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跌倒恐惧的心理体验。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5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跌倒恐惧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对跌倒恐惧的感知(被打乱的生活、负性情绪的困扰、对未来的担忧、内在的力量);对跌倒恐惧的态度和行为(小心谨慎的态度、回避行为、冒险行为);居家康复护理的需求(跌倒和再骨折预防的知识需求、生活照顾的需求、居家康复的需求、家庭与社会支持的需求、延续照护服务的需求)。 结论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的跌倒恐惧和个体化体验,护理人员应增加对患者跌倒恐惧的理解,重视其内心体验和居家康复护理的需求。同时,积极发展延续性照护以减少患者跌倒恐惧,促进术后康复和心理社会适应,降低跌倒和再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7%。有研究显示,27%的帕金森病病人在发病后的10年内会因跌倒而发生髋部骨折。跌倒会导致伤残、死亡,增加经济负担及跌倒恐惧。因此,及时评估帕金森病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发生跌倒风险度高低,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帕金森病病人跌倒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7%[1]。有研究显示,27%的帕金森病病人在发病后的10年内会因跌倒而发生髋部骨折[2]。跌倒会导致伤残、死亡,增加经济负担及跌倒恐惧。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行动能力下降,不慎跌倒后臀部着地,很容易造成髋部骨折。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折,目前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骨折类型,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进行跌倒恐惧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预防病人出现跌倒恐惧、降低跌倒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活动平衡信心量表对10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活动平衡信心量表得分为75.15分±4.15分,年龄及有无跌倒史是病人跌倒恐惧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跌倒恐惧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正确评估病人的年龄、有无跌倒史等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轻病人的跌倒恐惧感,促进其肢体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人由于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和骨质疏松,稍不慎跌倒即可出现髋部受伤而致骨折.本文总结对本院收治的183例6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人由于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和骨质疏松,稍不慎跌倒即可出现髋部受伤而致骨折。本文总结对本院收治的183例6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康复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促进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做到:术前对病人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及对髋部骨折知识评估.制订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督促并协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体能训练。术后早期正确地进行功能训练.指导早期离床活动。结果全组病人顺利康复.随访1~2年无骨折不愈合、畸形及假体松动。结论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耐心讲解教育.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让其知道髋部骨折的专业性知识,调动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痊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正>髋部骨折是指股骨近端骨折(proxiaml femoral fracture,PFF),每年约有5%—10%的老年患者需要住院手术治疗[1],患者术后通常会经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康复过程。在此过程中多数患者会担心再次跌倒[2]。跌倒恐惧(fear of falling,FOF),是指一种对跌倒的长期担忧,导致个人对有能力进行的活动仍然回避[3]。  相似文献   

10.
目的促进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3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制订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30例患者通过进行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以及康复锻炼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耐心讲解教育,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让其知道髋部骨折的专业性知识,调动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髋部骨折常发生在老年人。随着人口的老年化及骨折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多。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常合并心、脑、肺、肾等疾病及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护理非常重要。现把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抗骨质疏松症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对211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病例资料及电话回访了解干预组(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和对照组病人对骨质疏松症二级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两组病人出院后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对病人进行早期诊治、规范化管理以及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病人对骨质疏松症和骨密度检测结果的知晓率为88.99%和76.15%,对照组出院的病人对骨质疏松症和骨密度检测结果的知晓率为31.37%和22.55%,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对于每日补钙剂量的知晓率分别为59.63%和23.53%,两组病人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知晓率分别为55.05%、28.43%,干预组病人对跌倒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的知晓率为62.39%和66.97%,对照组病人对跌倒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的知晓率为26.47%和18.63%,两组能够获取康复信息的病人分别为79.82%和35.2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出院病人对康复锻炼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占33.94%、3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1);跌倒和再次骨折的发生率干预组为6.42%、1.83%,对照组为17.43%、7.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应用医护合作模式进行骨质疏松症的二级预防可提高病人对骨质疏松二级预防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出院后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跌倒和再次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抗骨质疏松症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对211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病例资料及电话回访了解干预组(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和对照组病人对骨质疏松症二级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两组病人出院后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对病人进行早期诊治、规范化管理以及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病人对骨质疏松症和骨密度检测结果的知晓率为88.99%和76.15%,对照组出院的病人对骨质疏松症和骨密度检测结果的知晓率为31.37%和22.55%,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对于每日补钙剂量的知晓率分别为59.63%和23.53%,两组病人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知晓率分别为55.05%、28.43%,干预组病人对跌倒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的知晓率为62.39%和66.97%,对照组病人对跌倒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的知晓率为26.47%和18.63%,两组能够获取康复信息的病人分别为79.82%和35.2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出院病人对康复锻炼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占33.94%、3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1);跌倒和再次骨折的发生率干预组为6.42%、1.83%,对照组为17.43%、7.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应用医护合作模式进行骨质疏松症的二级预防可提高病人对骨质疏松二级预防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出院后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跌倒和再次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和0.935,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0.218和0.000~0.1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31和0.259(均P<0.001)。最终构建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协作干预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对2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护理评估,针对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围术期多学科协作有预见性的综合干预。[结果]2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经多学科协作干预,术后发生精神障碍21例,发生率7.09%,且症状较轻。[结论]实施协作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谭萍娟  龚春柱  龚乐琴 《全科护理》2012,10(19):1772-177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6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为证据,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结果]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18年国际骨科护理协会启动了《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照护最佳实践标准》专家共识的制定工作,由全球11个国家共14名专家共同完成。该标准分为7个部分,主要围绕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衰弱、骨骼肌减少症、术后活动及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括疼痛、谵妄、压力性溃疡/损伤、液体管理/营养、排泄以及二次骨折预防等。该标准的应用将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术后规范化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运动疗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开展现状、实施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运动疗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运动疗法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护理经验.[方法]对69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通过指导早期活动,使用足底动静脉泵等护理措施.[结果]69例病人均未发生DVT.[结论]早期活动联合足底动静脉泵使用能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人抑郁及康复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的抑郁状况,并探讨抑郁对其康复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l例髋部骨折术后复查的老年病人,应用老年抑郁量表调查病人的抑郁情况,应用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病人的身体康复状况,应用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病人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髋部骨折术后老年病人的抑郁发生率为39.44%。抑郁组的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除外躯体疼痛和情感职能)均低于非抑郁组(P〈0.0l或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人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会影响病人的术后康复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