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长抑素在Alzheimer′S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是一种环状多肽类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通过其受体发挥生物学功能。作为一种神经递质,SS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抑制性r-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等途径发挥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研究SS在Alzheimer′s病(AD))中的表达及作用可为Alzheimer′s病(AD)的诊断提供一项辅助手段,并可望为Alzheimer′s病(AD))的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对该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衰老过程中,神经可塑性能力逐渐下降,同时伴随着学习和记忆能力的逐步降低。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神经可塑性障碍尤为突出,导致认知功能损害加速,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针对AD患者神经可塑性障碍加速及其潜在的机制和应用价值等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巫晓宇  刘凤  刘利民  邢维昊  熊静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2):184-187, 198
病原体感染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变性的假说之一,其中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病毒感染与AD关系最为密切,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是CNS病毒感染与AD之间的重要联系。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感染脑血管内皮细胞、转胞吞作用、特洛伊木马作用、破坏神经血管单元等多种方式导致BBB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促进AD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CNS病毒感染和AD中的BBB损害,特别是病毒穿越及破坏BBB的方式与AD之间的重要联系,希望能对AD的治疗方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研究[1]表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代谢紊乱与疾病的发生有关联.鉴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紧密的关联性,有研究提出,运用改善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可能是一种新的抑制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策略,可能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希望.事实上,GLP-1类药物在临床前研究、甚至在临床上都已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就GLP-1类药物的开发及其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胡春碧 《重庆医学》2013,42(19):2287-228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快,AD患者逐渐增多将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及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深远影响。目前对AD尚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而积极护理对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故本文将对AD的现状及护理干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最常见的痴呆症,占50%~60%,它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国内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10%~15%有认知功能障碍,而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是AD患者.随着中国人口的老年化,AD患者逐渐增多,因其带来巨大社会负担,使AD已成为老年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脑血管损伤与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沉积、神经炎症等病理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了AD患者的生存。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囊泡,能够介导细胞间货物转运和信号转导,并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外泌体的研究不断深入,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在AD脑血管损伤中的作用被发现,这也为研究AD的发病机制以及应用外泌体治疗AD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文旨在对不同来源外泌体在AD脑血管损伤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能够进一步转化为AD。AD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迫切需要研究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指导治疗。神经影像学方法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fMRI)、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RI,s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等技术由于无创、高分辨率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MCI及AD的研究中,并逐步发展成为老年痴呆诊断的影像学标记,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指标。现就近年来AD和MCI的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引起痴呆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重要问题之一,因其发生率高、预后差给我国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A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在AD早期阶段的识别和干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MRI在我国AD早期诊断研究中的发展历程与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烟碱对AD大鼠海马αnAChR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家川  周华东  蒋晓江  邓娟  王延江 《重庆医学》2008,37(4):385-387,F0003
目的探讨烟碱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及海马αnAChR的影响。方法采用海马部位注射建立Aβ25-35AD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观察大鼠海马α7nAChR变化。结果烟碱AD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显示比对照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烟碱AD组海马α7nAChR蛋白含量及免疫阳性细胞数较AD组增加。结论烟碱可增加AD大鼠海马α7nAChR的表达,烟碱拮抗Aβ25-35的神经毒性作用与α7nAChR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倩  赵丰丽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3):19-21,2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疾病以记忆和认知能力的逐渐丧失为特征,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神经炎性反应在AD中的作用受到日益关注和研究,被认为是AD的主要发病机制。而肠道菌群和大脑之间的双向交流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大发现。它可以通过肠-脑轴调节宿主大脑功能和行为,从而改变宿主患病的风险,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现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发机体炎性反应,进而导致AD的发生。本文对肠道菌群诱发炎症导致A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认识肠道菌群对AD的影响及其调控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魏淑芬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4):388+392-388,392
老年痴呆亦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变性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特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患者逐年增加,大部分患者需要家庭护理。我们通过护理干预对90例早、中期AD出院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调查和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持续进展的神经变性病,在过去不到30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全球第5大死因,然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精准的诊断AD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便捷、有效并且能够反映AD内在病理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将有助于进行二级预防和药物研发。脑源性外泌体是一种由神经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利用免疫沉淀技术能够通过外周血直接获得,现有的证据表明其特异性的内含物,不仅能够反映AD典型的病理特征,而且在AD患者的症状期甚至是临床前期就已经出现了表达量的改变。本文将根据AD不同的病理机制,围绕脑源性外泌体在AD诊断中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针对症状的改善性药物,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来根治。近年来,膳食多酚因其多效性的生物学活性,尤其是其抗氧化性能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3-gallate, EGCG)是一种来源于绿茶提取物的丰富多酚成分,在对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活性,迄今为止已开展了在AD中潜在作用的广泛研究。本文从通过调控beta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磷酸化、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等机制方面整理了其在AD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一步彰显了EGCG的药理学特征及其在AD防治中的意义,以期对后续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随着近年来多个AD治疗药物在临床Ⅲ期实验中遭遇失败,全世界逐渐把目光投向AD早期诊断技术的开发。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分子探针技术在AD大脑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开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当下AD早期诊断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对用于标记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及活性氧簇的近红外荧光小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包括各类近红外分子探针的化学结构、光学性质、体外以及体内实验,并对AD的诊断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相信这些新的思路对近红外小分子探针在AD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琼  徐亚丽 《重庆医学》2016,(30):4286-428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神经元的变性和缺失是不可逆转的,确诊后生存期仅为3~9年[1]。20世纪90年代以来,AD患病率增加超过了50%甚至更多[2]。目前,AD患者已超过4000万,亟待新的治疗方法。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给A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成体内的内源性 NSCs数量极其有限,希望通过刺激内源性NSCs增殖分化,或移植外源性NSCs到病灶处,以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补充缺失的神经元,为AD提供一种崭新的神经元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严重的认知和记忆功能减退为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治疗AD的临床药物以调节神经递质为主,虽然能缓解症状,但疗效有限,难以逆转疾病进展。近年来,随着AD病理机制的进一步阐明,AD的药物研发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以开发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程及预防AD发生的药物为重点。其中以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为靶点开发的药物以及多种神经保护剂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多种候选化合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为AD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根据药物作用靶点和机制,以上述几类药物为主,对目前AD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s,AD)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对AD的研究已达百余年,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几十年研究发现,AD患者伴随着大脑胰岛素信号通路障碍以及大脑葡萄糖代谢紊乱。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胰岛素信号通路及大脑葡萄糖代谢稳态在AD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提出AD是“3型糖尿病”的假说。本文将着重讨论大脑内胰岛素信号通路、葡萄糖代谢过程以及二者与AD的关系,以及基于胰岛素通路的AD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学显示老年女性更容易患病,这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陡然下降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AD发生的危险系数有关。本文对雌激素与AD相关的神经保护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陈荣植  朱浩佳 《河北医学》2001,7(7):619-620
目的:探讨氢溴酸加兰他敏治疗老年性疾呆(Alzheimer′s disease)以下简称(AD)疗效。方法:18例(AD)患者给予氢溴酸加兰他敏肌注治疗,每日2次,疗程1个月。并对18例(AD)患者治疗前后以长谷川痴呆量表(Aasegawa′s Dementia Scale,HDS)得分作为疗效评定。结果;本组(AD)患者治疗后智能明显提高(HDS)得分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氢溴酸加兰他敏治疗(AD)是安全的有效的,具有实用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