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数字医学》2013,(6):97-97
近日,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山东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全省新农合异地即时结报提供安全、便捷的信息通道.山东省启动了县级新农合系统和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接入省级平台工作。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国医院院长》2014,(9):20-20
新农合国家级平台联通省份将扩至15个 5月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2013年新农合进展情况及2014年工作重点。 2013年,全国有超过88%的地区实现了参合农民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报,已与9个省级平台和部分大型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跨省医药费用的核查功能在部分地区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意见,今年将依托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选择部分统筹地区和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即时结报试点。到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市要在具备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跨省就医直接结报。此前,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也已开通试运行,并与北京、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9个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此次开展跨省就医即时结报试点及其列出的时间表,无疑令人振奋,这是因为新农合已覆盖了绝大多数城乡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如果这个群体跨省就医能够实现即时结报,那么,现行医保体系条块分割背后最大的制度壁垒,也将得到清除。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新农合人员异地就医结报中的信息统计及监管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利用Microsoft的Visual Studio 2010,在.NET开发环境下使用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四川省新农合异地结报信息监管系统。该系统基于B/S模式的MVP三层结构,采用VPN硬件防火墙以及VPN客户端软件加证书两种方式接入,实现了管理人员对新农合异地就诊和结报的有效监管,便于了解病人就医流向并对异地就诊指标进行决策统计分析,为新农合基金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8月1日起,吉林省在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在哪住院,在哪报销”,“当天住院,当天报销”的即时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8月1日起,吉林省在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在哪住院,在哪报销”、“当天住院,当天报销”的即时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开展定点医疗机构督查经过半年的酝酿和准备,安徽省于近日启动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督查。督查的对象为全省各极各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重点是参合农民投诉举报报的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水平较高或者增长过快的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现医院新农合网络即时结报和管理。方法:制定计划,改建优化院内网络和设施,连接新农合专网,开发接口提取有效HIS数据,统一诊疗和药品目录对照,建立前端提醒、后台质控管理模式。结果:提高了结算核销和政策把握的准确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方便了医院管理部门的质控监督。结论:实现新农合的网络即时结报,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医院内部新农合质控管理。  相似文献   

9.
潜山县:培训新农合管理人员潜山县是安徽省第四批新农合试点县,为了进一步规范新农合的各项审核、结报工作,县合医办先后举办了4期新农合工作人员培训班,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他们培训的重点是全县31个定点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各单位的结报员,培训的内容是结报程序,补偿范围和标准、补偿结算办法等。  相似文献   

10.
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今后去省城大医院看病也可以在医院直接拿到补偿款。卫生部进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省级和设区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即时结报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网络,这将会对农民看病行为产生影响。调查显示,该项制度促进了参保农民的积极就医行为,但就医次数并无明显增加,对不同经济收入人群的就医行为影响也不同。同时也揭示该项制度对解决农民疾病风险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符合农村居民就医的主观需求,需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和进行补偿结构设计,并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2.
新农合及时结报系统,用于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患者就医过程中基础数据的即时上传和信息共享,简化其就医和报销环节,有效控制次均费用,规范医院诊疗行为。系统基于PB11.5的开发,以SYBASE12.5为主数据库,调用Web service实现通信连接,通过调用各县端新农合接口的Web service和托管点代码,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和新农合即报系统的无缝接轨。新农合即报系统的应用对于方便就医、简化报销程序、推进新农合药品的合理应用、规范医院的诊疗行为、有效控制次均费用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此外,该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强化新农合基金监管力度,增加基金使用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结核病诊疗费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中的报销情况,为推动和完善结核病诊疗费用全面纳入新农合体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广西的各县(区)的结核病诊疗费用在新农合中的报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8.99%的县(区)制定了针对结核病的新农合报销政策。门诊和住院的平均报销封顶额度(9 003元,77 371元)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新农合对门诊和住院结核病诊疗费用起付额度逐渐提高(门诊:100元~206元,住院:72元~344元),报销比例逐渐降低(门诊:87.71%~83.82%,住院:84.54%~60.21%)。结论应该继续推动广西的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新农合步伐,及时进行补充完善,通过降低或取消起付额度,提高封顶额度和补偿比例,使调整后的比例更趋合理,最大限度消除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国农村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住院补偿的效果,对其中医保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入户调查收集农村居民的相关信息,分别对不同医保形式、不同住院流向农村居民的住院补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医保覆盖农村居民的住院率间具有显著差异(2=16.231,<0.05);不同医保制度的住院补偿比例具有显著差异(2=33.173,<0.05);不同住院流向参合居民的补偿比例随着住院层次的提升而显著降低(2=58.527,<0.05)。讨论:现行农村医保制度设计在有效发挥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合理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不同医保制度的补偿比例在参保人群中具有一定的"利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宜昌市2010—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中肺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用情况,探讨合理应用新农合经费。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法收集宜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肺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用报销相关文件、宜昌市2010—2011年参合肺结核病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结算资料,经EXCEL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两年期间,宜昌市新农合共补偿了5045例肺结核患者,两年医疗总花费为14778314元,新农合总支出6608937元,患者自付8169377元,报销比例为44.72%,人均医疗费用2929.30元。2011年享受新农合报销政策的肺结核患者数增加了231例,住院人次增加了145例,住院比例增加了0.38%。新农合支出费用增加了1382317元,患者平均费用增加了653元,报销比例略有增加,增幅为4.79%。结论新农合是肺结核病患者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成为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尚需加强管理,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补偿办法。以充分发挥新农合在补偿结核病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在农民健康相关指标改善中的作用,定量评估新农合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政策效果评价的倍差法(DID模型)和Probit模型对中国2004年和2009年新农合制度的参合数据进行健康效应的实证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Z=1058)和参合组(n=2879),比较两组农民在新农合实施前(2004年)和实施后(2009年)健康效应评价指标(4周患病率、体质量指数和自评健康)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农合制度对农民的体质量指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0.139,P=0.036,OR=0.871),在职、年龄和收入是体质量指数异常的相关因素。新农合制度对自评健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0.214,P=0.001,OR=0.807),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家庭规模以及婚姻状况对健康自评有影响(P〈0.05);新农合制度对降低患病率效果不显著。结论为更加有效地促进新农合对健康相关评价指标的积极作用,应注意加强健康生活理念的宣传力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形成合理的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住院流向、费用及补偿情况,为制定和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某县2007-2009年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数据,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分析。结果:该县2007-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补偿人次、住院总费用、次均费用、补偿总费用、次均补偿费用、补偿比等均不断提高,且病人流向和补偿基金逐年向县级和县级以上级别医疗机构倾斜。结论:该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使用率低下,住院总费用增长过快,需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新农合住院补偿方案,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资金使用与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南京市7个区县2005年和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数据,并对住院补偿相关指标进行可比性分析。结果2005年,南京市住院补偿49923人次,2006年为59968人次,比上年增长了20.0%。两年均是县级医疗机构所占比例最多,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次之,乡镇卫生院最少。2006年次均住院费用比2005年增长了14.2%。2005年对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了4964.37万元,次均住院补偿费用994元,补偿比例为23.8%,2006年达26.7%。结论南京市住院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在县级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一直维持较高比例,而乡镇卫生院则相对较少。应完善补偿方案,引导患者合理分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省滨海县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提出完善的宣传网络体系?持续稳定的筹资机制?合理的补偿方案?严格规范的监管机制以及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机制是该县新农合基金运行平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依据,对河南、吉林两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试点地区居民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活动,评价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及参加意愿的作用。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在干预前进行需求评估,然后按照循证决策原理,对河南、吉林省干预县农民开展为期半年的干预活动,对照县不进行干预,并进行干预后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县、对照县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两干预县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政策知识得分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分别达到29.0%和37.8%,感知疾病威胁和感知参加新农合障碍的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而感知参加新农合益处得分则得到提高。同时,两县农村居民的参加新农合意愿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方法有效、可行,在提高农民合作医疗认知的基础上,对其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