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染料法识别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选择4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宫颈瘤周注射亚甲蓝,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病理学检查。结果SLN识别率为87.8%(43/49),灵敏度为81.8%,准确率为92%,假阴性率为18.2%。结论本组假阴性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的途径、术前放疗、病理检测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2.
检测早期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宫颈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素淋巴结显影(ECT)观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及SLN,术中利用蓝染料法识别SLN.切除的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SLN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假阴性率.结果 有34例患者检出SLN,检出率为97.1%,共检出65枚SLN,平均每例2.1枚.SLN主要分布在闭孔区、髂内、外区;检出SLN灵敏度为85.7%,准确度为97.1%,假阴性率为14.3%,阴性预测值为96.4%.ECT检查检出SLN阴性20例,病理报告证实均无肿瘤转移;术前化疗对SLN检出率及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SLN可较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检测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定位法探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选择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妇女早期宫颈癌患者16例.术前均取子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Ⅲ级累及腺体及子宫颈癌Ⅱb期以前的患者,所有病例根据术前盆腔检查情况按FIGO2000年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术前于宫颈12°、4°、8°在距肿瘤边缘5~10 mm的黏膜下分别注射锝-99m硫化胶体,行即刻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定位)或视情况行延迟显像.术中行γ探针探测前哨淋巴结,摘除有强放射性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6例患者共切除淋巴结138枚,平均每例9枚.8枚有SLN,其中7枚淋巴结病理阳性.130枚无SLN,病理结果均为阴性.SLN活检术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9.2%.SLN分布情况与术前核素淋巴显像结果相符.结论 SLN检测能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但SLN活检术的可行性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染色法活检的临床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美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SLN的检出率为90.63%;准确率为93.10%,灵敏度为88.24%,假阴性率为11.78%。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型与SLN的检出率无明显相关,肿瘤大小(>5cm)、腋窝淋巴结状态与SLN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腋窝淋巴结肿大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假阴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因素与SLNB的假阴性率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亚甲蓝染色法可以成功确定SLN。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创新》2015,(34):137-139
目的:探讨亚甲蓝用于检测前哨淋巴结预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术前注射亚甲蓝示踪剂,注射后等待90~180 min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及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术中把蓝染的淋巴结认定为前哨淋巴结,把所有蓝染的以及未蓝染的切除后的淋巴结分开送检,并分析病理结果。结果:40例宫颈癌患者中,使用亚甲蓝试剂成功定位出37例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2.5%。全部40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阳性11例。蓝染前哨淋巴结对于盆腔淋巴结转移预测率为92.5%,假阴性发现率为0。结论:使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检测前哨淋巴结是可行的,可以非常准确的识别以及定位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判断是否出现盆腔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中医医院2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SLNB,而后行双侧淋巴结清扫术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送检,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肿瘤大小、分期对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结果的影响。结果20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转移47例,无转移153例,共切除淋巴结数目为3287枚(其中SLN 657枚,NLSN 2630枚);SLN诊断正确197例,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敏感度为95.74%,特异度为99.35%,准确率为98.50%,阳性预测值97.83%,阴性预测值为98.70%,Kappa值为0.96;SLN诊断对直径≤4 cm及>4 cm的宫颈癌肿瘤盆腔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99.25%、96.97%,总检出率为98.50%,对Ⅰa2、Ⅰb、Ⅱa、Ⅱb期宫颈癌肿瘤盆腔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100.00%、98.39%、97.06%、100.00%。结论SLNB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微转移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较高,且肿瘤大小、分期对SLN检出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研究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158例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观察并统计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位置、术前化疗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分析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检测乳腺癌SLN的准确度为94.94%,敏感度为94.38%,特异度为95.65%,肿瘤大小>5 cm及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的SLN检出率均显著少于肿瘤大小≤5 cm及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者(P<0.05)。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均为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SLNB术中,检测价值较高,但临床亦应关注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纳米炭示踪剂检测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宫颈癌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1例确诊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从宫颈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腹腔镜直视下识别黑染淋巴结作为SLN并切取,随后均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全子宫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所有标本分装后送常规病检。结果 21例中20例成功检出至少1枚SLN,检出率为95.24%(20/21),共检出158枚SLN,平均每例每侧3.9枚SLN。5例(23.81%)患者共检出16枚阳性淋巴结,其中包括4例患者的14枚(87.50%)阳性SLN。SLN检测的灵敏度为80.0%(4/5),准确性为100.0%(20/20),阴性预测值为100.0%(16/16)。结论闭孔为早期宫颈癌SLN检出频次最高的淋巴引流区域,早期宫颈癌SLN的转移状态同盆腔淋巴结真实转移状态一致性较高,具有较为准确的病理代表意义,腹腔镜下应用纳米炭示踪早期宫颈癌SLN的检测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方法,探讨SLN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亚甲蓝为示踪剂行SLN定位活检,继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SLN检出成功率为97.89%(93/95);准确性为97.85%(91/93);灵敏性为91.67%(22/24);假阴性率为8.33%(2/24);特异性为100%(71/71)。结论:蓝染料乳晕区皮下注射SLN定位活检成功率高,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肿瘤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影响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的因素.方法选择T1~2N0M0乳腺癌患者80例.取1%亚甲蓝3~5ml分四部位注射在乳腺肿瘤表面或取活检部位周围皮下组织内.此后,行不同方式的乳腺癌根治术,将所有SLN、非SLN送病理检查.将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与SLN进行对比;分析SLN检出率及影响检出率的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检到SLN,检出成功率95%(76/80),敏感度86.21%(25/29),准确性94.74%(72/76),假阴性率13.79%(4/29),特异性100%(51/51),总阳性预测值为100%(25/25),总阴性预测值92.73%(51/55).SLN检出率与术前化疗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无关(P>0.05).结论SLNB敏感度较高,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