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反映水分子扩散特性、检测组织微观结构变化的功能成像技术,包括单指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模型、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目前已用于软组织肿瘤临床评估.本文就上述四种技术类型做简要介绍,并就其在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组织学分级预测、浸润评估、术后复发监测以及放化疗疗效评价或预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2010-03—2015-10收治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78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临床影像学资料,计算肝脏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肝实质ADC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占位性病变ADC值/肝实质ADC值均显著低于肝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占位性病变ADC值/肝实质ADC值均显著低于肝转移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恶性肿瘤临床检出率显著高于T2WI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特别是小病灶检出价值较高,可作为常规肝脏磁共振检查辅助手段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MR技术软硬件的发展,扩散加权成像不仅用于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在肿瘤放化疗的疗效预测和早期监测评估方面也具有潜在巨大的优势。要充分重视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头颈部的应用价值并认真探讨在头颈部如何合理应用和发展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肺占位性病变精准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来我院首诊发现肺占位性病变并且临床初步诊断为肺癌患者56例.所有入组患者在穿刺前均行3.0 T磁共振检查.分析肺癌肿瘤活性成分和瘤周非肿瘤成分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差异,并利用ROC曲线分析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肺占位性病变精准穿刺的指导效能.结果在4组不同的b值下(b值分别为300、600、900、1200 s/mm2),肺癌肿瘤活性成分和瘤周非肿瘤成分的ADC值组间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癌肿瘤活性成分的ADC值均低于瘤周非肿瘤成分的ADC值.当b=900 s/mm2时,ADC值对肺癌肿瘤活性成分与周围非肿瘤成分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对于临床精准穿刺的指导效能最高.结论b=900 s/mm2时,DWI对肺癌肿瘤活性成分和瘤周成分具有相对较高的诊断效能,能有效指导临床进行精准穿刺.  相似文献   

5.
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是一种新兴的基于非高斯分布模型的磁共振技术,创新拓展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al weight imaging,DWI)技术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al tensor imaging,DTI)基础之上,可定量描述细胞内外水分子非高斯扩散特点,能够较DWI、DTI技术提供更丰富、真实、准确的组织微观结构信息。近年来,DKI逐渐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研究,尤其在脑、前列腺等肿瘤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展现出良好的临床价值。本文就DKI成像原理、在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韩蕾  邬小平 《磁共振成像》2022,13(2):133-136
腮腺肿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组织学异质性肿瘤,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且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因此术前区分肿瘤良恶性及不同亚型对治疗策略规划非常重要.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技术的应用使磁共振检查在鉴别腮腺肿瘤良恶性及评估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对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是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al weight imaging,DWI)基础之上,通过双指数模型得出相关参数,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同时反映组织内水分子自由扩散和微循环血流灌注信息。近年来,IVIM逐渐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研究,尤其在脑、肝脏等肿瘤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展现出良好的临床价值。作者就IVIM成像原理、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淄博市淄川区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给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效果。结果:核磁功能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低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MR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在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诊断和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2]。但扩散加权成像在颅内肿瘤的诊断方面却鲜有报道。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对60例颅内各类肿瘤进行扩散加权平面回波MRI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人男34例 ,女26例 ,年龄17-86岁 ,平均48.9岁。其中 ,胶质瘤29例 ,转移瘤14例 ,脑膜瘤10例 ,胆脂瘤7例 (表1)。胶质瘤中 ,有星型细胞瘤2级3例 ,3级9例 ,…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89-2490
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监测直肠癌放、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实施放、化疗的1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在患者放化疗前、化疗结束后实施MRI检查与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基于时间点与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直肠癌患者放化疗结束后,肿瘤侵犯肠壁的厚度与放化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且放化疗后患者ADC值存在显著变化,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扩散加权成像具有提前预测、全面监测以及科学评估的价值,在直肠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能够清晰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成像是指体素内信号衰减的同时包括真性水分子弥散和毛细血管网中随机血流微循环灌注,它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组织扩散成像数据,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近年来,IVIM逐渐被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在各个器官及系统的疾病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克-亚二氏综合征的脑部MRI表现,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克-亚二氏综合征4例,回顾性分析其MRI和扩散加权像(DWI)表现,并复习相关临床及文献资料。结果1例表现为双侧脑室旁深部白质区及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走行区稍长T1、稍长T2信号;2例T2WI及DWI上表现为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区对称性稍高信号影和部分皮质带状异常高信号;1例T2WI及DWI上表现为部分皮质带状异常高信号,伴脑萎缩。结论克-亚二氏综合征的脑部MRI表现有比较典型的特点,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淋巴瘤磁共振成像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共振是淋巴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对淋巴瘤早期发现、准确分期、疗效监测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磁共振发展的方向有特异性对比剂,全身磁共振,以及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等功能成像,本文对以上磁共振新技术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段读出扩散加权成像(RS-EPI DWI)相对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S-EPI DWI)在鼻咽癌检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病理证实的未做任何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Siemens 3.0 T Skyra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基础上加做鼻咽的轴位RS-EPI DWI及SS-EPI DWI序列,分别计算出鼻咽肿瘤区域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T_1增强轴位图像为参考,计算鼻咽层面图像的变形百分比,测量鼻咽肿瘤长、短径,比较SS-EPI DWI、RS-EPI DWI图像上肿瘤大小的准确性,比较颅底层面磁敏感伪影幅度。结果RS-EPI DWI较SS-EPI DWI图像的SNR(t=34.074,P0.01)、CNR(t=23.120,P0.01)值高,图像变形较轻,相同解剖层面,RS-EPI DWI图像测出的肿瘤大小更接近增强后T1轴位上病灶大小,颅底层面RS-EPI DWI图像磁敏感伪影明显较弱(b值为0 s/mm~2时t=10.634,P0.01,b值为1000 s/mm~2时t=8.219,P0.01),两名医师分别对SS-EPI DWI、RS-EPI DWI的ADC图病灶区进行测值,两组测值在判断病灶扩散受限上统计学差异(t=0.00,P=1.000.05)。结论分段读出扩散加权成像较传统的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更佳,其临床应用更有价值,对于诊断的准确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常规MRI在垂体病变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多种新技术的出现,包括磁化传递技术、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灌注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以及MR波谱分析等,使得序列间的联合应用不仅提高了垂体腺瘤的检出率,对术前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随访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胃部病变患者,其中胃癌分化好组11例,胃癌分化差组19例,良性病变组6例,同期健康成人志愿者10名为对照组,4组均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采用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测量胃壁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上的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4组胃壁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6,P<0.05);根据ROC曲线,以ADC值<1.36×10-3 mm2/s为标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进展期胃癌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ADC值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塞病变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材料与方法:对30例脑梗塞患者行磁共振常规及弥散成像。结果:早期脑梗塞DWI显示优于常规MRI,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脑梗塞病灶在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的表现各有特点,ADC值呈规律性变化。结论:合理的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可提高脑梗塞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MR 弥散加权成像对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敏感,能早期了解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改变,从而明确其退变程度。 目的:通过对109例腰椎间盘的弥散加权成像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应用MRI中弥散加权成像序列对椎间盘退变程度和早期变性诊断的认识。 方法:采用Siemens Verio 3.0T 超导磁共振仪。常规平扫包括矢状位T1WI序列及T2WI抑脂序列;弥散加权成像采用SE-EPI序列行矢状位扫描,取b值为800s/mm2,层厚、间距和显示野同T2WI抑脂序列扫描。根据Pfirrmann等的椎间盘退变分级标准,采用盲法在矢状位T2WI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9例545个腰椎间盘进行分级。将弥散加权成像数据传至工作站,并对表观扩散系数图像进行测量,得到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画出L1/2-L5/S1椎间盘的感兴趣区,记录数据。 结果与结论:年龄与椎间盘退变分级存在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大高级别数量越多。椎间盘表观扩散系数值影响因素分析:男性与女性各椎间盘表观扩散系数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1-S1各椎间盘年龄与表观扩散系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P 〈0.05);椎间盘评级与表观扩散系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P 〈0.05)。提示通过对表观扩散系数值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将会成为椎间盘退行性变诊断、特别是椎间盘早期退变、无创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测量在儿童海马硬化术前评定中的价值.方法 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海马硬化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应用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患儿进行DWI检查 (b=2000 s/mm2),并定量测量双侧海马结构的ADC值.结果弥散加权图像双侧对比可以观察到5例患者一侧海马结构信号降低(与手术侧别相一致).患者双侧海马结构ADC值的测量结果显示患侧的ADC值均高于对侧,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表观弥散系数值的测量能够早于常规MRI发现海马结构的异常,而且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时间短,成像速度快,适应儿童磁共振检查的需要,ADC值增高能成为儿童海马硬化术前定侧的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0.
王丰  刘剑羽 《磁共振成像》2016,7(8):572-576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准确的术前评估及治疗效果的评价都会使患者受益。近年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卵巢癌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针对其诊断价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