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用《中国比内测验》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对IQ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儿童智商基本呈正态分布,学龄前儿童在智力水平上无性别差异,教师及科技人员子女智商较高。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入幼儿园的时间长短、母亲的年龄和母亲生育年龄。结论:儿童的生长与教育环境对其智力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的因素.方法 采用修订的《希-内学习能力测验》对山西省军区幼儿园18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同时由家长填写自行设计的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 儿童智商基本呈正态分布,<4.5岁的学龄期女童智商水平高于男童(P<0.05),而>4.5岁的学龄前儿童其智商水平则无性别差异(P>0.05);学龄前男女儿童智商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0.001).教师及科技人员的子女智商较高.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经多因素分析,父亲职业和母亲文化程度进入回归模型,可见父亲职业和母亲文化程度是影响儿童智商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 父亲职业和母亲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家长的文化素质.努力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市城乡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市的城区及乡镇1648名学龄前儿童检测血红蛋白、铁原卟啉。对入选儿童家长进行小儿饮食、辅食添加、感冒腹泻、补铁等情况及母亲的营养知识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检出缺铁性贫血患儿为356人,检出率为21.60%。辅食添加时间、高铁及高蛋白饮食、膳食结构、母亲的营养知识、患腹泻和感冒等均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结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由多种因素造成,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倡铁强化食品,积极开展儿童人群铁干预,改善膳食营养结构,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市城乡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市的城区及乡镇1648名学龄前儿童检测血红蛋白、铁原卟啉.对入选儿童家长进行小儿饮食、辅食添加、感冒腹泻、补铁等情况及母亲的营养知识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检出缺铁性贫血患儿为356人,检出率为21.60%.辅食添加时间、高铁及高蛋白饮食、膳食结构、母亲的营养知识、患腹泻和感冒等均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由多种因素造成,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倡铁强化食品,积极开展儿童人群铁干预,改善膳食营养结构,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有效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共选择学龄前儿童1379例为调查对象。调查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情况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8.4±10.7)g/L,其中82名调查对象Hb<110 g/L,占5.95%。轻度缺铁性贫血78例,占95.1%,中度4例,占4.9%,无重度缺铁性贫血。儿童曾患贫血病史、儿童为少数民族、母亲孕期和哺乳期未接受相关健康教育、胃肠疾病>2次/月、儿童饮食中奶、豆及相关制品摄入频率低、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月是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P<0.05或<0.01)。结论儿童曾患贫血病史、少数民族儿童、母亲孕期和哺乳期未接受相关健康教育、胃肠疾病、儿童饮食不均衡、家庭经济条件差是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203名学龄前儿童智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韦克斯勒学龄前智能量表(WPPSI)对20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力的因素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其智商分布基本呈集中对称分布,学龄前儿童在智力水平上无性别差异,且无论男女都是言语IQ高于操作IQ。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和母亲生育年龄等。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 WYCSI) 对衡阳市218 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智商为107.62 ±14 .11 ,智商呈正态分布,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无性别差别,智商与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期望子女学历、父母管教方式、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学龄前儿童智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韦克斯勒学龄前智能量表(WPPSI)对203名学龄前儿重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力的因素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其智商分布基本呈集中对称分布,学龄前儿童在智力水平上无性别差异,且无论男女都是言语IQ高于操作IQ。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和母亲生育年龄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北京大学心理系吴天敏教授第三次订正的中国比内测验指导书作为工具,对海珠区宝岗幼儿园大、中班118名儿童进行智能调查。测定结果最高智商为112,最低智商为64,平均智商为92.37,智商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性分布。本文还对智商的影响因素作了单因素和双因素的统计分析,智商与性别、年龄、父亲的文化程度关系不大。而智商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及入托时间的长短有关,提示加强学龄前期儿童的教育对提高儿童的智力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能量表(WPPSI)对许昌市三所幼儿园122名4~6.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商(IQ)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智商分布呈正态分布(P<0.1)。学龄前儿童操作IQ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结果提示: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  相似文献   

11.
学龄前儿童智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能量表(WPSI)对许昌市三所幼儿园122名4 ̄6.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商(IQ)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智商分布呈正态分布(P〈0.1)。学龄前儿童操作IQ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结果提示: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  相似文献   

12.
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晖  张静 《医学与社会》2004,17(3):26-27,3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拟“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婴儿一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渐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儿童年龄大小、与小朋友相处好坏、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对儿童的喜爱程度、父母听取孩子的意见情况、对孩子独立能力培养的态度等。结论 儿童年龄、母亲文化程度、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学龄前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以及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我们调查了泰安市泰山区804名3~6岁学龄前期儿童,通过病例—对照1:4配对方法,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缺铁性贫血发病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前期儿童缺铁性贫血平均患病率为10.07%,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对贫血发病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食入肉类、蔬菜、水果较少,铝锅烹调,人工喂养婴儿及食欲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4.
杜娟 《四川医学》2016,(4):441-444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发生龋齿与母亲孕期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全市范围内选取21所幼儿园中的216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研究,对照组1084例儿童均未患龋齿,观察组1084例儿童均患有龋齿。对全部儿童的母亲孕期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母亲怀孕期间患龋齿、牙龈炎、牙髓炎、孕期补充钙和蛋白质、吸烟或被动吸烟及早产等因素与儿童龋齿患病率相关(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龋齿与母亲怀孕期间的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为保护儿童乳牙,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应该在母亲怀孕期间注意增加营养,做好口腔及全身的保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的检测,了解学龄前儿童贫血基本情况,分析学龄前儿童贫血原因,为家长科学喂养、纠正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对辖区内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为契机,对受检儿童采左手无名指尖处外周血,用“氰化高铁法”检测儿童外周血血红蛋白值.结果 辖区内2~6岁儿童贫血发生率28.57%.结论 儿童贫血是影响儿童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矿区学龄前儿童贫血与家长知识的缺乏、喂养方法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直接关联.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掌握预防儿童贫血知识,宣传防治儿童贫血相关知识,让家长懂得科学喂养、均衡饮食、营养平衡是防止儿童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徐闻县500名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并分析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方法抽取徐闻县3所幼儿园的5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来调查分析引起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有关因素。结果发生轻度、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比率分别是16.4%、11.4%和0.6%;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年龄、饮食习惯、居住环境、母亲身高、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状况等都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有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频繁患病(P=0.031;OR=2.314)是危险因素,饮食习惯良好(P=0.004;OR=0.784)、母亲受教育程度高(P=0.003;OR=0.597)等是保护因素。结论加强儿童保健知识宣传,改善居住环境,降低儿童患病率等是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智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状况及探讨影响智力发育的有关因素,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能量表(WPPSI)对57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对影响因素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智力分布基本近似正态分布;学龄前儿童在智力水平上存在着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异;异族双亲子女的智商高于同族双亲子女影响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儿童入园年龄、性别、父母职业、城乡户口等,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增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幼儿园老师、保育员及家长等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做到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发生贫血的几率。方法:2007~2008年选取新市区某所幼儿园中3~6岁儿童152人、家属152人,幼儿园老师、保育员、炊事员、采购员35人,采用电视讲座、广播、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及举办培训班等方式,通过协同学习模式、心理干预及电话随访等多种形式对学龄前儿童、幼儿园老师、保育员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调查,了解受健康教育人群对贫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比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前后体检结果,了解贫血发生率有无降低。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儿童贫血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健康教育组儿童贫血检出率为2.04%,对照组贫血检出率为6.58%,健康教育前后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学龄前儿童发生贫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360名3~5岁儿童适应行为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适应行为与评定量表和自制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360名3 ̄5岁儿童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 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与儿童的居住地区,母亲文化程度、教育方式,营养状况及小儿月花费有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刀菜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彩取综合措施进行相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20.
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与智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对其智商的影响。方法对298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同时采用标准化Wechsler学龄前儿童智能量表进行测评,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铅水平与儿童总智商、操作智商呈显著负相关,血铅每升高100μg/L,总智商下降6.4分,操作智商下降6.7分,但血铅水平与语言智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低铅暴露影响儿童神经发育与智商,为保障儿童智力的正常发育,应对儿童铅暴露水平进行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