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海县1980年底全县人口为565,373人,其中女性289,444人,占51.2%,男性275.929人占48.8%;0~14岁129,655人占22.93%,15~64岁395,209人占69.9%;65岁以上36,563人占6.47%。15~49岁育龄妇女163,251人,占总人口28.87%,已婚育龄妇女93,108人,已婚有生育能力育龄妇女92,135人。 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五十年代,我县人口处于无计划生育状态,平均每年出生率为37.86‰、死亡率8.03‰、人口自然增长率29.83‰。 六十年代,党和政府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计划生育工作由宣传动员、组织发动、逐步广泛地开展起来,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平均每年出生率23.06‰,死亡率7.26‰,人口自然增长率15.8‰。  相似文献   

2.
澳门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1985年底人口数40.8万,人口密度6.48万人/km~2,总抚养系数37.7%,老少比28.8%,出生率18.5‰,自然增长率14.9‰。总死亡率下降至3.52‰,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5‰、10.32‰,围产儿死亡率15.48‰。死亡年龄中位数:男性66岁,女性70.5岁。主要死因顺位: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意外死亡、肺炎、围产儿及胎儿疾病、结核病。  相似文献   

3.
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五十年代大量出生的人口正在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如不采取切实措施,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会大幅度增长。解放后短短的几十年间,上海人口自然变动的模式已由高出生、高死亡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这  相似文献   

4.
<正> 为摸清我市居民病伤死因变动分布趋势,我们于1988年至1990年对我市5县1区9个乡、镇490个自然村进行了系统的病伤死因监测,现将三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按照市定统一方案进行,三年的平均人口分别为347042人、360636人、372212人,男女之比为1:0.99,平均人口出生率39.17‰,死亡率为6.02‰,自然增长率为33.08‰,死亡率略低于1988年全国平均死亡率6.58‰。人群全死因期望寿命男为67.7岁,女为76.53岁,接近1987年全国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68.9岁。  相似文献   

5.
我市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数年 ,现将 1995年~ 1999年 5年疾病监测点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由句容市公安局提供。出生、预防接种资料由各监测点孕妇及新生儿登记册获得。传染病及死亡资料来自句容市卫生防疫站防疫科。2 结果2 .1 人口出生死亡资料  1995年~ 1999年疾病监测点出生 2 731人 ,年均出生率为 8.2 6‰ ,较全市年均出生率 8.0 3‰高 2 .86 %。5年共死亡 2 189人 ,年均粗死亡率为 6 .4 5‰ ,较全市年均粗死亡率 5.6 0‰高 15.18%。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81‰ ,较全市 2 .4 3‰低 2 5.51%。2 .2 法定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启东县是国内的肝癌高发区,于1972年开始执行肿瘤登记制度,1974年起开展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1978年以来我所与有关单位协作,重点对肝癌的病因和预防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此内容作一概要介绍。(一)基本情况1.人口及死因变化情况 1978年启东县平均人口为1086709人,1987年为1129322人。十年间,出生率最高为14.11‰(1987),最低为10.02‰。(1980);死亡率最高为6.49‰(1985),最低为  相似文献   

7.
长春市人口已从1949年的475,403人增长到1983年的1,771,170人,增长了2.7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8.3‰。人口的年龄结构:50年代为增加型,80年代逐渐趋向稳定型。人口金字塔:80年代塔基明显缩小。普通死亡率逐年下降。50年代死亡率为15.7‰,80年代为4.53‰。年龄死亡构成发生明显变化,80年代50岁以上死亡者占死亡总数的85%以上,婴幼儿死亡比例明显减少。我市死因顺位发生明显改变,80年代依次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为前四位死因。平均期望寿命延长,81~83年男性为72.82岁,女性为74.38岁。现在我市人民健康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8.
发病概况根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1978~1979年上海10万人调查结果患病率约为10‰,40岁以上,每长10岁约增加10‰左右(40~59岁患病率约为14‰)。1980年国内14个省市30万人的调查,患病率约为6‰  相似文献   

9.
一、节育手术与出生率的关系浙江省人口增长很快,全省总人口由1949年的2081.3万增加到1980年的3826.6万,增长了82.62%,每年平均递增19.81‰。50和60年代增长尤其快,1952年至1958年每年出生80.64万到90.50万,每年平均递增25‰;1962至1970年,每年出生85.93万到112.10万,每年  相似文献   

10.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世界癌症死亡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广州市居民总死因中占第二位。为了摸清本市癌症发病、转归、死亡及其分布情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病因,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广州市1980~1985年市区(荔湾、越秀、东山、海珠区)癌症死亡的调查资料整理分析报告如下。一、概况广州市行政区划分为四个市区(东山、海珠、荔湾、越秀),二个郊区(郊区、黄埔区),八个县,居民年平均出生率为11~12‰,死亡率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左右,平均寿命男72岁,女75岁,情况相对稳定,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二、资料来源资料主要由四个市区公安局户口管理部和  相似文献   

11.
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至1987年7月1日,我国人口己达10.72亿自然长率为14.8‰,比1984年高3.99‰。依此速度,1990年全国人口将达11.4亿,2000年接近13亿,大大影响我国人口控制的战略目标。究其原因,吾认为主要是占我国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出生率增高。一、农村人口出生率增高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般概况上海有1,100万人口。据近年统计,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4.2‰(1978)。年发病率1979年为0.16‰,1980年为0.13‰。精神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以市、区(县)、街道(公社)三级组成防治管理网。市级  相似文献   

13.
1951~1962年我院收治的61岁以上心血管病人占住院心血管病人的13.48%(158/1,172),1973~1980年占28.3%(471/1,664),比五十年代增加一倍以上。(1963~1972年的病例登记工作不完善,未列入统计。)如逐年比较此比例,五十年代的变化不明显,而七十年代则明显逐年上升,尤其是在1976年以后。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八十年代四川社会稳定,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全省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四川人民八十年代的健康状况及九十年代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报告、分析如下。一、全省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平均期望寿命增加 (一)人口死亡率:七十年代中期,全国人口总死亡率为7.3‰。1983年四川省人口总死亡率为6.77‰,1989年为6.43‰,呈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于全社会的努力,我国的人口过快增长初步得到了控制。1970年年和1985年相比,人口出生率已由33.43‰降到17.80‰;自然增长率由25.83‰降到11.23‰,湖北省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亦取得成就,在六五期间,人口比原计划少生4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6.
伊犁地区2001~2005年人口死亡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娟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94-95
通过对伊犁地区(含八县一市)2001~2005年人口及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伊犁地区人群的健康水平,探讨伊犁地区人口死亡的规律和特点。2001~2005年我区人口死亡率为4.01‰,婴儿死亡率为23.93‰,50岁以上人口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63.02%,说明人口健康状况良好。通过死因分析可知,影响当地居民的主要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糖尿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对预期寿命的统计分析得出,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糖尿病的防治与研究是提高人口寿命的关键。我区0岁组预期寿命男性为71.99岁,女性为74.53岁,说明我区人口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制定防治对策,我们对金坛市1993—1997年城、郊27个乡镇常住居民病伤死因统计资料整理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及统计方法人口资料来自市公安局、计生委年报;性别、年龄、人口数按1990年人口百岁推算;死因资料根据各乡、镇卫生院预防科专业调查人员调查、核实的死亡报告卡、死亡登记帐册,按照1CD-9分类,逐级审核、汇总成全市年报表并按统一方法计算各种指标。2结果与分析2.1全市人口增长情况1993年平均人口数为543728人,出生率为10.6‰,死亡率为6.4‰,自然增长率为4.2‰,1997年平均人口…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上海县人群的健康状况和死因谱变化,对上海县1960~85年居民的死亡水平、死因谱作了初步分析。 材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人口及死亡资料均来自上海县卫生防疫站的生命统计资料。疾病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用死亡率、标化减寿率、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1964年上海县人口资料计算标化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认为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而以高血糖为共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据1980年我国14省市近30万人口的联合调查,糖尿病患病率为6.09‰,以北京、上海最高,分别为11.6‰和10.12‰,而在一些欧、英国家则高达2~5%。国内调查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一般女性患病者多于男性;年龄超过40岁者患病率高达30~40%,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约增高7~10%;超重者患病率约为正常体重者的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改善,同全国一样我市人均寿命更加延长,因而人口老化研究将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应对我市人口老化问题进行预测。资料来源及方法一、资料来源根据合肥市1987年死因统计资料,即出生率为11.74‰,死亡率为4.21‰,自然增长率为7.53‰进行预测。二、预测的假设假设合肥市1987~2007年的出生率、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