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藜芦醇对SGC-7901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SGC-7901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Res对SGC-7901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Res对肿瘤细胞凋亡和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从形态学鉴定肿瘤细胞凋亡。结果Res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其IC50为164.69μmol·L-1,当Res剂量为44、88、176μmol·L-1时,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为:29.693%、33.986%、85.634%;此外,肿瘤细胞周期G1期细胞的比例减少,S期细胞的比例增加,G2/M期减小;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随着Res剂量的增加,镜下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增加,肿瘤细胞的核质比减小,细胞核高度固缩,染色程度加深,凋亡小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结论Res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通过影响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抑制原发性肝癌的增生。方法采用口服饮水中含0.9 mmol.L-1二乙基亚硝胺10周诱发原发性肝肿瘤;20周后,治疗组大鼠每天给予肌肉注射Res 50 mg.kg-16周;26周后,处死大鼠,计数肝表面癌结节数,称量和计算体重、肝重,肝/体重比,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变化,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Res对MLCK的表达影响,用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Res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Res治疗组大鼠和模型组大鼠相比,体重增加,肝肿瘤结节数和肝/体重比和血清甲胎蛋白值减少或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MLCK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Res治疗可逆转MLCK的过表达水平,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Res通过下调肝组织MLCK的表达水平诱导凋亡,抑制大鼠肝肿瘤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观察Res诱导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Res处理晶体上皮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白藜芦醇对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HE染色、电子显微镜、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仪Annexin V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Res抑制了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与增殖(P<0.01),呈浓度依赖性反应;Res能明显诱导晶体上皮细胞凋亡,对照组与100μmol/L、200μmol/L Res处理24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7%、17.31%、32.77%.结论 Res能通过诱导晶体上皮细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长与增殖,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Res在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拮抗游离脂肪酸诱导的体外培养的胰岛B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0μmol/L白藜芦醇和500μmol/L棕榈酸同时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胰岛B细胞。共分为3组:空白组(不含棕榈酸)、棕榈酸组(PA组,含500μmol/L棕榈酸的脂性培养基)、白藜芦醇组(Res组,含10μmol/L白藜芦醇+500μmol/L棕榈酸)。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 mRNA水平。结果与PA组相比,Res能显著降低B细胞凋亡率(95.82%±1.94%vs.11.03%±1.08%,P<0.01),降低Bax mRNA(0.185±0.005 vs.0.161±0.003,P<0.01),升高Bcl-2 mRNA(0.004±0.001 vs.0.008±0.001,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拮抗棕榈酸诱导的胰岛B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促进Ca2+介导的线粒体通透转变孔道开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研究白藜芦醇(Res)抗癌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观察了Res对线粒体通透转变孔道(PTP)开放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肝线粒体.用氧电极法检测Res对离体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影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es作用下线粒体的膨胀,借此测定线粒体PTP的开放状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Res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降低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Ca2+诱导的鼠肝线粒体PTP开放;并且Res可以加速Ca2+介导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升高和消失.结论白藜芦醇诱发细胞凋亡及抗癌的可能途径之一是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促进线粒体内Ca2+的释放和PTP开放.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40、80、160μmol.L-1)Res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株Mel-RM和MM200增殖的抑制作用,溴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Res对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JC-1染色法检测Mel-RM和MM20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Res的浓度的增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株的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80、160μmol.L-1的Res可诱导Mel-RM和MM200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JC-1染色结果显示,Res处理后Mel-RM和MM200线粒体膜电位分别降低51.0%和68.8%。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es对Caspase-3具有激活作用。结论 Res具有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7.
白藜芦醇抑制HepG2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 (Res)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进而探讨Res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Res处理HepG2细胞 ,MTT法检测Res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 ,通过HE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以及定性、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Res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 ,并呈浓度依赖性 ;Res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结论 Res能够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单体化合物,属于非黄酮类的多酚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代谢与机体免疫等药理活性。白藜芦醇对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直接作用于相关靶点等发挥抗肿瘤活性。就白藜芦醇在不同肿瘤细胞中发挥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和Annexin V-EGFP染色等方法,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分析Res对HCT116细胞中BMP7表达的影响,以及BMP7对Res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结果 Res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诱导S期阻滞并促进其凋亡;Res增加BMP7在HCT116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过表达BMP7增强Res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促进凋亡,而BMP7特异性抗体则明显减弱此作用;在HCT116细胞中,Res对BMPs/Smads信号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Akt1/2/3的磷酸化水平;过表达BMP7增强Res抑制Akt1/2/3磷酸化的作用,而BMP7特异性抗体明显减弱Res的这种作用;同时,过表达BMP7能增强Res抑制PTEN磷酸化的作用,而BMP7特异性抗体明显减弱Res对PTEN磷酸化的抑制。结论 Res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Res通过上调BMP7表达而抑制PTEN磷酸化,最终使PI3K/Akt信号转导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白藜芦醇促进Ca2+介导的线粒体通透转变孔道开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为研究白藜芦醇(Res)抗癌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观察了Res对线粒体通透转变孔道(PTP)开放的影响。方法 提取大鼠肝线粒体。用氧电极法检测Res对离体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影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es作用下线粒体的膨胀,借此测定线粒体PTP的开放状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Res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降低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Ca2+诱导的鼠肝线粒体PTP开放;并且Res可以加速Ca2+介导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升高和消失。结论白藜芦醇诱发细胞凋亡及抗癌的可能途径之一是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促进线粒体内Ca2+的释放和PTP开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利用ISO建立乳鼠心肌肥大细胞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ISO组,白藜芦醇干预组和白藜芦醇对照组。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和ANP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漏出量;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GRP78和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Res有效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表现为降低心肌细胞表面积和ANP基因表达,减少LDH、MDA漏出量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同时下调GRP78和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Res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表达发挥对心肌肥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藜芦醇体外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体外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Res对RA滑膜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同时进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结果MTT的检测结果显示药物浓度和细胞增殖抑制率间具有正相直线相关关系(P<0.01),Res体外作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24 h对滑膜细胞的IC50为365μmol.L-1。FCM检测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Res可阻滞滑膜细胞于S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但细胞凋亡率并不完全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作用24 h时Res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发生凋亡的最佳浓度是在200~400μmol.L-1。结论Res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在一定药物浓度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加Res可使细胞凋亡率升高,但超过一定作用浓度,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则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骨形态蛋白9(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 9,BMP9)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与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Lo 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Lo Vo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es在Lo Vo细胞中对BMP9表达的影响,以及对BMP9的受体ALK2和ALK3表达的影响。采用ALK2和ALK3的抑制剂,通过结晶紫染色分析BMP9介导Res抑制Lo Vo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明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o Vo细胞增殖,并诱导Lo Vo细胞发生S期阻滞;Res呈浓度依赖性增加Lo Vo细胞凋亡比例;Res促进BMP9的mRNA表达并明显增加其蛋白水平;外源性过表达BMP9能增强Res对Lo Vo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Res能诱导BMP9的受体ALK2和ALK3的mRNA表达,抑制ALK2和ALK3能明显促进Lo Vo细胞增殖,并减弱Res对Lo 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Res对Lo Vo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Res促进BMP9及其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内质网应激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介导的细胞凋亡是一种新的凋亡途径,ERS过长过强,可多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肿瘤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因此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在肿瘤治疗中尤为关键.凋亡通路中任意环节缺陷都能导致肿瘤细胞对凋亡的耐受.该文就内质网中影响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些重点耐药分子作一综述,包括P-gp分子、IAP家族、Bcl-2耐药家族中的关键蛋白以及内质网钙泵IP3R.  相似文献   

15.
钾通道参与白藜芦醇对不同动物离体心房的负性变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的研究发现,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Res)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除具有抗氧化、抗炎、雌激素样活性、免疫调节及抗肿瘤及保肝作用外,其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倍受关注,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等生理和药理作用,但Res对心脏的负性变时作用机制与钾通道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Res的心血管作用与不同类型钾通道的关系,寻找Res的作用靶点,为发现新型的钾通道开放剂奠定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昆明♂小鼠,体重26~32g,大耳白家兔2.0~2.5kg,豚鼠250~350g,均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自噬蛋白表达的作用与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Res(0、1、5、10、20、50、100、200 mg·L~(-1))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情况; Res(0、5、20、60 mg·L~(-1))处理MDA-MB23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LC3Ⅰ/Ⅱ的表达;Res(0、20、60 mg·L~(-1))处理MDA-MB231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p62及Beclin-1的表达。结果Res在体外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关系。随着Res浓度的增高,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8. 7±1. 1)%、(16. 5±2. 9)%和(32. 2±3. 6)%。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早期凋亡细胞数增加;激光共聚焦检查显示,细胞质中LC3Ⅰ/Ⅱ绿色荧光增加;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出MDA-MB231细胞p62蛋白表达下降,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Res可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Res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方法 SGC-7901细胞体外培养48h,分为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44、88、176μmol/L),阳性对照组(5-FU153.8μmol/L);阴性对照组(不含药物同体积培养液),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对SGC-7901细胞的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的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中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染色程度加深,染色质聚集、断裂,产生大小不等的凋亡小体,且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加大,现象越来越明显,表明细胞凋亡的比例不断增加;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随着白藜芦醇浓度不断增加,肿瘤细胞中活性氧也不断增加,说明白藜芦醇能够提高肿瘤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来诱导其凋亡;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有一定的作用,其中高剂量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白藜芦醇通过影响SGC-7901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及钙离子浓度导致肿瘤细胞凋亡,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阿霉素是多种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主要治疗药物。然而,其临床应用受剂量相关性心脏毒性的限制。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的机制可能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包括自由基产生、钙超载、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和自噬。已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可以预防心脏毒性,并且对肿瘤细胞发挥协同治疗效应。主要对白藜芦醇的心脏毒性保护作用进行综述,阐明白藜芦醇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中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白藜芦醇(Res)是植物体内在如微生物感染、紫外线照射等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一种天然抗毒素,广泛存在于虎杖、葡萄、花生、藜芦等各种植物中。研究表明,它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及雌激素样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药理作用范围广泛。本文就白藜芦醇在保护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利用TCF4/LEF萤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Res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PCR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内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下调PCNA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Res能明显促进HCT116细胞凋亡;报告质粒分析结果显示,Res呈浓度依赖性降低TCF4/LEF报告质粒萤光素酶活性(Res为20μmol·L-1时,P<0.05;Res为40或80μmol·L-1时,P<0.01);Western blot和PCR分析结果显示,Res不仅明显降低HCT116细胞中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同时也下调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Res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至少与Res下调β-catenin mRNA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