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5例行剖宫产手术,术前将球囊放置于腹主动脉,术中胎头娩出后充盈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再行胎盘剥离及胎盘剥离面缝合。观察胎儿接受射线量、术中出血量、子宫是否保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放置球囊过程中胎儿接受射线剂量为(3.0±1.8)mGy,在球囊间断阻断腹主动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辅助下,15例全部保留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为(600±235)ml。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保留子宫,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王海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82-1484
目的 探讨肾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患者11例,该组患者均在术前确诊,在介入手术室行DSA造影明确位置,临时放置腹主动脉球囊至双侧肾动脉以下,固定后进入手术室,术中充盈球囊间隔性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结果 1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500~1 800ml,6例患者术中、术后输血约400~800 ml,无1例切除子宫,术后未出现盆腔脏器及下肢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联合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植入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回顾性分为两组,球囊植入组(44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剖宫产组(41例)仅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输血率、平均输血量、平均术后恶露量、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 评分。结果球囊植入组出血量≥3 000 mL患者的比例、输血率、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均少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术后恶露量、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可有效减少术中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风险,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与常规方法在复杂盆腔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控制这类手术大量失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1—2007年间复杂骨盆、盆腔肿瘤手术患者3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00年前为对照组,共26例,采用常规手术、麻醉;2000年后为球囊阻断组,共13例,术中采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术后缺血性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球囊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391±297)m l和(430±319)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 289±1 602)m l和(2 066±1 050)m l(P<0.01)。对照组术前、术后血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术后PT、APTT较术前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P<0.05);球囊阻断组术前、术后血凝常规、血电解质和肾功能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均未见缺血相关并发症。结论在复杂盆腔手术中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能更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对凝血功能影响更小,便于手术操作,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肿瘤栓塞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骨盆肿瘤切除术中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拟行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先行双侧髂总动脉造影,用明胶海绵颗粒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术前栓塞,然后留置球囊导管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开口远端,于24小时内行肿瘤切除术,术前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每次阻断40~60分钟,间隔10~15分钟。结果15例肿瘤患者切除术都顺利完成,术中失血量在600~1000mml之间,平均750ml,未出现异位栓塞和缺血性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肿瘤栓塞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骨盆肿瘤切除术中联合应用能更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评估腹主动脉阻断球囊对减少骨盆肿瘤手术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的31例骨盆肿瘤病例.在行骨盆肿瘤手术前,运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置管,在肾下腹主动脉内留置阻断球囊,肿瘤切除过程中,阻断球囊完全阻断肾动脉以下动脉血供,术后撤除球囊.统计术中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瘤灶均完整切除,并完成骨盆重建或内固定术,无手术死亡.31例骨盆肿瘤术中出血400~4 500 ml,平均1 450ml,手术时间为130~280 min,平均185min,球囊阻断时间为25~95 min,平均58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阻断球囊能显著减少骨盆肿瘤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分析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于剖宫产术前在介入室行股动脉插管并送入球囊导管,球囊放置于腹主动脉下段,手术中充盈球囊临时阻断主动脉血流。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孕妇接受射线剂量。 结果 手术中出血量200~4 500 mL,平均1 520 mL;术中、术后输红细胞0~3 600 mL,平均1 040 mL;无产妇及胎儿死亡及严重并发症。7例行子宫切除术(10.8%)。 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减少子宫切除率,辐射剂量对胎儿安全。但风险不可忽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5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的患者为研究组(n=22),未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  相似文献   

9.
饶荣生 《海南医学》2009,20(10):1-3
目的探讨曲式无血切肝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曲式单一腹主动脉阻断无血切肝法,对3例肝癌及2例肝血管瘤患者行单一腹主动脉阻断肝切除术;并介绍该式术前、术中、术后处理体会。结果术中切肝平均出血量104 ml(40~200 ml);腹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为11.8 min(7~15 min);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需输血,且未出现任何相关并发症。结论曲式单一腹主动脉阻断无血切肝法的临床疗效满意,该法安全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飞  张元豫 《新疆医学》2009,39(9):22-26
目的:对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失血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15例骶骨肿瘤在运用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技术后采用单纯后方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切除骶骨肿瘤。结果: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中平均出血900ml(200—2800m1),术后引流量为平均700ml(400—1200m1)。本组4例术后疼痛基本消失或遗有轻痛,大小便功能障碍者仅有i例完全康复,余3例无明显改善亦未加重。8例骶骨脊索瘤中1例随访3年未见复发;未发现与腹主动脉阻断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结论: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可以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术野清晰,术中采用这两项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满意的完全切除骶骨肿瘤,但术后引流量较多,仅比手术中出血量平均少200ml,因此可考虑术中结扎舷内动脉即骶正中动脉,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对出血控制的效果.方法 在骶骨肿瘤患者切除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10例,回顾骶骨肿瘤11例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术中出血量为(7388±706.99)ml,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3例,骶神经损伤有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1例.两组比较手术时间t=1.2127,P>0.05,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t=4.9446,P<0.001;并发症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骶骨肿瘤手术时,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2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组27例均施行了动脉造影后行动脉切开动脉内膜切除术或Forgatyl球囊取栓术,其中腹主动脉-股动脉旁路转流术2例,股动脉-股动脉解剖外途径转流术3例,腋动脉-股动脉解剖外途径转流术2例,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1例,余行Forgatyl球囊取栓术。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或消失,患肢温度和远端动脉搏动恢复正常。术后经血管超声多普勒复查,搭桥血管血流通畅。结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体外静脉转流在巨大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4例巨大肝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达到无血肝肿瘤切除的目的,统计术中失血量以及输血、输液量,观察体外静脉转流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结果 4例患者术中出血为740—1,400ml,2例术中输入浓缩红细胞400ml,1例输入浓缩红细胞600ml,1例输入浓缩红细胞800ml,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结论体外静脉转流能大大减少巨大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有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提高小型猪胰腺移植手术成功率的术中管理措施。方法  4 0只小型猪随机配对行胰腺移植 2 0次 ,用氯胺酮、速眠新进行基础麻醉 ,气管插管 ,氯胺酮加依托咪酯维持麻醉。颈外静脉和颈动脉插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血气 ,经供体腹主动脉放血 4 0 0~ 80 0ml,术中输给受体 ,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 ,开放血流时静滴地塞米松、多巴胺。结果 麻醉平稳后手术成功率为 90 % ,受体动脉平均压在吻合血管开放后有明显下降 ,与血流开放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中心静脉压和血气指标无明显变化。经供体腹主动脉采血优于静脉 ,平均补液 81.5ml kg、输血 4 0 0ml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多巴胺有助于开放血流后受体循环的稳定。结论 加强受体术中循环功能的监测与管理、及时补液与输血、在开放血流后保持循环系统稳定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6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产科收治的14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的111例患者为观察组,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的凶险前置胎盘患者29例为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术后感染、新生儿窒息率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 139.19±1 533.748)mL、(3 968.97±3 103.811)mL;输血量分别为(1 713.06±1 391.495)mL和(3 237.93±2 461.18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 P=0.003);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8.01%(20/111)、79.31%(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 P=0.634)。 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控制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及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低位临时阻断血流技术在高位骶骨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高位骶骨肿瘤患者79例,其中行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骶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非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骶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通过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拔管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球囊组手术时间(146.36±29.38)min,非球囊组手术时间(206.03±125.93)min,球囊组出血量(1610.70±491.14)mL,非球囊组出血量(2 658.62±562.213)mL,球囊组拔管时间(6.60±2.76)d,非球囊组拔管时间(12.52±2.8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位骶骨肿瘤的切除术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低位临时阻断血流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良好显露肿瘤边界,便于术中创面的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渗出,基本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高位骶骨肿瘤的切除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在骶骨肿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与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的临床统计学资料,探讨该两种方法在骶骨肿瘤手术中控制大量失血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间40例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方法19例,应用髂内动脉结扎21例以控制术中的大量失血.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两组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结扎21例,腹主动脉阻断19例,两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别,但术中失血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比髂内动脉结扎技术更能有效控制术中失血量,而且并不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及延长手术时间.严格掌握阻断腹主动脉指征及阻断时间或结扎髂内动脉不会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损害的并发症.我们认为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对于控制术中失血优于髂内动脉结扎技术,但后者对减少术中失血也是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依术者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Bakri球囊与宫腔填塞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简称:宫腔填纱动脉结扎)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产后出血63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Bakri球囊组33例和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30例。Bakri球囊组用Bakri球囊止血,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用宫腔填纱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止血;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人数、子宫切除率的差异。结果 Bakri球囊组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数明显低于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P0.05),手术时间也明显低于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P0.05),术后24 h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kri球囊组全部止血成功,但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两例术后需行子宫动脉栓塞;两组均无子宫切除。结论 Bakri球囊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掌握操作技巧可缩短球囊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对术后出现的大出血可随时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6例下肢严重缺血患者,从髂骨处抽取自体骨髓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再制成细胞悬液。通过股动脉插管,在球囊阻断动脉血流的情况下将干细胞悬液注射到缺血的下肢动脉。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H=95,P<0.05);治疗后冷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跛行距离、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石永云  石杨杨  陈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7):880-882, 887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86例临床资料,其中50例选择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球囊组),36例仅行剖宫产术(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球囊组术中出血量(1 585.3±769.9)mL及术中输红细胞量(4.5±3.8)U,均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 044.1±1 362.9)mL及术中输红细胞量(6.8±4.9)U(P < 0.05);球囊组子宫切除率40.00%,膀胱损伤率12.00%,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44.44%、膀胱损伤率11.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有1例发生术后右下肢动脉血栓,对照组未发生。结论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采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可减少出血量及输血量,并不能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且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