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腔鼻窦淋巴瘤依免疫组化分型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淋巴瘤。众所周知鼻腔鼻窦淋巴瘤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1],西方白种人多见B细胞淋巴瘤,而亚洲和南美洲人多见T细胞和NK/T细胞淋巴瘤,且以NK/T细胞淋巴瘤居多。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约占亚洲和南美洲所有非霍奇金淋  相似文献   

2.
1淋巴瘤的病理分类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淋巴瘤首发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和器官,被称为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相似文献   

3.
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外的具有特殊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因瘤细胞表达T细胞分化抗原和NK细胞相关抗原 ,故称之为NK/T细胞淋巴瘤 ,在 2 0 0 0年新版的WHO分类中将原发于鼻的NK/T细胞淋巴瘤称为鼻NK/T细胞淋巴瘤 ,而将原发于鼻以外的NK/T细胞淋巴瘤称为NK/T细胞淋巴瘤鼻型。上呼吸道是NK/T细胞淋巴瘤的好发区域 ,该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特别是四川地区。我们对我科过去 19年中确诊为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的 14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 ,以了解四川地区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  相似文献   

4.
假性淋巴瘤又名反应性淋巴组织样增生。1958年由Smith和Helwig首先报道。1963年Saltzstein对假性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定义,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浸润,有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等。此后,国内外陆续报道了不同部位的假性淋巴瘤,而发生在咽喉部的假性淋巴瘤十分罕见,自1958年来,国外共报道2例喉部假性淋巴瘤,国内报道过1例咽喉部假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由香港大学主办、多位学者参与的关于鼻及其它结外血管中心性淋巴瘤现状研讨会一致认为 ,与EB病毒高度相关的鼻 T/ NK(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 )细胞淋巴瘤可以作为独立临床病理学名称。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对该病早期诊断非常有意义。病变细胞可以是小细胞、中等大细胞或大异型细胞 ,几乎均表现出坏死 ,大多数病例有肿瘤细胞血管浸润。鼻 T/ NK细胞淋巴瘤具有特异性免疫表型 :CD2 阳性、CD56阳性、而大部分表面 CD3阴性 ,但可以在石蜡切片上检出细胞浆 CD3 ,未发现克隆性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某些结外淋巴瘤如皮肤、皮下组织和胃肠道淋巴瘤具有与鼻 T/ NK细胞淋巴瘤完全相同的免疫表型和基因型 ,归类为鼻型 T/ NK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包括淋巴瘤样多发性肉芽肿、母细胞或单一形态性 NK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CD56阳性的周围 T细胞淋巴瘤和肠病相关性 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国家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更占优势,T和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只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0·4%~2·2%,T和NK/T细胞淋巴瘤更常见于中亚和拉丁美洲地区。目前关于鼻腔及鼻窦淋巴瘤免疫表型和临床结果之间关系报道很少,多数报道焦点都放在其病理学改变方面,而且病例数较少,没有系统地比较其三种亚型的临床行为和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对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三种免疫表型的临床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三种亚型的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方国家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更占优势,T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只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0.4%-2.2%,T和NK/T细胞淋巴瘤更常见于中亚和拉丁美洲地区。目前关于鼻腔及鼻窦淋巴瘤免疫表型和临床结果之间关系报道很少,多数报道焦点都放在其病理学改变方面,而且病例数较少,没有系统地比较其三种亚型的临床行为和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对鼻腔及鼻窦淋巴瘤三种免疫表型的临床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头颈部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好发部位,原发于咽淋巴环者尤多。一山氏统计恶性淋巴瘤503例,其中结性淋巴瘤占38%;结外性占22.5%;咽淋巴环占38%。后者发病率高于欧美。咽淋巴环瘤多能早期发现,一般预后好。发于鼻腔的恶性淋巴瘤多呈特殊临床表现,预后较差。作者对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6例、鼻腔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5例,进行免  相似文献   

9.
结外NK细胞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统一命名为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对于Ⅲ~Ⅳ期NK/T细胞淋巴瘤和非鼻腔的NK/T细胞淋巴瘤,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而占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绝大部分的早期鼻NK/T细胞淋巴瘤,放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同时,化疗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从放射治疗和化疗两个视角出发,对近年来放化疗对该肿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结外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系统及网织内皮系统的恶性肿瘤,按病理和临床特点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而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多数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发生结外的恶性淋巴瘤中约1/5~1/4发生在头颈部[1].  相似文献   

11.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asal non-Hodgkin's lymphomas,NHL)可来源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或B淋巴细胞,中国的鼻腔NHL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又称N/K 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少见[1-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鼻和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及时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资料完整并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鼻和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鼻腔和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首发症状包括鼻塞、流涕、鼻出血和外鼻畸形。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表现为耳鸣和听力下降,口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痛、吞咽困难等。鼻和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新生物表面有大量坏死组织,对可疑患者需要局麻或全麻下反复活检。结论鼻和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及时行病理活检是确诊鼻和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多药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多药耐药性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寻找合理的化疗药物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键。本文就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多药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眼内淋巴瘤是指发生于葡萄膜、视网膜及玻璃体的淋巴瘤,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密切相关.该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诊断较为困难,常易误诊为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等而延误诊治.本病预后不良,生存期短,常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而死亡.我们曾诊治1例眼内淋巴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误诊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减少误诊及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我科1992~2005年住院治疗的8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8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术前均被误诊为甲状腺癌。常规病理检查确诊2例,常规病理加免疫组化确诊6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声嘶。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易发生临床误诊和病理误诊,全面掌握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重视细针穿刺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是减少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误诊的有效措施。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对减少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对近 1 0年经青岛海慈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确诊的 4 1例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1例病人经 1次或多次组织病理检查 ,部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确诊为恶性淋巴瘤。 39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2例为霍奇金病。结论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特征性不明显 ,与耳鼻咽喉科某些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相似 ,易误诊或漏诊。提高对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的认识、应尽早行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组织病理检查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以确诊恶性淋巴瘤 ,为早期治疗赢得时间 ,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头颈部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原发头颈部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及预后等进行分析。 结果 84例患者中,男性45例(53.6%),女性39例(46.4%),男女比为1.15∶1,年龄19~80岁。病理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 有80例(95.2%),霍奇金淋巴瘤4例(4.8%);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9例(48.7%),NK/T淋巴瘤21例(26.3%)。发病部位广泛,依次为:颈部28例(33.3%),鼻腔鼻窦26例(30.9%),扁桃体14例(16.7%),舌根7例(8.3%)。原发于颈部淋巴结及Waldeyer 淋巴环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原发于鼻腔鼻窦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头颈部NK-T细胞淋巴瘤1年生存率为90%, 5年生存率47.6%;头颈部弥漫大B淋巴瘤1年生存率为97.3%,5年生存率58.3%。 结论 原发头颈部淋巴瘤发病率高,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需及早行组织病理检查,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咽喉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咽喉部淋巴瘤的临床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咽喉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咽喉部淋巴瘤临床症状主要为咽喉部疼痛(14例),咽喉部异物感(12例),部分患者伴声嘶(6例),发热、乏力、盗汗(5例),呼吸困难(2例),及痰中带血(1例)。16例患者均经电子喉镜下活检病理证实:NK/T细胞淋巴瘤11例,B细胞淋巴瘤5例。结论咽喉部淋巴瘤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电子喉镜下病变的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电子喉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并且可以在电子喉镜引导下嵌取病变组织,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9.
鼻腔淋巴瘤是一种少见肿瘤 ,占身体各部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 3% ,头颈部结外淋巴瘤的 8%。肿瘤细胞常表达 T细胞相关抗原和自然杀伤细胞标记的CD56,为一种有特征性的淋巴瘤亚型。研究目的是描述这种少见鼻腔肿瘤的特点及 MR表现与疾病分期的相关性。 1996年 1月~ 1998年 7月共 7例患有组织学证实的鼻腔 T/NK细胞淋巴瘤病人接受了 MR扫描。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34~ 6 3岁 (平均 4 3岁 )。 6例为新近诊断的原发鼻腔淋巴瘤 ,1例为鼻咽部淋巴瘤成功治疗后 3年鼻腔复发。使用 1.5T Philips GyroscanMR成像仪 ,头线圈。所有病…  相似文献   

20.
鼻咽恶性淋巴瘤4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分析鼻咽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原因,探讨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90至2002年间住院治疗的120例鼻咽恶性淋巴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鼻咽恶性淋巴瘤中有43例误诊,误诊率高达35.8%。结论鼻咽恶性淋巴瘤易发生临床误诊和病理误诊,全面掌握鼻咽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特点、重视鼻咽的检查和活检、注意影像学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免疫组化等是减少鼻咽恶性淋巴瘤误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