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p53基因突变及其与p21WAF1/CIP1蛋白定量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DNA序列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检测41例PTC和1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标本组织中p53基因突变情况和p21蛋白染色状况.结果 (1)伴p53基因突变(Ⅰ组)和不伴突变(Ⅱ组)PTC的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差异无显著性(P>0.05).(2)Ⅰ、Ⅱ和Ⅲ之间,Ⅰ和Ⅱ、Ⅱ和Ⅲ、Ⅰ和Ⅲ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D)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1)PTC的演进和p53基因突变与否无直接关系,p53蛋白的空间构象可能发挥关键作用.(2)在PTC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依赖野生型p53蛋白诱导P21WAF1/CIP1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癌ret、ras、p53基因研究,揭示其在甲状腺癌发病中的意义,为进一步进行甲状腺癌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甲状腺癌和10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ret、ras、p53基因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及甲亢中均有表达,在髓样癌和滤泡状腺瘤中未检测到;ras在各型甲状腺病中均有表达,但在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瘤及桥本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各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0%~50%,良性病变中仅在1例滤泡状腺瘤和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呈阳性。ret、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s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与癌基因ret、ras及抑癌基因p53的突变有密切联系。ret、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ras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但在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瘤及桥本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因此,甲状腺癌的防治除考虑高碘因素外,也应充分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as癌基因及EBV感染在甲状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88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34例,滤泡性癌17例,髓样癌5例,未分化癌8例,腺瘤24例)进行研究,观察ras癌基因蛋白产物p21及EBvLMP-1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p2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关,甲状腺癌p21阳性率(62.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3.3%)(P<0.05)。甲状腺癌p21与组织学分型无关。LMI-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15.6%,癌周组织无表达。结论ras癌基因突变为甲状腺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p21检测可作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的辅助指标,提示EBV感染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在甲状腺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12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CK19、TPO、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滤泡型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阳性率均为100%(58/58);TPO阴性率约为84.5%(49/58)。25例滤泡性癌、15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CK19、Galectin3多为阴性或弱阳性,而TPO均为阳性。CK19、TPO、Galectin3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与良性增生(滤泡性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之间,滤泡型乳头状癌分别与滤泡性癌、滤泡性腺瘤之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K19、TPO、Galectin3均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助于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性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对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之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帮助不大;CK19、TPO、Galectin3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p21ras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ki-67在甲状腺良恶性砂状增生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太癌(PTC)发病机制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03例PTC、57例良性乳头状增和性疾病(包括27例滤泡性瘤和30例甲状腺肿组织)进行p21ras蛋白、TGFβ1和ki-67表达的检测。结果 (1)p21ras蛋白、TGFβ1和ki-67在PTC组中的表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肿瘤中细胞周期蛋白D1、pR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腺肿瘤中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p Rb)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 115例组织切片中 ,甲状腺癌组与非毒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滤泡性腺瘤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的 Cyclin D1、p Rb表达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乳头状癌组 Cyclin D1的表达率与滤泡性癌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 Rb的表达无差异性 ;甲状腺癌不同的分期比较 , 期中 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与 、 、 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 Rb的表达无差异性。提示 :Cyclin D1、p Rb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同时 Cyclin D1的检测可对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及其组织学类型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和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DAB显色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5例,乳头状癌32例(无淋巴结转移22例,有淋巴结转移10例)中CK19、34βE12的表达。结果CK19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转移最强(100%),无转移较低(90.9%),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更低(20%),三者差异有显著性(χ^2=29.371,P〈0.0005)。34βE12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转移最强(100%),无转移较低(81.8%),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更低(26.7%),三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7.192,P〈0.0005)。两种蛋白表达强度相互之间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K19具有上皮组织表达特异性,在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方面,表达水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甲状腺乳头状癌34βE12表达阳性率约90%,且阳性范围与强度均显著强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助于区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两项指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甲状癌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Rβ1) 在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S-P 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54 例甲状腺滤泡癌及45 例滤泡性腺瘤组织中TRβ1 表达情况,并查阅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甲状腺滤泡癌的阳性表达率为16.7%(9/54),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表达率为71.1%(32/45),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在甲状腺滤泡癌患者中,TRβ1 的表达因临床分期(P=0.010)、淋巴结转移(P=0.036)、远处转移(P=0.028) 和肿瘤大小(P=0.048) 而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Rβ1 在甲状腺滤泡癌中显著低表达,而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高表达;TRβ1 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对病人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ras癌基因及EBV感染在甲状癌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88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34例,滤泡性癌17例,髓样癌5例,未分化癌8例,腺瘤24例)进行研究,观察ras癌基因蛋白产物p21及EBVLMP-1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p2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关,甲状腺癌p21阳性率(62.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3.3%)(P<0.05)。甲状腺癌p21组织学分型无关。LMP-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15.6%,癌周组织无表达。结论:ras癌基因突变为甲状腺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p21检测可作为甲状腺泡性肿良恶性鉴别的辅助指标,提示EBV感染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14ARFF和p16INF4a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PTC、2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和40例甲状腺腺瘤中p14ARF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4ARF和p16INK4a蛋白在PTC组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腺瘤组及PTM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0.05).p16INK4a慨蛋白在PTMC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中,p14ARF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p16INK4a蛋白表达与肿瘤复发成负相关,与临床分期成正相关.结论 p14ARF和p16INK4a可能参与了PTC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临床判定其生物学行为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a亚型(ER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PTC 4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69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6例,甲状腺嗜酸细胞瘤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a、cyclinD1的表达。结果 (1)ERa在PTC中的阳性率(25%)高于在正常甲状腺组织(6.7%)和良性甲状腺病变(10.1%)中的阳性率(P<0.05),ERa表达在PTC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有无包膜侵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yclinD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在PTC中(79.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阳性率(27.5%)(P<0.05),cyclinD1的高表达与PT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包膜侵犯有关(P<0.05)。结论 (1)ERa在PTC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TC可能为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2)cyclinD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在PTC中高表达,cyclinD1的高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包膜侵犯有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3)对ERa和cyclinD1的检测,有助于预测PTC肿瘤的复发、转移风险,抗雌激素治疗和针对cyclinD1的治疗有可能成为PTC新的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β-半乳糖凝集素-3和上皮钙黏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0例甲状腺腺瘤、2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β-半乳糖凝集素-3和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结果:(1)β-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癌组最强,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最弱,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钙黏蛋白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最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最低,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β-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钙黏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和无包膜外侵犯及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上皮钙黏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腺体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病例低于无腺体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病例;联合测定β-半乳糖凝集素-3、上皮钙黏蛋白表达可判定有无腺体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RET、Mucin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滤泡源性甲状腺肿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中RET、Mucin-1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4例腺瘤(其中不典型腺瘤19例),43例乳头状癌(其中11例乳头状微癌),16例滤泡性癌中上述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与恶性病变(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3种蛋白的表达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良恶性病变中的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11例微癌患者中Galectin-3全部阳性,RET8例阳性,Mucin-1阳性仅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RET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为弱阳性,后者多为强阳性;腺瘤中不典型腺瘤Galectin-3的表达与其他腺瘤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滤泡性癌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部分腺瘤中见灶性Mucin-1和Galectin-3同时阳性。结论:RET、Mucin-1和Galectin-3的同时检测可作为良恶性滤泡上皮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指标,其中以Galectin-3的敏感性最佳,RET次之。Mucin-1高表达可能是去分化、浸润和转移的标志,Galectin-3阳性的不典型腺瘤是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癌的交界性病变,良性腺瘤中Mucin-1和Galectin-3同时阳性应视为恶变的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甲状腺组织半乳糖凝素3(Gal-3)、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增殖指数(Ki-67)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3例、滤泡性癌14例、乳头状癌40例中Gal-3、PTTG和Ki-67的表达。结果:3种蛋白表达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与恶性病变(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腺瘤、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同时表达在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l-3、PTTG和Ki-67免疫组化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方法,探讨CK19与TPO蛋白表达在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30例,滤泡性癌10例,髓样癌5例,滤泡性腺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桥本甲状腺炎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对CK19、TPO蛋白进行检测。结果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滤泡性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9.2%、40%、40%、10%、12.5%、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癌,滤泡性癌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癌(P〈0.05)。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滤泡性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9%、60%、0%、100%、100%、100%,滤泡性癌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滤泡性腺瘤(P〈0.05)。结论通过CK19和TPO蛋白的表达,可以有效地对甲状腺肿瘤进行诊断,特别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标志性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增生的病理形态、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术后患者有随访记录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乳头状增生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甲状腺乳头状癌,重新观察HE切片.结果:良性乳头分支1~2,乳头间质纤维组织稀少,滤泡胶质丰富,细胞形态呈单层立方、柱状,无毛玻璃核,不伴砂砾体,乳头结构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恶性乳头分支2个以上,乳头间质纤维硬化明显,少许滤泡胶质,有毛玻璃细胞核,伴有砂砾体,乳头结构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结论:乳头形态、细胞形态及乳头周围组织改变,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乳头状增生病变组织学依据.良性乳头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BME-1和p14ARF抑癌基因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状况;寻找更好的标记物,用于PTC与甲状腺滤泡状腺瘤(follicular adenomas,FA)和甲状腺良性乳头状病变(benign papillary lesions,BPL)等的鉴别诊断。方法以PTC为研究组,以FA和BPL作对照组。经成功自制组织芯片(tissue chips)和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HBME-1和p14ARF进行标记。结果PTC组,2种指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0%和28.9%;FA组,2种指标阳性率分别为0.0%和75.0%;BPL组,2种指标阳性率分别为2.1%和77.5%。PTC组与FA组和BPL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2种指标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0%和74.6%;95.7%和71.1%;95.1%和76.5%。结论PTC中标记2种指标,HBME-1高表达,p14ARF低表达。用于诊断PTC并与FA或BPL鉴别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CK19和TPO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以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5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51例为甲状腺腺瘤)和50例形态学难确诊的甲状腺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病变标本中34βE12、CK19和TPO表达情况,对50例形态学难确诊的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的病例进行随访。结果9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4βE12、CK19和TPO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0.32%、100%和8.6%;51例结甲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34βE12、CK19和TPO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17.6%和100%,51例甲状腺腺瘤3413E12、CKl9和TPO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96%、33.33%、88.24%;50例形态学难以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变34βE12、CK19和TPO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2%、56%、98%。34βE12、CK19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评价指标的敏感度分别为90.32%、100%和91.40%;特异度分别为99.09%、74.51%和94.12%;准确度分别为94.87%、86.67%和87.69%。平行试验显示,34βE12和TPO联合应用敏感度为99.4%,特异度为93.6%。结论34βE12、CKl9和TPO蛋白均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赵树鹏  齐凤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612-2614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HT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另选取10例HT、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5例甲状腺腺瘤做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患者病变组织中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情况.结果 30例HT患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26例,其中微小癌 22例 (73.3%);26例HT合并甲状腺滤泡癌1例;HT合并淋巴瘤3例,其中2例为边缘区B细胞黏膜相关淋巴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10例HT患者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分别为(58.6±12.7)%、(56.5±11.2)%及(50.5±11.2)%,分别与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PCNA增殖指数(2.2±1.8)%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及HT患者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30.0%和2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p53蛋白无阳性表达.随访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后2年死亡,3例出现局部及颈部淋巴结复发外,其余患者均健在.结论 HT易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HT患者存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可能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的基础.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细胞p53阳性表达率相近,推测合并HT与否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可能有相同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PTC,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11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的TSHR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TSHR蛋白在PTC、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91.07%、70.00%和27.2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SHR在有淋巴结转移PTC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分别为76.92%与95.35%(P>0.05);在Ⅲ~Ⅳ期与Ⅰ~Ⅱ期的表达率分别为89.66%与92.60%(P>0.05)。MMP-9蛋白在PTC、结甲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8.37%、36.67%和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PTC组与无淋巴结转移PTC组的表达率分别为92.31%与79.07%(P>0.05),在Ⅲ~Ⅳ期与Ⅰ~Ⅱ期的表达率分别为89.66%与74.07%(P>0.05)。TSHR、MMP-9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TSHR蛋白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的一个早期标志;MMP-9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