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抗凝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的抗凝效果以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后采用不同的抗凝剂,一次使用肝素抗凝(肝素组),一次使用阿加曲班抗凝(阿加曲班组).监测患者治疗前血路管动脉端、治疗中2h血路管动、静脉端、治疗结束后1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治疗过程中管路和透析器凝血情况,治疗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平均时间及组织器官24h内有无出血情况(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结膜出血、皮下出血点和黑便等).结果 阿加曲班组HD治疗中APTT明显延长,达到HD抗凝治疗要求,与HD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组相比,治疗中2h及治疗后1h的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组治疗中管路和透析器凝血情况比较差别不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组治疗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加曲班组治疗后组织器官出血较肝素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在HD抗凝治疗中抗凝效果确切,出血风险较普通肝素少,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HD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中心静脉置管诱导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和出血事件。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阿加曲班组。所有患者在置入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后接受连续2d的2次诱导血液透析,阿加曲班抗凝剂量按1.5μg·kg^-1·min^-1续由动脉端给予。测定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并采用评分方法评价透析器凝血和置管处出血和血肿情况。结果:普通肝素组和阿加曲班组透析器凝血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是颈内静脉置管处出血情况,阿加曲班组较普通肝素组显著降低(P〈0.05),在相同透析器凝血情况下,阿加曲班组APTT和ACT值较肝素组低(P〈0.01)。在透析1h时同时检测阿加曲班组动脉端和静脉端APTT值,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达到同样抗凝效果时,阿加曲班较普通肝素所需的APTT和ACT值更低,而且阿加曲班体外的抗凝作用强于体内,因此阿加曲班可能成为血液透析一种新型的替代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肝素为对照组,探讨阿加曲班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9例血液透析儿童随机应用阿加曲班和普通肝素作为血液透析抗凝剂。阿加曲班首次给药剂量为0.05~0.08mg/kg,透析前1h静脉给入,维持剂量为0.05~0.08mg·kg-1·h-1,透析结束前0.5h停用;普通肝素首次给药剂量为0.35~0.5mg/kg,维持剂量为0.05~0.15mg·kg-1·h-1,透析结束前0.5h停用。采用评分方法评价透析器及管道凝血、股静脉置管处出血和血肿情况,并比较透析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与普通肝素组比较,阿加曲班组透析器和管路凝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股静脉置管处出血情况阿加曲班组显著降低(P〈0.05),在相同透析器凝血情况下,透析3h后阿加曲班组APTT和PT-S值显著降低(P〈0.01)。阿加曲班组无出血事件发生,且使用剂量远低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推荐剂量。结论:与普通肝素相比较,阿加曲班用于儿童血液透析疗效好且更安全。因此,阿加曲班可能成为儿童血液透析抗凝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枸橼酸钠与阿加曲班在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存在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6例.阿加曲班组予2.5mg/h阿加曲班泵入,提前半小时停泵;枸橼酸钠组予4%枸橼酸钠200 ml/h动脉端泵入,维持至透析结束.透析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口唇发麻、手足抽搐、心室颤动或停搏)、心率、血压;监测透析中静脉压、动脉压变化.透析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离子(钾、钠、钙、磷)浓度、血气分析(pH值)情况.透析结束后观察透析器、动静脉壶凝血及患者出血情况,透析器凝血分为3度,Ⅰ°为透析器< 1/3出现凝血;Ⅱ°为透析器1/3 ~ 2/3出现凝血;Ⅲ°为透析器>2/3出现凝血、动静脉壶根据有无血凝块监测.结果 (1)阿加曲班组1例出现头痛症状,其他无明显不适症状出现;透析中心率、血压、透析中动脉压及静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透析前PT、APT、PH、BE及离子钾、钠、钙、磷无明显差异;透析后阿加曲班组PT及APTT较透析前及枸橼酸组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相比,透析后两组pH值及离子钙显著增高,离子钾、磷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枸橼酸钠组与阿加曲班组pH值及离子钾、钠、钙、磷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透析结束后,枸橼酸钠组有1例出现透析器Ⅰ°凝血,无动静脉血凝块;阿加曲班组透析器有3例出现Ⅰ°凝血、1例出现Ⅱ°凝血、2例出现动静脉血凝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枸橼酸钠组患者透析后无出血倾向,阿加曲班组4例出现出血倾向,其中2例为伤口渗血、2例为原有出血加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与枸橼酸抗凝均是安全、可行的方法,且易于掌握,两者相比,枸橼酸不增加透析后的出血风险,是更为理想的血液透析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无肝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可能性。方法37例患者共行CVVH治疗75例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采用无肝素抗凝;对照组32例次,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回顾性分析2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BUN下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T、APTT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管路和滤器使用寿命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管路和滤器使用寿命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肝素抗凝技术用于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CVVH治疗疗效肯定,并无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常规使用肝素和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下肢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阿加曲班组(n=94)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n=94),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肢体周径差和疗效的差异,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凝血指标(PT、APTT及PLT)变化。结果阿加曲班组治疗10d后,双侧肢体周径差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总有效率(97.87%)优于对照组(89.37%),P〈0.05。阿加曲班组无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对照组发生2例HIT;阿加曲班组PT、APTT和PLT变化均处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下肢D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抗凝剂对血液透析过程凝血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中不同抗凝剂的特点和合理选择。 方法 选取HD患者21例,分为普通肝素(UFH)组,10例,首剂 3000 U,追加1000 U/h,下机前1 h停止追加;达肝素钠组,11例,达肝素钠5000 U透前30 min静脉注射。另选取伴有出血倾向的HD患者10例,作为阿加曲班组,首剂8 mg,追加6~8 mg/h,总剂量1.5 μg&#8226;kg-1&#8226;min-1,下机前20 min停止追加。同时选取8例健康人为对照。在上机前管路动脉端、HD 2 h管路动、静脉端及下机前管路动脉端采血。应用Sonoclot 分析仪测定前玻璃珠激活的凝血时间(gbACT)、凝血速率(CR)及血小板功能(PF);酶联免疫法测定前凝血酶原片段1+2(PF1+2)及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健康对照组采血1次测定上述指标。 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全部患者上机前CR、PF1+2和PF、GMP-140均显著增高(P < 0.05)。(2)UFH组:与透析前比较,HD 管路2 h动、静脉端及下机前的gbACT显著延长(P < 0.05),CR、PF和PF1+2均显著减少(P < 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下机前gbACT显著延长(P < 0.05),CR显著减少(P < 0.05)。(3)达肝素钠组:与透析前比较,HD 管路2 h动脉端的gbACT显著延长(P < 0.05),HD管路2 h的动、静脉端的CR和PF1+2均显著减少(P < 0.05),下机前CR仍减少(P < 0.05),但PF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h管路动脉端gbACT延长与CR减少值大于静脉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下机前gbACT延长(P < 0.05),但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阿加曲班组:与透析前比较,上机后的gbACT均无明显变化;管路2 h的动、静脉端的CR均显著减少(P < 0.05),而以静脉端更明显;2 h管路动脉端的C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机前的CR大于对照组(P < 0.05);在监测过程中PF1+2呈上升趋势。 结论 UFH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HD过程中和结束后均有较大出血风险。达肝素钠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但HD过程中有出血风险。阿加曲班适用于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HD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式无肝素抗凝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将36例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无肝素CVVH治疗的患者按治疗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抗凝治疗64例次,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无肝素抗凝治疗64例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体外循环凝血及治疗后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Hb、PT、APTT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LT和Fb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Hb、PT、APTT、PLT、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滤器和静脉壶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无一例诱发或加重出血.结论 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改良式无肝素CVVH治疗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还可降低滤器和静脉壶凝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方法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最佳抗凝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30例并存高危出血倾向需行CBP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例采用传统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抗凝;B组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法;C组13例在B组的基础上,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结果 3组均未诱发或加重出血,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循环凝血情况、24 h更换滤器、治疗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除B、C组血滤器凝血程度及A、B组更换滤器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25,P<0.05).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是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CBP最佳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组和对照组,各组80例。阿加曲班组患者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和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低分子肝素钙合尿激酶治疗,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阿加曲班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凝血指标(PT、TT和APTT) 及PLT变化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阿加曲班合尿激酶治疗下肢DVT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安全性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常规血液透析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组及常规透析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丙二醛、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高通量透析组(A组)和常规透析组(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CRP、IL-6、TNF-α、Hcy、MDA、iPTH水平比较,A组治疗3月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下降不明显,治疗3月时A、B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组患者CRP与IL-6、TNF-α、Hcy、MDA、iPTH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526,P<0.01;r=0.511,P<0.01;r=0.269,P<0.05;r=0.302,P<0.05;r=0.712,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改善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影响。方法: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hs-CRP、IL-6、IL-1β水平,测定心超指标。结果:治疗后,参麦组的hs-CRP、IL-6、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hs-CRP、IL-6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参麦组LVM、LVMI、IVST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LVM、LVMI、IVST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逆转LV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尿酸所致早期慢性肾脏病(CKD)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单侧肾切除组(B)和实验组(C)。通过右肾切除并喂养10周的方法建立早期CKD动物模型,实验组以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灌胃稳步升高大鼠血尿酸。检测各组血清指标尿酸(UA)、肌酐(Scr)、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光镜下观察血管壁病变以及Ⅰ型胶原在血管壁沉积等情况,分析C组与其他两组间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结果:各组大鼠肾病理均未见明显病变,且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UA水平明显升高(P〈0.01)。A组血管壁未见明显病变,管壁见少量Ⅰ型胶原;C组可见内皮细胞脱落,内皮间隙增宽,细胞水肿,管壁炎症细胞聚集,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结构紊乱,血管壁见较多Ⅰ型胶原沉积;B组病变与C组相似,但程度较轻。C组血管壁Ⅰ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C组NO明显低下(P〈0.01),ET-1明显增高(P〈0.05),NO/ET-1比值明显降低(P〈0.01)。C组SOD显著降低(P〈0.01),MDA显著升高(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UA与ET-1(r=0.9374,P〈0.01)、Ⅰ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r=0.8403,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NO(r=-0.9462,P〈0.01)、NO/ET-1比值(r=-0.9230,P〈0.01)呈显著负相关;UA与MDA(r=0.8195,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SOD(r=-0.6885,P〈0.05)呈显著负相关;NO与SOD(r=0.8179,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MDA(r=-0.9171,P〈0.01)呈显著负相关;ET-1与SOD(r=-0.7793,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MDA(r=0.8658,P〈0.01)呈显著正相关;NO/ET-1比值与SOD(r=0.8143,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MDA(r=-0.9143,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氧化应激是尿酸致早期CKD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番茄红素对血液透析患者静脉铁剂诱导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由静脉铁剂诱导的氧化应激状态,探讨番茄红素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3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对照组在患者透析时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mg,2次/周,共10次,观察时间8周;试验组除蔗糖铁注射液使用外,同时口服番茄红素胶囊,2粒/次,2次/d。用药8周,观察时间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红蛋白(m)、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OD和GSH—px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但是试验组下降幅度显著性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升高(P〈0.01);但是试验组升高幅度显著性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水平与SF呈正相关(P〈0.01)。治疗后两组Hb、Hct、SI、SF、TSA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并且两组升高幅度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铁剂治疗加剧了MHD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番茄红素可减轻这种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G)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LFHD组与HFHD组首次透析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iPTH、IL-6、的清除无差异(P>0.05),对CRP、β2 MG清除有差异(P<0.01),对Hb提升有差异(P<0.01);H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LFHD组与HFHD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FHD能够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浓度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法在围手术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围手术期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枸橼酸钠组(45例,169例次)采用30%的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无抗凝剂组(45例,157例次)采用无抗凝剂法透析,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检测透析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出血情况、测定尿素清除率(Kt/V)。结果枸橼酸钠组中,I级凝血12例次(占7.1%);未发生Ⅱ级或Ⅲ级凝血。无抗凝剂组中,I级凝血18例次(占11.5%),Ⅱ级凝血15例次(占9.6%),Ⅲ级凝血15例次(占9.6%)。无抗凝剂组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率高于枸橼酸钠组(P〈0.05)。无抗凝剂组透析器前APTT低于枸橼酸钠组(P〈O.05)。枸橼酸钠组Kt/V为(1.35±0.15),高于无抗凝剂组的(0.96±0.18)(P〈0.05)。透析后,2组血肌酐、尿素氮均较透析前降低(P〈O.05)。透析后枸橼酸钠组较无抗凝剂组血HCO3^-明显升高(P〈0.05)但仍在正常值内。枸橼酸钠组透析后血钙较透析前降低(P〉0.05)。结论作为围手术期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方式,局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较之无抗凝剂法抗凝效果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血合剂联合rHu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生血合剂(主要由熟地、何首乌、黄芪、当归、鸡血藤、川芎、丹参等制成颗粒剂)配合rHu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30例,并设立对照组30例,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Hb,Hct)、肾功能(Scr、BUN)、血清白蛋白、中医临床证候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ct、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Hb、Hct、白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合剂联合rHuEPO优于单纯使用rHu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临床实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出血性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71例接受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分析置管位置(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置管后透析时机(即刻或隔日)、透析中抗凝方式(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无肝素)与出血并发症的关系。结果①置管后即刻透析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的风险较隔日透析高(16.4% vs 4.2%,P〈0.01);②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较普通肝素抗凝出血少(5.2% vs 13.8%,P〈0.01)。结论恰当的安排透析时机、选用合适的抗凝技术以可有效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