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5例HDV(+)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内HBV DNA的状态和血清中HBVM的检测结果,并与13例HDV(-)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血清HBsAg在HDV(+)组有8例滴度≤1:4,其中5例短暂(-),1例住院2天内始终(-),HDV(-)组未见类似现象。HDV(+)和(-)组血清和肝内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7/15例(46.7%)与3/12例(25.0%)和7/15(46.7%)与8/13例(61.5%),两者无差异。但HDV(+)组肝内HBV DNA在肝细胞胞浆内分布3例呈稀疏形式,2例着色浅淡,表明HBV复制受限,HDV对HBV可能有抑制现象。本文也具有部份HDV(+)患者肝内HBV DNA复制活跃,3例肝和血清HBV DNA同时阳性,这种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HDV感染处于不同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学标志物模式与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关系,为新疆地区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人群HBV感染者的血清学模式和HDAg、抗-HD。结果 在48例血清HDV阳性标志物中,HBV血清学模式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22例;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18例;HBsAg、抗-HBc二项阳性8例。结论 新疆地区HBV感染者中,HDV标志物阳性与HBV血清学模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EIA法对184例HBsAg阳性的各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作了抗-HD的检测,结果3例抗-HD阳性,检出率为1.63%(3/184).其中慢活肝3.23%(1/31);慢迁肝2.86%(1/35);HBsAg无症状携带者0.85%(1/118).慢性肝炎患者中抗-HD检出率高于HBsAg携带者,可能提示HDV感染与乙肝慢性化密切相关,并发现检出的3例HDV感染者,其HBV复制指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4.
应用直接酶标法对来自全国17个地区的2346份肝组织标本进行了肝内HDAg的检测,1764份HBsAg阳性标本中有167份检出HDAg,检出率为9.47%。各大地区HDA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肝内HDAg的检出率与病理类型有关,慢性肝病和重症肝炎中HDAg检出率较高。提示:HDV感染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慢性化有关。对HDV与HBV复制关系的研究表明:HDV可以抑制HBV的复制,但两者也可同时复制,其机理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重症乙型肝炎(重乙肝)中HDV感染的检出率及临床特征,作者按1984年全国第三届病毒性肝炎会议拟订的标准,在四川筛选出重乙肝27例(其中22例于死后作了肝穿刺或尸解),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测。取肝组织,用ABC法检测HDV和HBcAg;Southern吸印杂交法检测HBV-DNA。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δ抗体和HBsAg、HBeAg、抗-HBe、抗-HBcIgM;斑点杂交法测HBV-DNA。 27例中肝检测δ抗原者18例,结果2例阳性;血清检测δ抗体者7例,3例阳性;另2例同时检测δ抗原和抗体,均为阳性和均为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V、HDV重叠感染时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20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HBV DNA与丁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抗-HDV IgG),结果:乙、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血清的HBV DNA水平与单纯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重叠感染者TBiL及AST/ALT比值较单纯HBV感染者明显升高(P<0.05)。结果:HDV感染对HBV DNA的复制水平未发现有明显影响,但可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肝病患者74例,观察不同临床分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出率。结果:本组共检出丁型肝炎(HDV)患者9例,占乙型肝炎病毒(HBV)12.16%。慢性乙型肝炎检出4例。4组HDV感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DV感染者CD4/CD8均高于HDV非感染者,感染与非感染异常率对比,P<0.05。结论:乙肝患者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可能与HDV重叠感染有关,因进一步做HDV标志物检测,以更好应对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记HBeAg、HBV-DNA的相互关系,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前S1抗原,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记,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乙肝病毒DNA。结果分析常规HBV血清标记物不同组合模式发现,HBeAg阳性模式中前S1抗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b阳性模式,其中S1抗原和HBeAg的符合率达80.88%;HBV-DNA阳性组前S1抗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两者的总体符合率达80.27%。结论血清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相互关联,可以作为HBV存在和复制的标志。联合检测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可相互补充、印证,对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和存在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慢性HBV(乙肝病毒)感染中,复制状态通过血清HBeAg(e抗原)的存在而证实,而血清转变为抗—HBe(e抗体)时,通常认为病变已转为静止。然而,有一些抗—HBe阳性病人却有肝病的继续活动。传统认为,若查到血清HBV—DNA阳性,则与持续的HBV复制有关,若有HDV(丁肝病毒标志物存在,则与HD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乙肝标志物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确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ELISA法、CLI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水平。比较ELISA、CLIA的阳性检出率及对低水平HBsAg的检测效果。结果 CLIA对HBsAg、HBeAg、HBeAb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LIA对HBcAb、HBsAb阳性检出率与ELI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0例HBV感染者中共32例HBsAg处于低水平。HBsAg水平0.06~0.50 IU·mL~(-1)时CLIA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水平0.51~3.00 IU·mL~(-1)时CLIA、ELIS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ELISA、CLIA法均能有效检测血清乙肝抗原及抗体水平,CLIA的检测效果及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