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前臂电击伤磁共振检查九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9~ 35岁。致伤电压为 380V~ 10kV。入院时间为伤后 3~ 6h。烧伤面积为 1%~ 15 %。其中双前臂损伤 4例 ,手臂肢端存在血运障碍 3例 4只手。多数受损肢体的前臂仅为局部Ⅱ~Ⅲ度创面 (图 1a)或正常皮肤 (图 1b)。2 .磁共振成像检查 :采用西门子IMFACT .EXPERT 1.0T扫描机 ,应用TSE序列对前臂行冠状面、横断面扫描。冠状面层厚 4mm ,间距 0 4mm ;横断面层厚 6mm ,间距 0 6mm。T1WI199× 2 5 6 ,TR 40 0~ 5 0 0ms ,TE 30ms;T2 WI 196×…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健  叶少萍 《中国骨伤》2000,13(3):135-135
我院 1994至 1996年间收治的 95例经CT检查和门诊医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经住院观察 ,MRI检查或临床诊断性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 86例 ,误诊9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95例中男 5 0例 ,女 45例 ;年龄 2 1~ 5 8岁 ;病程 1个月~ 10年 ;突出部位 :L4 56 0例 ,L5S12 5例 ,L4 5合并L5S110例 ;突出物大小为 3~ 11mm。2 病例分析95例患者 ,均行CT检查后 ,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院治疗。入院后 ,在体检中发现症状及体征与CT显示的突出部位不相符 ,经MRI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脊椎骨转…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 3月开始应用胶原酶 ,经突出节段的患侧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其中男 30例 ,女 2 8例 ,年龄2 6~ 6 6岁 ,平均年龄 37 6岁。其中L3、4 间隙突出 2例 ,L4、5间隙突出 2 6例 ,L5S1间隙突出 2 0例 ,L4、5、L5S1同时突出10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 ,诊断根据Mcculloch (1983)制定的标准而确立。其中 39例曾行骶管液体冲击、腰椎牵引、推拿等保守治疗无效。1 2 术前准备及操作方法 :术前询问药物过敏…  相似文献   

4.
高压电位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牵引、超短波、电脑中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恢复期患者常有臀部及下肢酸痛、麻木、乏力感 ,且恢复缓慢。我们于疼痛减轻后 ,给高压电位治疗 ,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6 0例中男 33例 ,女 2 7例。年龄 2 5~ 5 6岁 ,平均年龄 36岁。病程 2天~ 5年。经CT确诊 5 5例 ,MRI确诊 5例。椎间盘突出部位 ,腰3~ 4 椎间隙 7例 ,腰4~ 5椎间隙 2 2例 ,腰5-骶1椎间隙 19例 ,两个椎间盘同时受累 10例 ,三个椎间盘同时受累 2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 8例。突出小于 6mm49例 ,大于 6mm11例。单纯腰痛 18例 ,腰痛伴放射痛 2 7例 ,…  相似文献   

5.
MRI对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椎间盘退变进行早期精确的评估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MRI能反映组织的多个参数 ,可直接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及斜位等多平面成像。随着表面线圈技术的应用以及软件的开发 ,MRI是目前研究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最简单、最精确的检查手段。1 椎间盘在MRI检查中脉冲序列的选择及成像基础为更好地区分病变和正常的椎间盘组织 ,在MRI检查中选择适当的脉冲序列是非常重要的。自旋回波 (SE)成像最常用于临床检查和动物实验研究。在SE序列上组织的信号强度取决于 3项组织参数和 2项仪器参数 ,前者包括氢离子浓度、T1和T2弛豫…  相似文献   

6.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的MRI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的MRI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98例多间隙腰椎间盘同症患者均行中立位及屈曲位MRI检查,根据不同节段及不同退变形式,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采用不同方法手术治疗83例。结果: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以L4/5、L5/S1,L3/4、L4/5双向间隙多见,分别为43例(43.87%)和21例(21.42%),有6例为L3/4、L5/S1突出(6.1%),3间隙病变者19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旋回波磁共振尿路成像 (SE MRU)技术对 2 3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定位诊断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3例。男 16例 ,女 7例。年龄 2 2~ 6 3岁 ,平均 42岁。采用快速采集驰豫增强 (RARE)和快速自旋回波 (FSE 或turbo SE)技术 ,在我院SIEMENSIMPACT 1.0T超导型MR机上进行。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 ,腹部无需加压 ,不使用利尿剂。体线圈 ,冠状面多层T2加权扫描 ,TR/TE =3 30 0 / 80ms ,采集 1次 ,常规使用脂肪抑制技术。成像范围自肾后面到膀胱前面 ,层厚 4mm ,无间隔。矩阵 192×2…  相似文献   

8.
卢剑  沈勇强  梁立  江正玉 《中国骨伤》2000,13(9):516-516
我科自 1984年以来 ,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同时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影像医学检查问题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均是经保守治疗不满意的患者 ,其中男 82例 ,女 44例 ,年龄 2 0~ 30岁 35例 ;31~ 40岁 5 2例 ,41岁以上 39例。病程最短一个月 ,最长 2 6年。1 2 术前影像 腰椎生理曲线有改变 95例 ,占 75 4% ,L4 ,5与L5S1椎间隙不等宽或前窄后宽、或前后等宽、或变窄改变89例 ,占 70 8% ,10例作了MRI,10例作了脊髓造影 ,目的是验证临床诊断和术前定位。1 3 术后与影像不…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采用注射用胶原酶(鞍山第2制药厂生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对193例经过一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00例中男209例,女91例;年龄18岁~56岁;病程4个月~12年。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并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依据Mcculloch[1,2]标准而确立诊断。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术前3日口服抗过敏药物,并在术前半小时静注50%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5mg,以防过敏发生。22 盘内注射 病人取俯卧位,用TVX光机管球确定…  相似文献   

10.
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29例36髋怀疑或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进行了MRI检查,其中33髋有阳性发现。依据MRI影像学特征,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为4型。A型:其特点为包绕在代表硬化反应缘的低信号带以内的病变区显示如同正常的脂肪样信号,即T1WI为高信号,而T2WI为中高信号,形成“双线征”,此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特征性改变。B型:即在T1WI及T2WI坏死区均表现为类似亚急性血肿的高信号,表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过程已开始,坏死区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C型:当股骨头内的脂质成分由于被修复过程中增生的肉芽组织替代而减少或由于修复反应造成坏死区水肿时,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型:即T1WI及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表明坏死区完全成为纤维组织或硬化骨组织,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的表现。MRI的分型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分期有密切的联系,而与髋关节临床功能不表现显著的相关性。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判定缺血性坏死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MRI对儿童头颅脊柱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分析了96例儿童头颅脊柱病变的MRI检查结果并对FE及SE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MRI具有高组织对比,多成像因素,可任意方位扫描及无骨伪影等优点,从而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及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FE序列扫描时间短且图像清晰,SE序列头颅TIWI及脊柱T2WI可用FE序列代替。结论:MRI在儿童头颅脊柱疾病检查中有重要作用,随着MR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儿科学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腰椎间盘及 11个 (7例 )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中FasAPO 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探讨其在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 :退变腰椎间盘组织(L1~ 5)取自本院骨科 1998年 5月~1999年 1月间 35例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2 0~ 6 9岁 ,平均 40 .0岁。术中取纤维环及髓核组织各 1块 ,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退变椎间盘。 11个 (7例 )正常椎间盘组织 (L1~ 5)做为对照 ,标本取自新鲜尸检 ,年龄 2 2~ 5 9岁 …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3 0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1天入院。B超检查显示右肾上腺区有 3 5mm× 2 6mm低回声区 ,边界清楚 ,考虑为右肾上腺皮质腺瘤。MRI平扫示右肾上腺区于T1 加权成像可见团状稍低信号影 ,肾周脂肪囊受压后移 ,于T2加权成像呈团状稍高信号影 ,似有完整包膜。注射GD DTPA后 ,右肾上腺区团状组织影于动脉期呈杵状强化改变 ,大小 3 1mm× 2 3mm× 2 0mm ,考虑为右肾上腺皮质腺瘤可能性大。检查 3甲基 4羟苦杏仁酸 (VMA)为 3 4 .99μmol/2 4h ,1 7 羟类固醇3 5 7.42nmol/2 4h ,1 7 酮类固醇 1 7…  相似文献   

14.
三步十法检查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CT及MRI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下简称腰突症 )的诊断方法日趋完善 ,但临床检查在诊断中的重要性仍被诸多医家所肯定[1] 。然而临床检查方法繁多 ,各项检查的阳性率各家报道出入较大[2 ] ,我们从众多的临床检查中精选出三步十法加以研究 ,共有 5 32例患者诊断为腰突症 ,其中 5 0 0例经CT及MRI证实 ,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0 0例 ,其中男 317例 ,女 183例 ;年龄 16~ 71岁 ;病程 0 5小时~ 2 6年。症状表现腰腿痛 415例 ,仅腰痛 45例 ,仅腿痛 40例 ;症状偏左侧 2 6 3…  相似文献   

15.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 1997年 8月~ 1999年 10月采用胶原蛋白溶解酶行盘内与盘外结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期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本组男 5 5例 ,女 45例 ,年龄 2 2~ 6 8岁 ,平均 37岁。病程最长 45年 ,最短 1个月 ,其中L4~ 5突出者 6 5例 ;L5~S1突出者 2 5例 ;2个椎间盘突出者 12例 ;3个椎间盘突出者 7例 ;中央型 44例 ,非中央型 5 6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根据Mcculloch( 1983)制定的标准。1.2 操作方法1.2 .1 术前准备术前静注 5 0 %葡萄糖 2 0ml加地塞米松 10mg以镇静及防过敏 ,并用 1…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脊柱疾病的进一步认识、Cage作用原理的了解 ,椎体间融合逐渐被广大骨科工作者所赏识并且在各种腰椎疾病手术中尝试 ,我院从 1999年 4月引进美国SofamorDanek公司生产的椎间融合器Cage应用临床 39例 ,得到了满意的疗效 ,本文就Cage植入适应证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9例 ,男 2 7例 ,女 12例 ,年龄 2 7~6 2岁 ,平均 42岁 ,根据临床症状X线、MRI诊断 :原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2 9例 (腰4 ,5间隙 16例 ,腰5骶1间隙13例 ) ;其中椎间隙狭窄合并一侧或双侧下肢痛 2 6例 ;腰椎退行…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是十分常见的。有人曾统计45岁以上女性,29%有骨质疏松,70岁以上则更多,可达70%左右,故有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1]。以往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化验和组织学检查确诊[1]。笔者对57例绝经后妇女脊柱骨质疏松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目的在为本病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1996.8~1999.6间、50岁以上妇女、X线检查诊断明确、临床资料证实的脊柱骨质疏松病例57例。其中50~60岁15例、60~70岁28例、70岁以上14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1岁,平均68.6岁。检查设备采用深圳安科公司ASM…  相似文献   

18.
显微硬脊膜减压治疗ChiariⅠ型伴脊髓空洞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7年~ 2 0 0 1年收治 2 5例Chiari畸形Ⅰ型伴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 ,SM)的患者 ,行颅颈区减压、显微镜下硬膜外层剥除、枕大池重建的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 :本组男 7例 ,女 18例 ;年龄 2 8~ 5 8岁 ;病程2个月~ 2 0 0年 ,平均 5 7年。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颈、上胸段MRI检查 ,证实为Chiari畸形Ⅰ型 ,小脑扁桃体下疝超过枕大孔后缘 6~ 15mm ,平均 12mm ;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SM ;2例伴轻至中度脑积水 ,1例伴脊柱侧弯。临床表现 :2 0例躯干及肢体麻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胆胰管造影(SSFSE)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2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肝外胆管结石8例,恶性胆管梗阻24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全部32例MPCP检查的一次成功,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R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6%。结论:SSFSSE检查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管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7月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管狭窄 5 5例 ,41例获得 7个月至 4年的随访 ,疗效满意 ,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5例中男 31例 ,女 2 4例 ,年龄 35~6 2岁 ,平均 43岁 ,病程 2个月至 19年 ,平均 11 2个月。有明显外伤史者 11例。均累及一侧肢体 ,其中左侧 32例 ,右侧2 3例。 17例均做过推拿、理疗、牵引 2个月以上 ,所有病人均常规摄腰椎正侧位片及CT检查 ,其中 13例还做了脊髓造影检查 ,17例做了MRI检查。突出节段L4 ,537例 ,L5S118例 ,伴L5椎体Ⅰ度滑脱 3例 ,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