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Meta分析。方法:在万方或者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治疗PCO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CCT)文献,检索出80篇文献,最终有50篇采用RevMan5软件开展Meta分析,分析发表现性偏倚用漏斗图。结果:纯中药与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PCOS,在总有效率、妊娠率及周期排卵率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或者单纯西药联合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文献发表性偏倚依然会存在。结论:现有文献可显示中医药治疗PCOS的价值与优势,但确切疗效仍无法定论,依然需要大量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从而得出客观、可信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2010~201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用Jadad评分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治疗后总有效率、妊娠率、排卵率、周期排卵率及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利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tata 12.0对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症总有效率的偏倚进行了检测。结果:经筛选,共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计1213例PCOS不孕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偏倚性,且总有效率、妊娠率、排卵率、周期排卵率均高于西医治疗组,而服药后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较好,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研究文献,共1 3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结石性肾绞痛在总有效率[OR=6.88,95%CI(4.19,11.28),P0.05]、起效时间[MD=-9.37,95%CI(-11.77,-6.97),P0.05]、不良反应[OR=0.04,95%CI(0.01,0.14),P0.05]等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表性偏倚分析提示纳入研究文献可能存在潜在发表偏倚。结论:针刺治疗结石性肾绞痛具有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高及副作用小的优点,但仍需更多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1981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中药人工周期治疗PCOS的所有中文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根据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以有效率、妊娠率、周期排卵率作为结局指标。用Meta分析对资料进行评价。结果:检索到51篇文献,最终纳入14个符合要求的RCTs(n=978),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Meta分析表明:中药人工周期联合西药方案在治疗PCOS的有效率、妊娠率及周期排卵率上均优于单用西药,其中,在有效率(P0.000,01)、妊娠率(P0.0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周期排卵率上(P=0.14),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较西药有明显增高。纯中药人工周期方案在治疗PCOS有效率(P=0.28)、妊娠率(P=0.77)上均高于西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临床资料表明中药人工周期治疗PCOS的疗效肯定,在有效率、妊娠率、周期排卵率方面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纳入的临床试验数量有限,在随机化、不良反应报道等方面存在缺陷,建议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不良反应做充分的研究和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0年8月。同时手工检索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会议论文集及过期刊物。纳入所有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各评价者独立提取文献并进行研究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失安全数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有效率:针刺组优于西药组(OR=13.87,95%CI[8.03,23.96])。失安全数分析显示评价结果较为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考虑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具有一定疗效,但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累积Meta分析,评价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copus,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研究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提取相关数据资料,运用STATA13.0进行累积Meta分析,运用Grade profiler 3.6软件评价结局指标证据等级。[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累计样本量419例。根据文献发表时间及样本量进行累积Meta分析提示: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或样本量的增长,累积效应值趋于稳定,精确度逐渐提高。Egger检验提示纳入文献存在偏倚可能性较小(P=0.597);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结果稳定;结局指标GRADE证据等级为低级。[结论]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仍需更多高质量、低偏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克罗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运用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CC治疗PCO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患者6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CC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CC治疗组[OR=3.72,95%Cl(2.31,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CC组的排卵率优于单纯CC治疗组[OR=1.77,95%Cl(1.04,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CC治疗PCOS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和排卵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3月以针刺联合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远端取穴、近端取穴、远近端相结合取穴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遵循循证医学(EBM)要求,对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近20年来有关针刺远近取穴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2篇,共计患者282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针灸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远近配穴方法疗效要优于单纯的远端或近端取穴治疗,且单纯的远、近取穴治疗并无明显的疗效差别。对其中纳入的18篇文献综合分析,近端选穴与远端选穴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针刺近端选穴与远端选穴的疗效相当[OR=0.83,95%CI(0.83,1.18),Z=1.04,P0.01]。对其中纳入的20篇文献综合分析,近端选穴与远近选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结果显示针刺远近选穴疗效优于近端选穴[OR=0.32,95%CI(0.23,0.44),Z=6.90,P0.01]。对其中纳入的8篇文献综合分析,远端选穴与远近选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结果显示针刺远近选穴疗效优于远端选穴[OR=0.20,95%CI(0.10,0.40),Z=4.50,P0.01]。另外,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分析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结论:在针刺治疗中,远近配穴作用要优于单纯的远端或近端取穴治疗,而单纯的远端取穴与单纯近端取穴相比,并无明显的疗效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近5年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CBM、Science Direct On Site、Cochrane Library等在线数据库检索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改良Jadad标准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研究,合计13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或针刺加西药组对照西药组临床症状改善,总体有效率OR=3.92,95%CI[2.83~5.43](P0.01),并且漏斗图结果显示基本对称,meta分析示随访3个月复发率:OR=0.22,95%CI为[0.12~0.41](P0.01),提示针刺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小于西药组。结论: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相关疗法治疗卵巢早衰(POF)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c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筛选出针灸相关疗法治疗POF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法比较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方案对偏头痛患者5-HT、头痛发作频率、VAS评分及有效率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八大数据库,收集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干预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2021年12月,评价文献质量,运用Stata和Gemtc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纳入42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对5-HT影响上,与西药相比,单纯中药或针刺、针刺+中药方案疗效均显著,其中针刺+中药的治疗方案升高偏头痛患者5-HT效果最优[SMD=2.02%,95% CI(0.86,3.18),P<0.01],其次为针刺[SMD=1.99%,95% CI(0.81,3.16),P<0.01],再次为中药[SMD=1.60%,95% CI(0.82,2.39),P<0.001],疗效排序依次为推拿+中药>针刺+中药>针刺>中药>推拿>灸法>西药。在降低头痛发作频率上,针刺+中药的治疗方案效果最优[MD=-11.55,95% CI(-15.36,-7.74),P<0.001],其次为推拿+中药[MD=-9.05,95% CI(-14.37,-3.73),P<0.01],排序评价依次为针刺+中药>推拿+中药>针刺+推拿>推拿>中药>针刺>灸法>西药。在降低VAS评分上,单纯中药或针刺、灸法、针刺+中药以及针刺+推拿方案疗效均显著,针刺+推拿治疗方案降低偏头痛患者VAS评分最优[MD=-1.74,95% CI(-3.12,-0.37),P<0.01],其次为针刺+中药[MD=-1.72,95% CI(-2.52,-0.92),P<0.01],再次为单纯中药[MD=-1.53,95% CI(-2.11,-0.94),P<0.05],灸法[MD=-1.27,95% CI(-2.27,-0.27),P<0.05],单纯针刺[MD=-1.03,95% CI(-1.72,-0.34),P<0.05],疗效排序依次为针刺+推拿>针刺+中药>中药>灸法>针刺>推拿+中药>推拿>西药。有效率上,单纯中药、灸法、针刺+中药、针刺+推拿以及推拿+中药方案疗效均显著,推拿+中药方案有效率最高[MD=6.48,95% CI(2.66,15.81),P<0.001],其次为针刺+中药[MD=5.32,95% CI(2.62,10.83),P<0.01],再次为单纯中药[MD=4.74,95% CI(3.14,7.15),P<0.001],灸法[MD=3.71,95% CI(1.76,7.84),P=0.012],针刺+推拿[MD=3.49,95% CI(1.47,8.28),P<0.01],排序评价依次为推拿+中药>针刺+中药>中药>灸法>针刺+推拿>推拿>针刺>西药。结论 推拿+中药的结合方案在对偏头痛患者5-HT影响和临床有效率上具有优势,在降低头痛发作频率上,针刺+中药在所有方案中可优先考虑,针刺和推拿联合减少发作次数显著,针对偏头痛发作频繁者可优先考虑采用该方案。考虑纳入文献偏倚缺陷,需谨慎使用研究结论,未来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综述氧化应激(OS)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研究表明,OS在PCOS中,因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炎症等进一步加重PCOS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并影响PCOS患者孕期宫内环境,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中医药治疗应用中药单体、复方及针灸等,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OS水平,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东挺 《针刺研究》2004,29(3):231-235,230
本文旨在体现近 5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的概况 ,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水平和进展 ,为今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机理研究的总结以及相关文献报道 ,进一步揭示和肯定了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整体调节、降低血糖、改善高凝血状态和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作为代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至今仍无法明确。西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主要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及慢性炎症密切相关;中医学则认为,其发生发展主要是因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功能失调所致。西医治疗PCOS主要是采用胰岛素增敏剂、避孕药等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及手术治疗为主,虽然见效较快,但存在不良反应较大、术后附件易粘连等弊端;中医治疗则选用针灸、穴位埋线、药物调理等以滋补肝肾、健脾除湿、调理冲任。今后,应多进行动物实验以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慢性炎症的发病机制,并验证中药、针灸治疗PCOS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选取36例肥胖型PCOS患者,对其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并分别收集治疗前后血清激素及生化测定指标数据,测量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同时观察埋线治疗期间月经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BMI、T、LH、FSH、PRL、E2等指标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部分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达80.6%)。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有效地降低肥胖型PCOS患者的体重指数,从而改善患者的脂肪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其对于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是一种治疗肥胖型PCOS的中西医结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性不孕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手工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的临床观察文献资料,在严格质量评价基础上,合并各篇文献报道中排卵及妊娠为阳性结果,反之为阴性结果,对各篇研究结果进行检验,与原文献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可以合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分析纳入的6篇文献中,有3篇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排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Meta分析根据现有的文献,尚不宜肯定中西结合促PCOS排卵的有效性.1篇文献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提高妊娠率.结论:目前的研究文献显示中西医结合对PCOS性不孕可能有一定的促排卵作用,就分析结果来说提示能提高妊娠率,但由于文献存在的方法学问题,直接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欲得出公认的结论,还有待进行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通络中药加针刺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药加针刺组各40例。两组均建议运动和饮食控制相结合以减轻体质量,中药组口服补肾化痰通络中药,中药加针刺组中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血糖(FPG)、胰岛素(FINS)的变化,评估胰岛素抵抗(IR).[结果] 中药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7.5%.体重指数(BMI)、LH/FSH、T、FINS、IR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BMI、T、FINS、IR治疗后中药加针刺组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LH/FSH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化痰通络中药加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组。  相似文献   

19.
总结施茵教授运用针灸从脾肾论治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施教授认为育龄期PCOS患者以肥胖型居多,且常伴不孕,病位多在肾、脾,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阻络为标,临证取冲脉、任脉、肾经、脾(胃)经穴为主,循证施治,方穴术相应,以达补肾健脾益气、化痰祛湿行瘀、活血调经助孕之效。其提出的"辨证为根本,穴性同药性,选穴如组方,手法定补泻"的理论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更将穴位及针灸手法的治疗作用充分发挥,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以及孕龄期的妇女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合并代谢障碍的内分泌失调类疾病,亦属常见难治性妇科疾病,在青春期及育龄妇女中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从肾虚证、痰湿证、血瘀证、肝郁证等证及其兼证方面,对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中医常用治法有中药内服、针灸中药结合等。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