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对6个月以内的患儿先行挤压按摩泪囊法治疗1个月,6个月以上者则1~2周,经以上治疗无效者行泪道冲洗,若泪道冲洗不通畅则行泪道探通的按序三步治疗方法。结果行挤压按摩泪囊法治愈16例(22眼/27.50%),行泪道冲洗治愈18例(23眼/28.75%),最后行泪道探通治愈34例(35眼/43.75%)。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3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点和肯定的疗效,其治疗措施应采取按序三步法的循序渐进原则。  相似文献   

2.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810红外激光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CSC患者22例(24只眼)进行治疗,初诊时平均视力为0.4±0.25。治疗后随诊1、2、6个月时的视力,并行眼底检查、FFA及OCT检查。术后2个月渗漏和视网膜下液均消失者即为治疗成功,反之则认为失败。结果通过TTT治疗,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完全吸收、FFA示脉络膜渗漏消失者随诊1个月时为17只眼(70.83%);随诊2个月时为21只眼(87.50%);随诊6个月时为23只眼(95.83%);1只眼在随诊6个月时积液持续未吸收。随诊6个月时14只眼(58.33%)视力提高3行或3行以上。结论TTT治疗CSC安全且有一定疗效,可能通过缩短病程而影响其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新鲜羊膜移植重建眼表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20例(20眼)翼状胬肉患者。结果 随访6~12个月,3例睑球粘连,结膜囊狭窄,随访6~8个月,3例蚕蚀性角膜溃疡,1例角膜肿物,随访3~6个月。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重建眼表,可以不同程度恢复眼表结构,提高视力,改善外观,降低术后复发率,是治疗眼表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碘离子斥入法治疗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碘离子斥入法治疗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78例156眼,观察6-18个月。结果:有效11眼7.05%,显效46眼29.49%;治愈88眼56.41%,无效11眼7.05%;总有效率92.95%。本病病程越短疗效越显,治愈率越高。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碘离子斥入法治疗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安全可靠,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泪道阻塞或合并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各家报道不一 ,主要是冲洗和探通。因新生儿组织娇嫩 ,应使操作简单化、安全化 ,避免器械反复进泪道操作导致组织损伤。为此 ,笔者对门诊新生儿泪道阻塞 84例 93眼采用同步分段连贯操作法治疗 ,省时、省力、安全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 84例中 ,双眼 9例 ,单眼 75例 ,年龄 3~1 3个月 ,平均 4 8个月 ,伴泪囊炎者 1 2眼 ,均发生在 6个月以上。临床表现为溢泪或分泌物多 ,经抗生素眼药水 ,眼药膏治疗 1周无效。如在冲洗中发现有脓性分泌物 ,则诊断为泪囊炎。2 方法年龄 <6个月用 6号泪…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泪道激光联合甲基纤维素在泪道探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72眼泪道阻塞或狭窄采用泪道激光探通再灌注甲基纤维素治疗。结果溢泪症状明显改善,临床随访6~12个月,所有有效患者疗效持久,治愈率为85%,显效率为96%。结论泪道激光探通灌注甲基纤维素能明显改善泪道狭窄、阻塞的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6例(7眼)。结果本组7眼羊膜移植片均无融解或吸收,溃疡均愈合,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观察6~12个月溃疡未复发。结论羊膜移植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遮盖与阿托品对7岁以下儿童中度弱视的疗效。方法:在一项随机的临床实验中,419例7岁以下、视力在20/40到20/100范围的弱视儿童在47个临床地点被指定接受遮盖或阿托品治疗。主要结果测量:6个月后的弱视眼和健眼的视力。结果:2组弱视眼的视力均有进步(遮盖组从基线到6个月进步3.16行,阿托品组为2.84行)。遮盖组进步初期较快,但6个月后治疗组间视力差异小且无临床的重要意义(6个月时平均差为0.034log MAR单位,95%可信区间,0.005-0.064log MAR单位)(译者注:logMAR:logarithm of the minimal angle of resolution)。遮盖组有79%、阿托品组有74%患者在6个月时弱视眼视力为20/30或更好,和(或)从基线进步3行或以上。2种治疗耐受均良好,和(或)从基线进步3行或以上。2种治疗耐受均良好 ,但阿托品组在家长问卷调查时接受程度稍高。阿托品组在6个月时健眼视力减低的患者多于遮盖组,但在进一步的随访中没有持续存在。结论:阿托品和遮盖产生的进步幅度相似,对年龄3-7岁以下的中度弱视儿童,2种方法作为初始治疗都是合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内重复注射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随访24个月的疗效及第13~24个月需要进行重复注射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将临床确诊为PCV的35例35眼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所有患眼均采用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个月后按需治疗的方案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随访时间均在24个月以上。治疗后 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重复行BCVA及OCT检查;治疗后 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重复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对比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SRD)、息肉消退的变化,并分析随访第13~24个月需要进行重复注射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后 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眼BCVA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是第13~24个月需要进行重复注射的独立相关因素(P=0.042),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 SRD与第13~24个月需要重复注射相关(P=0.043、0.023、0.012)。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重复注射治疗PCV随访24个月能稳定或提高视力,基线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SRD是第13~24个月需要进行重复注射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黄斑部剥膜、视网膜切开。结果 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视力提高明显,病程在12个月以上者,视力提高较少。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有一定疗效,手术最好在出血后6个月内进行,当玻璃体有后脱离及血块降解时手术易操作,不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无光感眼的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外伤后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随诊6~24个月,平均11个月,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在22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17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4例仍无光感,其中1例行眼球摘除。结论部分眼外伤后尤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较为常见,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单、双眼皆可受累,一般预后良好,但易复发,如多次反复则视力有不同程度障碍。因病因不明,药物治疗不甚理想,我们从1995年7月开始用激光量子血疗仪对15只眼进行治疗,特别是病程超过6个月,反复发作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共收治15眼,全部男性,年龄35~42岁,病程15天~17个月不等,其中8例为反复发作患者视力0.2~0.6不等,根据病史、视力改变、扩瞳检查、眼底造影而确诊。治疗方法:采用中国科技大学研制及JxL-1型激光量子血疗仪,一般成人抽血200毫升,严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 合并中心凹下脉络 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 方法 采用半导体810红外激光对荧光素眼 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AMD合并CNV患者47例51只眼进行治疗。其中,隐匿型CNV40例42只眼,经典型CNV7例9只眼;初诊时平均视力为0.12。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光斑直径分别为0.8、1、2、3.0 mm;能量相应为120、160、260、360 mW;时间60s。治疗后 每1个月随访复查1次,如有需要,进行重复治疗,治疗次数1~3次。治疗后随访3~3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随访时检查视力、眼底出血和渗出吸收、CNV闭合情况。 结果 治疗眼治疗后均无即刻视力下降或其他不适。末诊时平均视力为0.16,与初诊视力相比,68.6 2%无变化,25.53%增加,7.84%降低。FFA联合ICGA检查显示:治疗后3个月时,隐匿型CNV闭 合率为42.86%, 经典型CNV闭合率为22.22%;6个月时,隐匿型CNV闭合率为73.81%,经典型 CNV闭合率为66.67%。检眼镜检查显示:治疗后3个月,隐匿型CNV42只眼中,出血和(或)渗出部分或全部吸收,并有厚薄不等的机化瘢痕形成;经典型CNV9只眼中7只眼出血和渗出 减轻;1只眼有新出血。治疗后6个月,27只隐匿型CNV眼中,3只眼又见新出血,其中2只眼较快吸收,保持至12个月时无变化;5只经典型CNV眼中,2只眼有新出血,再次治疗后吸收 ,随访16个月病情稳定。19只隐匿型CNV眼随访至6个月以上,5只眼出血消失,5只眼有新出血 。6个月以上的随访中,共有8只眼可见新出血,其CNV复发率占15.6%。 结论 TTT治疗AMD 合并经典型或隐匿型CNV均有一定效果。在较长期随访中,约15.6%的CNV复发,复发患眼经再次治疗仍有好转。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80-284)  相似文献   

14.
眼窝凹陷结膜囊缩窄的手术方案选择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眼窝凹陷结膜囊缩窄的手术治疗方案和疗效,提出临床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眼窝凹陷结膜囊缩窄患者189例,分别采取3种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术后随访4个月-3a,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植入术后6个月行结膜囊成形术者126例,89例获得良好疗效,14例发生并发症;结膜囊成形术后6个月行HA义眼座植入术者48例,25例获得良好疗效,11例发生并发症;HA义眼座植入与结膜囊成形术同期进行患者15例,6例获得良好疗效,5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HA义眼座植入血管化后再行结膜囊成形术是治疗眼窝凹陷结膜囊缩窄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马宗 《临床眼科杂志》2004,12(5):465-466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80例 (91只眼 )泪囊炎患儿采用泪道按摩法、泪道冲洗法和泪道探通术分步进行治疗。 <3个月的新生儿先进行泪道按摩 ;3~ 6个月的患儿 ,经泪道按摩 1周无效时行泪道冲洗 ,连续冲洗 3~ 5次仍不通畅 ,则行泪道探通术。结果 泪道按摩的治愈率为 8.8% ,泪道冲洗的治愈率为 5 9% ,泪道探通的治愈率为 90 %。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应先行泪道按摩治疗 ;泪道探通术疗效最好 ,是泪道冲洗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羊膜移植在睑球粘连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患者10例10眼,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睑球粘连患者10例10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羊膜移植是治疗睑球粘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四步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0例(1216眼)新生儿泪囊炎根据不同年龄、发育特点逐步采用四部治疗方法.第1步:年龄<3个月的患儿采用按摩方法;第2步:按摩无效且年龄≥3个月~6个月患儿行加压泪道冲洗,每月1次;第3步:加压泪道冲洗失败且年龄>6个月的患儿行泪道探通术,每月1次;第4步:2次探通失败者,行KTP激光泪道成形术.随访6~12个月.结果 按摩治愈率为25.47%,泪道加压冲洗治愈率为70.19%,泪道探通术治愈率为81.93%,KTP激光泪道成形术治愈率为98.97%.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假道及泪点撕裂.结论 采用四部疗法循序渐进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损伤小,疗效快,方便,患儿家属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感知觉学习治疗弱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弱视患者68例96眼,进行感知觉学习训练,每月复查,连续随访6个月,统计该治疗方法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弱视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以及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的疗效。结果11岁以上组的患者、重度弱视患者及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疗效相对较差,但该方法较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有明显提高;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有明确的疗效,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有效率可达到100%。结论感知觉学习训练与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相比,见效快,依从性好,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难治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有明确的疗效,为弱视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治疗的方法,增强泪道治疗的疗效。方法 激光疏通泪道并以鼻泪管送引线的方法逆行球头硅胶管植入。结果 本文研究行该术式78例82眼,观察6—12个月,泪道变通畅,治愈率达95.12%,比其他术式效果好。结论 激光泪道疏通联合鼻泪管泪囊逆行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方法简单、无痛苦、术后反应轻、疗效好,可重复施术或改为其他术式,因而可作为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同时伴有高度近视、玻璃体牵引、玻璃体后脱离或多次手术失败的病例采用一般的手术方法,其疗效并不理想。自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了通过黄斑区的巩膜兜带术(Scleral Sling technique)治疗这类疾病8例8眼,经6—18个月随访,觉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