡萝卜苷(7),环(苯丙氨酸-酪氨酸)(8),环(酪氨酸-酪氨酸)(9),柠檬酸单甲酯(10),柠檬酸双甲酯(11),柠檬酸三甲酯(12)。结论:化合物3~12为首次从山药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9为首次从薯蓣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环二肽类型化合物,化合物9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4.
杠柳根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对杠柳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等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香草醛(1),香草醛(2),4-甲氧基水杨酸(3),(24R)-9,19-cycloart-25-ene-3β,24-diol(4),(24S)-9,19-cycloart-25-ene-3β,24-diol(5),cycloeucalenol(6),β-香树脂醇乙酸酯(7),α-香树脂醇(8)。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杠柳中分离得到,并首次从杠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环阿尔廷型三萜化合物4~6。  相似文献   

5.
滑桃树茎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滑桃树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滑桃树茎皮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6α-醇-3-酮(1),豆甾-4-烯-6β-醇-3-酮(2),7β-羟基谷甾醇(3),7α-羟基谷甾醇(4),schleicheol 2(5),蒲公英赛酮(6),abbeokutone(7),β-hydroxypropiovanillone(8),邻香兰醇(9),单棕榈酸甘油酯(10)。结论:化合物1~5,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猫耳刺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光波  周思祥  雷连娣  屠鹏飞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890-1892
目的:研究猫耳刺Ilex pernyi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NMR和MS等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从猫耳刺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8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1),羽扇豆醇(2),α-香树脂醇(3),熊果醇(4),3β-羟基-乌索-11-烯-28,13β-内酯(5),坡模酸(6),羽扇-20(29)-烯-3β,24-二醇(7),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8),结论:该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猫耳刺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女贞Ligustrum lucidum的干燥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NMR,MS等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女贞子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其中三萜类化合物15个,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 (1),2α-羟基齐墩果酸 (2),乙酰齐墩果酸 (3),羽扇豆醇 (4),白桦脂醇(5),达玛烯二醇(6),3β-乙酰氧基-20,25-环氧-24α-羟基-达玛烷 (7),20,25-环氧-3β,24α-二羟基-达玛烷 (8),3β-乙酰氧基-达玛烯二醇 (9),3β,20S-二羟基-24R-过氧羟基-25-烯-达玛烷 (10),fouquierol (11),oliganthas A (12),达玛烯二醇3-O-棕榈酸酯 (13),拟人参皂苷元 II 3-O-棕榈酸酯 (14),3β,20S-二羟基-25-过氧羟基-23E-烯-达玛烷 (15);苯乙醇类化合物5个,分别为毛蕊花苷 (16),北升麻宁 (17),2-(3,4-二羟基苯基) 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 (18),osmanthuside H (19),3,4-二羟基苯基乙醇 (20)。结论:化合物4,16,17,1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5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薄叶山柑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薄叶山柑Capparis ten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现代光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薄叶山柑共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erigeside C(1),glu-cosuringic acid(2),vanillic acid 4-O-β-D-glucoside(3-methoxy 4-glucosyl-benzoic acid)(3),4-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4),3′,5′-dimethoxy-4-O-β-D-glucopyranosyl-cinnamic acid(5),tachioside(6),2,3-dihydroxy-1-(4-hydroxyl-3,5-dimethoxypheny1)-1-propanone(7)和acacetin 7-rutinoside(8)。结论:化合物1~8均为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南海软珊瑚Dendronephthya gigante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和反相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南海软珊瑚Dendronephthya gigantea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为:(4E,8E)-2(hexadecanoylamino)-4,8-octadecadiene-1,3-diol(1),(4E)-2(hexadecanoylamino)-4-octadecane-1, 3-diol(2),乙酰基苯乙胺(3),Cyclo-(Leu-Pro)(4),Cyclo-(Ala-Pro)(5),Cyclo-(Val-Pro)(6),2,4-二氯苯甲酸(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8),胞嘧啶脱氧核苷(9),胆甾醇(10)。结论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软珊瑚Dendronephthya gigante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花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高朦胧木素(alphitonin,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2),罗布麻宁(apocynin, 3),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 4),1,3,5-三羟基苯(1,3,5-trihydroxybenzene,5),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methoxyellagic-acid-4-O-β-D-glucoside,6),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8),山柰素(kaempferol,9)。结论: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西藏胡黄连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中药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报道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11-O-(4′-甲氧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1)、11-O-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2)、岩白菜素(3)、熊果苷(4)、草夹竹桃苷(5)、胡黄连苷A(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除化合物5和6外,其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胡黄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红藻扇形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1D和2D 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MTT法对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Bel 7402)、人胃癌细胞株(BGC 823)、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和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上进行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红藻扇形叉枝藻中分离得到5个降碳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6R,7E)-(+)-3-hydroxyl-4,7-megastigmadien-9-one(1),(3S,5R,6S,7E)-(-)-3-hydroxy-5,6-epoxy-7-megastig-mene-9-one(2),(3S,5S,6R,7E)-(+)3-hydroxy-5,6-epoxy-7-megastigmene-9-one(3),dehydrovomifoliol(4)和(3R)-(-)-4-[(2R,4S)-4-acetoxy-2-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3-buten-2-one(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在10 μg·mL-1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乌饭树叶黄酮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乌饭树叶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 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乌饭树叶中黄酮苷类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 12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 -7- O-<>β- D- 葡萄糖苷 (1) ,欧槲寄生苷乙 (2) ,柯伊利素 -7- O-(6'- O- 对羟基肉桂酰 )-<>β- D- 葡萄糖苷 (3) ,槲皮素 -3- O-<>β- D- 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4) ,异鼠李素 -3- O-<>β- D- 葡萄糖苷 ( 5 ) ,槲皮素 -3- O-α-L- 鼠李糖苷 ( 6 ) ,槲皮素 -3- O- α-L- 阿拉伯糖苷 ( 7 ) ,牡荆素 (8) ,槲皮素 -3- O-<>β- D- 半乳糖苷 (9) ,荭草素 (10) ,异荭草素 (11) ,槲皮素 -3- O-<>β- D- 葡萄糖醛酸苷 (12) 。 结论 化合物 1~4 为首次从越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5~12 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白花牡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溶剂萃取 ,色谱分离化学成分 ,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白花牡丹叶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β-谷甾醇 (1) ,桐甾醇 (2) ,β-胡萝卜苷 (3) ,咖啡酸 (4) ,山柰酚 (5 ) ,5 ,4′-二羟基山柰酚-7-O-β-芸香苷 (6 ) ,acteoside(7) ,leucoseceptosideA(8)。结论 :化合物 7,8首次从白花牡丹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我国南海丛柳珊瑚(Paraplexaur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反相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南海丛柳珊瑚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胆甾-4-烯-3β,6β-二醇(1)、24-亚甲基胆甾-5-烯-3-羟基-7-酮(2)、神经酰胺(E)-N-2-(1,3-二羟基-4-十八烯基)-十六酰胺(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4)、尿嘧啶核苷(5)、咖啡因(6)、氨茶碱(7)、胸腺嘧啶(8)、鲨肝醇(9)。结论 化合物2~8均为首次从该种属珊瑚中分离得到,其中6、7在植物中较为常见,从丛珊瑚中分离得到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毛蕊老鹳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毛蕊老鹳草Geranium eristemo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和Toyopearl HW-40为填料的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蕊老鹳草脂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的5个化合物:β-谷甾醇(1)、原儿茶酸(2)、杨梅素(3)、山柰酚-7-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4)、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5)。结论: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并且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兜唇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3个,分别为4′-甲氧基苜蓿素(1),苜蓿素(2),7,3′,5′-tri-O-methyltricetin(3);酚类化合物丁香酸(4);木脂素类化合物丁香脂素(5);其余化合物为阿洛醇(6),蔗糖(7)和icariside D2(8)。结论:化合物1~3,6~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闫玮  刘建利  张广江  李丹 《中草药》2009,40(Z1):100-102
目的 研究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RP18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参照文献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黄酮类、倍半萜类等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omifoliol(Ⅰ)、4-羟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Ⅱ)、8-羟基木犀草素-8-鼠李糖苷(Ⅲ)、异佛尔酮(Ⅳ)、原儿茶醛(Ⅴ)、香草醛(Ⅵ)。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利用波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当归中分离鉴定了8个藁苯内酯二聚体,分别鉴定为levistolide A(1),川芎酽内酯O(2),(3Z,3Z′)-6.8′,7.3′-双藁苯内酯(3),tokinolide B(4),isotokinolide B(5),当归双藁苯内酯A(6),E,E′-3. 3′,8. 8′-双藁苯内酯(7)和当归双藁苯内酯B(E,E′-3. 3′,8. 8′-异双藁苯内酯,8)。结论:其中化合物7是首次从当归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8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破骨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佳明  杨峻山  张辉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7):2128-2129
目的:研究破骨风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破骨风茎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和醋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5,7,3′,5′-四羟基黄烷酮(1),(2S)-5,7,3′,4′-四羟基黄烷-5-O-β-D-吡喃葡萄糖苷(2),甘露醇(3),二十九烷(4),反式对香豆酸(5),顺式对香豆酸(6),阿魏酸(7),反式肉桂酸(8)。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