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量表评估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老年脑卒中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FI)风险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入住医院神经内科ICU的345例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资料,按照是否发生FI分为观察组(n=119例)和对照组(n=226),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量表中各因素与FI的相关性,比较两组的量表风险评分和风险分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长期卧床、长期禁食或全肠外营养、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白蛋白、血糖、重症病人急性胃肠损伤分级(AGI)和使用机械通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卧床(≥3 d)、APACHEⅡ评分≥20分、GCS评分3~5分、白蛋白≤25 g/L、血糖≥23 mmol/L、AGIⅢ级、使用机械通气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喂养不耐受风险评分、高风险等级比例显著较高,低风险比例显著较低(P<0.05)。结论: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量表对神经内科ICU老年脑卒中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风险的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77例,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将其分为耐受组与不耐受组。采用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找出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共发生43例(54.43%)肠内喂养不耐受;两组腹内压、肠内营养时间、APACHEⅡ评分、膳食纤维添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内压高、肠内营养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未添加膳食纤维是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喂养期间不耐受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到腹内压高、肠内营养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未添加膳食纤维等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磊  沈梅芬  凌芳  徐颖  毛幼琴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2-1835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年收治的354例重型颅脑外伤并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年龄、GCS评分、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幽门后喂养等17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2例患者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42.94%),单因素分析示GCS评分、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幽门后喂养、血清白蛋白、质子泵抑制剂、镇静剂、儿茶酚胺类药物、专科护士护理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PACHEII评分(OR=6.787,P=0.01)、机械通气(OR=7.072,P=0.007)、镇静剂(OR=7.298,P=0.005)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幽门后喂养(OR=0.157,P<0.01)和专科护士护理(OR=0.07,P<0.01)为保护性因素。结论APACHEII评分越高、使用机械通气和镇静剂患者容易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通过幽门后喂养及专科护士护理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的6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行机械通气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60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5 d、营养危险指数(NRI)≤55、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5、吸痰方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药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 7.30)、机械通气时间≥5 d(OR 4.60)、营养危险指数(IVRI)≤55(OR 3.12)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5(OR 6.13)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5天、营养危险指数≤55和APACHE II评分≥15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淄矿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8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有51例(57.95%)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镇静剂使用情况、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治疗前白蛋白水平、腹内压、中心静脉压、血钾浓度、腹腔穿刺、机械通气情况及膳食纤维添加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腹内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膳食纤维添加是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腹内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膳食纤维添加是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腹内压与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科收治的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肠内营养前和肠内营养后3 d测量腹内压,记录腹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反流、便秘、胃肠道出血的肠内营养过程中喂养不耐受情况,分析腹内压与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中发生喂养不耐受51(72.86%)例,其中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和腹泻占比分别为52.86%,45.71%;相关性分析显示,腹内压与喂养不耐受呈正相关(P<0.05)。结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存在正相关。当肠内营养前3 d腹内压≥11 mmHg时,护理人员应警惕即将发生喂养不耐受,并针对性给予相应预防干预措施,保证胃肠道营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38例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年龄<60岁的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后年龄≥60岁的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肠内营养喂养开始时间、APACHE-Ⅱ评分、血清ALB及是否对患者进行药物鼻饲是影响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结论 介于ICU危重患者的年龄、肠内营养喂养开始时间、APACHE-Ⅱ评分、血清ALB及是否对患者进行药物鼻饲等客观因素对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性的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喂养的耐受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且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期间如何降低误吸的发生率。方法对40例APACHEⅡ评分≥8分并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空肠管喂养途径,经肠内营养泵匀速输注营养液,取30°半卧位,气管套管气囊采用最小漏气技术,口腔护理次1/4h,及时判断有无胃潴留、腹胀、返流等误吸危险因素。结果40例行肠内营养的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发生率为7.5%;发生误吸的3例患者经及时采取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无一例死亡。结论选择经卒肠输注肠内营养的方式,定时观察误吸相关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且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误吸导致的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从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适用人群、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监护室成人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重庆维普(VIP)、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ICU成人患者VAP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由2名评估员遵循纳排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如有分歧则请第三方评估,共同讨论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OR)。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章,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各因素的比值比(OR)分别为年龄≥60岁(OR=2.78)、APACHEⅡ评分≥15分(OR=5.91)、昏迷(OR=4.69)、气管切开(OR=5.89)、机械通气时间≥7天(OR=3.29)、使用抗生素(OR=1.78)、使用制酸剂(OR=3.04)、肠内营养(OR=1.86)。 结论 年龄≥60岁、昏迷、APACHEⅡ评分≥15分、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7天、使用抗生素、使用制酸剂是ICU成人患者VAP的危险因素,胃肠内营养是否为ICU成人患者VAP的危险因素,这与胃肠内营养给予的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抽样调查,了解我国ICU中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临床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2009-06-11~2009-07-31在全国34个三级甲等医院ICU中连续选择年龄18~80周岁、无体位受限、意识清楚、接受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时间≥48 h的患者,在每个机械通气日值班医生分4次测量实际床头抬高角度,测量间隔为5~7 h.床头抬高达标次数指患者在每个机械通气日内达到床头抬高≥30°的次数.结果 本研究对314例入选患者在共计2842个机械通气日内进行了8647次床头抬高角度的检测,床头抬高≥30°次数为2403次,仅27.79%.床头抬高≥30°达标≥3次/d的患者仅15.92%(50/314),而达标0次/d的患者58.92%(185/314).10家参研医院所有入选患者的床头抬高≥30°达标情况均为0次/d,而所有入选患者满足达标≥3次/d的医院仅1家.床头抬高≥30°的临床依从性与疾病分类、APACHEⅡ评分以及是否依赖血管活性药物无密切关系,而随机抽取每家参研单位5名医生和10名护士进行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显示,知晓IHI呼吸机捆绑治疗(Ventilator Bundle)的医生仅为27.9%,护士不足10%.床头抬高≥30°临床依从性高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依从性低者显著缩短(P<0.01),并且VAP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中国三级甲等教学医院ICU中,医护人员预防VAP的相关知识普遍欠缺,是影响床头抬高≥30°临床依从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力  张晓梅  梁玉婷  彭娟  周宏珍 《护理研究》2015,(10):1175-1178
[目的]调查重症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重症脑卒中病人182例,分为达标组与不达标组,通过Logistic分析,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82例病人中有123例(67.6%)早期喂养不达标,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机械通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出现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行机械通气对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有影响。[结论]腹泻、呕吐或反流、胃残余量100mL、机械通气可能为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电图对ICU肠内营养(EN)患者胃肠动力水平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2例入住ICU进行肠内营养的危重病人及2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胃肠电图、胃肠激素水平的检测,比较肠内营养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各参数与危重病评分(APACHEⅡ)、GCS评分、主要疾病诊断、机械通气、胃肠耐受情况的相互关系。结果观察组餐前和餐后胃肠电节律紊乱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餐前的正常慢波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胆囊收缩素(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20分组(B组)的VIP水平显著低于APACHEⅡ≥20分组(A组)(P<0.05),两组的幅值、主频、胃肠电节律紊乱、正常慢波百分比、餐前/餐后功率比、胃动素(MTL)、CCK、EN耐受性无显著差异。结论胃肠电图中的胃肠电节律紊乱升高及餐前的正常慢波百分比降低与胃肠激素CCK、VIP提示的胃肠功能障碍是一致的,可以应用胃肠电图评估ICU患者肠内营养,指导肠内营养的个体化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效识别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我院普外科的21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分为耐受组(n=121)与不耐受组(n=89),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对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高血糖、胃肠内补钾、术后疼痛评分≥4分、术后3天内下床活动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后,经 Hosmer-Lemeshow 检验,χ2=6.523,P=0.367,ROC 曲线下面积为0.916,P< 0.001,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83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警模型能准确预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帮助临床医护人员识别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高危人群,为早期采取干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经三腔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的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免疫功能、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CT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IgA、IgG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经三腔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有利于重症胰腺炎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并分析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5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S发生情况分为RFS组51例和非RFS组10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发生RFS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因子对RFS的预测价值;构建并验证相关Logistic回归方程,拟定相关护理干预内容。结果 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有创机械通气、喂养前禁食时间、D-二聚体水平、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血镁水平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水平均为影响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水平和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以制订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重庆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HAP患者73例,以27例CRKP感染者为CRKP观察组,46例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SKP)感染者为CSKP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KP HAP的危险因素有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7d、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机械通气天数≥7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等11项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机械通气天数≥7d、APACHEⅡ评分是CRKP 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KP H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机械通气天数≥7d、APACHEⅡ评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机械通气,做好手卫生,是降低CRKP HAP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5-2013-05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7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方式、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再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镇静剂、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气管切开、血清白蛋白≤30g/L、机械通气时间≥7d,APACHEⅡ评分≥20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加强营养,尽量避免气管切开,尽早脱机,尽量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EN之前与EN后测量患者腹内压,评估患者营养期间是否有肠内营养不耐受现象发生.结果 80例患者的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75%,其中肠鸣音消失或减弱的发生率为55%,腹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不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多索茶碱不同给药方式对机械通气撤机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ICU病房AECOPD病人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成功脱机患者45例,其中APACHEⅡ<20使用多索茶碱持续泵入组13例和静点组11例,APACHEⅡ≥20多索茶碱持续泵入组11例和静点组10例,观察不同APACHEⅡ评分病人多索茶碱持续泵入组与多索茶碱静点组对机械通气撤机时间的影响。结果 多索茶碱持续泵入组在APACHEⅡ<20的撤机时间早于多索茶碱静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ACHEⅡ≥20比较,多索茶碱持续泵入组与多索茶碱静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机械通气撤机时间受APACHEⅡ评分影响,多索茶碱持续泵入治疗能缩短APACHEⅡ<20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