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培训考核手册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相关理论,在我院建立规范化护士培训考核手册,对我院120名护士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护士对患者疾病与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医生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1)本组护士培训前理论成绩合格率为70.8%(85/120),培训后为93.3%(1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技能成绩的合格率为65.8%(79/120),培训后为95.8%(11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2)培训前与培训后护士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在培训前与培训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培训前与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如交班遗漏、呼叫后反应慢、药物外渗、发错药以及压疮等)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培训前后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培训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的统计学意义(P〈0.01)j结论规范化的护士培训考核手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护士的理论、技能、规范化用语、医患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提高作用,应该在科学建立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层级培训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护士不同学历层次(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分阶段进行规范化培训,初级责任护士晋升高级责任护士、护士晋升护师之前必须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急诊科护士除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外,还接受相应专科的业务核心能力培训,并通过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的资格认证.结果 实施护士层级培训后,病房护理质量评分由92.60分提高到98.36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由93.32分提高到96.26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由92.23分提高到98.26分,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达100%,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教学质量评分由90.55分提高到95.76分,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由75.90%上升到90.27%;医生满意度由72.59%上升到92.36%.结论 护士层级培训能很好地开发人力资源,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专科护士和护理组长的协调能力及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整体上提高了急诊科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申文武  龚姝  廖灯彬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38-1839
目的探讨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作用,为医院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网格化管理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为基础,将培训学员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网格分割,形成日常行政平面管理和业务培训纵深网络的三级网格,两者互相交叉、相互融合。总结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提高护士规范化管理效率和实际管理措施。结果班级辅导老师对培训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1.2%、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由传统模管理式下的72.7%上升到89.8%,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达94.1%,护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为98.2%,护理基础知识网上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1.7%。结论对规范化培训学员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更加科学,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护士执业能力规范化培训路径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士执业能力的培训路径。方法 对护生、见习护士实施调栏实习计划、护理“三基”知识整合、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三个阶段为期2年的规范化培训。结果 77人参加执业考试,其中71人合格,合格率达92.2%。结论 实施护士执业能力规范化培训的路径是可行的,执业考试合格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培训手册进行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及其在促进新护士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50名儿科新护士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按照《儿科新护士培训手册》实施多导师带教、分阶段培训、多形式教学和阶段考核,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前、后护理部考核成绩,培训后患者满意度、医生和护士团队满意度及新护士自我满意度。结果:护理部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医生和护士团队满意度及新护士自我满意度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培训手册实施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促进新护士角色转变,使其快速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50名护士,在培训期间实施以COPA模式为理论框架的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方案,对培训前后特、一级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情况进行统计,采取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调查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前,特、一级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为72.50%,在进行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以后为9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培训后显著的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的方案,可以明显地将护理质量和水平进行提升,有利于落实优质护理,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评价其在“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效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无锡市二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新招聘的202名新毕业护士为培训对象,根据培训目标制定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方案,通过设立多个培训基地,采取阶段量化培训、全程“夜自习”管理、一对一导师带教以及实境培训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年轻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敏锐的临床观察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对规培计划完成情况及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结果通过实施“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促进了202名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自我效能感培训后(2.69±0.40)分显著高于培训前(1.73±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1);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后的护士总得分(137.21±25.42)分较培训前(118.53±19.28)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P<0.01);理论与技能成绩分别从培训前的(81.18±6.12),(81.58±3.22)分上升到培训后的(89.36±4.34),(87.98±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3.37,2.86;P<0.01);护理综合满意度从2011年的院87.6%显著上升至2012年的9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1);通过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普遍提升了年轻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结论“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实施体系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实施,科学评价,能够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角色患者化与模拟人两种技能培训法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独立执业3年以上的临床一线护士34名为培训学员,另选择34名护士长为指导老师,采用抽签方式进行分组,每4人为一组,共分为17个组,其中2名护士长为指导老师。首先采用模型人培训法,即在模型上对17项基础护理服务技能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然后再采用护士角色患者化培训法,即互为患者对17项基础护理服务技能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采用自制的护理服务质量调查表,从指导老师、护士评价两方面对两种培训方法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模拟人操作培训法的指导老师评价、护士评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都较低,分别为24.0%、38.5%,护士评价的满意度高于指导老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63,P〈0.05)。护士角色患者化培训法的指导老师评价、护士评价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都较高分别为98.3%、99%,且明显高于模拟人培训法,指导老师评价、护士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468,P〉0.05)。结论护士角色患者化培训法可让护士从患者角度去感受护理服务中的缺陷,更能体验患者的病痛和需求,从而主动遵守操作规程,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沈琼  余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22-223
目的 探讨层级培训方法在消化内科新进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新进护士38名作为研究对象,上岗前对其进行层级培训,即岗前培训、试用期培训及转正前培训.采用自制的理论及技能考核试题、调查问卷,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考核、调查,并对两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层级培训,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明显高于培训前,医生及带教老师对新进护士业务能力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结果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层级培训,使新进护士能较快地胜任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工龄在5年以下的护士作为培训对象,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即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和循证评价,进行为期6个月的规范化培训。观察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考核成绩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考核成绩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培训前提高。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层级培训模式在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本科室78名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运用层级培训模式,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基础知识技能、专业技能、急救技能、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培训后护士基础知识技能、专业技能、急救技能、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运用层级培训模式,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运用标准化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制订基础护理、护士日常工作内容、患者评估、健康教育、知情同意、护士语言行为、环境维护、出入院护理8项标准,经专家论证后实施。结果提高了各项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知晓率、家属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开展标准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从而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院建立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树立医院护士形象,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方法通过建立医院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研究制定建设实施方案与培训计划,组织全院新护士分批次到规范服务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收集护理人员和患者对规范服务培训效果的反馈。结果接受培训的新护士自身素质有了本质改变,提高了护士的群体形象和沟通能力,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度。结论建立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实施护理规范服务培训,是提升护士形象、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护士人文素质培养融入护理职业化培训中,从而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和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工作年限在6年以内的护士进行职业培训.通过开展非职业性阅读、指定教材阅读、多媒体讲座等系列活动,尤其通过读书报告会的提炼和精华,在强化培训和潜移默化中将人文知识和人文关怀意识内化为个人品德、言行、修养、气质.分别于护士职业化培训前后选择其护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对读书报告会的评价满意度显著上升.结论 将护士人文素质培养融入护理职业化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和护理质量.使护士的职业形象日渐规范,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也越来越牢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相关数据,与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满意护士的人次数、病人感谢信中点名表扬护士的人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密切医、护、患关系,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的作用,促进初级责任护士的成长,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达到“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种形式对ICU护士进行分层培训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ICU继续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综合ICU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的不同,将护士分为:新手护士、合格护士、熟练护士、专科护士4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将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部季度考核成绩、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后护理人员季度考核合格率高于培训前(P0.01或P0.05),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由81.7%上升到95.9%,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培训前的74.5%上升到91.7%。结论采用多种形式对综合ICU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挖掘护士的潜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ICU护士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及成效。方法 2010年11月,本院肝癌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行包干责任制;加强护士培训,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便民服务;接受患者监督。比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覆盖率、护理文书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均P<0.01);护士受表扬人数增多,无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结论根据肝癌病房的特点制订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优化了护理流程,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从而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护士礼仪培训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开展护士礼仪培训的效果。方法对医院789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礼仪培训,于培训前后对培训必要性的认识、礼仪知识和临床应用考核、患者的满意度、院内其他人员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定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护士对礼仪培训必要性的认识、礼仪知识和临床应用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P0.001),患者的满意率明显增强(P0.01),院内其他人员对护士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方面的评价明显提高(P0.001)。结论礼仪培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职业形象,应在护理工作中积极地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35名新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即在传统培训方法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教育、团队文化教育、护理法律法规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结果新护士对岗前培训课程满意度均在94.8%以上,其中对老师专业背景及课程内容结构的满意度最高,为98.5%。岗前培训前后新护士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环境,促进新护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