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荆凌华  阮林海  郭艳珍 《新医学》2004,35(12):733-734
目的:探讨含环孢素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复发和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含环孢素的治疗方案,23例)和对照组(采用不含环孢素治疗方案,20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多药耐药的逆转情况.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52%,有效率7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45%,均为P<0.05).结论:环孢素能够逆转难治性白血病的耐药性,用于治疗难治性白血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环孢霉素A逆转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CsA)逆转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p170单抗JSB-1检测复发难治性白血病的p170表达,并对阳性患者随机分组,用CsA加联合化疗进行逆转多药耐药研究,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sA血药浓度,探讨CsA血药浓度和逆转疗效间的关系。结果:p170在复发难治性白血病中有高表达;CsA有较好逆转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作用(P<0.05);CsA血药浓度和逆转疗效呈正相关。结论:CsA可能成为安全有效的逆转药物,在治疗复发难治性AL中有较大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药耐药 (MDR)的形成是肿瘤化疗的一大障碍 ,如何有效地逆转耐药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自 1981年 Tsuruo首报道异搏定 (VRP)逆转鼠白血病一淋巴瘤细胞多药耐药性 ,提出耐药调节剂 RMAS概念以来 ,陆续发现多种调节剂 ,包括钙离子拮抗剂、环孢菌、钙调蛋白抑制剂、雌激素拮抗剂、蛋  相似文献   

4.
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ISH-SAG)检测了52例急性白血病和4例正常骨髓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全部52例急性白血病中25例(48.1%)MDR1呈阳性表达,其中初治组MDR1阳性12例(43%),复发难治组MDR1阳性11例(78.6%),两组相差显著P<0.05,完全缓解期MDR1阳性2例(20%)。疗效分析发现MDR1表达与临床缓解率密切相关,MDR1阳性组完全缓解率(52.1%)明显低于MDR1阴性组(88.2%),P<0.05。本研究还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了P-糖蛋白(Pgp)的表达,两者结果的一致率为84.6%(40/52)。初步结果表明:对检测MDR1检测简便、敏感和特异,为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用ISH-SAG检测MDR1,可预测白血病对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并为制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化疗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主要手段,但临床观察[1]发现,难治性急性白血病(RAL)患者由于存在多药耐药(MDR),因此化疗反应程度差、缓解率低、易复发,存活期较短。对于RAL患者MDR的逆转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存活时间的关键。随着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中广泛运用,较多研究[2]已经发现,在化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于逆转MDR具有明显效果。本研究对2组患者进行对比,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RAL患者  相似文献   

6.
多药耐药(MDR)是急性白血病化疗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其机理涉及诸多因素。建立能够体外准确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在指导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外药敏检测(MTT法)和白血病细胞P-gp)抗原的表达与白血病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药敏试验与治疗疗效有相关性,临床总符合率82.9%,阳性符合率78.9%,阴性符合率86.9%。认为P-gp的表达是一个有效的化疗耐药指标,白血病缓解病人P-gp阳性率高于初诊病人,P-gp阳性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P-gp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7.
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又名异搏定,目前对其逆转耐药白血病细胞系多药耐药性已较肯定,但能否逆转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及有无增加化疗药物对正常血细胞的杀伤尚无定论。为此,我们应用CFU—L和CFU—GM半固体琼脂培养体系,对17例白血病患者和26例正常人骨髓标本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了VER对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HHT)和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抑制CFU—L、CFU—GM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P-糖蛋白(P-gp)调节剂环胞菌素A(CsA)联合米托蒽醌和鬼臼乙叉甙(VP_(16))治疗16例成人复发性和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包括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的患者,其中始发急性白血病10例,继发性急性白血病6例,难治性9例,复发性7例。全部病例均已用过至少一种多药耐药(MDR)有关的药物。 全部病例采用米托蒽醌10mg/m~2/d静注(1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低频低剂量超声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VO3/MDR1)多药耐药的有效性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获得0.3 MHz,1.0 W/cm2超声辐照下逆转SKVO3/MDR1多药耐药的最适辐照时间,免疫荧光法检测最适超声辐照前后多药耐药糖蛋白P-gp的表达变化.结果 40 s为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最适超声辐照时间.最适辐照有效逆转了SKVO3/MDR1多药耐药性,显著降低了P-gp的表达(P<0.01).结论 低频低剂量超声能有效逆转SKVO3/MDR1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与降低细胞膜P-gp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典型的多药耐药细胞含有一种P-糖蛋白(Pgp)的跨膜泵,能将进入细胞内的药物迅速泵出胞外。体外已证实他莫昔芬(Tmx)及其主要代谢产物N-去甲基他莫昔芬(NDMTmx)能够阻断Pgp,增加具有多药耐药表型的人白血病细胞内的柔红霉素(DNR)浓度,而逆转多药耐药现象。作者设计了一个Tmx剂量递增与固定剂量DNR合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1期试验,以便证实这种联合用药是否安全以及10μg/ml的血浆浓度(体外证实的多药耐药逆转剂Tmx的有效浓度)是否能达到,并进行了Tmx, NDMTmx和DNR及其主要代谢产物DNR-ol的药理学研究。同时应用了一种可识别Pgp的单抗,测定Pg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基因在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32例多药耐药和32例化疗敏感的AL患者和20名正常人进行细胞周期蛋白A、mdr1、TopoⅡα、bcl-2 mRNA水平的测定。结果 耐药组患者细胞周期蛋白A及TopoⅡα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敏感组患者(P<0.01),20名正常人在同一实验条件下未检出细胞周期蛋白A mRNA的表达;耐药组患者mdrl及bcl-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敏感组(P<0.01);64例AL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A与TopoⅡα表达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r=0.794,P=0.000);细胞周期蛋白A与TopoⅡα同时阳性低表达的10例AL患者全部耐药;经Binary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细胞周期蛋白A与耐药显著相关。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会成为判断AL患者预后的新指标,联合TopoⅡα检测对判断AL耐药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DM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沉默作用和凋亡抑制的逆转效应。方法 K562/ADM为靶细胞,设计、筛选和合成2对针对mdr1基因mRNA的siRNA(mdr1 siRNA-1和mdr1siRNA-2),用脂质体介导转染K562/ADM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mdr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P-糖蛋白(P—gP)水平和caspase-3活性;细胞形态学和FITC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筛选出的mdr1 siRNA-1和mdr1 siRNA-2显著抑制K562/ADM细胞mdr1的表达,mdr1 mRNA的表达分别降低91.2%和82.0%,P-gp水平下降74.1%和84.4%;增强caspase-3活性,活化caspase-3增加约40%;K562/ADM耐药细胞对阿霉素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增强,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提高约60%。结论 siRNA通过沉默mdr1 /P—gp表达而逆转K562/ADM多药耐药细胞的凋亡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liated protien, MRP)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骨髓涂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42例AL患者骨髓涂片中MRP的表达。其中初发AL29例,复发13例。按FAB分类: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logenous leukemia AML)31例。结果 初发AL患者NRP的表达阳性率(17.2%)与复发患者(46.2%)有差异。骨髓涂片中MRP表达阳性患者化疗缓解率54.5%低于NRP表达阴性患者9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L患者骨髓涂片中MRP的检测是判断疗效的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对其疗效有其一定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 (BCRP)基因表达与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 ,以 β2 微球蛋白 (β2 MG)作阳性对照 ,检测了 72例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及 15名正常对照者白细胞的BCRPmRNA的表达 ,将BCRP/ β2 MG≥ 0 .5定为BCRP基因表达阳性。结果显示 :初治组BCRP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 37.6 % ,BCRP基因表达阳性与BCRP基因表达阴性患者的首次完全缓解 (CR1)率分别为 31.6 %和 79.3% (P =0 .0 0 1) ;临床耐药组 (NR组 )与化疗敏感组 (CR组 )BCRP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 0 .96 2± 0 .4 2 6和 0 .315± 0 .2 96 (P =0 .0 0 0 1) ;复发 /难治组BCR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治组 (P =0 0 0 2 5 ) ;正常对照组及长期生存组BCRP基因表达的水平较低 ;BCRP基因表达与FAB分型有关。结论 :BCRPmRNA过度表达可导致临床化疗耐药 ,是AL患者 (除M3 外 )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mdr1、MRP和TopoⅡ是否为急性白血(AL)临床耐药的预后因素。方法 用单抗UIC2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45例AL患者的P-gp;用RT-PCR方法检测其mdr1、MRP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 耐药组P-gp、mdr1、MRP阳性率均高于敏感组,P值均<0.01,而TopoⅡ耐药组表达阳性率较敏感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P-gp、mdr、MRP、TopoⅡ和年龄与临床耐药性显著相关;性别、发病时白细胞计数、FAB亚型和骨髓原始+(早)幼稚细胞比例与耐药性无关。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经以上变量校正后显示P-gp、mdr1、MRP、TopoⅡ和年龄仍与耐药性显著相关:P-gp RR=14.87,P=0.003;mdr1 RR=19.98,P=0.003;MRP RR=16.53,P=0.006;TopoⅡRR=0.23,P=0.046;年龄RR=10.87,P=0.013。将36例初发AL患者单独分析,结果发现P-gp、mdr1和MRP亦可完全缓解密切相关。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所有病例组和临床耐药组P-gp和mdr1,P-gp和MRP,mdr1和MRP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 P-gp、mdr1、MRP和TopoⅡ是AL临床耐药的独立预后因素。mdr1和MRP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siRNA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研究小分子干扰RNA片段 (smallinterferingRNAs,siRNA)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mdr1基因和P 糖蛋白 (P gp)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mdr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 3条含 2 1个碱基的siRNA(si mdr1 1,si mdr1 2 ,si mdr1 3)及阴性对照 (si neg) ,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K5 6 2 A0 2细胞 ;用RT PCR分析mdr1mRNA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P gp表达和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 ;MTT法检测阿霉素对K5 6 2 A0 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结果  3条siRNA均能不同程度地逆转K5 6 2 A0 2细胞的多药耐药。第 3条序列能更有效地封闭mdr1基因 ,使mdr1mRNA相对水平下降(5 8.0± 1 5 4 ) % ;P gp表达由处理前的 (76 .0± 1.0 ) %降到处理后的 (19.6± 1.9) % ;对阿霉素药物敏感性的相对逆转效率为 70 .4 % ;同时使K5 6 2 A0 2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增加。结论 siRNA可逆转mdr1基因编码蛋白P gp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表达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65例AL患者骨髓和15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P基因的表达。以MRP/β2微球蛋白(β2M)评价MRP的表达水平,将MRP/β2M≥0.3表示为MRP阳性。结果:复发难治组MRP的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初治组、长期生存组的MRP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长期生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初治组MRP阳性病例与MRP阴性病例的首次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5%和84%)之间有显著差异。MRP表达水平在FAB各亚型间略有差异。同时检测了65例AL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发现临床耐药组MRP和mdr-1的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临床非耐药组,MRP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s=0.1683)。结论:MRP基因过度表达可导致临床耐药,是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分化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MTT等方法在体外观察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细胞分化前后mdr1/P-pg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分化后的细胞mdr1/P-gp表达水平较分化前明显下降,并且随mdr1/p-gp下降,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明显增加。结论:白血病细胞分化与mdr1  相似文献   

19.
CD13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D133(AC133)在急性白血病 (A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 76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上CD133的表达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CD133mRNA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对照和AL患者的CD133mRNA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相一致 ,AL患者CD13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②AL患者CD133及CD133mRNA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2 .1%和 4 6 .1%。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M3 患者CD133均高表达阴性 ,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CD133高表达率分别为 4 3.4 %和 38.1% ,差异无显著性。AML M4CD133高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AML亚型 ,而T ALL和B ALL的CD133高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和 4 3.7% ,差异也无显著性。③AM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与CD34、HLA DR显著相关 ,AL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与CD34无关。④CD133表达与细胞或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多药耐药基因 (mdr1)表达及年龄等预后因素无显著相关。⑤CD133高表达阳性组完全缓解 (CR)率及总反应 (OR)率低于高表达阴性组 ,但仅有CD34/CD133共高表达阳性组CR率低于阴性组 (44 .4 %vs71.4 %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L患者骨髓细胞CD13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 ;检测CD133表达可能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耐药和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9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27例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人的Sorcin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了Sorcin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白血病患者Sorcin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复发难治组高于初诊组和完全缓解(CR)组;临床耐药组Sorcin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非临床耐药性(P<0.001);Sorcin基因阳性表达的CR率为20.0%,Sorcin基因阴性表达的CR率为80.0%,差异有显著性(P<0.001);AML各亚型Sorcin基因过度表达存在差异,以M5的阳性表达率最高。结论:Sorcin基因过度表达与白血病患者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可作为检测临床耐药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