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变化。结果术后PTH暂时低下者19例(45.2%),低钙血症者9例(21.4%),术后30 d复查血清PTH及血钙均恢复正常,未见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病例。术后第1、3、5天,血清PT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30 d,血清PTH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钙水平除了术后第1天、第3天低于术前(P〈0.05),其余时间点与术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加强对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辨别、血供的保护,可有效减少术后甲状旁腺的损伤,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62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行双侧甲状腺手术32例(观察组),常规方法手术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及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Ca2+)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7天及1个月PTH 及血Ca2+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随访3个月至1年,均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和肿瘤复发。结论: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注重甲状旁腺的原位保留和对甲状腺上、下动脉做到2级以上分支血管的保留,能较好地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郑祺  易占波  陈平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4):462-463,480
目的探讨改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疗效。方法 137例患者以传统的手术步骤进行甲状腺腺叶切除(传统组),52例行改良甲状腺腺叶切除(改良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前2天、术后第1及3天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结果两组术前血清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PTH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后第1及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改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减少对甲状旁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不同术式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和血钙的变化,总结预防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旁减)、低钙血症等的发生。方法检测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470例不同术式甲状腺手术术前和术后第1天血清门H和血钙,比较其变化,并按手术范围大小及相近似分为7组比较不同范围手术术后PTH和血钙的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不同术式手术前后血清PTH、血钙(除一侧和双侧腺叶部分切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次全切、一叶加对侧次全切,尤其是甲状腺近全切、全切术后PTH和血钙下降幅度、低血钙症发生率及发生临床症状者与一叶切除、一叶加对侧部分或大部切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淋巴清扫术后PTH和血钙下降幅度、低PTH和低钙血症发生率及发生临床症状者和未清扫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术式甲状腺手术均可影响甲状旁腺功能,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旁减可能越大。预防甲状腺术后甲旁减的发生,除手术操作外,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术式,酌情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和钙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TT)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分析影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行TT的甲状腺癌患者11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内监测血清PTH,分析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甲状旁腺保留方式、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超声刀使用等因素对术后血PTH的影响。结果 根据术后血PTH水平,将患者分为PTH正常组59例,PTH降低组47例,PTH升高组7例。3组性别、年龄、超声刀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范围、甲状旁腺保留方式、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58.4%)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随访1个月后未发现永久性低钙血症。结论 颈淋巴结清扫和甲状旁腺原位保留是影响TT后甲状旁腺功能的主要因素,术中淋巴结清扫时应仔细分离并原位保留或移植保留2枚以上甲状旁腺,对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病例更应重视,以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围术期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共4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术前、术后第1、2、3天的血清钙离子水平,术前、术中切除标本10 min后、术后第1、2天的血清PTH水平.结果 本组共63例患者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发生率为14.4%;其中接受双侧腺叶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最高,接受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最低.术后低钙血症组在术中切除标本10 min后、术后第1天及第2天的血清PTH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正常血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切除标本10 min后PTH<15 ng/L时,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91.04%,显著高于PTH≥15ng/L时;而术后第1天PTH<10 ng/L时,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3.35%,显著高于PTH≥10 ng/L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分泌PTH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起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在甲状腺手术时,应常规行术中PTH测定,以指导及时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甲状腺术后患者引流液甲状旁腺素( drainage fluid parathyroid hormone ,dPTH)、血清甲状旁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 ,PTH)、血清钙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此来判断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的存活、功能及预后情况。方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中心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间,将90例甲状腺手术依手术方式分为4组,A组:甲状腺全切组;B组:甲状腺全切+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组;C组:甲状腺全切+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组;D组:甲状腺一侧叶切除组。记录术中甲状旁腺的保留情况,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术后第1、2、3、4天上午7点至8点抽血检测血清钙、PTH。术后留置引流管,抽取引流液测dPTH。对血清钙、PTH、dPTH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术后血钙平均水平D组最高,C组最低,A、B组血清钙水平差别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的血清钙都呈上升趋势。术后PTH平均水平B、C组最低,D组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的PTH都呈上升趋势。各组dPTH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dPTH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发生低血钙22例,发生低钙血症13例。 A组发生术后低血钙12例,低钙血症4例;B组发生低血钙3例,低钙血症3例;C组发生低血钙4例,低钙血症1例;D组发生低血钙2例,低钙血症1例。结论监测甲状腺术后dPTH、PTH、血清钙水平可综合判断甲状腺术后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是否存活及其功能情况,并能帮助判断其预后。术后dPTH维持在一个高水平是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存活的直接证据。甲状腺术后低PTH,高dPTH说明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只影响了PTH分泌入血的途径,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仍能持续分泌大量的PTH。随着甲状旁腺周围微循环的重建恢复,PTH将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步骤进行甲状腺手术,观察组(45例)行改良甲状腺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值及血清钙值.结果 两组术后24 h血清PTH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钙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甲状腺手术方式能更好的保护甲状旁腺,减少对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术中行甲状旁腺原位保留与甲状旁腺即刻自体移植(甲状旁腺组织碎屑囊袋肌肉种植法与甲状旁腺组织匀浆注射法)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甲状腺全切术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组,97例)、B组(甲状旁腺组织碎屑囊袋肌肉种植组,34例)、C组(甲状旁腺组织匀浆注射组,45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30天血Ca~(2+)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A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B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0天,C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血钙、血清PTH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旁腺组织即刻匀浆注射自体移植有助于减少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Focus 超声刀(UHS)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旁腺(parathyroid,PT)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 Focus UHS 手术,对比分析2组 Ca2+、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及手术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的 Ca2+和 PTH 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 Focus UHS 效果较好,可稳定 Ca2+与 PTH 水平,有效保护 PT,避免PT 功能减退,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测定联合预防性补钙对防治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102例,根据术后1h测定的PTH水平分为A组(39例,PTH<15 ng/L)和B组(63例,PTH≥15 ng/L).术后A组予以静脉补钙3g/d,连续补钙5 d;B组予以常规补液,不予以补钙.检测术前及术后第1、2、3、7、30天的血钙及PTH水平,观察并记录术后是否出现症状性低钙血症,两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A组术后第1、2、3、7、30天的血钙水平分别为(2.09±0.05)、(2.02±0.04)、(2.12±0.04)、(2.22±0.07)、(2.35±0.06)mmol/L,B组分别为(2.07±0.05)、(2.03±0.04)、(2.14±0.04)、(2.22±0.06)、(2.34±0.04)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2、3天的PTH水平分别为(11.92±2.17)、(5.80±1.69)、(9.73±2.31)ng/L,B组分别为(19.92±5.37)、(12.84±2.43)、(15.93±5.17)ng/L,A组第1、2、3天的PTH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术后第7、30天的PTH水平分别为(23.98±7.31)、(46.07±5.62)ng/L,B组分别为(24.90±6.45)、(45.22±7.42)n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发生术后症状性低钙血症的例数分别为5例(12.8%)及6例(9.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全切除术后1 hPTH水平低下的患者早期予以预防性补钙有利于防治术后低钙血症,有助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全切患者术后预防性补钙治疗,对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32例随机分为A和B组,再根据术后3d内最低1d的甲状旁腺素(PrH)值,将A、B组再分为Al(87例,PTH≥8pg/ml)和A2(30例,WH〈8pg/ml)组;B1(83例,PTH≥8pg/m1)和B,(32例,PTH〈8pg/ml)组。术后A组给予静脉补钙6g/d,B组术后暂时不给予补钙;术后不论是否出现低钙血症,但PTH〈8pg/ml均给予静脉补钙6g/d。所有患者检测术前术后第1、2、3天、1周及1个月血钙及PTH的水平,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增加监测术后2、3周血钙及PTH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低血钙及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果①术后1周A.组PTH及术后第1、2、3天和术后1周血钙水平高于B1组(P〈0.05)。A,组低血钙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1组(P〈0.05)。②术后第1、2、3周A2组PTH水平高于B2组(P〈0.05),并较B2组PTH先恢复到正常范围;术后第1天至第3周,A2组血钙水平高于B2组(P〈0.05),并较B2组先恢复到正常范围;A2组低血钙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2组(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后预防性补钙有利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Miccoli术式和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在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及应激反应指标的水平,术后需要镇痛例数及对切口满意程度,以证明Miccoli术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将50例随机分为Miccoli:术式(MO)组和传统术式(RO)组,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后、切皮后1h、术后第1、2、3天6个时段抽取血样监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皮质醇(CORT)、C反应蛋白(CRP)。记录手术时间、术后需要镇痛例数,比较2组对切口的满意程度。结果2组的各项指标在手术开始后呈现上升趋势,并在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各项指标在切皮后1h、术后第1、2、3天MO组明显低于R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MO组长于R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需镇痛例数相比,MO组明显少于RO组,对切口的满意程度MO组明显高于R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coli术式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机体恢复快,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行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对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与低钙血症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4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术中行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行甲状旁腺原位保留纽患者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低1例(1.32%),血钙水平降低5例(6.58%)。而传统手术组则分别为4例(5.13%)、13例(16.7%)。术后两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中,行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谢晓 《医学综述》2014,20(19):3636-3637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7例,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为腹腔镜修补组(52例)和开腹修补术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切口愈合和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修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平均为(38.65±10.45)min和(4.52±2.28)d,短于开腹修补术组的(53.72±10.38)min和(9.52±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40.78±11.12)mL,少于开腹修补术组的(121.56±10.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的术后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72±3.78)h及(10.36±3.44)h,早于开腹修补术组的(32.54±3.76)h及(26.87±3.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修补术组(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6.15%和1.92%,开腹修补术组的为91.11%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2月-2011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期间由同一主诊组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12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24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低于正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0.05),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但并不增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在手术中应注意避免对甲状旁腺腺体的直接损伤,并注意对其血供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甲状腺全切除术(TT)与甲状腺近/次全切除术(S/NT)术中甲状旁腺显露、术后病理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优劣性。方法采用显微视野下精细化解剖技术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8例甲状腺双侧多发结节随机行TT和S/NT,观察其术中甲状旁腺显露、术后病理及并发症。结果术前诊断良性227例,术后病理诊断灶性癌变28例(12.3%);术中甲状旁腺显露率:TT组96.5%,S/NT组60.4%,P〈0.05;术后平均血钙浓度:TT组(2.057±0.016)mmol/L,S/NT组(2.215±0.019)mmol/L,P〈0.05;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TT组16.9%,S/NT组5.7%,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如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麻痹等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组中二次手术组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11.1%,初治手术组0.0%,P〈0.05。结论在显微视野下精细化解剖的基础上,TT是甲状腺双侧多发结节初治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徐浩  朱林峰  孙举来  赵中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8):1029-1032, 1036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的原因及补钙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甲状腺全切术病人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是否进行预防性补钙治疗分为治疗组,各40例。比较2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PTH)和Ca2+水平;比较2组病人PTH恢复时间、Ca2+恢复时间、低钙血症消失时间、低钙血症发生率、转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对观察组中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未减退的病人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病人PTH、Ca2+水平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前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PTH和Ca2+水平高于观察组(P < 0.05~P < 0.01)。治疗组PTH恢复时间、Ca2+恢复时间、低钙血症消失时间、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 < 0.05~P < 0.0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病理类型为恶性、手术入路从外向内、肿瘤≥4 cm、肿瘤位置在后背膜、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误切、应用纳米碳示踪剂比例高于甲状旁腺功能未减退病人(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恶性、手术入路从外向内、肿瘤大小≥4 cm、肿瘤位置在后背膜、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误切、应用纳米碳示踪剂是甲状腺全切术后病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甲状旁腺减退受多种因素影响,应进行预防性补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