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琼 《护理学报》2009,16(18):74-75
目的 针对不同病例,寻找一种更适合不同个体的静脉留置针类型.方法 将129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分为Y型静脉留置针组、直式静脉留置针组,观察并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舒适度.结果 Y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直式静脉留置针(P<0.01).直式静脉留置针较Y型静脉留置针更为舒适(P<0.05).结论 提示对病情严重须长期大量静脉输液者或意识障碍患者,建议选用Y型静脉留置针;对病情相对较轻、肢体活动量较大患者选用直式静脉留置针则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2.
防逆流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婷  何婷  曾蕾 《护理学报》2009,16(20):73-74
目的探讨一次性防逆流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8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使用留置针类型的不同分为防逆流静脉留置针组(防逆流组)91例和普通静脉留置针组(普通组)94例,观察两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发生堵管、静脉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发生堵管、静脉炎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防逆流组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应用防逆流静脉留置针能有效防止留置针堵管现象,有助于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护士负担及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适当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更好地发挥其临床效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97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广义线性回归。结果:497例患者中,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43.05 h,多因素广义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静脉留置针品牌、穿刺部位及有无静脉炎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针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提出改进策略,以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舰船环境下海上医疗救护中使用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材料的固定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海上医疗救护及模拟演练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5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贴、3 M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纳米创伤贴加自粘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P0.01)。结论舰船环境下海上医疗救护中选择纳米创伤贴、自粘弹力绷带用于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固定,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并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00例,通过分析来发现发生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几率,并且分析出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管的原因,通过这些原因找到解决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方法。结果在我院普外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20例患者发生了静脉留置针堵管,堵管发生的几率为20%。其中堵管的原因包括8例患者封管操作不当、2例患者静脉输入高营养液或是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以及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过长、6例患者封管液的剂量不足、3例患者活动过度或是穿刺的手臂过于用力、1例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异常。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保证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发生堵管的情况,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住院时间,也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从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维护,对比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效果。结果活动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效果的缺陷率平均为10.3%,活动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期维护效果的缺陷率平均为4.4%。结论应用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静脉留置针在骨关节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57例人工髋关节术后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的观察,并与同期内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骨关节科使用静脉留置针后发生堵塞、脱出、外渗的例数较内科多,但留置天数且明显下降。结论:骨关节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较内科患者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可来福无针接头防止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方法以方便抽样法抽取静脉留置针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对照组使用静脉留置针保留原有肝素帽连接头皮针输液。比较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发生肉眼可见回血的情况以及留置针拔除的原因。结果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对照组(74±8.13)h,观察组(97±4.05)h,发生肉眼可见回血的例数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6例,留置针拔除原因,堵管对照组43例、观察组12例,时间达到120h对照组36例、观察组68例。结论静脉留置针配同可来福无针接头,可降低留置针的堵塞率,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对老年患者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认为不同的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差异。【方法】将82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42例,40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施以专业护理。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对于静脉留置针的接受程度.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12例患者拒绝使用留置针的原因包括:不了解静脉留置针;无法负担额外费用;认为护士留置针技术欠佳;担心静脉留置针安全性等.结论 患者选择使用留置针前会有较多的忧虑,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不安,增进患者对留置针的认识及信任度,促进静脉留置针在门诊输液室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告知情况以及住院患者的知晓情况,为查找影响留置效果的原因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和相对应科室的10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90.40%的患者关于留置针的知识来自护士,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与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对照组(n=629),2015年7月—12月接受精细化管理的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观察组(n=673),观察2组堵管、静脉炎、药液渗出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静脉炎及药液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8.3%、7.4%和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10.8%和5.6%(P0.05或P0.01),且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留置针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且血管刺激性较小,可留置在血管中,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临床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但由于患者缺乏对静脉留置针的防护意识,静脉留置针长时间留置后,可增加发生留置针并发症的机会,如堵管、渗液、脱管及静脉炎等。我们进行针对性的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的两种使用方法在预防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首次化疗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静脉留置针非留置60例,对照组为静脉留置针60例,首次化疗结束后总结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在预防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中有显著效果。结论使用化疗药物应用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临床静脉治疗过程中,对使用留置针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实施静脉治疗的患者213例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10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传统管理,针对观察组107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静脉留置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后的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静脉治疗过程中使用留置针并给予精细化管理的患者,能提高患者对静脉留置的认知度,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综合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留置及维护认知情况,促进门诊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对13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留置针留置问题的认知度较高,而对其维护知识掌握不佳,存在误区,对护士健康宣教的期望值较高。结论护士要做好对门诊患者留置针知识的健康宣教,做好维护指导,以进一步推广其应用,确保留置针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率的作用。方法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患者静脉留针堵管率的发生”为主题,将200例耳鼻喉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法;实验组利用品管圈的方法,对目前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目标和相应的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实验组的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P<0.05)。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率明显得到下降,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延长,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可以降低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对吸毒住院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4例静脉吸毒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输液组和静脉留置针输液组各42例,采用观察和访谈形式了解2种输液针头对吸毒患者不良行为的影响。结果静脉留置针组吸毒行为较头皮针组严重(P=0.011);留置时间越长,吸毒行为越严重。结论吸毒住院患者不适宜使用静脉留置针。如果病情需要使用留置针,则必须加强巡视,必要时专人守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对照组(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液体渗漏、红肿、静脉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每周敷料更换次数、留置针留置时间、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红肿、静脉炎、液体渗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每周敷料更换次数少于对照组,留置针时间长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颈外静脉留置针比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正>外周静脉留置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1]。目前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仅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消耗量接近2亿支[2]。关于留置针断裂的不良事件较为罕见[3-10]。2013年我科共执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579例,其中发生2例静脉留置针断裂事件(1例留置针软管断裂,1例留置针延长管断裂)。现将外周静脉留置针断裂的处理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