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波形蛋白(Vimentin)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一步分析两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imentin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 5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为75.4%(43/57),平均得分为(2.41±1.52)分;Ki-67阳性表达率高达100.0%,平均得分为(4.48±1.59)分。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Vimen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60,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imentin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84,P=0.000)。Ki-67、Vimentin表达均与患者有无局部侵袭、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03,0.000,0.017;P=0.001,0.003,0.008),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无关(P>0.05)。 结论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呈高表达,Ki-67、Vimentin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其中30例相应的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结果:30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Beclin 1阳性表达率为100%,高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30%(9/30)(χ2=19.050,P<0.001).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 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χ2分别为13.286,4.836,P均<0.05).结论:Beclin 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染色,对34例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PTEN标记,观察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蛋白阳性率23.53%,癌旁正常眼睑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100.00%,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中高分化的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阳性率34.78%,在低分化癌中其阳性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蛋白的不表达或表达下降可能与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28例癌旁正常上皮组织中MMP-1及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MM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11%、81.25%及17.86%(P<0.01),其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而与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75.00%及25.00%(P<0.01),其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P<0.01和P<0.05),而与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MMP-1、VEGF-C两者协同促进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与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mi-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84例)和慢性宫颈炎(20例)组织中Bmi-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mi-1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和58.3%,高于其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0%和10.0%)(χ2=29.394和15.100,P均<0.001);且Bmi-1蛋白和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8.088、20.000和16.622、28.476,P均<0.001),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Bmi-1蛋白及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P=0.305,P=0.003)。结论:Bmi-1可能成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可靠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支气管肺癌活组织黏膜组织蛋白酶D(Cath D)、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 方法 支气管镜下钳取异常组织黏膜41例,经光镜病理确诊为支气管肺癌38例(其中小细胞肺癌10例,鳞状细胞癌28例),炎症3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th D、SP-A和GLUT-1的表达. 结果 ①Cath D:小细胞癌-6例(60%),++4例(40%);鳞状细胞癌-4例(14%),+2例(7%),++8例(28%),+++14例(50%).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对Cath D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不同,Cath D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高;②SP-A:+++3例(炎症),++20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5例),+6例(中分化鳞癌),-12例(小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痛2例);③GLuT-1:小细胞癌-6例,+2例,+++2例;鳞状细胞痛-5例,+7例,++11例,+++5例;炎症+++3例.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对GLUT-1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GLUT-1的表达无差异(P>0.05);炎症与鳞癌GLUT-1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与小细胞癌则无差异(P>0.05). 结论 Cath D有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分化程度的评估,SP-A可能有助支气管黏膜炎症与高恶度肿瘤组织的鉴别,GLUT-1在鳞状细胞癌有高表达,有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Id)-1蛋白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65例食管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及其周围地区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中34例为基底细胞增生(BCH),28例为不典型增生(DYS),13例为正常上皮组织,15例为原位癌(CIS).65例癌组织全部为鳞状细胞癌(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各标本I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d-1蛋白无表达,在BCH、DYS、CIS及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46%、60%和63%,依次升高(P<0.05).Id-1蛋白的表达与SCC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Id-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玲  王会河  罗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1):41-43+47+169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及其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头颈部正常组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Mta1 m 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Mta1蛋白表达。结果 Mta1 m RNA在8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1.72±0.56)%与头颈部正常组织(0.93±0.68)%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率(65.12%,56/86)与对照组(15%,3/2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 m RNA及其蛋白在下咽癌、鼻咽癌、颈部皮肤鳞癌、淋巴结癌、扁桃体癌中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与头颈部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 m RNA及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阳性率与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等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Mta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提示该基因可成为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转移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Clust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聚集素(Clusterin)在正常喉黏膜上皮、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Ki-67、临床分期,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1例喉癌组织中Clusterin、ki-67蛋白及10例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中Clusterin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lusterin在正常喉黏膜上皮、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10)、91.97%(56/61).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X2=31.29,P<0.05),且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rs=0.584,P<0.05)、临床分期(rs=0.514,P<0.05)及与ki-67的表达(rs=0.503,P<0.05)呈正相关.结论 Clust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且与ki-67的表达存在相关关系,两者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抗凋亡及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cell carcinoma,PDSCC)中 FLICE抑制蛋白(FLICE inhibitory protein,FLIP)?促凋亡蛋白Smac(second mitochondrial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探讨小细胞肺癌及低分化鳞癌中FLIP?Smac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小细胞肺癌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FLIP?Smac和survivin阳性表达;应用蛋白印记(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肺组织及两种癌组织中FLIP?Smac?surviv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73例肺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64.5%?其中小细胞肺癌60.5%,低分化鳞状细胞癌68.6%?FLIP?Smac及survivin在小细胞肺癌及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 > 0.05),但Smac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生存率有关 (P < 0.05);Smac在正常组织表达显著高于癌组织(P < 0.05);FLIP及survivin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组织 (P < 0.05)?结论:癌组织中Smac低表达提示低生存率,Smac可作为独立预后指标;FLIP?Smac和survivin联合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中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前后肿瘤组织中表达及放疗对喉癌耐药基因的影响。 方法 收集76例中晚期喉癌患者,其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8例,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6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在不同类型喉癌组织和放疗前后癌组织中P-gp、MRP1、LRP和GST-π的表达强度和分布,分析其表达情况。 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具有原发耐药性,P-gp在低分化鳞癌和中高分化鳞癌2种病理类型喉癌组织中呈高强度强阳性表达,与MRP1、LRP和GST-π三种耐药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839,P=0.0438);MRP1在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5,P<0.001);放射治疗后P-gp、MRP1、LRP和GST-π阳性表达率与放射治疗前相比均有增高,其中P-gp在放疗前后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26±7.94)%、(79.37±7.7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0.05);MRP1在放疗前后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14±8.96)%、(54.76±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P<0.05)。 结论 P-gp、MRP1、LRP和GST-π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存在差异性;放射治疗可以增加喉鳞状细胞癌耐药基因蛋白过表达,特别是放疗后P-gp和MRP1的过表达影响喉癌化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3(SKA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KA3蛋白在7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和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分析SKA3 mRNA在20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102例正常对照中的表达。GEPIA在线工具分析SKA3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关系。Linkedomics及DAVID在线网站数据评价SKA3基因的共表达基因及其富集通路。结果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KA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P<0.05)。SKA3高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肿瘤神经侵犯密切相关(P<0.05)。SKA3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CND1、CDK1及CDK4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 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SKA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均高表达。SKA3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程而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Bcl-2和Bax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Bcl—2及Bax蛋白在鼻咽癌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鼻咽泡状核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癌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标本进行了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产物检测。结果:①在正常鼻咽黏膜中,Bcl—2蛋白在大多数基底层细胞阳性而基底层以上细胞无表达、Bax则在全部黏膜上皮中表达;②Bcl—2在癌旁黏膜组织及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48%和90%(P<0.05),其中Bcl—2在泡状核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7.5%和75%(P<0.05);②Bax在癌旁黏膜组织及鼻咽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96.77%和78.33%(P<0.05),其中泡状核细胞癌75%,低分化鳞状细胞癌85%(P>0.05)。结论:Bcl—2和Bax蛋白可能通过相互作用,调节鼻咽癌细胞凋亡,Bcl—2在泡状核细胞癌中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YAP蛋白和上友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 cadherin. Vimentin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50例鳞状上皮内病变及12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YAP 和EMT相关蛋白E 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YAP、E 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 20%、55. 20%和48. 80% ,与鳞状上皮内病变和正常宫颈组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 YAP蚤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 05); E cadherin及Vimentin 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 05),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 05); YAP的表达 与E 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t= 0. 395 ,P<0. 05),而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t=0. 338,P<0. 001)弋 结论 YAP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通过调控EMT促进宫颈鳞状细胞痛的浸润 转移。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201-203
目的探讨食管不同病变组织中Pim1蛋白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行食管内镜检查的食管活检组织标本182例,其中正常鳞状上皮组织3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4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3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7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组织中Pim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Pim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食管正常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m1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24.3%(9/37)、62.8%(27/43)、70.9%(22/31)、76.1%(54/71)。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m1高表达率显著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χ2=11.89、14.79、26.70,P<0.05),食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m1蛋白高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m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Pim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MS1(mammary tumour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sociated gene 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MS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EMS1蛋白定位于细胞胞浆及细胞膜下或胞浆皮质区。EMS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74.3%)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31.1%),差异有显著性(P<0.01)。EMS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EMS1蛋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展、侵袭和转移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对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和其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Wnt5a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pstein-Barr 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癌变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评估其是否可作为NPC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前期制备的NPC组织微阵列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Wnt5a和LMP1在NPC癌变过程不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分析Wnt5a异常激活和LMP1蛋白过表达在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其是否可作为鉴别鼻咽良恶性病变的分子标志物。结果:Wnt5a和LMP1蛋白在NP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型增生鼻咽上皮、增生鼻咽上皮和正常鼻咽上皮(P<0.05,P<0.01,P<0.01);异型增生鼻咽上皮中的Wnt5a和LMP1蛋白阳性表达率也显著高于增生鼻咽上皮和正常鼻咽上皮(P<0.05,P<0.01)。Wnt5a蛋白和LMP1蛋白在临床Ⅲ和Ⅳ期NP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Ⅰ和Ⅱ期(P<0.01,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NPC组织中Wnt5a蛋白阳性表达率也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NPC组织(P<0.01),非角化性NPC组织LMP1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未分化癌和角化性癌(P<0.05,P<0.05);NPC组织中Wnt5a与LMP1蛋白的阳性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354,P<0.001)。LMP1和Wnt5a蛋白联合表达检测有助于鼻咽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结论:NPC组织中Wnt5a和LMP1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两者可能共同或相继促进鼻咽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和NPC的发生发展;联合应用LMP1和Wnt5a可作为NPC鉴别诊断的较好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舌鳞状细胞癌和癌旁正常上皮组织中EphA7和MTDH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5例舌鳞状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上皮组织中EphA7和MTD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舌鳞状细胞癌EphA7和MTDH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6%和60%,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上皮组织(x2...  相似文献   

19.
张志兴  马韵  刘懿霄  徐华 《重庆医学》2013,(27):3272-3274
目的观察叉头蛋白3(FoxP3)在鼻咽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调节性T(Treg)细胞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oxP3在57例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和22例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中的表达情况及CD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结果在鼻咽癌组中FoxP3阳性Treg细胞数(105.05±52.22)显著高于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6.35±6.06),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阳性Treg细胞的数量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在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FoxP3阳性Treg细胞的增殖可能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并为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包秀芝  罗守信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156-1159,1280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decorin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30例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24例高分化喉鳞状细胞癌进行decorin蛋白表达的检测,并与14例癌旁正常喉组织中decorin表达进行比较。结果:decorin主要表达在基质部分,decor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缺失。Decorin在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86.6%,在高分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中表达,表达的阳性表达率为70.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2.191,P〈0.01)。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基质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推测decorin在细胞外基质中的改变对于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侵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