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 抑郁焦虑情绪是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孕产妇身体意象失调与抑郁焦虑情绪密切相关,但研究结论存在差异。目的 对孕产妇身体意象失调与抑郁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对孕产妇身体意象失调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月10日,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与孕产妇身体意象失调和抑郁焦虑情绪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1日。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身体意象失调的影响因素和研究结论等内容并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孕产妇身体意象失调主要表现为对体重和体型恢复的担忧,受人口学特征、社会文化因素、产科相关因素等影响。孕产妇身体意象失调可预测抑郁情绪的发生,与焦虑情绪密切相关。结论 身体意象失调严重影响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可能进一步加重其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患抑郁、焦虑的概率较高,而且同时患有抑郁、焦虑及OSAS的患者比仅患有OSAS患者病情更重。尽管许多研究评估了OSAS与情绪障碍间的关系,OSAS及情绪障碍之间一些可能的因果机制也已被提出,但是OSAS在情绪障碍的因果关系仍不清楚。对于OSAS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情绪障碍的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OSAS患者的嗜睡、疲劳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IU)对焦虑影响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IU是指个体无法忍受因感知到缺乏突出的、关键的或充分的信息而产生的厌恶反应,具有个体倾向性。IU在焦虑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过程和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IU对焦虑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角度阐明其对焦虑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为预防一般焦虑情绪发展为焦虑障碍以及研发新的心理干预与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中关于 SFBT 对 PSD 患者焦虑、抑 郁情绪及自我效能感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9 月。使用 RevMan 5.4 和 Stata 软件评 价 SFBT 对 PSD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 13 篇文献,1 285 例 PSD 患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 SFBT 后的抑郁量表评分(SMD=-1.04,95%CI:-1.39~-0.69)、焦虑量表 评分(SMD=-1.12,95%CI:-1.87~-0.37)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MD=4.61,95%CI:3.64~5.58)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SFBT 能改善 PSD 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 我效能感,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等指标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两项指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起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恐惧和焦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害怕是面临威胁性情境时的情绪反应 ,当害怕显著超过了应有的程度时称为恐惧 ;在无现实威胁时 ,感到的害怕或担心则称为焦虑。过去曾经认为情绪很难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探讨 ,而现在情绪已成为神经科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对恐惧和焦虑的神经通路及发生机制的研究已获得很大进展。这类研究是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 ,例如 ,用微电凝和微量药物注射 ,引起某一特殊神经结构的限局性损害 ,然后观察其相关的行为效应 ,或者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神经电生理改变。一、经典恐惧条件反射这是研究恐惧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人在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情绪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不伴焦虑情绪组、冠心病伴焦虑情绪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RP、IL-6水平。结果:64例患者中男性36例(56.25%),女性28例(43.75%),伴有焦虑情绪35例(47.45%),其中男性有15例(42.9%),女性20例(57.1%),男女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焦虑情绪的血清CRP、IL-6水平与不伴有焦虑情绪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RP、IL-6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伴有焦虑情绪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升高,且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120例接受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其焦虑情绪现状,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探讨一般人口学资料、营养、社会支持状况、病理和治疗因素与患者焦虑情绪的关系。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HAMA评分为(20.76±8.12)分,80%患者存在焦虑情绪,HAMA评分与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社会支持和营养状态、肌酐、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治疗方案有关(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营养状态及透析治疗方案是影响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的独立因子(P0.05)。结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营养状态及透析治疗方案与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焦虑情绪密切相关,老年患者推荐采用腹膜透析,同时应注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针对患者性格特点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癌根治术后焦虑情绪对疼痛症状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20年3月~2022年9月80例肺癌患者,均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6h时进行焦虑情绪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设为焦虑组、无焦虑组,分别为43例,3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检测术前、术后6h时血清肾上腺素(epinephrine,E)、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结果 焦虑组术后6h、12h、24hVAS评分显著高于无焦虑组(P<0.05);两组术前血清E、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时显著高于术前,且焦虑组术后6h血清E、Co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根治术后焦虑情绪较为普遍,并且合并焦虑情绪会加重术后疼痛症状,增强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输血前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150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输血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患者的HAMA评分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查影响焦虑情绪的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HAMA评分平均(16.98±3.92)分,检出焦虑92例,检出率61.33%;不同年龄、家庭月收入、心理弹性水平、疾病良恶性以及是否初次输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史的患者HAM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居住地、文化水平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心理弹性水平、疾病良恶性、是否初次输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史是血液病患者输血前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 血液病患者输血前焦虑情绪较为普遍,受到经济水平、心理弹性等的影响,应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以降低输血前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及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术前焦虑水平,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8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焦虑情绪评估,存在焦虑情绪的共有33人,总阳性率为38.4%,其中焦虑组的在职比例、家庭人均收入3000、医保自费支付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经Logitic回归分析表明上述三个因素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产生术前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易合并焦虑情绪,其中在职、家庭人均收入3000、医保自费均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产生术前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目的是以健康行为干预焦虑情绪作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健康运动行为、健康饮食行为和健康休闲娱乐行为调控焦虑情绪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从运动选择、饮食控制、休闲娱乐活动参与这三个层面改善焦虑情绪,为健康行为改善焦虑情绪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焦虑障碍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达18%,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关于焦虑的临床模型研究显示,个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持续负性评价,导致情绪调节能力缺陷,是产生病理性焦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0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02例患者中,焦虑(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12例(11.8%),抑郁(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3分)12例(11.8%);同时出现焦虑、抑郁情绪4例(3.9%)。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精神病史是影响乳腺增生患者抑郁情绪的重要危险因素,乳腺疼痛程度、工作是影响乳腺增生患者焦虑情绪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疼痛程度是影响乳腺增生患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而工作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19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同时比较不同夫妻关系、手术史、手术认知度、年龄、职业情况、月收入情况、居住地、文化程度的评估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196例剖宫产患者术前存在焦虑者124例(63.27%),无焦虑者72例(36.73%);不同年龄的剖宫产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夫妻关系、手术史、手术认知度、职业情况、月收入情况、居住地、文化程度的剖宫产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夫妻关系、手术史、手术认知度、职业情况、月收入情况、居住地、文化程度均为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夫妻关系、手术认知度、职业情况、月收入情况、居住地、文化程度等多个方面,可依据具体影...  相似文献   

16.
经前期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引起精神和躯体状况的变化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尽管月经周期引起情绪、行为、躯体症候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临床上已积累了不少资料。月经周期的心境变化:月经周期中情绪、行为改变在经前期最为明显。不少妇女在月经前有某些躯体症状,如胸痛、疲乏、腹部下堕感,但程度不重。很多妇女在月经前有轻到中度的情绪和行为改变,如抑郁、焦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并与7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已确诊焦虑占48%,抑郁占49%。结论部分脑梗死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临床医师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与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2022年4月84例急诊高血压患者,入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情绪,设为焦虑组以及非焦虑组(38例与46例)比较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h SBP、24h DBP),SBP、DBP波动值(ΔSBP、ΔDBP),检测心率变异性,包括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窦性心律(NN)R-R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并分析SAS评分与血压、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焦虑组24h SBP、24h DBP、ΔSBP、Δ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组RMSSD、SDNN、SDAN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与24h SBP、24h DBP、ΔSBP、ΔDB呈正相关,与RMSSD、SDNN、SDANN呈负相关(P<0.05)。结论 急诊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较为普遍,且焦虑情绪会增加血压升高幅度,降低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状态-特质愤怒”理论概念及其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愤怒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状态,调节个体与环境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同焦虑与抑郁一样,愤怒也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但长期以来在心理学领域较少受到研究人员重视。随着研究方法的完善,最近十几年,对愤怒情绪的研究逐渐成为了精神病理学、心身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热点。这些研究重点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愤怒情绪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后果,比如社交不良,低自尊,人际冲突和职业适应不良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11月我院120例冠心病患者,均采用PCI术治疗,调查术后MACE发生情况,术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比较MACE组与非MACE组合并焦虑、抑郁情况,并以是否发生MACE为因变量,合并焦虑、抑郁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MACE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 12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27例,MACE组合并焦虑率、抑郁率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抑郁情绪是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I术后易出现MACE,合并焦虑、抑郁且会增加术后MACE发生的风险,应加强PCI术后的心理干预,以降低MAC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