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骶管滴注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骶管滴注超容积的混合药液结合中医传统推拿进行治疗。结果:优81例,良26例,可11例,差18例,总有效率86.76%.结论:本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夏国珍 《嘉兴医学》2002,18(4):250-251
目的:评价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及护理。方法:用生理盐水250ml,氟美松10mg,2%利多卡因100mg,VitB6200mg,VitB12 2mg,及透明质酸酶1500u配制成复方溶液,行骶管滴注。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的450例,总有效率为94.7%。结论:骶管滴注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经济,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对神经根炎症为主的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骶管滴注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基层医院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做前瞻性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09-03~2012-02间在我院门诊骨伤科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医先后顺序及患者腰椎牵引治疗依从性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骶管滴注治疗技术;观察组32例,行骶管滴注联合腰椎牵引治疗.骶管滴注1周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 骶管滴注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且该技术易掌握、痛苦小、疗程短,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临床疗效,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腰臀腿等部位痛点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松解腰臀腿等部位痛点或阳性反应点联合骶管滴注超容积的复合镇痛液进行治疗,运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优81例,占46.6%;良69例,占39.6%;可23例,占13.2%;差1,占0.6%。优良率为86.2%,总有效率为99.4%。结论采用小针刀松懈相关区带内损伤的软组织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既能解除软组织不正常的应力,恢复脊柱的动态平衡和力平衡,又能促进神经根水肿和炎症的消退,减轻或消除椎管内神经根受压迫和刺激,从而消除椎管内外致病因素,达到治疗目的。针刀松解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腰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应用骶管滴注加中药蒸气浴的治疗效果和方法。方法: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采用传统的牵引、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8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骶管滴注和中药蒸气浴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即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在牵引推拿等方法治疗的同时,配合骶管滴注和中药蒸气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探讨并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骶管滴注疗法联合鲑降钙素治疗老年性腰椎退性行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5例老年性腰椎退性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联合使用骶管滴注疗法和鲑降钙素对这125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我们对这125例患者进行了6~12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在这12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优者有92例,治疗结果为良者有18例,治疗结果为可者有9例,治疗结果为差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结论:用骶管滴注疗法联合鲑降钙素治疗老年性腰椎退性行病变疗效确切,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统法单纯经骶裂孔穿刺注药和改良法经骶裂孔穿刺置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46例和改良组49例。传统组骶裂孔穿刺成功后直接注药,改良组骶裂孔穿刺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约10 cm再注药,两组药液配方均为2%利多卡因5 ml 曲安奈德40 mg VitB1 100 mg VitB12 2500μg 生理盐水共25 ml;每周1次,每3次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39.13%(18例)与59.18%(29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病例的注药次数分别为3.19±0.43与2.54±0.3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骶裂孔穿刺置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优于单纯骶裂孔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曾航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52-153
目的比较男女骶管畸形差异及其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肛肠科病人在进行骶麻时的骶管裂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观察,男性37例麻醉有效率为89.2%,女性43例麻醉有效率为69.8%,女性麻醉效果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37例骶管裂孔畸形率为2.7%,女性43例骶管裂孔畸形率为95.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骶管裂孔在解剖学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骶管阻滞麻醉骶管裂孔穿刺点体表定位、进针方向及深度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对8例盆腔扫描病人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骶管裂孔至拟注药点的距离及骶管裂孔大小;骶骨表面重建后对骶管裂孔、骶管的形状进行评估,确定进针方向。结果 全部病人经骶骨表面重建后能通过各种角度对骶管裂孔进行观察并测量骶管裂孔的大小,从骶正中嵴将骶骨切除一半后能对骶管的形状及走行进行精确的观察并准确测出了骶管裂孔至注药点的距离。利用上述数据术前在病人体表进行了准确定位,并成功实施了麻醉。结论 本方法可帮助医生对骶管裂孔进针方向、进针深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显著提高了麻醉手术的成功率,避免了给患者可能带来的副损伤,同时还可进行术前麻醉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10.
郝清云 《河北医学》2006,12(7):696-696
为了保护患者这一弱势群体,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规定了医患纠纷中的“举证倒置”。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没有手术指征时,一般都采用保守治疗,包括腰椎牵引骶疗。骶疗又叫椎管冲击,国外叫“液体刀”,此法是一种新的探索,具体是经骶管裂孔穿刺,向硬膜外腔快速滴注生理盐水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对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1例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用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方法,对照组采用常用的Crede法排尿和间歇性导尿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痊愈率为45.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痊愈率为23.7%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治疗神经原性排尿障碍疗效显著,优于Crede法排尿和间歇性导尿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骶管滴注加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1999年6月~1999年12月以骶管滴注混合剂加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结果随访3~10个月,优良率为65.67%,有效率为82.33%.结论方法简便、疗效肯定,是较为理想的非手术疗法,并提示认真的治疗前护理,治疗中无菌操作、观察病情、调整滴速,正确指导牵引是护理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简易骶管麻醉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易骶管麻醉(以下简称骶麻)是硬膜外麻醉的一种特殊形式,因其具有操作简便、镇痛完全、肌肉松驰完善而广泛应用于肛肠会阴部手术。我院7年来共开展骶麻1058例,有几点体会,现提出供大家参考。1准确定位骶裂孔为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因此骶裂孔的定位是骶管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骶管注射中滴注及推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区别。方法按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滴注组及骶管推注组(各42例),骶管滴注组接受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1 mg+醋酸泼尼松龙0.125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滴注,骶管推注组接受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1 mg+醋酸泼尼松龙0.125 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推注。于治疗3周后分别进行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JOA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骶管滴注组JOA评分、改善指数、改善率各项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骶管推注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滴注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优于骶管推注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吊桶在小儿直肠滴注法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直肠滴注法灌肠治疗的患儿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吊桶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进行灌肠。观察2组患儿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情况及灌肠结束后药液保留时间。结果采用一次性吊桶进行直肠滴注法,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少,保留时间长。结论在小儿直肠滴注法中使用一次性吊桶可有效减少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增加药液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骶管阻滞麻醉适合肛门、直肠和会阴手术.但由于大约20%正常人的骶管出现解剖学异常,骶裂孔畸形或闭锁者约占10%,所以骶裂孔穿刺失败率较高[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骶管注射中滴注及推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区别。方法按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滴注组及骶管推注组(各42例),骶管滴注组接受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1 mg+醋酸泼尼松龙0.125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滴注,骶管推注组接受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1 mg+醋酸泼尼松龙0.125 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推注。于治疗3周后分别进行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JOA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骶管滴注组JOA评分、改善指数、改善率各项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骶管推注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滴注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优于骶管推注组。  相似文献   

18.
唐宏军  姚小芳 《浙江医学》2009,31(5):655-656
骶管麻醉(以下简称骶麻)是经骶裂孔穿刺,注入局麻药以达到阻滞骶脊神经的方法,是一种特殊的硬膜外麻醉,适用于直肠、肛门和会阴部手术。由于患者骶椎变异较多,骶管穿刺成功率比较低,本文总结我院2007年的202例骶管麻醉,对骶麻失败率及麻醉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采取综合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月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门诊部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运动疗法联合骶管药物滴注进行治疗,由于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因而可做为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门诊腰腿痛就诊患者根据病史特点、物理学检查,对初步确诊为脊源性腰腿痛的305例行骶裂孔注射治疗(骶疗)。患者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扪清骶裂孔,消毒后作局麻,用7^#注射针头接5ml注射器,边进针边试阻力,当针尖穿过骶尾韧带有突然落空感示已进入骶管,再进针0.3~0.5cm,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时即可推入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 1mg,复方丹参5ml,地塞米松2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30ml,平卧20min,无不适后离开。4~5d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遇有骶裂孔畸形者,行腰大肌间隙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