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常见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本院958例门诊及住院拟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九种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Q热立克次体(C0x)、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的感染情况。结果958例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九种常见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结果259例,阳性率27.0%;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7.1%、7.5%、4.1%、1.4%、1.0%、0.1%、0.1%、0.0%、0.0%。单一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22.8%;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IgM抗体?昆合阳性率为4.3%。男性患儿IgM抗体阳性率(24.0%)显著低于女性(32.8%,X^2=8.52,P〈0.01)。夏、秋、冬、春季节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5%、15.4%、25.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结论本地区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肺炎支原体为首要病原体,且以冬春季高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岩市流感样病例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流行特征,为其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以龙岩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8年采集送检的流感样病例标本为对象,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龙岩市2018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67份,病原阳性率40.7%(68/167)。68例阳检病例以1种病毒感染为主(88.2%),其次为2种病原体感染(10.3%)和3种病原体感染(1.5%);累计检出病原体77珠,其中以流感病毒占32.5%、其次为鼻病毒占18.2%、腺病毒占13.0%和肺炎支原体占13.0%。不同年龄组检出的病原分布略有不同,≥5岁年龄组检出病原前4位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而5岁年龄组的为鼻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结论龙岩市流感样病例病原阳性率40.7%。流感病毒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鼻病毒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春季应关注人偏肺病毒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例应关注腺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肺炎病例中肺炎支原体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现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病原学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及多重RT-PCR法,对501份呼吸道样本同时检测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结果:阳性检出率为40.32%,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原体;不同年龄组的病原体检出阳性率不同;部分病原体有一定的季节分布规律。结论: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为北京地区肺炎病例感染主要致病原,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的爆发源,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取咽拭子做抗体验测与病毒分离。结果总发病病例63例,总罹患率4.6%,发病对象主要是油溪小学学生,有55例,罹患率39.6%。病例主要症状是发热、畏寒、咳嗽、头痛、乏力、咽痛、流鼻涕等。对10份发热病人咽拭子,先采用快速法检测流感病毒,1份阳性,阳性率10.0%;再采用PCR法检出6份B型流感病毒阳性,阳性率60.0%。另对8份发热病人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胞培养,3份分离出B型流感病毒,阳性率37.5%。结论证实系1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爆发,源于油溪小学。经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后,疫情流行终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的病原和临床表现。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检测了血清呼吸道病毒抗体:合胞病毒抗体、腺病毒抗体、柯萨其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鼻咽病毒抗体,用颗粒凝集试验检测咽试子肺炎支原体抗体,使用金标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咽试子解脲支原体培养以及痰培养。部分病例同时检测10种病原体,即除上述病毒外,尚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检测内容包括抗原、抗体。结果:大部分病例(简称大组)只检测病毒抗体IgM或IgA,检出率只有6.25%,MP-IgM阳性率4.71%,UU培养阳性率41.67%,CT(抗原)阳性率16.67%,痰培养44.94%;另有25例(简称小组)进行了10种肺炎病原学调查,病毒抗原有23例次阳性,在15例患婴中测出,病毒抗体阳性4例次,在2例患婴中测出,下呼吸道痰培养阳性率92.00%。结论:新生儿肺炎的病原学研究提示,病毒抗体检出率较低,有条件应做抗原检测。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CT感染并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痰培养仍应作为重要的检查手段。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仍以气促、发绀、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Ig M测定,了解郑州地区小儿9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9种病原体Ig M抗体同时进行检测。结果 285例患儿中检出Ig M抗体阳性183例,阳性率为64.3%。其中肺炎支原体101例,占35.4%;乙型流感病毒45例,占15.8%;副流感病毒(1型、2型、3型)27例,占9.5%;腺病毒7例,占2.5%;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29例,占10.2%;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1型、2型、3型)混合感染17例,占6.0%;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混合感染4例,占1.4%;肺炎支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型、2型、3型),肺炎支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型、2型、3型)混合感染各1例,占0.4%。结论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是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且肺炎支原体易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非典型病原体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集7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和21例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多重PCR技术与Luminex xMAP多重分析技术平台相结合,以荧光微球为载体检测非典型病原体与多种病毒。结果10种(14个亚型)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50.00%,其中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3.69%,以流感病毒A为主,其占病毒阳性检出的67.74%f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6.30%,以肺炎支原体(MP)为多,其占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检出的73.33%IMP、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率为13.04%。结论多重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的优点,可实用于临床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流感病毒A和肺炎支原体是本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重要的病原体,并有相互混合感染或与细菌混合感染,临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起游泳引起支原体肺炎暴发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夏季室内游泳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和监督。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本区同期内无游泳史452人作对照人群,另选本区同期有室外游泳史的人群作为发病组的对照,并对271例发热病人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特点、实验室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室内外游泳史暴露与发病的关系。结果: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分别超标5~10倍,绿脓杆菌大量生长,病人以发热为主,兼有咽痛、腹痛、腹泻、结合膜炎。有游泳史的发病率与无游泳史发病率RR=18.01,X^2=179.280,P〈0.01。与对照游泳池发病率比较P=0.007〈0.01,在暴露不合格游泳池水1个潜伏期后发病到高峰,关闭不合格游泳池1个潜伏期后发病逐渐停止。29名发热病例咽拭子病原学分离,8例病人咽拭子检出肺炎支原体,25.76%的病例检出肺炎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抗体,9.1%的病人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4.5%的病人检出腺病毒抗体。结论:游泳者在同期内接触了不合格的游泳池水,引起了介游泳池水传播为主的肺炎支原体、兼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感染。室内通风不良增加了发病者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搞清2006年吴起县学生群体性发热疫情的病原。方法采集了20例发热学生的鼻咽拭子和血液标本,使用美国QUICKVUE流感A+B快检试剂进行现场检测;在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美国DHI公司呼吸道病毒抗原七项(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直接荧光抗原检测,用RT—PCR方法进行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对13份鼻拭子标本进行了现场快速抗原检测,其中7份小学生标本显示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53.85%;对12份鼻咽拭子进行了免疫荧光抗原检测,其中3份呈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25.00%;对17份鼻咽拭子标本进行了RT—PCR检测,12份显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70.59%。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室快速检测结果,引起此次学生群体发热的病原为乙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教学用话筒头部球面微生物分布情况.方法无菌棉拭子采集标本,采用常规细菌培养与鉴定法检测细菌,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农原体的特异性DNA核酸片段进行检测.结果话筒头部球面细菌学检出2~6个菌属,3~9个菌种,以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为主,分别占17.33% ~ 59.77%、21.21% ~88.89%、15.78%~23.54%、5.67% ~ 11.12%、2.08%~12.36%;其中2株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学抗原检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2型、副流感病毒3型检出率分别为56.25%、87.50%、68.75%、81.25%、43.75%、43.75%、68.75%,PCR检出沙眼衣原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6.25%;肺炎支原体、肺炎农原体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多媒体教学用话筒头部球体表面存在致病性微生物与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是一种潜在的呼吸道感染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感染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对513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血清6种病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抗体阳性患者达164例(占32.0%),其中有45例患者检出二种以上抗体(占8.8%),感染阳性率依次为副流感病毒11.3%、腺病毒8.8%、流感病毒8.0%、呼吸道合胞病毒7.0%、肺炎支原体6.0%和肺炎衣原体2.5%。结论:6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大体一致,检测血清中IgM抗体的方法其阳性率较其它直接检测病原体的方法低,生物芯片技术在病原学快速诊断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芜湖市某医院呼吸道感染病人常见9种病原体的分布,为临床呼吸道传染病的诊疗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4 51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常见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 4 513例患者中601人共计634例次检出至少一种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13.32%。其中单一病原体阳性569人,占94.68%,混合感染32人次,占5.32%。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为511例次,占80.6%。成人检出率前5名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衣原体、副流感病毒、Q热立克次体;儿童检出率前5名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成人组与儿童组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衣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检出率秋冬季高于春夏季节。结论 芜湖市某地呼吸道感染人群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携带率较高,部分存在混合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易感人群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2岁占48.28%,但年幼儿童感染率有所增加,3岁以下占15.52%。发热伴咳嗽的患儿占87.07%,平均发热8.42d。早期多无明显阳性体征,随病程的进展,83.62%的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MP—IgM阳性率为45.69%,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率53.45%,MP—IgM阳性和或MP快速培养阳性患者共86例,阳性率74.13%。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58.62%)。胸片以一侧大片状阴影为多见,占72.41%,右侧(59.48%)多于左侧,下叶(70.23%)多于中上叶。42例(36.21%)患儿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效果大多较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大多数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结合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类流感疫情流行特征。方法:设计调查表格,调查类流感疫情;采集类流感病例鼻咽拭子标本.利用MDCK细胞传代技术分离流感病毒。结果:2004年共计报告类流感疫情111起,总发病人数2012。病例主要发生在学校,占全部疫情的91.89%;发病学生1919例,。占发病人数的95.38%。2月至4月及9月为2个高发期。每起疫情的平均报告时间为5.31天。46.15%(12/26)的疫情检出甲3型流感病毒,29.54%(26/88)的标本检出甲3型流感病毒;同期在医院就诊127例患者检出率为13.397%,二者检出率差异不显著,X^2=0.00,OR=0.98(0.53~1.80),P=0.9489。结论;杭州市流感表现为散发和局部小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检出率、构成等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6348例于2010年10月-2011年3月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34.40%,9种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占21.88%、腺病毒占10.41%、乙型流感病毒占10.03%、呼吸道合胞病毒占7.36%、副流感病毒占5.01%、肺炎军团菌血清1型占1.02%、甲型流感病毒占0.72%、Q热立克次体占0.09%、肺炎衣原体0.02%;肺炎支原体在整个冬春季其间检出率均较高,腺病毒在10月份检出率较低,但在随后月份中其检出率均比较高,乙型流感病毒在2011年1月呈暴发态势,阳性病例数和检出率上升5倍,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010年12月份达到最高.结论 引起武汉地区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且乙型流感病毒在2011年1月有暴发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远策素)预防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在新兵和军校学员中进行实验研究。用药组共402人,对照组402人。结果 用药组应用干扰素后副流感病毒1、2、3型、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腺病毒3、7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新兵用药组和对照组PIV1.2.3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和16.4%,Flu B分别为3.6%和13.6%,ADV分别为17.3%和31.8%,两组3种病毒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4,0.007,0.012)。学员用药组和对照组PIV1.2.31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和11.9%,FluB两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和14.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7,0.003)。本药物对新兵和学员5种呼吸道病毒的平均保护率由大到小依次为PIV1.2.3(65.2%)、FluB(59.6%)、RSV(42.1%)、ADV(38.6%)和FluA(36.5%),平均50.7%。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用药人群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胡元 《职业与健康》2007,23(1):73-74
目的采用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用于支原体肺炎(Mp)的早期诊断。方法患者于发病1周后采集静脉血、血清作倍比稀释,用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试剂盒SERODIA-MYCOII作颗粒凝集试验。结果205例患者中阳性者131例(效价≥1:40),阳性率为63.9%;〈5岁组阳性率为21.7%,且抗体效价较低,以1:40和1:80多见;5—14岁、〉14岁组阳性率分别为87.0%、33.3%,且抗体效价较高,多在1:160以上。结论在支原体肺炎流行时支原体感染率高。SERODIA-MYCOII检测Mp—IgM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可用于Mp感染的早期诊断,尤其适用于抗体效价较低的幼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构成,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2015年本院就诊的发热呼吸道症候群895例患者的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肺炎支原体、8种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 895例患者中,病原学检出阳性350例,检出率为39.1%,其中439份痰液标本培养共分离64株病原菌,主要为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49份咽拭子中,检出肺炎支原体、病毒核酸阳性325例,主要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合并病毒感染的患者15例,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10例,多重病毒感染15例。结论构成广州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种类繁多,以病毒感染为主,且以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混合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19.
多聚酶链反应临床应用9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淋球菌(NG)、人乳头病毒(HPV)、结核杆菌(TB)、乙肝病毒(HBV)、肺炎支原体(PM)、疱疹病毒(HSV)、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MU)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方法检测临床上拟诊断为淋球菌感染(淋病)、尖锐湿疣、结核、支原体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MU)的970例患者,判断其阳性率。结果NG阳性率38.2%(240/627),HPV阳性率66.O%(70/106),TB阳性率27.7%(20/72),HBV阳性率35.1%(33/94),PM阳性率33.3%(2/6),HSV阳性率20.O%(1/5),MU阳性率12.0%(4/33),CT阳性率22.0%(6/27)。结论FQ-PCR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常见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 采集SARS疑似病例血清,先对标本进行病毒颗粒浓缩,再用特异性引物进行Nested RT—PCR,检测SARS冠状病毒RNA;另外,采用免疫荧光法进一步同时检测血清中9种呼吸道病原体(嗜肺军团茵血清型1、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舍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IgM抗体。结果 对21倒SARS疑似病例血清进行Nested RT—PCR,结果均未扩增出目标条带。进一步对21例患者血清进行同步检测血清中9种病原体IgM抗体,共有14例患者甲型流感病毒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7%。结论 对SARS疑似病例进行SARS冠状病毒RNA和其他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是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