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固定式冰袋在肌肉活组织检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肌肉病患者9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予以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神经肌肉活检术,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固定式冰袋进行冰敷。比较两组患者在活检术后伤口疼痛、出血及改善肿胀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6、12 h敷料血迹面积、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切口下3 cm处的周径与术前肢体对应部位周径的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固定式冰袋冰敷在肌肉活组织检查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肢体肿胀情况、降低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吸氧面罩自制冰敷用眼罩,并比较其在重睑术后与其他冰敷方法的不同,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46例行切开法重睑手术的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于术后24 h内使用吸氧面罩制备的冰敷眼罩,对照组使用普通冰袋进行眼部冰敷。分别于术后第3、6天对两组伤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创伤反应、伤口恢复情况、患者依从性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周围组织创伤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伤口愈合无明显差异,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睑术后利用吸氧面罩自制的冰敷眼罩进行眼部冰敷,患者依从性较高,舒适度提高,同时可减轻伤口局部充血或出血,降低周围组织的创伤反应,减轻水肿,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冰敷固定套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的毛巾包裹冰袋对患肢冰敷,观察组采用自制冰敷固定套内装冰袋对患肢冰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冰敷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无冰袋滑脱及松垮现象,患者舒适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切口部位疼痛及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冰敷固定套固定牢固、安全、经济、舒适、有效,可以反复使用,消毒简单,使用方便;自制冰敷固定套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护理,确保了冰敷的效果,减轻了患肢术后肿胀及疼痛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术后间断冰敷和持续冰敷2种方法对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减轻肿胀及关节腔积液的不同效果。方法将128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术后持续冰敷膝关节及周围皮肤组织48 h;对照组术后间断冰敷48 h,每天2次,每次3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疼痛、出血、肿胀及关节腔积液症状的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疼痛、出血、肿胀、关节腔积液的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早期持续冰敷疗效较间断冰敷疗效显著,能更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出血、肿胀及关节腔积液。  相似文献   

5.
麦燕玲  刘艳玲  谭海红   《护理与康复》2017,16(7):737-738
目的观察自制冰敷垫对自然分娩后会阴伤口肿胀的预防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 638例自然分娩且存在会阴伤口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9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伤口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制冰敷垫冰敷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伤口疼痛、会阴伤口肿胀、会阴伤口愈合等指标。结果产后24h观察组会阴伤口疼痛及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7d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冰敷垫冰敷会阴能有效预防产妇的会阴伤口肿胀。  相似文献   

6.
王娇  张玉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4,(22):2088-2089
目的探讨冰敷压迫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患膝骨关节炎,并在我科由同一名医生实施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TKA术后将4℃冰袋固定在膝关节伤口周围,于术后6h去除,同时将伤口敷料切开减压。对照组在TKA术后直接用纱布绷带包扎伤口,不使用冰袋,术后6h将伤口敷料切开减压。比较两组术后7d静息状态下数字疼痛评分(NRS)和两组术后7d患肢肿胀程度,记录术后第1周和第2周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术后7d疼痛评分及患肢肿胀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周和第2周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冰敷压迫法经济有效,可以减轻TKA术后早期疼痛和肿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冰敷法在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行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的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24 h内依据肿痛位置采用清水冰袋冰敷,观察组依据冰敷时间表采用15%乙醇冰袋冰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胀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7 d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骨吸收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冰敷法能降低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患者术后肿胀及疼痛反应,对患者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然产后冰敷会阴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冰敷减轻自然产后会阴部肿胀及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自然产产妇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冰敷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用1:10消灵消毒液擦洗会阴并用聚维酮碘消毒局部伤口,2次/d,冰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制冰敷垫于产后2 d冰敷会阴部伤口,观察比较两组产后会阴部伤口肿胀及疼痛情况。结果冰敷组会阴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随冰敷次数增加,疗效进一步增强。结论冰敷会阴对于减轻自然产后会阴肿胀及疼痛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持续冷疗和间歇冷疗两种方式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新发膝关节周围骨折8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生物冰袋持续冷疗法,对照组采用自制生物冰袋间歇冷疗法。比较患者术后第3天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的肿胀程度、伤口总引流量、疼痛程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值、总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冷疗法与间歇冷疗法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疗效良好,持续冰敷法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自制可调式冰袋对其疼痛及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安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冰袋冰敷,观察组采用自制可调式冰袋冰敷。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关节引流量、肿胀度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1 d、2 d、3 d后,关节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关节肿胀度和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可调式冰袋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有效减少其关节引流量,减轻其关节肿胀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杜青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2):138-140
目的 探讨改良冰敷方式对正颌患者术后面部肿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颌面外科的22例牙颌面畸形的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按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冰敷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冰敷方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面部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1 d,2组面部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56,P=0.248);术后3 d及7 d,观察组面部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Z=-1.993,P=0.046;Z=-2.078,P=0.038),观察组术后1、2及3 d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Z=-2.092,P=0.036;Z=-2.078,P=0.038;Z=-2.268,P=0.023)。结论 改良冰敷方式的冰敷效果优于传统的冰敷,能有效减轻正颌术后患者面部肿胀和疼痛。  相似文献   

12.
史黎  徐保秀 《全科护理》2014,12(2):102-103
[目的]观察10%盐水冰袋间断冷敷对膝关节镜术后减轻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对158例单侧膝关节损伤病人行关节镜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观察组病人在术后72h内给予10%盐水冰袋间断冰敷,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冰袋冷敷,观察两组病人关节肿胀、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48h,72h患膝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24h,48h,72h病人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病人行10%盐水冰袋间断冷敷治疗并结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制颈部冰敷袋在改善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疼痛、出血及家属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入笔者医院的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20例,以2019年1月前收治的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后收治的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冰袋进行颈部冰敷,观察组采用自制颈部冰敷袋进行冰敷。 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疼痛程度、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t=16.41,P<0.01; χ2=4.90,P=0.03),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7.23,P<0.01)。 结论 自制颈部冰敷袋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的止痛、止血、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冰敷方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薄形泡沫敷料(爱立敷)联合冰敷减轻颜面部整形术后肿胀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本科室60例颜面部整形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无菌纱布包裹冰袋置于患者伤口的敷料上冷敷,每次30~40 min,间隔30 min再冷敷,每日6~10次至术后72 h;观察组患者采用薄形泡沫敷料贴于伤口处,再给予对照组同样冰敷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颜面部肿胀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颜面部肿胀情况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颜面部肿胀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薄形泡沫敷料联合冰敷可有效减轻颜面部整形术后患者早期肿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持续冷敷护理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增加局部持续冷敷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局部肿胀情况以及出血情况等。结果术后48 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7.1±2.6)分,观察组为(4.7±1.3)分;对照组平均肿胀评分为(2.2±0.6)分,观察组为(1.1±0.4)分;对照组出血量为(608.7±49.8)ml,观察组出血量(431.6±24.1) ml;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分别为6.784,3.862,64.852;P <0.05)。术后观察组中1例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液8 ml,对照组中7例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液平均(13.7±1.9)ml。对照组平均满意度为(98.7±0.4)%,观察组平均满意度为(99.6±0.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6,P<0.05)。结论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持续冰敷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所受痛苦,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冰敷法对TKA患者术后引流量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56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冰敷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于术后2 h,24 h对两组患者引流量及疼痛分级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术后2 h引流量,改良冰敷组(101.6±8.4)ml,对照组(159.7±7.9)ml;术后24 h引流量,改良冰敷组(190.8±5.6)ml,对照组(236.5±9.7)ml,改良冰敷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疼痛分级,改良冰敷组(2.14±0.13)分,对照组(4.07±0.47)分;术后24 h疼痛分级,改良冰敷组(4.79±0.38)分,对照组(6.61±1.26)分,改良冰敷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冰敷法可明显减少TKA患者术后渗血量,并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冰敷护理在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采用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治疗的12例尺桡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冰敷护理。观察2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恢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2.771,P=0.010)。2组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前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65,P=0.699)。 结论 冰敷护理能显著缓解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的疼痛,且不影响治疗效果和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肢体冷热敷袋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168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肢体冷热敷袋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8例四肢外伤性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8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用新型肢体冷热敷袋灌入碎冰块或热水进行冷热敷,对照组用普通热水袋灌入碎冰块或热水进行冷热敷,其他治疗两组均相同。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26%)明显优于对照组(82.22%)(P<0.05);肢体肿胀程度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轻,肿胀消退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肢体冷热敷袋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可很好地降低皮肤组织损伤,减轻局部充血、出血及肿胀程度,减轻疼痛,降低细菌的活动力和细胞的代谢,抑制炎症扩散,促进血液流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敷自制消肿止痛纱垫在尺桡骨骨折早期消肿止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伤后72 h内患肢给予冰块冷敷,以后给予热敷,并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自制消肿止痛纱垫外敷,伤后立即开始外敷患处,每天更换1次,比较两组患者伤后消肿、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肿胀及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敷自制消肿止痛纱垫在尺桡骨骨折早期的消肿、止痛方面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