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情况,分析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的主要分型,通过检测葡萄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为MRSA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筛选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测定法对MRSA进行确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扩增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并对MRSA进行基因分型;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其耐药性。结果 97株MRSA菌株中包括SCCmec II型12株、Ⅲ型77株、IV型8株。所有菌株对包括苯唑西林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较低,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各型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型MRSA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高于II型、IV型MRSA菌株。结论深圳东部地区临床分离的MRSA SCCmec基因型以Ⅲ型菌株为主,且具有对抗生素多重耐药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由于MRSA可引起病房及病区的爆发流行且目前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VRSA),故MRSA感染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治疗包括西药抗生素、中草药及免疫治疗(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37株,MRSA的分离率为37.2%。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不同,未发现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筛查MRSA,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现阶段我院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4年8月~2005年8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其中MRSA的分离率为59%。MRSA患者多数伴有复合感染,且对抗生素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MRSA的流行和散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用头孢西丁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用K—B法检测MRSA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力奈唑烷等抗生素的耐药结果。结果1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A97株,检出率为71.3%。痰及咽拭子标本检出率最高,为62.9%(61/97),依次分别为分泌物19.6%(19/97),尿12.4%(12/97),其他5.0%(5/97)。MRSA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高达98%~100%,没有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MRSA的耐药现象严重,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MRSA最为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对MRSA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在临床抗感染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也逐年增加。特别是MRSA耐药菌株的相继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目前已知其耐药性是由于位于染色体外的DNA上的耐药基因所编码,并通过结合、转导和转换等方式在细菌间传播,其中以结合为最主要,同时在传播过程中,这种耐药基因又可不断重新组成新的耐药基因,而产生对多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的多重耐药基因菌株。因此本文对525株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研究,对如何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流行,指导临床治疗有着一定的意义。1材抖与方法1.1材料1.1.1菌株来源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教感的葡萄球菌(MSSA)对抗生素的敏感和耐药情况,以及MRSA的检出率.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75.5%;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敏感性较高外,对青霉素G、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等均表现为大于75%的耐药,对于常用抗生素利福平也有32.3%的耐药,且为多重耐药;MSSA对所做的15种抗生素中有5种耐药率高于70%.结论 目前我院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3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提醒临床医师在对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本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状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 按常规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MicroScan A/s-4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苯唑西林药敏纸片在MH平板上以K-B琼脂扩散法来判定MRSA.结果 分离出MRSA 68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总数的55.74%;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都很高.结论 MRSA分离率及耐药率相当高,因此,应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及控制好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其耐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其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特征与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NCCLS版纸片扩散法标准,测定并判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用纸片法测定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药表型。结果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感染呼吸道为主,占74.4%。从2001~2006年,MRSA检出率已从61.3%上升至97.4%,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达10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林菌株,但对其他各类抗生素均呈高度耐药,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连续3年为100.0%。结论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MRSA为主,并对各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耐药菌的检测与报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MRSA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6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状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按常规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MicroScan A/s-4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苯唑西林药敏纸片在MH平板上以K—B琼脂扩散法来判定MRSA。结果分离出MRSA68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总数的55.74%;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都很高。结论MRSA分离率及耐药率相当高,因此,应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及控制好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滥用抗生素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lISA)感染率逐年上升,以肺部感染为主,已成为肺部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呈现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除糖肽抗生素外,对其他抗生素广泛耐药.本文对MRSA的临床特征、耐药性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03株葡萄球菌对11种抗生素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103株葡萄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实验研究;[方法]用MIC鉴定板测定11种抗生素测定其对临床分离的103株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62.1%为MRSA,103株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90%),MSSA菌株对左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P〉0.05),与MRSA的耐药率与无显著性差异。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MRSA与MRCNS和MSSA与MSCNS菌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RCNS与MSCNS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RSA和MRCNS均对万古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较敏感。MRSA的耐药率与标本来源关系不能肯定。ICU来源MRSA对苯唑青霉素的MIC其它病区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1株真正意义CA-MRSA。3位病人先后分离出MRSA和MSSA。[结论]本室分离到的MRSA都是医院内获得MRSA(HA-MRSA)。对于MRSA、MRCNS株,万古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是可选用的药物。MRSA的耐药与病区和标本关系不大。MSSA的耐药谱有扩大的趋势。应加强MRSA和MSSA的鉴定,以免抗生素治疗失败以及VRSA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现状,加强临床MRSA的监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46株MRSA耐药性,并用PCR法对MRSA进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氨基糖甙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红霉素类耐药基因emr和耐消毒剂基因qac(A/B)检测。结果46株MRSA表现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性,并检测出相关的耐药基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加强MRSA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控制MRSA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MRSA菌株SCCmec基因型分布和各种基因型的耐药特征。方法采用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65株MRSA菌株中包括SCCmecⅢ型60株(92.31%),SCCmecⅣa型4株(6.15%),未分型1株(1.54%)。耐药性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替考拉宁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完全敏感,对氯霉素耐药率较低,各型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其它非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SCCmecⅢ型MRSA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其耐药率显著高于SCCmecⅣa型,其中对加替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SCCmecIII型菌株为临床分离MRSA主要流行菌株,该型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多重PCR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适合临床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耐糖肽类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是社区及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一种新型抗生素的应用往往会带来相应抗生素的耐药。自从发现青霉素能有效治疗金葡所致感染并应用于临床之后,50年代便出现了耐青霉素的金葡;耐酶青霉素的大量应用导致80年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糖肽类抗生素是治疗MRSA感染非常有效的一类抗生素,以万古霉素(万古)作为MRSA的经验治疗导致90年代VISA(对万古中介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  相似文献   

1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临床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趋势。方法用Whonet 5.3软件对住院患者多种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共分离葡萄球菌94株,其中MRSA44株(47%)、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30株(32%),万古霉素仍为目前对MRSA最敏感(耐药率为0%)和使用最多的药物,其他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容忽视。结论认真做好微生物室内质控,及时准确地分离出MRSA,可为临床医生控制MRSA引起的耐药性传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廖远泉 《疾病监测》2012,27(7):580-585
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以及新的广谱抗生素的不断问世,致使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感染十分常见,因其表现为多重耐药,易引起感染的暴发流行,是临床治疗非常棘手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MRSA医院感染严重,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也有增加的趋势而备受关注。且国外已经出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被称为超级细菌(Superbug)或沉默的杀手(Sillent killer)。本文论述了MRSA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甲氧西林耐约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同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抵制剂复合物抗生素及碳青烯类抗生素耐药,因此临床治疗MRSA感染时常使用大环内酯类(macrolide)如红霉素、林可酰胺类(1ineosamide)如免林霉素和链阳霉素B类(streptagramin type B)抗生素,这也是治疗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者的抗生素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防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医院内暴发流行。[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治的16例MRSA感染病人采用积极的干预措施,并根据药物敏感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16例MRSA感染病人中10例临床治愈,6例临床治疗好转,医院内未发生MRSA交叉感染。[结论]加强对MRSA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前瞻性地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积极治疗并合理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及治疗MRSA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的耐药性,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应用常规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3.5%,MRSA对多数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97%~100%,且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对复方新诺明相对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中产生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7株。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较大,且表现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在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的同时,应开展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