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克霉唑联合乳酸菌素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VVC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克霉唑阴道片联用乳酸菌素阴道胶囊与单纯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阴道念珠菌病(VVC)的治疗作用,比较两种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妊娠期VVC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为克霉唑阴道片组(106例),治疗组为克霉唑阴道片联用乳酸菌素阴道胶囊组(114例),比较两组有效率、复发率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9%,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9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4.39%、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早产、胎膜早破分别为3.92%、6.86%,均低于对照组的14.56%、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妊娠期VVC,在应用抗真菌药物杀灭及抑制真菌感染后,加用乳酸菌制剂进行阴道局部微生态环境调整的巩固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明显下降,并可降低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妇凝胶联合硝呋太尔对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妊娠期妇女患VV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康妇凝胶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不良妊娠结局率.结果:两组治愈率均达95% 以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和不良妊娠结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妇凝胶与硝呋太尔阴道软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妊娠期VVC能够达到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及不良妊娠结局降低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妊娠期VVC患者分为Ⅰ(60例)、Ⅱ(60例)两组。其中Ⅰ组应用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Ⅱ组应用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联合定君生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后7 d和28 d有效率。结果第1次复诊时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5.00%;第2次复诊分别为83.33%、95.00%。第2次复诊Ⅱ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VVC在应用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的前提下加用乳杆菌制剂,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熊娟  王瑞萍 《海南医学》2012,23(22):80-81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321例妊娠期VVC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107例,甲组采用保妇康栓阴道上药,1次/d,共7d;乙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剂1枚(即达克宁栓200mg/枚),阴道放药,每日一次,共7d;丙组采用三维制霉素栓1枚(20万U/枚),阴道上药,1次/d,共7d。追踪观察三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甲组、乙组、丙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3.2%、80.4%、74.8%,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7.9%,8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5.6%、5.6%、14.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5.9%、29.9%、32.7%,复发率甲组、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甲组与乙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VVC疗效好,复发率低,母婴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6月间收治并确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试验组A: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同时口服甲硝唑;试验组B: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对照组C: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结果观察3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和复发率,其中,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例(94%)、83例(83%)、85例(85%),治愈率分别为88%、68%、70%,复发率分别为16%、41%、39%,A组与B组比较、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活性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门诊确诊的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14例分为2组作疗效比较观察,其中61例为观察组,用制霉菌素与活性乳酸杆菌制剂联合治疗,对照组53例,单用制霉菌素治疗,后作总结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的近期与远期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制霉菌素联合活性乳酸杆菌制剂治疗妊娠期VVC效果显著,疗效优于单用制霉菌素治疗,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7.
赵清平  王晓银  庄琳 《医学综述》2012,18(7):1103-1104
目的分析3种方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单纯性BV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0例,A组予复方甲硝唑泡腾片置入阴道深部;B组予乳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给药;C组先将复方甲硝唑泡腾片置于阴道深部,随后予乳杆菌活菌胶囊置于阴道深部。结果 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8.0%和93.5%。经秩和检验,三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88%和20.35%,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硝唑泡腾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给药治疗BV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制霉菌素片联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混合感染的体会。方法:将300例VVC混合感染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制霉菌素片与复方甲硝唑阴道栓联合治疗)和B组(采用达克宁栓治疗),每组各有150例。结果:A组VVC混合感染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制霉菌素片联合复方甲硝唑应用在VVC混合感染患者中,有着较为明显的治疗疗效和相对较低的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定君生(乳杆菌活菌制剂)作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辅助治疗方法,对VVC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90例,对照组90例.研究组采用制霉菌素胶囊500mg辅以定君生治疗,对照组用制霉菌素胶囊500mg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愈显效率94.44%,对照组91.11%(P>0.05);复发率,研究组3.33%,对照组13.33%(P<0.05).结论 在应用抗假丝酵母菌病药物治疗辅以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调节菌群,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可以有效降低VVC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巩固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VVC患者181例,随机分为Ⅰ组90例和Ⅱ组91例,两组予抗真菌治疗后,Ⅱ组加用乳酸杆菌活菌.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Ⅱ组总有效率为94.44%,Ⅰ组为8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清洁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总复发率Ⅱ组为4.0%,Ⅰ组为15.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酸杆菌巩固治疗VVC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冯小爱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76-1477
目的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妊娠中晚期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1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61例,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制霉菌素阴道用药;对照组60例,单用制霉菌素阴道用药。观察用药2周后的临床疗效、4周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1%,无效率为3.28%,复发率为8.20%;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无效率为10%,复发率为2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与制霉菌素联合使用,可有效治愈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优于单用制霉菌素,对于防止复发效果显著,且使用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采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追踪观察治愈率、复发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 047例正常妊娠妇女常规筛查出BV患者748例,其中146例无症状BV未行治疗,其余602例BV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1例。实验组采用活性乳酸菌阴道胶囊2枚(0.25 g/枚:600万活性乳酸杆菌),每日1次,阴道上药,×10 d。对照组采用灭滴灵栓1枚,每日1次,阴道上药,×10 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6.0%(259/301)、79.7%(240/301),总有效率分别为89.7%(270/301)、82.4%(248/301),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3%(10/301)、33.9%(102/3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阴道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7.3%(293/301)、33.2%(100/3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146例无症状BV组与实验组的胎膜早破率分别为14.4%(21/146)、4.0%(12/301),流产/早产率分别为16.4%(24/146)、4.3%(13/301),产褥感染率分别为11.0%(16/146)、3.0%(9/301),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5.5%(8/146)、1.7%(5/3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虽无显著差异,但总体预后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活性乳酸菌胶囊无毒副作用,对胎儿无影响。结论应用活性乳酸杆菌制剂治疗BV短期疗效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但治疗后阴道乳酸杆菌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疗法,改善了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6,(8):987-988
目的:研究妊娠期和非妊娠期阴道感染情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方法:在我院妇产门诊收集非妊娠健康妇女350例为对照组,收集各个孕期的健康妊娠妇女350例为试验组。对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对试验组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并比较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阴道总感染率在妊娠期138(39.43%)明显高于非妊娠期80(22.86%)(P<0.05),BV、VVC、TV的感染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在阴道感染阳性者83例(60.15%)中比阴性者72例(33.96%)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发生率在阴道感染阳性者和阴性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剖宫产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产妇阴道感染率较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也较高,因而及时发现并治疗阴道感染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俐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214-1215
目的:观察咪康唑、乳酸杆菌制剂联合用药治疗单纯性外阴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疗效。方法:将门诊15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研究组)各75例。A组阴道用咪康唑400mg3d评定疗效,B组阴道用咪康唑400mg 3d同时阴道上乳酸杆菌制剂10d评定疗效。结果:A、B两组10d后治愈率分别为67%、69%。B组治愈率略高于A组(P>0.05),1个月后复发率A、B两组分别是16%、5.77%,差异显著(P<0.05)。结论:咪康唑合并乳酸杆菌胶囊治疗能降低VVC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妊娠与非妊娠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病(VVC)致病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初步探讨不同基因型菌株对抗真菌药物是否存在敏感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1-2014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VVC患者373例,其中非妊娠VVC患者197例,妊娠(10~40周)VVC患者176例。以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 2系统鉴定致病菌菌种,采用改良的微量平板稀释法进行克霉唑、制霉菌素和咪康唑的体外药敏实验,特异引物PCR对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并对不同基因型致病菌的体外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非妊娠VVC患者检出白假丝酵母菌166株(84.26%),妊娠VVC患者检出白假丝酵母菌134株(76.14%),妊娠VVC患者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低于非妊娠VV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1,P=0.048)。妊娠与非妊娠VVC患者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克霉唑、咪康唑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均低于非白假丝酵母菌(妊娠:Z克霉唑=6.275,P<0.001;Z咪康唑=5.102,P<0.001;非妊娠:Z克霉唑=3.095,P=0.002;Z咪康唑=2.169,P=0.030);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咪康唑、制霉菌素MIC值低于非妊娠VVC患者(Z=3.074,P=0.002;Z=4.982,P<0.001)。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克霉唑、咪康唑敏感率较高(≥91.04%),少有耐药菌株;非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对克霉唑敏感率达96.38%。妊娠VVC患者A基因型菌株113株,B基因型菌株10株,C基因型菌株11株;非妊娠VVC患者分别为152、5、9株,两组患者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菌株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89,P=0.114)。妊娠VVC患者A基因型菌株的咪康唑MIC值高于非妊娠VVC患者A基因型菌株(Z=2.804,P=0.005),而制霉菌素MIC值低于非妊娠VVC患者A基因型菌株(Z=4.869,P<0.001)。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B、C基因型菌株全部对克霉唑、咪康唑敏感,而A基因型菌株敏感率分别为91.15%、89.38%;非妊娠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B基因型菌株全部对克霉唑、制霉菌素敏感,C基因型菌株全部对克霉唑、咪康唑敏感,而A基因型对克霉唑、制霉菌素、咪康唑敏感率分别为94.74%、69.08%、80.30%。结论 非妊娠VVC患者可优先选择克霉唑治疗,妊娠VVC患者可优先选择咪康唑治疗。妊娠与非妊娠VVC患者白假丝酵母菌均以A基因型最为多见,且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白假丝酵母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妇科确诊的重度VVC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48例,阴道放置硝酸咪康唑栓治疗7天;B组48例,阴道放置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7天;通过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治疗后VVC分别评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瘙痒和疼痛)在治疗后7.3h就缓解,而A组30.2h后才出现明显好转,A组停药7~14d复诊,临床有效率为83.3%;停药30d复诊,复发率为25%.B组停药7~14d复诊的临床有效率为93.75%,停药30d复诊,复发率为2.08%.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B组仅2例有轻微的阴道刺激感,结论阴道泡腾片可更有效、迅速治疗SVVC,且安全、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妇科确诊的重度VVC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48例,阴道放置硝酸咪康唑栓治疗7天;B组48例,阴道放置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7天;通过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治疗后VVC分别评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瘙痒和疼痛)在治疗后7.3h就缓解,而A组30.2h后才出现明显好转,A组停药7~14d复诊,临床有效率为83.3%;停药30d复诊,复发率为25%。B组停药7~14d复诊的临床有效率为93.75%,停药30 d复诊,复发率为2.08%。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 B组仅2例有轻微的阴道刺激感,结论阴道泡腾片可更有效、迅速治疗SVVC,且安全、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并发细菌性阴道感染妊娠妇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并发细菌性阴道感染孕妇随机分为A组(n=144)和B组(n=156)。给予A组患者甲硝唑栓阴道用药,B组患者接受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外用,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母婴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27.1%)与B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8%)与B组(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甲硝唑栓相比,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感染临床疗效好,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若英  黄少英  李小平 《海南医学》2007,18(7):98-98,109
目的 观察应用氟康唑 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300例临床确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氟康唑及阴道用药制霉菌素泡腾片,对照组单独应用制霉菌素泡腾片,疗程均为6个月. 结果 治疗后1、4、12、24周,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9.3%、98.7%、98.0%、96.7%.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8.7%、96.7%、82.0%、76.7%.两组的有效率1、4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2、24周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性(P>0.05). 结论 氟康唑 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远期疗效优于单独阴道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萆薢渗湿汤内服外熏洗同时阴道放置制霉菌素片;对照组单纯阴道放置制霉菌素片,连续用药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一疗程结束后,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0%和96%,对照组分别为56%和84%,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副作用。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VVC经济实惠,疗效肯定,治愈率高;萆薢渗湿汤联合制霉菌素片用于治疗VVC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